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的意义篇1
摘要:目的:循证医学是90年代在医学领域内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定义是基于现有的最好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也指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临床试验证据、资料文献等,作出最佳治疗决策的方法。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高质量的证据是指尽可能保证结果真实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关键。研究人员应该尽量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临床医生应尽可能使用现有的最佳证据。循证医学在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时,考虑患者的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循证医学的基础。循证医学实践包括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最好证据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本文探讨循证医学的应用在院内感染控制上和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院感染;意义
循证医学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任何治疗方案和医院预防感染的措施都应根据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是指临床医生对具体病人查证用症的过程。循证医学应用到医院感染控制中,具体做一下几点:
1循证医学现状
(1)提出问题: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关于病房、手术室等在实践中存在问题,观察现行的工作状况,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注重采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获得最佳临床证据:通过最新临床科研成果及应用文献检索系统和网上电子图书馆检索系统[2],如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学文献分析检索系统、部级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及专门的循证医学网站等。根据提出问题中包含的关键词或类似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资料。
(3)评价证据:现在最具说服力的临床证据是大样本的对照试验(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各组实施不同的方法行干预,得出结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和荟萃分析。在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当大的候,可以不用考虑已知和未知的混合因素对各组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是分级的,而决策的制定与证据的级别有很大关联。指导临床决策的证据质量是由临床数据的质量以及这些数据的临床“导向性”综合确定的。尽管证据分级系统之间有差异,但其目的相同都使临床研究信息的应用者明确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4)应用证据:一般根据随机试验得出的结果与实践结合对医院工作的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与评价,并制定出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的操作流程,达到对医院感染的控制。
(5)后效评估:将实施具体操作流程后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去其糟粕,避免资源浪费,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循证医学应用于医院感染的意义
(1)通过实施循证医学,可以取得真实可靠的证据,可提前制定切实有效地预防决策,做好医院感染发生的预防。
(2)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指导医院各部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同时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已严重危害患者、医务人员的健康,同时还会带来不稳定社会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则是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暴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治和护理离不开双手。目前手卫生存在以下问题:①勤洗手可避免感染;②带手套不能避免感染;③使用手巾等擦手,可导致再次感染。为改善手卫生存在的问题,防止因洗手原因而造成医院感染。因此,首先查找原因,改变医护人员一些传统的洗手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六步手清洗的方法,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3)通过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可行性措施,以最低成本创造最大效益。
(4)推进医院感染学的理论研究,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医院感染论著和成果,促进医院感染学的快速发展。
3讨论
循证医学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DavidL.Sacktt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3]。循证医学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系统的表述,并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并对改善效果进行论证。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就是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注重实施过程,以科学的方法建立医院控制感染的操作流程,避免再次污染。禽流感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暴发已给人们敲响警钟。医院感染越来越严重,管理难度加大,医院感染给患者在身体和经济上带来极大的损害,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社会各界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感染控制事业改革和发展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力,压力大于动力。各级医院感染控制机构面临着如何利用短缺的卫生资源向社会提供最佳服务的问题。而只有根据科学证据制定的决策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讲,实施循证疾病控制决策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吴修荣,孙伯英,龚华东.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建立与循证医学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05-808
[2]蒋景华,陈文光,陶映.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19-421
循证医学的意义篇2
关键词:临床带教;异位妊娠;循证医学理论;临床教学工作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是指准确、谨慎应用所获得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随着循证医学理论在卫生保健领域的迅速发展[1],循证医学的优势已经在医学的各个理论中有所体现,并且对医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9年7月~2009年9月在医院实习的30例本科生进行循证医学带教,效果满意,值得在教学过程中推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对照组18例,女性12例,两组学生在性别、平日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实习学生跟随老师带教进行查房,并在查房后讲解异位妊娠的临床基本知识。观察组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带教,提出异位妊娠的相关问题如异位妊娠的原因、诊断、治疗方法等,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教科书等医学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用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病情典型,由带教老师选定)进行分析,并作出诊疗方案,带教老师根据学生能够的诊疗方案进行讲解分析[2],并逐步要求学生对新入院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分析,并对带教老师进行讨论研究,执行治疗方法。在带教结束后,所有学生进行考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考试成绩百分制。