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收获(6篇)

时间:2024-07-04 来源:

法理学的收获篇1

1、领导重视,准备充分,使得整个培训过程顺畅,收获很多。从筹备到整个过程中,领导重视体现的淋漓尽致。方案准备,人员抽出,项目实施,领导对中间过程的关注,直至今天的课题汇报,许经理今天参加多们课题汇报及结业仪式,杨书记陪同我们到圣地感受延安精神,管理干部学院唐院长、林院长参加开班及课题研讨,时刻都让我们学员感受到公司领导及管理干部学院领导对我们的重视与关怀。整个过程非常顺畅,一环紧扣一环,我们感觉紧张的同时又有巨大的收获,感觉值得。

2、研讨式教学及学员论坛与我公司十一五规划目标紧密结合成了这次培训过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让学员们始终在思考:哪些课程能为我所用?天津石化现状与先进管理理念及先进企业比还有哪些差距?我们如何迎头赶上?从哪儿入手比较合理?小组成员反复沟通探讨,小组间互相提醒补充,资深老院长(唐院长)画龙点睛的讲评,使我们收获许多。也许我们的课题汇报有些不成熟,甚至有些稚嫩,有些观点欠全面,但我敢说这是我们25人用心做的,是集体智慧的成果,哪怕只有一点对公司决策有所启示,我们也感到欣慰。另外探讨课题的同时“主业突出,结构优良,管理科学,文化先进,环境友好,企业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中国石化的核心骨干企业”这个愿景深深印入我们中层正职的脑海中,自觉不自觉中达成了共识,必将形成了强大合力。

3、延安圣地之行收获颇丰。延安之行达到了作风建设和党性锻炼的目的,对我们是一次洗礼,感觉到了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非常有益。延安党校教授现场点评更是加大了参观学习的深度,如家风=党风,心动不如行动等简明扼要的理念将铭刻在心。通过理解原生态的延安精神(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精神),还收获了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处理复杂局面的规律等,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当今工作中尤其是面对复杂局面时更值得借鉴,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务实创新等在延安精神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4、“悟”字当头,收获巨大。开课伊始,我们就把“悟”字做为这次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每堂课争取有所悟,通过听课悟理念,通过研讨悟方法、悟思路,通过延安之行悟精神、悟规律,通过拓展悟心得。“悟”字当头,争取做到刻苦学习,刻苦思想,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尤其是如何学以致用是全体学员经常思考的问题,“悟”出的东西必将进一步指导以后的工作,提高我们工作水平。

5、团队精神,贯穿始终。我们这个25人的团队,一方面在学习,一方面在践行。25位同学令我感动,很快完成了三个转变(领导学员,家庭集体,工作学习)投身于紧张的学习培训中,这里不再有职位高低,不再有任何陌生。年长的55岁,年少的36岁,年长者刻苦学习、刻苦思想的精神不亚于年轻人,年少者尊敬老者,学习课程同时积极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悟性,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探讨。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延安至西安的三个小时的旅途中,我们团队的每名成员都以延安精神引发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坦诚、真挚的演讲。大家所悟所得分享给大家,又碰撞出新的火花,同行的杨书记、延安党校老师都把最高评价慷慨给予了我们这支“团队”。我们展现了天津石化的良好风貌。

取得这么多收获,与我们自身努力固然有关,但收获里浸透着公司领导对我们的关爱与期望,浸透着石化管理干部学院领导老师对我们的付出,浸透着公司组干部门的辛勤劳动,浸透着我们尊敬的老院长唐院长和班主任刘沁老师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关爱。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劳付出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做为培训班一班之长,我也要感谢组织和全体学员的信任,感谢我们的班委富兴经理、启超部长、立福书记及卫忠部长,没有你们的付出,这个班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收获,我也要感谢我们班的全体学员,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的培训不会如此顺利、安全、收获。

