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4-05-27 来源: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1

1做好护患沟通的准备

1.1资料准备是沟通的前提在沟通前,护士必须熟悉收集资料的内容,以明确哪些资料需要收集。为此,要准备一份谈话提纲,以免谈话时漫无边际,漏掉必须收集的资料。要知道这次交谈的目的、交谈的内容和预料的结果。并选择好会谈时间。

1.2个人准备是沟通的关键护患沟通时,要做好仪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良好的个人准备往往能给患者一个好印象,无形中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护士着装要得体,仪表要端庄,举止要稳重,态度应和蔼。护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言谈举止不急不躁,耐心听取患者意见。努力做到镇静自己的情绪,运用理智,沉着正确地对待病人,保持高昂的情绪,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做好仪表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环境准备是沟通的保障如果护患沟通,选择在布置得精致,充满鲜花和祝福的、安静的健康教育室里,那么,周围环境的气氛和色调,就能使患者的心情平和舒畅,正确对待疾病,进而对治疗单位充满好感和信任。要尽可能地优化物理环境,增进沟通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环境中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因素,并为患者提供环境上的“隐私性”。

2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

2.1交谈技巧一是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谈话。交谈时,应礼貌地称呼对方,并自我介绍,向患者交代此次谈话的目的和大约需要的时间。与患者交谈时,要紧紧围绕交谈的内容展开交谈,理清交谈内容的主次。交谈结束时,护士应用小结或核对技巧做结束,并感谢患者给予的配合和支持,为下次交谈奠定基础。二是非正式交谈。

非正式交谈是护士在日常查房或进行护理中与患者自然地交谈,使患者感到是一种无拘束的闲谈,内容不受限制,且也无具体的时间限制。通过这样的交谈,护士可以从中了解患者真实的思想和心理状态,获取全面、真实的资料,也可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交流。

2.2倾听技巧倾听并不是简单地聆听对方所说的词句,倾听还应注意对方的声调、频率、措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语言行为。护士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获得较全面的信息。当沟通展开时,护士要全身心地参与,并不断调整自己,去了解沟通中所传达的“所有信息”。

2.3提问技巧一是问题要有针对性。二是要避免提问患者隐私及忌讳的问题。三是开门见山,问话自然,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四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2.4告知技巧在护患沟通中,告知一般有直接告知以及书面告知。在告知中,使用一些技巧可以达到告知者的目的,增进护患沟通。入院诊断告知,一般可根据医生的诊断书,将入院诊断直接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绝症、重症患者,则需要慎重。入院制度告知,护士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向患者详细告之入院制度,要让患者听起来比较舒服,更加容易接受。检查及治疗注意事项告知,护士应提供帮助和耐心解释。每次告知的内容不可过多,谈吐要清晰,用词应通俗易懂,重点内容要反复讲述并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在理解中牢记。

2.5安慰技巧作为一名护士,给患者以恰当的安慰,会减轻患者的困惑和痛苦。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安慰方法。要因患者而宜,对症下药。安慰时,要融进积极的言语。并注意自己的目的和立场,避免过多的投入感情,造成自己也陷入消极的意境。

2.6说服技巧在临床护理中,会经常碰到患者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这就要求护士要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努力做到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为患者身体健康着想;做到让对方理解你的沟通,说出他的想法,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3避开护患沟通的误区

3.1避免认知差距在护患沟通中要避免信息认知存在的误差,详细明确地向患者进行告知,并在得到患者正确的反馈后,才算完成沟通,达到预定效果。

3.2避免传递失真护患沟通中,由于对沟通的细节没有说明,或是沟通技巧使用不当等,都会造成信息传递失真,甚至错误。考虑不周到、不细致,未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未使用礼貌语言或使用语言不规范等,都可导致传递失真。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传递失真。

3.3注重沟通呆板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固然无错。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执行制度就需要灵活处理,不能呆板。在“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服务”的今天,要转变思想观念,在不违背原则和法律前提下,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