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属于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核心思想是医疗卫生方案、决策的确定都要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生产的最佳依据,从而制定科学的预防和对策的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妇产科学的交叉融合,对妇产科学的教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本文重点介绍在异位妊娠带教过程中应用循证医学,效果满意,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医学可以将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患者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可以寻找到最佳的临床证据,选择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争取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本组资料显示学生要对入院患者的病情进行文献检索后,作出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等分析,并与带教老师进行讨论分析,执行诊疗方案,重视确凿的临床依据,与传统的医学带教截然不同,传统医学主要依靠带教老师的个人经验,循证医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临床教学实践中也要教导学生循证医学的局限性,循证医学最可靠的证据是双盲的、随机化可控制的大样本研究结果,这就决定了它可能忽视某些具体病例的个体变异[4]。所以在临床诊疗中不能盲目地使用循证医学,应注意临床指证等。循证医学在妇产科的应用将是未来妇产科带教发展的方向,高校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努力将循证医学引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和科研过程中养成循证医学的良好思维,开拓进取型妇产科学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应用于异位妊娠临床带教过程中,能提高学生对异位妊娠的理解,可以广泛应用与临床教学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于月成,李红梅,辛晓燕等循证医学理念融入到妇产科教学中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83—185
[2]荆茹,张红菊,王菁.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24):2247.
循证医学的意义篇3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则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了解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等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循证医学;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的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对此类疾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临床认为采用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条件[1]。但由于患者医疗知识的缺乏,往往难以长期保持,影响疗效。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这种现象,以达到改善预后,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是工作中的重点问题[2]。笔者近年来尝试将循证医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包括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46~77岁,平均(60.3±4.2)岁,病程4~16年,平均(7.2±0.9)年,采用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
1.2.1了解问题:通过回顾资料、了解患者状况等措施,确定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为:①心理负担重,患者最明显的表现是治疗信心缺失,认为目前治疗方案难以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部分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担心胰岛素泵会影响日常生活,担心并发症的发生;②低血糖,低血糖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饮食、运动、用药等影响而发生;③自我管理能力差,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不能认识到饮食、运动等治疗措施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持久性差,一旦缺乏护理监管就会出现懈怠行为,从而影响整体疗效。
1.2.2循证支持: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寻找证据等措施确定理论的正确性和临床的实用性,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实施。
1.2.3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是改善患者整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让患者了解到综合治疗方案的意义及效果,明白坚持治疗的重要性,通过以往临床案例来向患者说明,提高患者的认同感和配合度;②心理指导,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要加强心理指导措施,让患者明白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③饮食护理,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环节,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参考患者的个人意愿,提高患者的参与度,指导患者学会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明白定时定量进餐的重要性;④运动护理,同样与患者一起制定运动计划,参照中华医学会提出的建议,每日运动时间以30min为宜,保持中强度运动,遵循适量原则;⑤并发症护理,要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病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告知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特点及症状,使患者能够正确辨别并及时反馈给值班护士,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要加强局部皮肤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1.3评价方法:
分别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在干预1周后进行,当天凌晨测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非空腹血糖在4.4~8.0mmol/L则视为血糖控制理想;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将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类,以非常满意+满意统计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视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控制:
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临床护理措施在患者的血糖控制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仍是以遵循医嘱用药,被动宣教等措施为主,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和循证医学理念的重要性,护理措施显得生硬而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到了整体的护理质量[4]。循证医学理念更注重临床研究依据,认为医疗决策应当在客观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更重视个体需求,也更符合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温雯等人[5]的研究显示,循证护理措施用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了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肯定了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意义。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更能够从生活、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配合护理,从而实现了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护患之间交流的增加,也提高了患者的信赖感,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注重患者的需求,更加人性化和个体化,全面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天舒,晏丽丽,王英娜.新诊断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00-202.
[2]董瑞鸿.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1):88.
[3]吴毓敏,余玲,郭选贤.口服降糖药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45-46.