法理学的收获篇2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神经网络;小波算法;脱净率

0引言

联合收获机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装备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但是,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脱粒效果差、可靠性低及机械故障高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联合收获机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对于不同的作业环境,驾驶员不能及时对工作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脱粒滚筒的负荷较大,造成一系列的故障。脱粒滚筒是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堵塞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为了提高脱粒的效率、降低故障率,需要对脱粒滚筒结构进行改进。因此,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对滚筒进行控制,对于提高联合收获机的整体效率和降低整体故障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联合收获机滚筒结构改进

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脱粒是最主要的作业流程,主要是将谷物颗粒从谷物穗上脱下,同时将谷物颗粒和其他茎秆等脱出物分离。收获机作业时,通过行走自动地将谷物送入脱粒滚筒,在抓取力的作用下进入滚筒和凹板的脱粒间隙;脱粒元件对谷物进行冲击和揉搓,然后将谷粒和脱出物中的秸秆和颖壳分离,进行清选作业。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谷物的脱粒和清选过程,其性能的要求是脱粒干净、不损伤谷物颗粒、脱粒滚筒的功率消耗低、生产效率高及综合性能好。根据性能要求可以对脱粒滚筒进行改进,采用双滚筒或者多滚筒的布置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粒的综合效果。本研究对传统的联合收获机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双滚筒横轴流的布置形式,滚筒前后布置,其结构和运动参数不同,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前滚筒的作用主要是脱粒作用,将成熟和易脱粒的谷穗先脱下,滚筒转速较低,脱粒的间隙较大,凹板结构为脱粒性能好的栅格凹板;后滚筒的主要作用是分离,主要作用是将剩余颗粒脱净和将谷物颗粒与脱出物分离,滚筒转速一般较高,脱粒间隙较小,凹板采用大间距栅格。滚筒的转动是由电机通过轴来带动的,当喂入量不同时,滚筒内切齿受到的阻力不同,会影响滚筒的总体转速。当滚筒总体转速较低时,需要适当加大驱动电机的转速,滚筒的转速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测,其中,Dg表示滚筒直径,vg表示滚筒的线速度。一般可以通过经验值来判断脱粒效果较好的线速度,然后推算出较适宜的角速度。转筒速度的控制可以通过传感器反馈信息,进行闭环控制,利用适当的算法可以提高控制过程的精度。本次选用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转筒转速进行调节,其流程如图4所示。图4中,首先通过反复试验得到脱粒效果比较好的滚筒转速和喂入速度;然后利用传感器对喂入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喂入量调整滚筒的速度。当滚筒转速和脱粒效果达到指定的精度时,收获机机械工作;如果滚筒转速达不到指定的转速精度,脱粒效果不佳,则通过小波神经网络对控制精度进行调节,提高滚筒脱粒的自适应性。

2滚筒速度控制小波神经网络算法

小波算法主要是基于傅里叶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发展而来,小波变换可以实现离散时间内的定点监测,从而可以对被监测信号进行定时分析和下一时刻的预测。小波变换一般是将基本的小波函数Ψ(t)进行平移b后,在不同尺寸下将待分析信号a与其做内积。小波神经网络将小波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结合了起来,将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设置为隐含层的节点,信号向前传播时误差会反向传播,从而提高了神经网络算法的控制精度。假设滚筒转速的不同时刻输入信号为x1,x2,…,xk,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输出信号为y1,y2,…,yk,其结构如图5所示。小波函数通过修正权值的方法,使小波神经网络的滚筒转速预测值和期望值不断逼近,输出层的表达式为y(k)=∑ωkh(i)(4)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为e=∑yn(k)-y(k)(5)根据预测误差,对小波基函数系数和神经网络权值进行修正,其表达式为wi+1n,k=win,k+Δwi+1n,k(6)ai+1k=aik+Δai+1k(7)bi+1k=bik+Δbi+1k(8)其中,Δwi+1n,k、Δai+1k、Δbi+1k的数值可以根据网络预测计算得到,则有Δwi+1n,k=-ηΔewin,k(9)Δai+1k=-ηΔeaik(10)Δbi+1k=-ηΔebik(11)其中,η表示学习效率。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的滚筒转速预测和调节过程主要分为5个步骤,具体如下:1)小波神经网络初始化。设置小波函数的伸缩和平移因子ak、bk,设置设计网络权值和学习效率k、η。2)将样本进行分类。样本分为训练和测试样本,训练样本通过输入信号得到,测试样本测试预测精度。3)预测滚筒转速输出。通过训练样本,计算预测值和期望值的误差。4)权值修正。根据误差值对权值和小波参数进行修正,使网络输入值和期望输出值逼近。5)结束。根据输出值和误差,判断计算是否结束。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可以对滚筒的转速进行预测和调节,可大大提高脱粒滚筒转速的控制精度,提高脱粒效果。

