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社会人民群众生命体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湛的文字、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入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对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所裨益。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小学古诗词教学开展面临诸多阻碍。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着重点都主要集中于应试层面,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是围绕考试展开,为了适应“应试教育”需求,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关注介绍诗词作者和诗词大意以及诗词背诵与默写,而忽视了诗词鉴赏方面的内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新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要求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能对课改完全适应,在教学理论和方法上跟不上理念的更新,还是采用过去的“填鸭式”机械教学,不能实现课改教学目标,教学课堂死气沉沉。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现实要求,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自身文学功底有限,轻视古诗词教学。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课程计划编排中都将现代文作为教学重点,对古诗词教学的态度则比较微妙,部分教师甚至对古诗词教学采取“忽略”态度,对古诗词相关文本的解读单纯停留于文字表面理解和作者简介上,而对古诗词鉴赏方面不予深入探讨。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只能简单地将诗词画面展现给学生,教学始终处于表面层次,无法深入把握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导致在教学中忽视了古诗词本身的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词本身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二、提高小学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教学模式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教育教学设施也逐渐趋于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作用,结合古诗词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PPT、纪录片、动画、专题片、背景音乐等音像资料辅助教学,有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通过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帮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诗词内容。小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形成时期,古诗词通常文字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的运用,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官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新型的古诗词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学效果显著。
(二)提高教师文学素养
教师文学素养博大精深,通过言传身教,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当代小学生聪明、好问,语文教师必须依赖渊博的的专业知识教育、说服学生,相反,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素养,很难在教师岗位上立足。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上,对语文教师人文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定期参加培训进修,以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完善知识储备。只有具备渊博精深的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进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深藏的内涵,从而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才能适应新课改的现实要求。
三、诗歌学习策略研究
(一)熟悉背景,理解诗意
古诗词一般篇幅较短,文字高度凝练,跳跃性较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能够在进入正式学习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知道诗人所处时代环境和创作时的心情,就能够在理解诗意、感受作者表达情感上事半功倍。
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述诗人王维送别即将去往西北边疆友人的创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不仅蕴含有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还包含着对友人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学生在感受诗词的过程中如身临其境,也体会到了离别的淡淡忧伤。
(二)发挥想象,感受情感
古诗词学习最需要的就是想象力。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正好符合诗歌学习的特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诗歌画面感的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内容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切身感受诗人感情,体会诗歌意境。
如诗歌《清平乐?村居》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词句大意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听老师有感情地吟诵。在轻柔的背景音乐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展开想象,完全沉醉到原词的意境之中。于是,教师提问:“来到村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岸上长满碧绿的青草,随风摇曳,还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清香。”在课堂热烈的讨论中,教师逐步将学生引入到生活场景之中去想象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勾起了他们对词中所描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出的情感也真切而朴实。
(三)熟读成诵,其义自现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就是反复诵读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之后反复诵读,理解其节奏韵律,有感情地背诵过程中对古诗词进行再学习、再创造,加强(理解和记忆,在诵读的抑扬顿挫中再度与诗人产生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其次,在韵角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习如何创写诗词,因教学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策略,从小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利于学生今后向此方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古诗词是我国劳动人民社会活动的精神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教育部门和教师在课堂课外教学引导中应注重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瑞红.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2):275-275.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2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古诗词进行感悟和积累,并能对其加以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古诗词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当然,古诗词在初中的各类考试中都是重点和必考点,由此可见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但是,现行的初中古诗词读解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具体表现为:
