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雪孩子》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文章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看图读文,能使学生获得了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课文一共有8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要求认识10个生字;写好“瓜、衣、来”三个字;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第6~8自然段是文章重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本篇为首先次出现不注音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课后的练习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读通、读懂课文,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难点】
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顺序引出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在读中理解雪下得大,雪孩子和小白兔玩得很开心。)
2、想像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3、给故事加个题目,揭示课题。(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拼读正确。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理解课文
1、角色互换:
想像如果是你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你会怎么做如呢?雪孩子是这样做的?它当时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交流、讨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
3、想像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五、合作探究,发展思维
1、讨论: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
2、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教师深入到各合作小组,适时地加以引导。
3、汇报交流,教师用身边的例子加以补充说明。如:地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六、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及小白兔的快乐和忧伤。
七、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八、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九、指导写字
略
十、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课前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前置性学习:
1、读一读:熟练拼读课文。
2、圈一圈:把生字圈出来。
3、说一说:生字组词,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
(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1)填写课后的词语
(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4
【预设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课前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⑴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⑵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⑶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学生。教师读一个词语,学生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⑴填写课后的词语。
⑵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初步掌握“又唱又跳”这一类结构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雪受热要融化的道理。
3、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猜谜语:
说是花,不是花,
不长叶子不结果,
没有树根没有杈,
漫天遍地都是花。
跟着老师读一遍,齐读一遍。
2、导入情境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播放课件)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听老师读课文。
3、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19课《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留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
4、认读生字词。
孩子让一起玩往睡觉烧着知道化了
孩让起玩往觉烧知道化
多种方法识字记字。
出示句子:
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起玩。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这一课还有三个很有特点的生字宝宝等着我们去写呢!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撇和捺。
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在书上练习写两个。
5、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师生合作学习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屏幕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图,并读出相对应的文字。)
2、故事是因为下雪引起的,那段话是写下了大雪呢?请读读第一段。
说一说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如果不用课本上的语言,你还会说这幅图的.内容吗?指导说话。
3、(看第二幅图)朗读第二自然段。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是怎么做的?
4、(出示第三幅图)说说图上画着的小白兔怎么样啊?(小白兔玩得很高兴)从哪个词看出小白兔很高兴呢?“又唱又跳”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你能看着图中小白兔和雪孩子的神态,用又“又”来说说他们的神态吗?(又说又笑)还能说说雪孩子的样子吗?(又白又胖)
练习:又唱又跳又细又长
又说又笑又大又圆
又又又又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小白兔喜悦的心情。
5、(出示第4、5自然段)指名朗读4、5自然段。这时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呢?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
6、(出示第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体会雪孩子不顾自己,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7、问题:“雪孩子化了,她到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8、读一读第8段。(出示第八幅图)想一想说一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雪孩子,是你救了我,谢谢你!雪孩子,你牺牲了自己,只为我着想,我以后也要去帮助更多的人。雪孩子,我会永远想念你!)
同学们,雪孩子虽然牺牲了自己,变成了白云,(板书:白云)但它永远活在小兔子的心中,活在兔妈妈的心中,更活在我们大家心中。此时,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雪孩子,我们要向你学习。雪孩子,你还会回来吗?雪孩子,你真可爱。)
9、大家都这么喜欢雪孩子,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示对雪孩子的喜爱吧!指名读全文。
三、雪孩子还会回来吗?看图了解水的变化。
四、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写在自己的写话本上吧。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6
教材分析
《雪孩子》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看图读文,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为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现,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课文的理解。低年级的.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注意力易分散,因此通过动画手段将学生易错的地方重点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生字“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会写生字“唱、旺”。
2.学习运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
3.了解故事梗概,知道雪孩子的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学习默读。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手势舞《江雪》
老师知道冬天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季节,你们最喜欢在冬天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今天,咱们就去认识一个可爱的小雪人,来,咱们一起念出他的名字—雪孩子。
一、识字生字学习
瞧!天空中下起了片片雪花,小雪花上还藏着生字宝宝呢!咱们快去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PPT出示带拼音词语)
孩子们先自己读读看(自读),有谁来试着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落下的雪花帮拼音宝宝摘掉了帽子,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PPT出示整屛去拼音词,学生齐读)
二、课文学习
生字宝宝飞进了课文里,请大家再来读读它吧!