3脱粒滚筒性能实验和仿真模拟

收获机脱粒滚筒性能好坏直接决定脱粒的脱净率和破碎率等性能,在实验和仿真模拟时,可以以脱净率和破碎率作为参考结果。本次测试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为研究对象。本次采用的联合收获机上设计了改进后的双滚筒装置,并利用单片机实现小播神经网络控制算法。为了验证测试的可靠性,建立了仿真虚拟模型和测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根据脱粒滚筒的三维设计结合尺寸,采用三维CAD软件建立了脱粒滚筒的仿真模型。其中,凹板部分设计为不规则的曲面,利用离散元软件将模型分获成若干的小三角形;设置碰撞接触边界条件后,可以对脱粒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其模拟过程如图8所示。其中,谷物颗粒和脱粒工具接触后脱落,通过不断地迭代计算,可以得到最终谷物颗粒的破碎率。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的破碎率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仿真模拟得到的破碎率和实验测试得到的破碎率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实验测试的可靠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滚筒转速调节和脱净率的影响,对不同滚筒转速下使用不同算法得到的脱净率进行了测试。测试过程使用玉米果穗作为研究对象,一次性投入10穗,选择6种不同的滚筒转速,分别对神经网络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下的脱净率进行了测试,其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都可以提高果穗的脱净率,但小波神经网络算法要比神经网络算法的脱净率高,从而验证了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在提高脱净率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将其应用在联合收获机滚筒的设计中。

4结论

设计了一种双滚筒脱粒滚筒,利用传感器采集滚筒信息形成了闭环反馈调节机制;采用小波神经网络算法对转速进行了精确调整,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脱粒滚筒的脱粒效率和精度,以及联合收获机整体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宗望远,廖庆喜,陈立,等.完熟期油菜果荚不同脱粒方式的脱粒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9):29-34.

[2]郝金魁,高清海,信占莹.联合收获机工作部件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农机化,2011(1):104-106.

[3]姬江涛,王荣先,符丽君.联合收获机喂入量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3):63-66.

[4]李耀明,周金枝,徐立章,等.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功耗分析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1,42(6):93-97.

[5]李媛媛,孙曙光,林爱琴.凹板间隙对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3):22-23.

[6]卢文涛,刘宝,张东兴.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建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1(11):82-85.

[7]倪军,毛罕平,程秀花.脱粒滚筒自调整模糊控制及VLSI实现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10(4):134-138.

[8]秦云,赵德安,李发忠.基于RBF网络的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恒速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09(11):59-63.

[9]金诚谦,吴崇友.油菜收获技术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0,32(1):5-9.

[10]周良墉.介绍三种全喂入式稻麦油菜联合收割机[J].农家顾问,2010(6):55-56.

[11]周良墉.星光至尊4LL-2.0D型全喂入履带收割机[J].现代农机,2011(6):41.

[12]张敏,吴崇友,卢晏,等.油菜分段收获脱粒分离功率消耗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15(4):120-123.

[13]吴崇友,丁为民,张敏,等.油菜分段收获脱粒清选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8):72-76.

[14]李耀明,李洪昌,徐立章.短纹杆-板齿与钉齿脱粒滚筒的脱粒对比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139-142.

[15]王显仁,李耀明.脱粒原理与脱粒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0,32(1):218-221.

[16]刘德军,赵秀荣,高连兴,等.不同收获方式含水率对油菜收获物流损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339-342.