[4]刘燕,康冬梅,邓克学,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脂质沉积程度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5):488-491.
循证医学的意义篇4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以2011级、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平时的学习成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考核的难易程度等均相当,两组均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6版,教学总学时数相等,均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素质很高的临床教师任教,实习带教老师无变动。
1.2方法2011级学生14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妇产科学教学,2012级学生150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讲授。循证医学具体方法:在见习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讲解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和查阅检索评价文献的方法,并每隔2~3周根据在见习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举例示范,培养形成循证思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继续巩固并实际运用循证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查阅、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其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传统教学组和循证医学教学组的理论考核成绩
2.1.1客观题(总分80分)成绩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主观题(总分20分)成绩分析循证医学教学组病例分析题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对传统教学组和循证医学教学组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总分20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循证医学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生至关重要。只有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各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将来才可能成为知名专家,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倾向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对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甚是不足,因而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型学生,这些学生在就业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地更新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个人、科室以及医院的发展。因此,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临床医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遵循证据的医学,现在,又对其进一步进行诠释: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医学证据和医师的临床经验、知识技能与患者的愿望价值充分的结合,从而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不但要治疗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循证医学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1)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起到了实施和引导者的作用;2)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传授,更加重视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3)可以及时地更新知识,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实现自我更新,终身学习。4)有助于学生循证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有效做出医疗决策的横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循证医学的意义篇5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6(a)-0146-04
Influenceofinfectioncontrolinhospitaloperationroomandnursingworkqualitybyevidence-basedmanagement
LUOXianhui
DepartmentofInfectionContro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SuiningCity,SichuanProvince,Suining62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pproachtheinfluenceofinfectioncontrolinthehospitaloperationroomandnursingworkqualitybyevidence-basedmanagement.MethodsFromMay2012toMay2016,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SuiningCity,theclinicaldataof4020operationswereanalyzed,theyweredividedintotwogroupsbydifferenttimequantum,the2000operationsfromMay2012toMay2014wereselectedasmanagementgroup,the2022operationsfromJune2014toMay2016wereselectedasevidence-basedmanagementgroup.Thesamplingresultsqualifiedrate,nursingworkqualityscore,riskeventrateoftwogroupsweredetected,thesatisfactionoftwogroupspatientsweredetected.ResultsThesamplingresultsqualifiedrateofoperationroomair,bodysurface,medicalandnursingstaffshands,ultravioletradiator,asepticmaterialsofevidence-basedmanagement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routinemanagement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operati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nursingstafftraining,nursingsafety,disinfectionandisolation,nursingqualitycontrol,humanisticcareandnursingdocumentsmanagementscoreofevidence-basedmanagementgroupwerehigherthanthoseofroutinemanagement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operationsequencingerrors,surgicalinstrumentsnocomplete,histopathologicalspecimenspollution,disinfectionqualityratenoqualifiedinoperationroomofevidence-basedmanagement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routinemanagement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satisfactionrateofoperationpatientsinevidence-basedmanagementgroupwashigherthanthatofroutinemanagement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infectioncontrolinthehospitaloperationroombyevidence-basedmanagementcanimprovesamplingresultsqualifiedlevelandnursingworkquality,decreaseriskeventrate,increasesatisfactionofpatients.