总之,护患间的良好沟通是护理的基础。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好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2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护患关系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完善护理服务体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医学模式也随之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为适应此模式护患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没有护患沟通,就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那么什么是沟通?沟通就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有关的内容(如疾病诊断、医疗操作、躯体护理、辅助检查等),又包括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一次,在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发挥着主导的重要职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1、应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

2、忠于职守并充满爱心,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关心病人疾苦,时时想在病人的前面,事事想在病人前面。

3、有良好的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擅长人际交往的能力。

4、应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护病人的隐私,让病人有安全感,能真诚的和护士沟通,说出自己的病痛和需求。

护患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患者既希望从护患沟通中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也希望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在这个过程中护患沟通应掌握一定的技巧:

1、语言的技巧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修养,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词不达意,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以满足病人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给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话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中,应使用清楚、简洁、朴素的语言,避免使用病人家属难以接受的语气和语调,尽量不用专业术语,病人理解不了、接受不了,容易和护士之间产生距离感,多用安慰语、鼓励话[2]。

2、倾听技巧学会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给病人足够的时间用以诉说,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或改变话题,要做到聚精会神,不能分心,并且要有目光的交流,用表情来肯定或鼓励病人谈话。

3沉默技巧不要认为沟通必须依赖说话,而在沉默时感到不舒服,有时沉默可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反而令人感到舒适与温暖,尤其是在对方有焦虑时,或对方有些问题不愿答复时,若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对方会感到你很能体会他的心情真心听取他的意见,自己的愿望受到尊重。因此,恰当的应用沉默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过早的打破这种沉默的气氛。

4、与特殊病人的沟通技巧(1)在病人生气时此时病人情绪很激动,护士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学会观察,帮助分析原因,重视病人的意见并有效的处理病人的需求。(2)在病人抑郁时情绪悲观抑郁的病人,往往难以和他交流,他们的世界很闭塞,有的想不开甚至会自杀,护士应该多接触这些病人,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感觉有人关心、有人照顾。(3)病情严重时与病情严重的病人交谈要尽量简短,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对无意识的病人可持续用同一句话,同样的语调反复地与他说,这样他有可能听见。对这类病人进行触摸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沟通途径,但在触摸前应告诉他,要假设病人能够听到的,注意尽可能保持安静的环境[3]。(4)病人不合作时病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都不一样,有时会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病人,护士要学会理解,耐心解释,让病人感觉到你的诚意。

总之,护患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在护患沟通的实践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治病救人,还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的服务。作为护士应当努力不懈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以表现出护士良好的修养并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艺术性,从而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最终达到增进患者身心健康,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达到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恢复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玉静全科护理2009.10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3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沟通健康体检作用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维权观念悄然发生改变,尤其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当前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已成为社会敏感话题。因此,如何在开展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由于体检中心每天面对这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体检人员,医务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工作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人体是一部复杂的巨系统,像机器一样,人的各个组织,器官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运转着,天长日久,其功能必将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更何况人体还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天气的冷热、衣食的温饱、住行的舒适与否、精神的高度紧张、刺激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都会使人体出现不可预料的损伤和疾病。

一、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作用

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如何提高护士和客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和谐护客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提升,在沟通过程中,客户既希望得到心理安慰与支持,也希望了解更多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因此,实行沟通技巧,可有效缓解客户与护士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和降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

二、沟通技巧分析

1.语言技巧

在护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在语言交谈时,护士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尊重客户,尽量使用礼貌用语;

(2)沟通语言直白易懂,语速适当,减少过于专业化语言;

(3)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以此提高客户体检的信息,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4)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尊重客户隐私,尤其对于较为敏感的话题,需征求客户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应注意语言的含蓄型、委婉性,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5)考虑不同客户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现语言沟通。所谓差异性,主要包括客户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此需采取不同的语言内容与表达方式。

(6)运用语言艺术,如果客户将不满发泄给护士,需要护士提高心理素质,做到察言观色,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化解矛盾。