[17]李洪昌,李耀明,唐忠.风筛式清洗装置清选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0(6):54-57.

[18]唐忠,李耀明,李洪昌,等.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室内涡流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41(12):62-66.

[19]德启科.使用水稻收获机械的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58-59.

[20]尹健,杨宁,王妍.基于结构模块化的微型山地稻麦联合收割机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1,33(11):106-109.

[21]李银海,丁启朔,罗海兵,等.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31(1):85-88.

[22]王升升,师清翔,倪长安,等.旋风分离清洗系统阻力特性及工况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53-56.

[23]倪长安,张利娟,刘师多,等.无导向片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试验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135-138.

[24]王继刚,郑纬民,钟卫东,等.基于Linux的混合实时操作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49(7):1028-1031.

[25]胡曙辉,陈健.几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与比较[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7(5):5-8.

[26]屈文新,樊晓桠.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VxWorks系统移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6):262-264.

[27]葛建新.UC/OS-Ⅱ于MCS-51单片机的移植分析与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9):33-34.

法理学的收获篇3

在近一个世纪里,哈佛商学院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商业领袖,他们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里塑造并完善了商业的理念与方法。本书分“个人发展”、“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三个部分,介绍了哈佛商学院在投资、谈判、人际关系与沟通、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与分析等方面讲授的核心内容。

大多数家长和老师会告诉你:“好好学习,找一份好工作,获得一份丰厚的收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实际上,我在斯坦福读大四的时候,我的朋友们谈论的唯一话题是:怎样在咨询公司或者投资银行找到一份好工作。

如果你只是想要过稳定的生活,找一份工作,那一点都没有错。好工作的定义如下:收入丰厚,有好的晋升机会。你可以通过存钱,给自己购置一个不错的住处,拥有一辆车,把孩子送去接受教育。尽管你很有可能总得小心翼翼地控制开销,确保你可以支付抵押贷款和孩子的学费,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舒适的生活。你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良好坚实基础的中产阶级或者稍微上层的中产阶级。

但是对于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来说,“找一份好工作”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终点。因为:

哈佛商学院告诉你两种类型收入的区别:线性收入和投资收益。线性收入依据你投入的时间而增加。也就是说,你以某一价格出售你的单位时间。工资便是线性的收入。你投入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得到一个月的工资。不多也不少,仅此而已。因为你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更出众的能力,或者更长的任期,你的时间更具价值,单位时间获得的收入更多。但当你停止工作的那一刻,你将不再获得收入。

投资收益则不取决于你投入了多少时间。你投资(或许也需要投入一些时间进行严格评估及处理后续事宜),然后你会得到持续的回报。你的收入与你投入的时间并不相关,你的收益并不来源于贩卖你的时间。例如,租金收入、股息、版税和储蓄账户的利息,都是投资收益的来源。你在初期投入资金(也许需要一点时间),然后你年复一年获得收入。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如果你买了一个小水果店,每天12小时站在那儿卖水果,你的月收入是线性收入还是投资收益?答案是线性收入。因为即使你不是为了工资工作,如果你明天停止工作,水果店也将停止营业。但如果你投资水果店,并雇用别人来管理它,而你只负责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监督经营成果,获取经营利润,它就是投资收益。

法理学的收获篇4

内部人交易指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组检验了内部人交易的短期超额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人在进行卖出股票交易时具有很强的时机把握能力,能获取显著的短期超额收益,但在进行买入股票交易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机把握能力,也不能获得显著的短期超额收益。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

一、引言

尽管我国各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内部人交易行为,但内部人违规交易现象却时有发生。又由于内部人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市场对内部人交易能否获取超额收益充满了争议。本文立足我国证券市场,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内部人交易的短期超额收益。

本文沿用曾庆生(2008)等的概念,将内部人交易界定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而不探讨控股股东的交易行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关于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的研究现状

Gregory,Matatko和Tonks等(1994)发现董事交易能获得显著的长期超额收益,但交易当月的超额收益不显著。[1]Hillier和Marshall(2002)研究发现董事交易能在短期内获取超常股价回报,且买入股票交易包含的信息含量比卖出交易要多。[2]