孩子们,刚刚读完这篇课文,大家用了5分钟。告诉你们,老师读完它,只需要一分半钟。想知道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老师用的读书方法叫默读。猜猜看,什么是默读?(默默地读、不出声:这样不出声的阅读方法就是默读。)这默读呀,身体的有些部位不能动,想想看,哪儿不能动?(嘴巴、喉咙、手指头(解释不能指读))哪些部位必须动呢(脑子、心理(要思考)、眼睛)。
那到底怎样默读呢?老师这儿有个默读小儿歌,咱们先来学学看。(齐读)
这是咱们第一次尝试默读,现在就请大家竖起耳朵,眼睛跟随文字,听老师朗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看看大家能读懂这部分吗?小朋友们,故事开始啦!
(师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谁听懂了这一部分,请你说说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看来大家都听懂了故事,那咱们就接着读。
刚才是老师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看。现在换小朋友们读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5-14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它。谁读懂了,跟大家说说,你刚才是怎么读的?(再引默读方法)
(指名多生回答)既然读懂了,告诉大家,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你们真会读书,课文大概意思都读懂了。
三、写字学习
孩子们,通过归类识字和默读,咱们认识了一个可爱、善良的小雪人。如果你想将来像作家一样写出这么动人的故事,写好生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咱们先来学写结构相近,横划都比较多的旺、唱。
观察比较,同时书写。
描一写一,评比。进步台再写一。
孩子们,你们瞧,变成水汽的雪孩子,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望着这朵美丽的白云,小白兔会想些什么呢?咱们下节课再跟它聊一聊吧!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甜美的声音、盈盈的笑意、形象的图片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将此图片贴在黑板上,随即板书课题:雪孩子。再问学生:“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以后学会了,还可以用的方法等。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然后播放动画片: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多快乐!
2、翻开书,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雪孩子什么事情?
三、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出示文中八张图片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四、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五、阅读新课,理解课文
1、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老师再范读、再指名读。引导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提问读了这个自然段里,你知道什么?
(读懂了雪下得非常大!)
⑵“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录问题的答案,然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等词语都是说雪下得非常大。
⑶指导学生读出雪大的感觉。
2、阅读理解第二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讲这幅图的主要意思,再结合相应的课文内容,体会小白兔玩得开心的心情,抓高兴一词体会。
3、阅读理解四到八自然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⑴这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了吗?”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着“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⑵议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⑶朗读训练,伴着优美的音乐(雪绒花)、看着动画片,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六、总结全文,提示主题
再放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雪孩子听到小兔子的呼喊,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由于烟熏火燎,雪孩子的身躯开始融化,雪水慢慢地流下来。他站不稳了,身子摇晃起来。当他看到房梁已经掉下来,小兔子还在火海中,他又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抱起小兔子往外走。他身上、头上的雪水哗哗地流下来,落到小兔子的身上。他坚持着奋力跳上窗台,破窗而出。一步,两步,三步……他再也走不动了,脚下已经淌了一大片融化的雪水。他的`眼睛掉下来了,他跪倒了,这时他才把小兔子慢慢地放到地上,他也慢慢地化成一汪纯净的雪水。我们的雪孩子不见了。
他明明知道自己遇到火会融化,甚至连烤火都不敢,但他还是几次冲进火海中救小兔子,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七、朗读课文,加深感悟
同学们可以采取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如看动画片读、个人读、小组读、自由读、默读、和喜欢的小朋友们一起读、演课本剧等等,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八、课堂作业
1、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
2、用可爱一词写一句话。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整理7篇) 】相关文章:
数控机床的概述(6篇) 2024-05-18
《雪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整理7篇) 2024-05-18
中华医学论文(6篇)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