2.非语言技巧

(1)仪表着装。要求护士必须得体着装,不佩戴首饰、仪表端庄,不涂抹浓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提高满意度。

(2)面部表情。在护士和客户沟通过程中,要求表情自然,耐心倾听,同时配有微笑、点头等回应动作,以表示对客户的理解。

(3)姿态。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应与职业规范相符,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应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体谅客户,获得客户信任,树立职业形象。

(4)肢体动作。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接触客户是一种无声的帮助与安慰,如抚摸哭闹的幼儿、搀扶老人、轻拍咳嗽痰多的客户背部等,通过关心、呵护客户,可取的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三、健康体检护理的全过程沟通

1.体检前的沟通

由于健康体检中心的客户并不是医务人员,因此对体检工作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护士事先了解客户的年龄、工作、检查项目等,确定体检日期、体检量,并告知客户具体的体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耐心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只有争取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确保体检事项的顺利完成。

2.体检中的沟通

护士对客户的关爱与呵护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务行为,如倒上一杯水、披上一件外衣等,要求医护人员端庄举止、笑容温馨,统一着装、保持干净。在冬季听诊时,先用手捂热听诊器;如果遇到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客户,主动搀扶、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无声的交流,给客户传递了关心、理解的信息。如果客户产生疑问,应主动解释;客户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客户在体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轻松地完成体检过程。

3.体检后的沟通

当完成体检之后,每一名客户都希望第一时间拿到体检结果。因此,体检结束之后,应将结果及时告知客户,如果需要复查则尽快安排时间;需要在门诊就医,帮助客户预约专家,提供方便;如果客户需要住院,则事先安排好床位,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另外,健康体检中心还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提醒客户定期复查,随时观察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客户如同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讨论

1.转变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设立体检科室及体检中心之前我们主要面对的是有疾病的人群,而在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面对的是自诉是健康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疾病和不适,但是希望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主要职责不是传统的打针、发药、生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急危病人的抢救,而是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

2.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

体检中心面对的是健康人群,避免肃穆紧张的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体检中心采用暖色地板,墙报要有幽默轻松的健康提示和箴言,让体检中心充满了暖意,也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使得体检者充分感觉舒适温馨。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效的健康促进的手段,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我们对1500人某单位体检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在体检者当中有98%的人群希望得到健康指导;2%的体检者认为自己经常注意卫生保健,熟悉卫生常识,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4.重视体检工作中的护理流程管理

体检科的护士工作量大,在重视护理质量的同时必须强调护理流程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体检科的护理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对体检流程的合理化并不断改进,强调护士与体检者的协调、护士与医生的协调、护士与护士的协调,针对岗位设置配备人员、组织分工,职责分明。

由上可见,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升客户对护士的信任感与满意度,减少纠纷或投诉,树立良好的健康体检中心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4).

[2]马建英.健康体检3起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8).

[3]方惠霞、黎瑞莲.开展人性化体检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5).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护患沟通;神经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63-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1]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有的患者因术后导致偏瘫、失语、肢体残障等,表现在外、视觉上难以被旁人接受,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带来较大的压力。护患沟通是护理服务中最基本的技能、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多,护士的言谈举止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所以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有调查[2]显示,目前护患沟通现状不容乐观,临床上80%的纠纷是由沟通不良或障碍所导致。在护理活动中,应讲究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艺术,以突出仁爱、反映修养、展示才能为沟通基础,充分认识到语言有治病和致病的双重作用。为了解神经外科护患沟通的应用情况,提高护理质量,2011年1~6月我们对住院时间≥6d的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次共调查2011年1~6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时间≥6d的患者265例,平均住院天数(10.0±6.1)d,其中男性150例占56.6%,女性115例占43.4%,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52岁。职业情况:农民92例,工人82例,干部74例,其他17例。文化程度:文盲12例,小学28例,初中76例,高中或中专64例,大专及以上85例。