Friederich,Gregory和Matatko等(2002)研究发现董事在买入交易和卖出交易中都获得了显著的短期(交易日前后20天)超额收益,且买入交易的超额收益略高于卖出交易。[3]Jeng,Metrick和Zeckhauser(2003)发现内部人买入组合每年能够获得超过6%的超额收益,而卖出组合并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4]Cheuk,Fan和So(2006)发现无论是买入交易还是卖出交易,内部人都能获取超额收益。[5]

2、国内关于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的研究现状

曾庆生(2008)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不包括大股东)卖出股票时具有很强的时机把握能力,能获得显著的短期超额收益。[6]朱茶芬,李志文,陈超(2011)发现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也表现出精准的时机选择能力,减持公告前后短期累计超额收益呈现先升后降的倒V形。[7]方晓雄(2010)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不仅内部人交易能获得超额收益,而且跟随内部人买入股票也会获得超额收益。[8]张俊生,曾亚敏(2011)实证研究发现内部人亲属的交易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且敏感时期的交易和短线交易能给内部人亲属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9]

我国学者侧重研究内部人卖出交易的超额收益,而关于买入交易超额收益的研究相对较少。

三、内部人交易超额收益研究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在2009年和2010年发生的内部人交易为研究对象,共获得股票变动原因为“二级市场买卖”的内部人交易1588起,剔除B股上市的样本33个,剔除交易数据有误的样本2个以及财务报表数据不全的样本3个,合并同一公司同日同人交易样本(即把同一内部人在同一天内发生的同向交易进行合并,视为一个研究样本)31个,剔除单笔交易量不超过1000股的交易116笔(减少微量交易的噪音影响),最终获得有效实证研究样本1403个。其中卖出交易样本978个,买入交易样本425个,涉及上市公司179家。

内部人交易数据来源于上交所上市公司诚信档案,相关财务数据及股价来自于锐思(RESSET)数据库,实证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3、单样本T检验

(2)内部人买入股票交易的超额收益分析。内部人买入交易不同于卖出交易,若买入股票是为了六个月后卖出获利,那么内部人应该选择累计超额收益最低的时点进行交易,待交易后累计超额收益逐渐上升至最高点再卖出股票获利。

四、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检验了内部人卖出股票交易和买入股票交易能否获得短期超额收益。研究发现内部人在进行卖出交易时具有精准的时机把握能力,能获得显著短期累计超额收益,这一研究结论与国内其他学者(曾庆生,2008等)的研究成果相一致。但是内部人在进行买入交易时没有表现出准确的时机把握能力,也不能获得显著的短期累计超额收益。

【参考文献】

[1]AlanGregory,JohnMatatko,IanTonks,RichardPurkis.UKDirectors'trading:theimpactofdealinginsmallerfirms[J].EconomicJournal.1994,104(422):37-53.

[2]DavidHillier,AndrewP.Marshall.TheMarketEvaluationofInformationinDirectorsTrades[J].Journalof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2002,29(1-2):77-110.

[3]SylvainFriederich,AlanGregory,JohnMatatko,IanTonks.Short-runaroundtheTradesofCorporateInsidersontheLondonStockExchange[J].EuropeanFinancialManagement.2002,8(1):7-30.

[4]LeslieA.Jeng,AndrewMetrick,RichardZeckhauser.EstimatingtheReturnstoInsiderTrading:APerformance-EvaluationPerspectiv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03,85(2):453-471.

[5]Man-YinCheuk,DennisK.Fan,RaymondW.So.InsiderTradinginHongKong:SomeStylizedFacts[J].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2006,14(1):73-90.

[6]曾庆生.公司内部人具有交易时机的选择能力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卖出股票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8(10)117-135.

[7]朱茶芬,李志文,陈超.A股市场上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159-169.

[8]方晓雄.跟随内部人交易能否带来超额收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50-52.

[9]张俊生,曾亚敏.上市公司内部人亲属股票交易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2011(3)121-133.

