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时间:2024-11-03 来源:

四川开放大学介绍


四川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于2020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由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是省政府举办,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面向社会成员开展以开放教育为主体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省属新型高等学校。主要承担服务我省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四川开放教育体系建设,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职责。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强、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鞠传进

为四川开放大学揭牌(2020年12月30日)

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于1979年,是经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举办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培养技能型高等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邓小平批示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在四川走过41个春秋,完成了办学使命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20年底,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

◆ 办学定位

学校秉持“开放共享,育达终身”的办学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汇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覆盖全川的办学系统和信息化支撑平台,为各类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线上、线下学习支持服务,助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将重心下移,把普通高等教育较难覆盖的基层、农村、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把培养对象主要定位于学校教育后的在职和退休人员。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举办国家开放大学学历继续教育,自主举办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在主要举办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自主设置应用型、技能型学科专业。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共开设大学本科、专科、中专等层次的8大科类160余个专业。

学历继续教育主要采用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实行注册入学、完全学分制和宽进严出的学习管理制度,颁发相应学历教育证书,依法申请学士学位授予权,探索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面向农村带头人、产业工人、社区工作者、城市辅警、城管人员、退役军人、城乡创业人员等各类群体,开展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培训。

学校积极满足社会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非学历培训,加大短期灵活教育,加强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对接、融合,拓展社区教育,扩大社会培训,办好老年教育。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开展终身教育、在线教育、继续教育等科学研究,提供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承担四川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四川省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四川老年开放大学、四川教育干部网络培训中心和四川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及工作职责。探索国际化办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终身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办学特色

专业的教学团队

以学科、行业优秀专家为核心,组成专业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建设、教学实施与质量保障。近年来,学校坚持“专兼结合、动态开放”原则,外引内培,铸强师资队伍,79名国开大核心教学团队成员引领全省开放大学系统数十个教师团队及5241名专兼职教师,落实国开大要求,全方位落实教学过程,为遍布基层和农村的学员提供了个性化、系统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网上教学多项指标名列前茅。省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近三年来,获得“国家开放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7人,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人,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人,有4人被选评为国家开放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1人获得“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荣誉称号。

卓越的质量体系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级联动、四位一体、多元协同、持续改进,探索构建PDCA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三乱”治理,坚持从严治考。每学期数百人奔赴各地巡考,确保考试规范有序。推行身份识别和人脸识别,确保学生真人真考。坚持以督导促整改、以评估促建设。省、市、县质量管理团队三级联动,把质量管理落实到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宽进严出、以用导学、学以致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教与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教学质量。

完善的学习平台

开放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承担的中心任务。全省系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85万平方米的校舍、8.7亿元的资产,每年上亿元的经费投入,为教学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障。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建立云教室,构建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四川开放大学省、市、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积极构建四川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推动各级电大、开大建设智慧校园。已建成数据中心、多媒体资源开发中心、线上教学指挥中心,建有50余个云教室、网上直播平台和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教学平台的互联互通,有效助推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在四川落地落实。学校建设四川终身学习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创设“一平台三空间”,全省系统协同作战,26万在读学历教育学员和数百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员乐学享学,共同营造了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灵活的教学模式

学校落实“创优提质”战略,创新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开展“互联网+”人才培养四川实践,构建开放教育一体化办学格局,网上教学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教学案例荣获国开大“创优提质”三等奖。推动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四川实践,探索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体系办学的规范程度和保障水平,助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送教下基层,提升面授课效果。实施金课工程,丰富网上优质资源。上好直播课,提升网上教学效果,为提升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奉献了四川的智慧和力量。全方位推进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52个思政课实践基地,95个专业课程实践基地,还有25个专业(课程)虚拟实验项目,为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搭建了平台。

完善的支持服务

建设“发展共同体”是全省开放大学系统奋斗的目标。实施系统建设拓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广安、遂宁等地恢复建立开放大学,大部分县级分校拓展提升了活力,一些空白县建立了分校,全省开放大学体系更加完善。“两级统筹、四级办学”是我们的特色。省校、21所市(州、行业)开放大学、146所县级分校相继更名成立,全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实现全省全覆盖,成为“全国一盘棋”开放大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共享、系统联动”是我们的优势。省、市、县三级开放大学同向同行、共建共享,搭建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全过程、全方位的线上和线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无论您身在何处,均可就近入学,成为开放大学的莘莘学子,获得及时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


老百姓身边的开放大学

电大创建于1979年1月5日

开放大学创建于2020年12月2日

扎根巴蜀大地,办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

秉持“开放共享、育达终身”的理念

举办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建设书香社会

省开大、21所市州行业开大、146所县分校组成覆盖城乡的办学系统

谋求转型升级,推动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全国“六个最”的开放大学

全国首家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的开放大学

全国首家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开放大学

全国在校生规模和年度招生规模排名前三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网上教学测评综合指标排名前五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覆盖城乡的办学网络最完善的省级开放大学