1.语文教师只注重语言传授,轻视古诗词诵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广大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格外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把古诗词最为本质的东西――吟咏和诵读给忽视了。他们普遍认为古诗词的语言与我们现行的语言已脱节,学生对古诗词不易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往往把古诗词当作文言文来讲解,将其逐字逐句翻译成白话文,把解词释义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讲解完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后,整首古诗词的学习就宣告结束了,很少有教师给学生吟咏和诵读的机会。但是,对于古诗词来讲,吟咏诵读有助于学生融入到古诗词的灵性风韵之中,有助于陶冶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品质。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问题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不够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
2.学生对待古诗词的态度不端正
学习古诗词对初中生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底蕴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强调背诵的做法没有科学依据,有些教师甚至把对古诗词的预习变成背诵,而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这种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会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消极态度,甚至有些学生会形成反感的心理。这样一来,将直接影响到古诗词的教学。由于学生每天要完成繁重的各科作业,因此,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对诗人就更没有兴趣了。虽然古诗词在考试中是必考项目,但是它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很自然地会选择分值较高的数、理、化来进行学习。
二、解决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相关策略
1.教师要树立全新的古诗词教学理念
首先,要树立人文教育观念。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以,语文教师应改变自身落后的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古诗词诵读,同时,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道理;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来克服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诱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加强对古诗词文化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不局限于作品自身,充分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处世态度及生平经历;最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形象、生动地讲解古诗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教学活动,创造一种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幻灯片及图画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歌曲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专门列出精选的70首古诗词篇目,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教学设计要贯穿新课程改革新的理念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理念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核心,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理念,才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束缚。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不外乎熟读、背诵、翻译这三步曲,给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着实令人痛心。
当代的中学生都生活在“七色阳光”之下,不但仅是“我想唱歌我就唱”,而是对歌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假设老师压制他们的这一天性,毫无疑问是不明智的挑选,如鲧治水,越堵大水越泛滥,需要像禹治水,进行疏导,最后把水导入大海,根治水患。所以,老师需要对于学生喜欢唱歌、喜欢流行歌曲这一天性,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知识瑰宝,是文学知识的精华,韵味十足,读来朗朗上口。但是咱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是很牵强地报告,很难让学生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很难理解作者美丽而复杂的情感。水平不太高的老师,有的时候会把诗词讲得兴味索然,学生听起来也枯燥乏味,那咱们怎么样来处理这一教学难题呢?
精心挑选与所讲的古诗词相关的歌曲来贯穿于教学之中,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由于诗词与音乐是同根同源的,是相辅相通的。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多媒体已成为一种十分主要的教学帮助本领,在这一背景下,古诗词的讲解可以更好地与音乐联合。音乐能触发人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更好地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与苦闷彷徨。继续使学生读懂古诗词,走进古诗词,从而使得实现学生与创作者的心灵交汇,让学生与诗人达到情感的共鸣。在讲授《诗经》名篇《蒹葭》时,我播放了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琼瑶词、林家庆曲):“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悠扬的乐曲声把学生带进了凄丽迷茫的意境中,作者所表达的缠绵悱恻、独自彷徨的种种情愫,不言自明。学生经过聆听乐曲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诗歌情感,极易认同诗人那种不能割舍的诚挚情感。而后联合词句,疏通大意,让学生写出本身的内心体会。其次播放《在水一方》,让学生比较所写内容,提炼意见,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不但仅是一首情诗,更是一个抱负主义者的悲苦与无奈,是一个超脱者对苦难实际的斥责,是一个无奈者对寂寞人生的感怀。一古一今,异曲同工,收到了互相参证、互相融汇的效果。这需要说是中国古代纯天然的原生态情歌,让学生深刻领会爱情的美好,借以树立崇高纯洁的爱情观。经过现代流行歌曲白话歌词,就把晦涩难懂的古典诗歌演绎得通俗易懂,学生在优美音乐中,真正领会了诗的内涵。
歌曲是协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利器”,是协助学生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依靠,是带领学生步入诗词意境的有力媒介,是实现教学方针的又一良策。音乐引入古诗词班级课程授教,这就是咱们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应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诗词教学结构、提升诗词教学质量、丰富诗词教学内涵的一种极为可行的教学方法。音乐与古诗词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优美的歌曲离不开精典的古诗词,而音乐又能表现出古诗词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出的内容。咱们在教学现实过程中,恰当应用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之美,并且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中国古诗词这一知识瑰宝、这一民族精粹。这一教学本领能使学生真正读懂古人之心,传承民族过去文化;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班级课程授教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更使古诗词教学到处流淌着美的音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标准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教出版社2003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26-01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的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品味古诗词,剖析其语言,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品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和进一步深入,我们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课程改革的初步实施,很多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导致我们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依然问题重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忽视古诗词的教学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现代文的加入,很多教师都把目光投向了现代文,认为现代文才是教学的重点,古诗词的教学受到忽视。