法理学的收获篇5

蛋白质的酶法降解揭开了生命科学新的一页

――《酶法多肽论》一书的前言

酶法多肽专家邹远东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以色列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的作用。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令人迷惑的物质之一,它与生命有着特别的关系,生命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与蛋白质有关。

食用蛋白质类的食物,不可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蛋白质降解酶的作用降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过去的科学研究认为,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小肽的形式吸收的。科学家在动物的小肠刷状物上发现了大量的小肽集聚。

科学界对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形式的重大发现是对人体吸收蛋白质理沦的一次重大突破,营养科学的目光由氨基酸转向小肽。

人体吸收蛋白质这一过程是在人体内,但大多是在细胞外进行的,不需要能量。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要打破细胞内部的蛋白质是需要能量的。细胞内也存在着蛋白质降解机制之谜,即蛋白质管理机制的问题。

人体中细胞外的蛋白质降解及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机制的问题,勾起了人们对体外蛋白质降解的兴趣。

体外的蛋白质降解模拟的是人体内细胞外的蛋白质降解模式。减少人体内降解程序,对人体吸收合成代谢蛋白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们正从事的体外蛋白质降解,就是用蛋白质一类的蛋白酶降解蛋白质,获得与人体内细胞外降解蛋白质同样的产物――氨基酸与小肽。

体外蛋白质降解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替代了体内细胞外的蛋白质降解。通常人们食用蛋白质食物,需经人体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即蛋白质降解,降解戍氨基酸和小肽后,通过人体小肠吸收而被组织利用.我们进行体外蛋白质降解,获得与人体降解的效果一样的营养物质,减少了人体肠胃降解蛋白质功能的负担,这对人体消化器官的养护以及防止衰老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减少了人体能量的消耗,体内细胞外的蛋白质降解是需要能量的,而体外蛋白质降解获得的小肽,进人人体后,不需人体消化系统进行二次降解,直接可被人体吸收。这对减少人体内部的能量消耗,保存体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体外蛋白质降解获得的肽补充人体,使人体能快速补充营养,补充能量,快速合成人体千万种蛋白质,发挥多种生理活性作用;

四是体外蛋白质降解获得的肽补充人体,可使人体获得的肽比体内蛋白质降解获得的肽要多数倍,因体内蛋白质降解是有限的,获得的肽较少,而体外蛋白质降解获得的肽是无限的,补充人体的肽的量较人体内蛋白质降解获得的肽多。这对于人体的营养补充是空前的,而这种营养不是未被降解的“高营养”,而是一种高功能活性营养,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体外的蛋白质降解的产物是肽.人类对肽的研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近50年来,世界科学家运用基因表达法、化学合成法和蛋

白质合成法,研发出许多肽.有的在试验室获得了巨大成功,

有的已开发出药品,用于临床。

近年来,国际科技界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且比完全游离氨基酸更易更快地被机体吸收和利用.这一发现的依据是,科学家在对动物和人体解剖中发现,他们的小肠刷状物上有大量的小肽停留.这一发现了过去认为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这一理论,明确了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小肽的形式吸收的。这是一次重大发现及理论突破。为此,蛋白质降解、研发生物活性肽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近10年来,人们运用酸、碱降解蛋白质获得肽收获甚微,固定投资大,周期长,污染严重,风险大,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1995年,武汉九生堂肽类专家运用生物酶降解蛋白质技术获得了巨大成功,研发、生产出我国第一个多肽终端产品“全卵蛋白肽”。

武汉九生堂多肽专家及国际科学界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某些小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栓、动脉硬化、心脏病,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运用生物酶对蛋白质进行降解获得多肽时,还发现:某些小肽具有原食品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重要生理机能。

研究还发现:降解什么样的蛋白质就有什么样的功能肽,它不仅保留其原有蛋白质营养成分及功能,而且还强化了其功能,并使其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