全国首家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开放大学


四川“六个最”的高等学校

四川各项测评指标排名第一的成人高等学校

四川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最完善的高校

四川唯一一所搭建了省、市、县三级办学体系的高校

四川办有全国双核心教育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高校

2023年底在校生规模超过26万人,四川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2023年底毕业生超过120万人,四川培养毕业生最多的高等学校

历史发展


我国电大始于改革,兴于开放。1978年底,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并批准建立广播电视大学。此后,电大如雨后春笋,很快遍布全国城乡。作为我国电大系统的一员,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79年1月5日。2020年12月2日,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电大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

电大创办之初,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之成为众多有志青年求学的首选,创办当年就有2.9万人入读电大。办学45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120万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6万人,是四川最大的大学,办学规模位居全国省级开放大学前茅。电大用最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的大学,为四川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广大电大学员情系家乡,报效桑梓,在各条战线辛勤耕耘、努力奉献,成为四川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拓展行业办学,与省委政法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自贡市人民政府、川煤集团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自贡市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和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校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农村带头人学历提升工作,累计培养2万余名农村本土人才;围绕建立“5+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围绕和谐四川建设,积极面向退役军人、网格员、城市辅警、城管人员等开展学历提升项目,为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接办了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在校生突破万人,培养了一批务实重行崇尚工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办学,大力实施“系统建设拓展提升行动计划”,在电大、开大空白县“插红旗”,基层电大开大覆盖面持续扩大。目前全省除甘孜州外,电大开大空白县已全部消除,激活僵尸教学点11个。省开大及所属的21所市级开大、146所县级开大分校和181个学习中心,组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体系,让开放大学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办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大学,为广大在职人员就近读大学提供了机会,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工学矛盾。

建校44年,全省电大、开大人风雨兼程,砥砺前行。1979年到1985年开展了以辍学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学历补偿教育;1986年到1998年由学历补偿教育向成人高等教育转型;1999年至2009年开展开放教育试点,办学综合实力逐年增强;2010年--2020年,相继承担四川开放大学建设和四川省学分银行建设试点任务,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搭建省、市、县、社区四级社区教育体系,开启了转型升级新征程。2016年,省教育厅批准建立四川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由四川电大管理运营,标志着四川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正式起航;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持续发力,新一轮示范性专业建设大幕开启;信息化平台初步搭建,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教学科研实现新的突破。2018年1月,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四川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同年,启动四川老年开放大学建设试点,电大开展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开始赢得政府、媒体、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办好各级开放大学,大力建设书香社会”,为我省开放大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教育部相继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等文件,省教育厅也印发《四川开放大学改革发展方案》等文件,赋予了开放大学“承担服务本区域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本区域开放教育体系建设,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等职责使命,为办好开放大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校将守初心担使命,矢志秉持“开放共享、育达终身”的办学理念,扎根巴蜀大地,办人民满意的四川开放大学,为人民提供满意的开放教育,助力构建四川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建设书香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开大智慧和力量。

学习是当今时尚,开大是身边学堂。欢迎加入终身学习,四川开放大学将一路同行,伴你终身。

四川开放大学办学体系

四川开放大学办学体系由四川开放大学、市(州)开放大学、县(市、区)开放大学分校三级办学实体组成,实行“省级统筹、分级办学”的运行机制。学校努力完善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办学体系,织密开放教育办学网络,积极争取每个市(州)独立设置一所公办性质的开放大学,每个县(市、区)独立设置或合并设置或挂牌设立一所公办性质的开放大学分校。

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由省电大、21所市州行业电大及146所县级电大分校组成。按照省政府关于同意更名成立四川开放大学的批复文件要求和省教育厅的安排,市、县电大更名为地方开放大学及所属县级开放大学分校的工作已在2021年完成。目前,覆盖全省城乡的由四川开大、21所市州行业开放大学、100余所县级开放大学分校组成的办学体系已基本形成。

市(州)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合并设置的县(市、区)开放大学分校是本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市(州)开放大学和县(市、区)开放大学分校行政上接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开放大学的指导和管理。主要职责为服务本区域全民终身学习和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承担满足地方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及非学历培训等任务。开放大学行业分校由行业主管部门举办,业务接受四川开放大学的指导和管理。

未来一段时期,四川开放大学将根据不同学习对象及办学特点,完善省市县三级开大分校和学习中心布局,有针对性地与行业、企业、学校开展合作,形成遍布全省城乡的学习中心网络,方便学习者学习,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相关文章: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去读什么学校 2024-11-07

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