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教学设计(整理7篇)

时间:2024-04-09 来源:整理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字。

2.理解字的意思,会扩词。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

2.了解“天、地、人”“你、我、他”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生字宝宝,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二、看一看

1.生字宝宝在哪里呢?它们可调皮呢,竟然藏在画中。(课件出示情境图)

2.小朋友请看图,图上有什么?

指名一一说出,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字:天、地、人。

3.这儿还有一幅画呢。(课件出示一个人)这个生字宝宝是“人”。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正音再齐读。

4.这里也藏着许多生字宝宝,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看图猜字:你、我、他。

三、认一认

1.我们一起来叫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指名读,纠正读音,学生组词。

4.读读字,看看图,想一想: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5.讲解:你、我、他共同生活在天地间,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四、玩一玩

1.生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啦,首先我们来抢答。老师出示一张卡片,能读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读。(如果有错,及时纠正。)

2.齐读:天、地、人、你、我、他

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老师拿出卡片,一名学生大声读,另一名学生用手势指向对应物。

3.我们来玩开火车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每个小朋友看着卡片大声读字,再说一个词。

五、总结延伸

让学生回家把所学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2

教材分析:

天地人是本册新版教材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他替换了原先一开始的拼音教学。”《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中对《天地人》室这样表述的:第一课是创意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你我他,除了我还有你和他,构成了世界。这些涵盖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要给孩子们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识字量不大,难度也不大,这对于初入学的过渡期的语文内容来说,应该是对语文学习很大的缓冲空间。最重要的要让孩子觉得有意思。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3、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

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时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的画面,带领学生拍手有节奏的读童谣。

3、学生尝试朗读这些句子。回忆刚才我们看过的童谣,“你”指的是谁?“我”是谁?“他”是谁?

4、互动活动。老师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同学先作自我介绍,老师用手势分别指自己,其中一个同学和另外一个同学,引导学生用“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我们都是某某学校某某班级的学生的句式说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你我他说话,在句式的引导下说完一句话,同时也创设一年级刚入学的小朋友自我介绍的机会。

5、然后,用同样的句式在小组内交流表达。

(二)学习“你我他”

1、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2、相机指导“你”字,引导学生认识单人旁,左右结构。从“你”的学习迁移到也表示人的“他”字,与“地”偏旁进行对比,根据意思识记汉字,最后学习“我”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偏旁,学习迁移学习的方法,从而巩固认识汉字的方法。

3、巩固你我他的训练:通过开火车轮读,同桌读,小组读等方法检验学生的生字认读掌握情况。

(三)、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普通识字课,以识字为重点,以激发兴趣为目的,使学生的识字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我做到了一下几点:

一、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二、在游戏中让孩子们巩固识字。课堂上采用创设情境,采用各种复现的方法,在玩乐中不知不觉与生字交朋友。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3

单元主目标:

1.在有趣的情境中,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汉字,感受汉语的音韵特点,激发识字的兴趣。

目标解读:《天地人》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式识字。《金木水火土》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等方式认识象形字,初步认识反义词。《口耳目》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象形字。《日月水火》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对韵歌》借助对韵歌的形式,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激发识字的兴趣。

2.通过模仿掌握正确的朗读和书写姿势,了解汉字的笔顺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字习惯。

目标解读:《金木水火土》认识田字格,了解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书写汉字。《口耳目》了解按先外后里再封口的顺序书写汉字。《日月水火》了解按先两边再中间的顺序书写汉字。《对韵歌》了解按先中间再两边的顺序书写汉字。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2.通过模仿和分组朗读,初步学习朗读课文的姿势和方法。

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理解字义,对在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

教学难点:

1、识记字形,辨别“地”和“他”。

2、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学习语文从识字开始。谁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汉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祖国的汉字成千上万,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3.我们先从一张图画开始我们的识字之旅吧。

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这幅国画主要画了什么?

板书课题:天地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天地人”

1.出示甲骨文的“天”。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2.出示“天”,读一读。

3.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

4.出示晴天、阴天、雨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5.用类似的教学方法教学“地、人”

(1)看图片理解:田地、沙地、草地。告诉学生“地”是提土旁。

(2)指名读“人”,正音。联系生活,认读“男人、女人、老人、好人”。

6.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天地人是宇宙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二)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出示“你、我、他”汉字字牌,师生谈话交流。

教师与两名学生对话。你叫什么名字?(出示字牌:你)他是你的同桌(出示字牌:他),他叫什么名字?最后教师自我介绍,我叫XX。

2.观察比较,识记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你、他”,提问: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单人旁,学习“单人旁”)

3.三人组情景剧表演,用“你我他”说话

一位学生说:我是XX,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位同学回答:我叫XX,他是我的好朋友,叫XX。第三位小朋友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4.同学手拿字牌,游戏互动,用上“你、我、他”说一句话。

5.课中操:听读一首儿歌“你、我、他”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

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四、复习巩固

(一)游戏巩固

1.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

2.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

3.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朋友(口头组词)。

(二)朗读巩固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六个汉字,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认识的汉字最多。

五、作业。

1、回家把今天学会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讲一讲这些生字的字义。

2、完成练习册。

资料:

1.国画《一望大江开》。配合课文,用一幅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作为铺底。画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半千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垠,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意。

2.“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来源于《周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本质,“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了。“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论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由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天地人