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一是人类可运用生物酶对各种食物蛋白质进行降解,获得对各种可食用蛋白质功能强化了的肽,运用各种不同肽的不同生理功能防治“现代病”;二是明确了对蛋白质降解所获得的“多肽氨基酸混合物”的整体生理协同功能,对于这些“多肽氨基酸混合物”,不需辨认、分离、纯化。

法理学的收获篇6

关键词玉米;不同收获期;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6-0014-01

玉米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容重、破损率、商品性、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通过玉米不同时期试验,为掌握玉米最佳收获期、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1-3]。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的程家集镇玉皇行政村科丰试验基地,肥力均匀一致,排灌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小麦,试验地播种采取种肥同播形式,为保持基础肥力的一致性,基肥施45%复合肥750kg/hm2。

1.2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收获期不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9月15日收获(苞叶变黄前5d)、9月20日收获(苞叶变黄)、9月30日收获(苞叶变黄后10d)、10月5日收获(苞叶变黄后15d),以9月25日收获(苞叶变黄后5d)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排列[4-6],试验小区面积30m2(10m×3m)。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距80cm,窄行距40cm,株距26cm,小区间距均为1m,四周设1.5m保护行,整个试验占地面积为784m2。

1.3试验实施

试验于6月20日划区播种,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南北行向,每行播种38株(折合64095株/hm2),每个小区种植228株,整个小区播种同一天完成,播后下小雨,墒情较好。6月25日出苗,出苗整齐一致。7月6日间苗、定苗,追施尿素150kg/hm2;7月10日喷施玉米除草剂1次;7月21日用Bt玉米颗粒丢心剂防治虫害,人工除草1次;7月22日追施尿素300kg/hm2。据统计,试验自播种至收获共下9场雨,整个生育期未灌溉。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不同收获期试验设计要求,分5次收获,每次收获后,都统一去苞叶,晾晒、脱粒[7-9],称出小区产量,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为保持试验水平的一致性,未进行病害防治,观察植株对病害的抗性。

2结果与分析

2.1对物候期的影响

不同收获期玉米的物候期见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物候期没有差别。

2.2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以9月25日收获的产量为最高,为7515.5kg/hm2,较9月20日收获的(产量7251.5kg/hm2)增产264kg/hm2,增幅3.64%;较9月15日收获的(产量7007.5kg/hm2)增产508kg/hm2,增幅7.25%;较9月30日收获的(7213.0kg/hm2)增产302.5kg/hm2,增幅4.19%;较10月5日收获的(7084.0kg/hm2)增产431.5kg/hm2,增幅6.09%。据观察,郑单958生育期短,灌浆速度快,成熟早;高感锈病、叶斑病、青枯病,早衰症状严重;个别穗粒遭病虫危害、霉变、发芽。没有进行后期病虫害防治,可能也是减产原因之一。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郑单958,生育期85~90d,灌浆快、成熟早,收获期以90~95d收获为宜;郑单958高感锈病、青枯病,早衰症状严重。应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适当晚收,但不宜收获过晚。

总之,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一是看品种的生育期;二是看具体年份(灾害或者丰收);三是看当时天气情况;四是看是否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10-11]。

4参考文献

[1]刘林杰,高晶.小麦玉米两熟区夏玉米适宜收获期研究[J].作物杂志,2011(5):112-113.

[2]刘京宝,房志勇,赵霞,等.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6):46-48.

[3]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等.收获期对不同栽培措施玉米产量及粒重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101-104.

[4]张四华.2009年蒙城县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3):62.

[5]张林,张宝石,王霞,等.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0):9-12.

[6]张同法.不同收获期对夏直播玉米千粒重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9(8):84-85.

[7]谢铁娜,柳伟祥,冯海萍.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9(1):27-28.

[8]大雷,王德成,赵久然,等.收获期对秋播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与淀粉糊化(RVA)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12):4048-4054.

[9]李月华,侯大山,刘强,等.收获期对夏玉米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8(7):1-3.

【法理学的收获(6篇) 】相关文章: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少儿计算机教育培训(6篇) 2024-07-04

法理学的收获(6篇) 2024-07-04

个人保护环境的措施(6篇)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