很多教师都不愿意深入的研究古诗词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受到限制。很多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只是把作者、创作背景、古诗词中呈现的画面简单地介绍给学生,不对古诗词进行鉴赏,也不注重把握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实现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2、教师只重视古诗词的背诵,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虽然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要采用新模式、新手段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提高。但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较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教师往往都会采用较快的时间讲完一首诗词,接着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背记,希望学生你在考试的时候准确无误的写下所考诗句。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但长久下来,学生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都认为古诗词就只要背就行了,其它的不用管,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课都可以不听。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感受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美,会渐渐失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1、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意义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的文学结晶,在小学教学中加入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首先,古诗词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其中的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都需要学生充分的去想象、理解、补充和创造。这就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另外,古诗词教学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景象大多数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古诗词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能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古诗词的教学意义得到切实的发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情”――领略诗中的思想感情,“趣”――阅读古诗的兴趣出发,找准教学中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例如,我们在教《锄禾》一诗时,就通过讲述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方法、多条渠道创设教学情境,引学生入“境”。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古诗词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再现诗文画面、感受诗的意境、感悟诗情,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之意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结合内容,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4、传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传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小学的古诗词教学,无外乎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两点:一是品味语言。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教师要做到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学会悟法和用法。二是感情朗读,体会感情。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再采用讨论、评议、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感情,入情入境、大胆想象当时意境,使学生在有效的朗读中背记诗词,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很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哲理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5
【关键词】古诗;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瑰丽的珍宝,这些诗内容健康,语言优美,朗朗上口,颇有美感。古诗的教学值得探讨,近年来,我就古诗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简单介绍,了解古诗
目前,有些年轻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古诗作者及古诗创作背景的介绍,认为对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没有必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古诗中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对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正确指导,朗读古诗
古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象鲜明,适合诵读。在教学中,我运用“三读法”来指导学生诵读。何谓“三读法”?三读法即指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读通诗句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扫除古诗中的文字障碍。要让学生朗读好古诗,必须学好诗中的生字。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利用字典自己学习,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学得扎实准确。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手、眼、脑等器官并用,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朗读时要注意古诗中字的音准。朗读时要读清字音、读准字音。遇有读不准的字时要及时查字典或请问老师。要力争字读的准确无误。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里面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斜”字就不读“qiá”或“xiá”,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xié”。再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十课古诗《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的音就不读“mò”,它的正确读音是“mó”。
2.读懂诗意
学生读通诗句以后,要指导学生读懂诗意,读懂诗意须理解古诗。理解古诗可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逐字理解
学生在利用字典、词典理解字义时会遇到一字(词)多义,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字义呢?这要将选好的字义放到具体的语意环境中进行确认,从而选出合适的字义来。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十课古诗《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见”,在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207页有七种解释,分别是:①看到;②看得出;③(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④会见、见面;⑤见解、对事物的看法;⑥助词;⑦用在动词“听”、“看”、“闻”等字后,表效果。该选哪一个呢?通过把字义放进诗句中理解,发现合适的字义是“①看到”。
⑵逐句理解
把一句诗中分别理解出来的字(词)义合理地组合起来,得出该句诗的句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经合理组合理解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好顺江驶向渝州。逐句理解时要反复推敲,并能联系上下句的意思进行理解。
⑶整体理解(将每句意思串起来)