1.2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护理情况、护患沟通情况、满意度等。对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进行基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患者反馈,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针对性的护患沟通培训,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患沟通的改善情况。护患沟通培训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熟练程度、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如护士操作时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主动巡视病房、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及解答疑惑)、护士的语言沟通技巧(如语言表达、语气语调、专业术语的使用、礼貌性用语的使用等)、护士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如表情、手势、眼神、穿着、肢体接触等)。

2结果

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培训前,我院神经外科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运用不当、专业术语过多、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技巧等方面,培训后效果明显好转。

3讨论

3.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强化技能操练。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通过培训,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明显改善。因此,护士应在工作之余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自己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尊重患者人格,做到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患者以良好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护士的信任感。另外,护士还需要做到得体大方,提高护士在患者中的亲和力。

3.2加强护患间知识、技能交流。护患之间知识、技能的交流是指实施护理错施的决定和实施过程中护士和患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技术本身的认识和态度[3]。护士应善于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中得到主诉,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与患者一起商讨治疗护理计划,尽可能多地让患者参与到护理中来,从而促进康复。

3.3正确运用语言交流技巧。语言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语言沟通技巧的正确运用是有效护患沟通的关键。由于患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与医护人员的想法会有很大的距离。本次调查显示,培训后护士运用语言沟通的能力明显提高。因此,护士应尽量根据患者的教育程度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勿用训斥、恩赐、讲授式的口吻,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医学常用缩略语,应紧密围绕治疗目标进行谈话,并要求保持良好的心境,根据患者语言信息反馈情况,有效地选择和调整语言形式,避免护患之间出现沟通障碍。同时,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情况等给予恰当的称呼,经常使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被尊重。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对于患者家属比较敏感的话题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准备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语言委婉、关切,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里负担。

3.4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是通过人的表情、手势、眼神、穿着及与他人的空间距离进行信息传递,据有关资料[4]显示,在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那些具有社会意义的信息,仅有不到35%来自语言,而65%是以非语言方式传递的。本次调查显示,培训后护士的非语言沟通技能明显改善。因此,正确使用非语言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形态语言。护士的形体、仪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护患关系的建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护士在工作中,应衣着整洁合理、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举止稳重大方、步态轻快、表情自然、淡妆上岗、言谈得体、态度和蔼,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放心[5](2)注重面部神态和表情。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谈话时应全神贯注,不要随意打断话题,理解患者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注意患者讲话的声音、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动作,目光平视对方,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解答问题时可伴以相应手势。(3)正确运用微笑和肢体接触。面带微笑的对待患者是沟通的基础,工作中应发自内心的对患者表示友善,操作时应用柔和的目光观察患者的反应,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使其感到护理人员可信、可亲、可敬,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必要时可使用善意、得当的身体接触,如抚摸、握手、依偎、搀扶、拥抱等,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被尊重。护士在与患者身体接触时应考虑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环境及触摸部位等众多因素,应保持敏感和谨慎的态度,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并及时调整,不要让对方感到受威胁或难堪。

总之,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服务艺术,是加强信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护理人员应当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和温馨的治疗环境,降低护患之间的交流障碍,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叶雪花,叶雪英,叶小娜.浅谈护患沟通的艺术.中国医学工程,2010,18(3):161-162

[2]杨丰慧.护患沟通684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3482

[3]刘海英,何飞虹.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3):2922-2923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长,人们对于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患关系也显得日益紧张。研究发现,护患之间引起纠纷和矛盾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护士和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所致[1]。儿科的护理对象为14岁以下的儿童,患儿自身表达能力较差,对疾病和痛苦的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上父母爱子心切往往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对医疗和护理人员要求过高,常常造成对治疗和护理的不满意,护理难度较大[2]。因此,作为儿科的护理人员要有意识的提高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科护理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

1影响护患沟通的主要因素

1.1护患比例失调目前我国护士人员人数较少,平均每千人才有一个护士,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每千人至少有5个护士[3];严重的护患比例失调导致护士的工作日益繁重,加之儿科病房环境嘈杂,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和沟通效果下降。