[Keywords]Evidence-basedmanagement;Hospital;Operationroom;Infectioncontrol;Influence
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是指机体创伤或者某些部位受到致病因子侵袭,形成应激性反应的过程[1-2]。手术室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一种,是手术过程中因相关术中操作、消毒措施不规范引起的[3-4]。手术室作为各类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其也是感染的易发地,手术相关器械、各类敷料、医护人员的手和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液等都可能成为造成感染的媒介。手术室相关的消毒工作和感染控制有着的密切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水平,甚至和患者生命安全有着密切关系[5-6]。循证管理措施来源于循证医学,其主要参照循证医学内容,提出手术室感染发生的问题,建立循证支持,实施循证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质量[7-8]。本研究通过对遂宁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的4020台手术情况进行观察。2012年5月~2014年5月进行的2000台手术作为常规管理组:男1200例,女800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0例,胸部手术20例,头部手术700例,四肢手术300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0例,大学及以上90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进行的2022台手术作为循证管理组:男1221例,女799例,年龄21~74岁,平均(49.8±16.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981例,胸部手术19例,头部手术698例,四肢手术302例;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下1103例,大学及以上917例。两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手术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常规管理组
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区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临床手术实践护理操作。
1.2.2循证管理组
1.2.2.1建立循证管理组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循证管理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包括骨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外科副高级职称以上医生各1名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作为督导员,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组员,根据责任护士不同职责,分管手术室各个片区。
1.2.2.2提出循证问题根据手术室感染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感染控制工作要求、手术室相关消毒操作不规范、消毒操作制度贯彻不彻底、手术室污染区清洗不彻底、相关护理人员防护措施重视程度不够。
1.2.2.3建立相关循证支持首先是查询相关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的资料,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原因、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性手段、护理质量系统评价、先进的感染控制方法等。综合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本院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手术室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最合理、最有效的证据,建立一系列的相关循证管理措施。
1.2.2.4循证管理措施的实施①培训:针对腹部手术、胸部手术、头部手术、四肢手术临床特点,给予手术室感染控制针对性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室感染意识,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理念。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一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对于已经发生的手术室感染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②进行规范性的消毒操作制度:根据手术室相关的器械,采用正规化的消毒措施,按照规定按照消毒操作制度执行,不能漏项。③建立适当的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评价标准:每一次对手术室相关器械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由小组长进行器械污染物清除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手术室相关器械去污情况进行抽查,尽可能地完善去污监管制度。④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防护措施,注意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清理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流程的培训和患者防护措施的指导,严格的要求医护人员保证手卫生,各项手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做好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改进:在实施循证管理措施后,手术感染控制质量进行追踪和评估,如果发现不足,要及时的进行整改,保证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持续性的改进。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参照《消毒技术规范》[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0],主要观察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1.3.2?^察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采用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针对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分数范围是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11-12]。
1.3.3观察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情况。
1.3.4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医护配合、护护配合、器械准备、操作技能、隐私保护、术后方式、术后宣教等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每项评分范围是0~100分,通过加权处理,总分设定为100分,分数高于80分说明手术患者满意,反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Y果
2.1两组手术室采样结果合格率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无菌物品采样结果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室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培训、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监控及人文关怀及护理文件管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排序错误、手术器械不齐全、组织病理学标本污染、手术室消毒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
循证管理组手术患者满意度(2000例,99%)高于常规管理组(1600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P<0.05)。
3讨论
循证医学模式可以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循证管理在临床医护人员中广泛的应用,其服务的中心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过渡,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3-14]。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学中的重点问题[15-16]。有资料显示[17-18],手术室感染发生比例占医院感染总发生率的30%。有效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措施的过程中,结合循证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质量,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将临床经验和感染控制理论紧密的结合,建立循证依据,创新循证管理措施,实现循证管理和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9-20]。手术室感染控制作为院感的主要内容,加强手术室感染流程控制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感染控制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贴近临床实践,相关措施更加简便易行、有顺序[21-22]。
循证医学的意义篇6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循证医学;大数据时代
[DOI]10.13939/ki.zgsc.2015.13.113
