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整理7篇)

时间:2024-04-13 来源:网络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1)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2)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2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习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阿拉伯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640700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640700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500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5

一、教材分析

《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部分组成,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亿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读写。

2.过程和方法: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以及学习的兴趣。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写法。

四、说教法

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亿以上数的认识,会读会写亿以上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采取创设情境法、引导学习法和演示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五、说学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掌握了亿以内输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六、说过程

(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1.我读你写

(1)七万八千六百三十

(2)八十五万一千

(3)二十六万零四百

(4)三百六十万二千

2.我写你读

200,00003500,00001025,0000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但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亿以内的数,还有亿以上的数(课件出示),这么大的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数读法和写法。

(二)、探究新知

1.亿以上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试着读一读这些数。(七十亿、一百亿四千万二千万、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2)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中间不管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2.亿以上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情境图

三亿

三十亿九千万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2)师:试着写出这些数。(3,0000,0000;30,9000,0000;7003,0020,0000)

(3)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当堂训练

1.读出下列各组数

480,0000,0000206,0580,0000

30,0060,00001040,0500,0000

2.写出下列各组数

二十五亿写作:

四百九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

三百四十二亿五千八百万六千写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小练习册12页第一题、13页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千百十亿

亿亿亿

位位位位千百十万

万万万

位位位位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七、说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配合积极、学习效果较好。只是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法则,做题时不按步骤和要求,容易出错。在下节课的习题讲解中还需要情调与练习。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

(1)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教师对着计数单位,在上边板书数位;(师边讲解边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2)同一个数放在不同数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如数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写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写在万位上呢?写在千万位上呢?写在亿位上呢?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师进一步整理数位顺序表)(说明:还有比亿更大的数,今后我们再写)

5.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在算盘上拨出二十八,问:这个数在个级,表示多少?(二十八)

②将二十八移到万级,问:这个数在万级,表示多少?(二十八万)

③在算盘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让学生试读.

④读出下面各数(出示投影)

470000308000040500000

470000读作:四十七万

4050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⑤小组讨论:说一说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⑥练习:读出下面各题:34和340000348和34800003004和30040000(强调:每级中间连续有2个0只读1个.)

(2)教学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出示课件“亿以内数的读法”)。

①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出示2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将个级写成4600,请学生完整试读24600、

②先出示640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试读6407000,问:这个数中的4个0都在什么位置?怎么读的?(数中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③让学生读出30040,再试读10030040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问:10030040共有5个0,前4个0共读出几个?(师指出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④练习:读出下面各数

5692004008050028000075

569200读作:五十六万九千二百

40080500读作:四千零八万零五百(师问:40080500所读的零是指哪几个0?)

28000075读作:二千八百万零七十五(师问:为什么4个0只读1个?)

⑤总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略.看书P3并体会一亿有多大。

三、课堂练习

1.读出下面每组数:

25和25┆0000250和┆2500000

2005┆和20005┆00002050和2050┆0000

2.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3┆2680164┆5800520┆5000

47┆0050307┆08003060┆0900

10┆4070120┆06051┆0000┆0000

3.教师说明: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投影)

(1)1993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8130000吨,1997年增加到12840000吨。

(2)1994年,我国煤炭开采12350000吨,到1996年,煤炭开采21500000。.

(3)1993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10360000门.

(4)1994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2900000架

四、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高位读低位

②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

读后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0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和正确读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并学习按级读亿以内的数。

在教学过程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课题。

新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学生在算盘上拨珠,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和按四位分级。

第二部分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先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教后反思】:

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怎么把这些理性的、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吸引学生?我认为首先就应把“情感教学”吸纳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这节课的开始,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深深打动了孩子们,他们的情绪高涨,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学生在积极主动地交流、探讨中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然后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统计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浪费的数据,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同时心灵被震撼,意识到了我国国情的必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被激发。赫尔巴特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美国数学家克莱因也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让我们的数学课也煽情!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习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习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整理7篇) 】相关文章:

《练习4》教学设计(整理9篇) 2024-04-13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整理7篇) 2024-04-13

数学教学论教学设计(整理8篇)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