1.2护理人员自身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对儿科病房的护理模式理解不够透彻,自身技能不够娴熟,而且对于沟通技巧缺乏理解,容易造成对病情和护理的解释工作不到位。

1.3患者的特殊性儿科病房的患者多为儿童,年级较小,对自身病情常常不能够准确的描述,容易造成对患儿的误解从而降低沟通的治疗。

1.4家属因素大多数家属对患儿病情预后和发展缺乏必要的理解,往往对预期结果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医生或护士的态度有时比较挑剔甚至不配合。部分家属甚至对疾病抱有恐惧心理,表现出悲观绝望的心理,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4]。

2护患沟通的主要方式

目前护患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有语言式沟通、非语言式沟通和抽象式沟通。要根据不同年龄和性格类型的患儿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3护患沟通技巧

3.1和家属的沟通技巧真诚、尊重和平等是护患沟通的基本前提[5],作为护士要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去着想,要从心理上同情和理解家属的心情。

3.1.1避免在谈话开始时使用闭合性问题如:“是不是”、“有没有”,或命令式语言如:“不要”、“不能”等,从对患者疾病康复有利的方面劝说,冬天,很多家属开窗通风怕孩子受凉再感冒,致使孩子病情加重,而不予配合,这时就要从对孩子疾病康复有利的方面讲,空气质量不好对孩子病情恢复不利,同时也增加了输液反应潜在的危险性,另外通风前同病室家属相互沟通,把孩子盖好,不要在风口处;病房暖气片上时常会有晾晒尿布、衣物的情况,这时就要和家属讲这样做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使用一次性尿裤就可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他们都能够很好的配合。

3.1.2经常和主管医生沟通,责任护士应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有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几个,具体用在个体患者身上利用的是那个作用应了解清楚,避免和医生的告知的不一致而导致家属的误解。

3.1.3经常深入病房向患儿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尽量做到使家属对患儿的疾病和治疗心中有数,能够正确的对待病情变化和不良的预后,减少误解的发生和不必要的纠纷。很多孩子在用了抗生素之后会出现腹泻,要提前和家属沟通告知,避免事情出来了再解释有些被动。

3.1.4经常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2树立良好形象作为护理人员要保持仪表端庄、言行举止得体,容易给患儿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也容易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要主动向患儿和家属介绍自己,并介绍整个病区和科室的基本情况使患儿和家属对病区产生归属感和信任。

3.3技术操作的沟通技巧大多数患儿对于静脉扎针输液抱有恐惧心理,因此常常苦恼而不配合治疗。部分家属对于患儿使用头皮静脉输液不理解,抱有排斥心理,要向家属详细解释使用头皮静脉输液的必要性。作为护士要有耐心,具有娴熟精湛的穿刺技术,遇到不顺利的状况要保持从容的情绪,心平气和的和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必要时将患儿单独送至房间进行操作。要尽可能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争取患儿信任和配合。基础护理是作为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也是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6]。因此一定要先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争取操作时“一针见血”。

3.4塑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对于患者来说,一个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可以增加适当的游戏设施,使用暖色涂料等。舒适的环境有助于缓和护患和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便于沟通的进行。

3.5保护患者隐私保密原则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之一,在工作之余不要提及关于患者的任何信息,体现人文关怀。

3.6催款的沟通技巧患者住院经常会遇到欠费情况,这是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催款。由于患者家属通畅对此类话题较为敏感,在催款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切不可傲慢无礼、语言粗暴。每日定时发放一日清单,对于即将欠费的患者家属要提前通知,以免因为欠费而影响治疗。

3.7学会倾听倾听是重要且有效的沟通技巧,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大多数家属因孩子患病而合并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作为护理人员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对家属的倾诉甚至不满要耐心倾听,并从中发现其潜在的需求从而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安慰。

3.8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由于患者和家属自身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和民族信仰等不同,对疾病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面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属要达到精细的服务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护士自身的素质建设对于良好的沟通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护士要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我,除了资深专业知识意外,还应该关注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4小结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是拉近医患和护患关系最好的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使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向凤玲,郝洁.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69-70.