循证医学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现代医药的单纯根据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治疗状况的一种反思,它提倡的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因此,今后的医生,将不仅仅承担着诊治病人的职责,还将兼有医学科学研究的重任。而如何高效快捷地获得大量数据,科学准备地处理大量数据,使之为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当信息技术领域迎来大数据浪潮之际,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势必将推动循证医学步入大数据时代。
1循证医学
1.1定义
循证医学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曾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治疗措施。”根据这一定义,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认真、明确和合理应用现有最好的证据来决定具体病人的医疗处理,作出准确的诊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争取最好的效果和预后。循证医学的最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显然,现代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既要努力寻找和获取最佳的研究证据,又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以及个人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他人(包括专家)的意见和研究结果;既要遵循医疗实践的规律和需要,又要根据“病人至上”的原则,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可能性,而后再作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策。
1.2特征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和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将最佳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这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最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果。掌握熟练的临床经验旨在能够识别和采用那些最好的证据,能够迅速对患者状况作出准确和恰当的分析与评价。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要求根据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程度、对治疗方法的期望程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并真诚地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只有将这三大要素密切结合,临床医师和患者才能在医疗上取得共识,相互理解,互相信任,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二,重视确凿的临床证据:这是和传统医学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遵从上级或高年资医师的意见,参考来自教科书和医学刊物的资料等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显然,传统医学处理患者的最主要的依据是个人或他人的实践经验。
2大数据
2.1定义
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这个术语最早期的引用可追溯到ApacheOrg的开源项目Nutch。当时,大数据用来描述为更新网络搜索索引需要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谷歌MapReduce和GoogleFileSystem(GFS)的,大数据不再仅用来描述大量的数据,还涵盖了处理数据的速度。对于“大数据”[1]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2.2特征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大数据的4V特征: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
3医院信息系统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是为了医院的效益而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美国著名的医学信息教授MorrisCollen的定义是:HIS的目标是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采集、存储、处理、访问和传输所有和医院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和管理信息,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功能上的要求。其包括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费用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五个组成部分。药房管理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3.1药房管理系统
药房管理系统有助于药物经济学的开展。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药房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实时动态数据处理,对全院药房提供动态的药品数据,运用药物经济学(DrugEconomic)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包括: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等,通过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比较评价不同的用药计划、方案、方法的风险及效益,以求用最低的花费而获得最佳的疗效。随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对于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降低医药费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医学专家系统
医学专家系统就是运用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模拟医学专家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过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它可以帮助医生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同时也有助于医学专家宝贵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保存、整理和传播。将众多医学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大量病例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基于规则推理、基于案例推理、模糊数学推理、基于规则的神经网络推理等推理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3.3成功案例
2010年时代杂志刊载的医学界年度十大突破中,医疗科技公司CardioDX通过对1亿个基因样本的分析,最终识别出能够预测冠心病的23个主要基因。
2009年Google的研究人员对每日超过30亿次搜索请求和网页数据的挖掘分析,在H1N1流感爆发几周就预测出流感传播。
4存在问题
随着大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劣质数据也随之而来,导致数据质量低劣,极大地降低了数据的可用性。国外权威机构的统计表明,美国医疗信息系统中13.6%~81%的关键数据不完整或陈旧[2]。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增长,数据可用性问题将日趋严重,也必将导致源于数据的知识和决策的严重错误。
数据可用性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知识和决策错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恶劣后果,严重困扰着信息社会。在美国,由于数据错误而引发的医疗事故,每年导致约98000名患者死亡,约占全部医疗事故致死人数的50%[3];据有关专家推算,在数据仓库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清理不洁数据通常需要花费30%~80%的开发时间和开发预算[4]。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能力为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但在运用数据时,劣质数据所造成的损失我们也应尽力避免。要想使医院系统真正步入大数据时代,仍有一段艰巨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尔维恩,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MillerDW,YeastJD,EvansRL.MissingPrenatalRecordsataBirthCenter:ACommunicationProblemQuantified[C]//ProcofAMIAAnnualSympProceedings.Maryland:AmericanMedicalInformaticsAssociation,2005:535-539.
[3]KohnLT,CorriganJM,DonaldsonMS.ToErrisHuman:BuildingaSaferHealthSystem[M].Washington:NationalAcademiesPress,2000.
[4]WoolseyB,SchulzM.Creditcardstatistics,industryfacts,debtstatistics[EB/OL].[2013-04-20].http://creditcards.Com/credit―card―news/credit―card―industry―factspersonal―debt―statistics-1276.Php.
[5]李建中,刘显敏.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可用性[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6):1147-1162.
[6]张九妹,曹宏亮.浅谈医学专家系统[J].医疗装备,2008(9):10-12.
[7]徐丽丽,马韵.循证医学[J].中外健康文摘,2009(01X):50-51.
【循证医学的意义(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传统文化之中的意象(6篇) 2024-06-10
循证医学的意义(6篇) 2024-06-10
绿色消费调研报告(6篇)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