你我他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认识本课22个生字和5个词语,会写其中的4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汉字。

2.观察学习汉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具准备

词卡

一、导入

传说世界一开始是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大神,睡醒后把天和地给分开,并支撑直到不会再合拢。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天和地。(板书:天地)。天地之间还有谁啊?(板书: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新课

1、小朋友们,天上有什么呀?出示:太阳。指名读,齐读。

2、红红的太阳可是会分出七种颜色哦!出示:太阳光,七色分。指名读、齐读。

3、你知道吗?示:红、黄、蓝、绿、紫、青。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太阳光美不美?出示:世界美,说不尽。

3、这么美丽的世界里,不只有太阳,天上还有什么啊?出示:月、星。指名读,齐读。

4、抬头看完了天,我们低头来看地上。示:地上。

5、看,这是什么?出示:江河海。江河里的水继续向前流,最后汇入大海。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们,我们坐上小船,来看看沿路的风景吧!快看两边的山上有什么啊?出示:土、石,指名读,齐读。

7、游览了一天,怎么样,我们的世界大不大?是的,我们的世界真大,说都说不完。出示:世界大,说不完。

三“读一读”

刚才认识了很多词语朋友,老师把他们请来了,谁来读读看,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多种形式读好。这些生字宝宝很热情,他们想跟小朋友一个个打招呼,逐个出示,指名读,小老师读,男女生读,齐读,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同桌认读。开火车读。

老师读词语,“天上,地上,江河,泥土,世界”

四、写一写

要想和生字宝宝交朋友,我们还要来写一写。出示生字,读一读。

逐个学习“天、月、土、石”。书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一个,写两个生字。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学习“你我他”的用法。

3.通过观察情境图和相互讨论,能熟练运用“你我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新知。

1.学习“天地人”。

(1)出示“天地人”,请学生指读。

(2)联系方位词“上中下”认识“天地人”,并指导组词:天上、地下、中国人。

(3)通过“天上、地下、中国人”三个词进行拓展对话:

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小鸟、白云、飞机……)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句群训练,利用“有……有……还有……”进行口语表达;

地下有什么?(地下有花草树木……)

人又有哪些人?(老人,大人,小孩……)

(4)复习“人”的写法,关注“太”和“大”,指导“天”的书写。

2.学习“你我他”。

(1)出示“你我他”,请同学指读。

(2)想一想“你我他”指几个人?能尝试指出“你我他”吗?

(3)教师指导“你我他”的用法——“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4)同桌面对面,教师喊“你我他”,学生练习指一指。

(5)让学生尝试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6)适当渗透“们”的群指用法。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你认识了哪些字?你会写什么字?

2.田字格练习书写“天”。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六个生字,还记得吗?请同学们上台尝试写一写。

2.关于“天地人”还有一些神奇的故事,孩子们想听吗?

二、探究新知。

1.借助神话故事,进一步认识“天地人”。

(1)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2)尝试说说盘古的样子,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他是怎么做的?

(3)老师带领学生尝试演一演。

(4)播放“女娲造人”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5)尝试说说女娲的样子,她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她是怎么做的?

(6)教师与学生合作演一演。

2.“你我他”的用法巩固。

(1)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你我他”,然后讨论用法。

(2)学生三人一组,相互介绍,用上你我他。

(3)巩固——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三、课堂小结。

1.复述故事:男生复述《盘古开天辟地》,女生复述《女娲造人》(家庭作业:讲故事说给家长听)。

2.总结“你我他”的用法,认读“天地人”、“你我他”。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6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编排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并以三字一行的形式排列成两组,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一组三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三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三个人称代词,承接第一组的“天地人”,进一步阐述“天地人”中的“人”,就是由“你、我、他”三部分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我”和身边的每一个“你”、每一个“他”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读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天、地、人)

2、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天地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正式学习汉字了。这些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是汉字。汉字的岁数可大呢!已经有几千岁了。

这个课题由三个汉字组成,同学们会读哪一个字?

3、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

(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结合甲骨文,学习汉字“人”。

教师画出甲骨文“人”字,并请学生上台用身体摆出甲骨文“人”字。

提问:这是什么字?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2、学习汉字“天”。

在人的头顶上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带领学生看窗外的天气,出太阳是晴天,下雨是雨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3、学习汉字“地”。

人的头顶是天,提问:人的脚底是什么?

铺满土的是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教师一手举生字“你”,提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

一手举生字“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出示生字“他”,指学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这名学生。

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移动单人旁,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1)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一名学生说:“我是xx,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然后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2)教师出示“画画”“拍皮球”“跳绳”三张词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三个组。

教师带领学生边说边做动作:“我们都喜欢画画。”“你们喜欢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在问答中理解“我们、你们、他们”。口头给字组词。

《天地人》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

教学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学习生字

(一)看图说话,出示天地人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出示生字

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三)感受汉字演变。

(四)学习《三字经》中相关语句。

(五)学习生字“你,我,他”

(六)读一读。

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游戏活动

3、巩固识字

(一)摘苹果。

(二)生活场境图片识字。

(三)开火车识字。

四、课堂拓展

仓颉造字的传说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几个生字?回家从故事书中找一找。

板书设计

天地人

天地人你我他

【《天地人》教学设计(整理7篇) 】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方案(整理9篇) 2024-04-09

《天地人》教学设计(整理7篇) 2024-04-0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整理10篇)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