将理解好的每一句诗意有机地连接起来,理解全诗的意思,要力争做到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诗的意思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⑷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的意思后,就可以发现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其思想感情。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十课古诗《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3.读出韵味
朗读时,要力求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体现古诗的流畅美。要读好诗中押韵的那些字。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四课古诗《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朗读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朗读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读出诗的韵味,能使人感受到和谐的美,从而对古诗爱不释“口”。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必须读出诗的语感来,除了在重音和停顿上面做一般指点外,还要着重注意“拖腔”的准确应用。一般而言,句末是平声字的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也可适当延长或作较大的停顿。如古诗《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注意了停顿,读出了语感,表现了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才能进行熟练地背诵。朗读后,教师可指名学生叙述诗的大意(尽量用自己的话说),逐渐理解消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三、精读细品,欣赏古诗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39-01
中国的古诗词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意义深远,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若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修养、素质进行有效的陶冶,就要通过古诗词的阅读方面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达到各方面提升的效果。这种做法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看到古诗词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古诗词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长远意义
1、提升审美观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将真理美、意境美和音乐美融合到了一起,陶冶了学生的审美观。小学生对于善恶美丑通常只是直观的去感受,不懂得应用审美进行内在的深度感受,因此对事物的内在得不到好的感受。古诗词往往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及心境内涵,也表露出诗人的心志。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对美的理解加深,同时进行审美的感知。如果想使学生的审美意境得以提升,能够正确的了解审美原则,老师就应该通过古诗词的讲解、审评、感受来开发学生的审美理念。
2、古诗词鉴赏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古诗词的授课特色是汲取古老的思维精华同时弘扬中华的民族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出了古代人对社会生活、人生真理的深化理解,也体现出了世代劳动者的智慧聪颖。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理诚信,懂得待人接物的准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珍爱友人的情操以及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
二、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索
1、加强练笔训练
练笔的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对一首诗词的意思进行充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比如:在学生进行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以后,布置学生描写一个简短的故事以本诗的意境为题材;或者在学生学习了《卖炭翁》后,可以布置学生对卖炭翁的命运进行相应的描写。练笔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含义进行理解以后,扩充写作的一种训练,达到提升学生想象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诗词的运用
我在给学生讲授《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讲到李白用桃花潭水来比拟他与汪伦友情的深厚程度,通过讲解我引导学生去体会李白那时的心境。学生通过学习,将诗里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们跃跃欲试,将友情、亲情进行相应的描述。有一位学生学以致用的写到“李军乘车将欲行,忽闻身后送别声。”还有同学写到“高速公路千万里,不及李静送我情”,等等。在对《忆江南》这首诗的学习过后,学生更是乐于进行改编改写。有位同学写道:“故乡美,风景美如画。寒冬麦苗青悠悠,早起白雾轻飘飘。怎不忆故乡?”还有同学写道:“家乡好,蔬果旧如今。家乡苹果红似火,家乡牛肉美人间。岂不忆家乡?”,等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诗词的创新创作进行自己思想的添加来熟练掌握诗词的含义而不是单纯的接收学习内容。
3、合理强化的利用想象力
想要了解诗人所写诗词中所表达的深层情景及内在含义,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由此看来,古诗词的教学首先要从审美的角度开始,结合应用自己的想象力。在对诗词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如果没用适当的使用想象力,那么诗词的美就很难被挖掘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诗词的构想都是源自于想象空间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一诗,诗人通过对柳树的观察想象到碧玉,对柳树条的观察想象到丝绦,对无形的春风的感受想象到有形的剪刀,因此可以得出,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力,所以学生在对诗词进行理解的同时也要充分的利用想象力,想象力的神奇之处可见一斑。
4、将诗词同现实教育相结合
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描写的美,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模式,想要学生进行模仿填词,学以致用,还需要不断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古诗词的学习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比如,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并评选出当日“最佳背诵者”;每周进行为古诗词配画作的比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作画,评选“优秀作画者”;对学生每月的古诗词学习情况告知家长,等等。通常,我也非常关注于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新、旧知识熟练掌握。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村居》一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所有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举办“春之韵”古诗词朗诵大赛。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同时增加成就感,消除学生学习的腻烦心理,多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审美感。
总而言之,让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具有吸引力及发展前途,让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并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喜欢古诗词,那么我们应该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及古诗词所表达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芬,傅德岷.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6篇) 】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行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08
国际贸易的认识(6篇) 2024-05-20
古诗词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6篇) 2024-05-20
证券市场的规则(6篇)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