[2]余建军.儿科护士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护理杂志,2009,26(6):52.

[3]黄人键.温故知新-展望2007年的护理事业.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

[4]王璐,史巧云.探讨避免儿科护患纠纷的方法和沟通技巧.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419.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社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6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1]。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2]。在飞速发展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作为一名社区护士,我们不能只注重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而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只有掌握了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赢得医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对象并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和贫困居民等为重点来开展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护士与患者(以下简称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护理技术同等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否有效实现。

1护患关系的明确与沟通的概念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护士与患者通过特定的护理与被护理而形成的关系。与一般的人际关系不同,护患关系中护患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为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这种关系既组成了护士人际关系的主体,是护士职业生涯中最大量、最经常的人际关系,又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从门诊到病房、从治疗到护理的整个过程。连接护患关系双方的纽带是医疗和护理,而围绕医疗和护理护患双方在技术、情感两方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交往就是“沟通”。

2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2.1外在形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重大的作用。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良好的服务态度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接待病人时,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病人,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护士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在交往过程中,护士应具有被接受的亲切感。

2.2根据病人年龄选择适当称呼:要尊重病人,选择适当的称呼往往是我们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到社区服务站接受治疗的病人,常常需要连续数天接受治疗,我们要熟记病人的名字,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注,有利于消除紧张心理。

3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

3.1要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机会"无论给病人做何种治疗,都必须用语言来与病人进行沟通,以减轻其思想顾虑,取得良好的配合。与病人沟通,可以随时随地。在为病人肌注,静脉推药或抽血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与病人交谈。这样,既分散了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了疼痛,又能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如对糖尿病病人可以指导其测量血糖,交给他们食物量交换法和学会各种营养要素的餐次分配,制定午餐食谱。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3]。

3.2控制谈话局面,有针对性的交谈:与病人交谈时应有主题,有目的的交谈。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话题应围绕病人的病情。将谈话内容限制在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围内。

3.3学会安慰鼓励病人:人遇到不幸时,常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安慰和鼓励,对于老年人及感情脆弱的病人要多用这安慰性语言,对于儿童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对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合并症较多,预后差的病人,抓住他们易产生焦虑,接受教育的态度不积极的特点,指导他们如何控制症状,配合治疗,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善用非语言交流,掌握聆听技巧

积累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护患沟通机制,是完善护患沟通渠道的基本保证。在沟通过程中,护士的知识就像一种“精神营养”,通过沟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患者,不断劝慰、激励患者,使患者的怨恨得到消除,激动得到平息,同时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为病人做治疗时,要善用非语言交流。护理过程中常用的非语言交流信息系统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身体的姿势,以及必要的触摸。如对儿童、老年人及重病人。有时对病人的关心和体贴,可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触摸病人的额头,在寒冷的冬天,帮病人掖一下被角等,都可以温暖病人的心,体现出亲情的关怀。

倾听不仅是指听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生理过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认识的和情感过程[4]。倾听过程包括了接受口语和体语两种信息[5]。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护士要全神贯注的听病人倾诉,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护士要耐心,适时地给病人讲解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要随便打断病人讲话,以示尊重。

5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

护士在为病人做各种注射时,要掌握无痛的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分散病人注意力。在各种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是维系护患关系沟通效果的纽带。

护士掌握了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于病人,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交往技能,可以为医院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社区群众就近得到可以信赖的医疗保健。让社区卫生服务站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个亮点。

在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作为沟通的主导者,护士除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熟练掌握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根据社区护理实际需要及患者的主要特点因地制宜掌握相应的人文、心理、营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交流技巧相融合,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在社区护理岗位上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清,梁宏材.普及社区卫生服务的障碍和所需配套政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8:398

[2]方玉桂,杨玩华.我国内地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中华护士杂志,1999,34(8):503~504

[3]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0~301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如何改善线上教学(6篇) 2024-05-28

护士沟通技巧心得体会(6篇) 2024-05-27

心理学意志的概念(6篇)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