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修心得体会(整理4篇)

时间:2024-06-29 来源: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与继续教育学习是分不开的,读书让人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学习让人生更有意义。有机会能投身到小学教师学科提高国培学习之中。我感到非常荣幸,本次全员培训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方式便捷实用,实效性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体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培训,主动学习,勤于总结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培训的优点

1、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网上学习真正实现了师师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得教师间沟通方便、取材灵活、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更能使教师时空自主、拓展视野、取长补短。

2、网络方便快捷

上网学习,能足不出户、不影响工作,网上学习体现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随时学习,师生可以分别做自己目前紧要的工作,有空时发贴及回贴,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协作学习。全体学生可通过在线交流,探讨问题,一方面指导老师通过班级公告的管理功能快速传送最新问题.学生们把自己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观点、见解发布到网络中,通过参与讨论,将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3、节约了培训时间。

以前的各种培训学习,大多都是要求教师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参加培训学习,参加培训的教师就不得不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和家庭。这样以来不仅有家庭的困难需要解决,还要面临学习回来后教学工作的交接,收获与困难并存。而远程网络培训学习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使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学习,不仅不耽误学校的教学工作,还能使教师及时将在学习中的一些收获在教学过程中验证和使用,所以说远程培训是一种更节约、更人文的培训。

4、使教师培训学习收获更多,视野更开阔。

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培训教师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通过教师们的互动、辩论及名师的指导,更实际的探讨了教育教学规律,丰富了教育内涵。在远程网络学习这个平台上,教师们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不仅可以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和疑问共同交流探讨,还使教师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二、培训经验与主要特色

(1)网上集中与网下分散学习相结合

本次培训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把学员的自主分散学习、专家网络在线答疑与网下集中组织学习讨论相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参训学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同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参训教师通过唐山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互动研讨。

(2)专家引领与互动参与相结合

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要通过网络自学、专家视频讲学、案例教学、和其它资源的学习,参与网上网下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按要求完成作业;同时教育部将组织课程专家定期在线视频答疑,辅导教师指导学员学习、研讨,专家团队与学员直接对话与交流。

(3)、培训组织实施中的创新

这次培训,我利用教师研修网提供的优质课程资源、学习平台以及管理培训经验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是一种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利用现代远程教师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模式的一次新探索。传统的校本研训存在形式单一,教师缺乏教研热情等问题,有的教研组虽然也提出过“一课多磨”等主题性教研活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问题,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开展网络教研后,我的的教研形式、手段更加丰富,更具实效性。

三、对今后培训的希望与建议

1.本次培训的差距

(1)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很大,身体和精神都常常超负荷工作,这就导致有些教师网上交流学习的时间有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还有一部分老师对网络研修积极性不高,仅限于完成各项指标,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3)另外,有些地区受条件的限制,不具备电脑、网络网上学习很难做到。

2、今后改进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各位专家予与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学员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学员的心声,想学员之所想,急学员之所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方面严把质量关,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加强和提高,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良方。我将一如既往地把网络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机遇,和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最重要的手段。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向专家教授和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应用已有的知识,服务于教育教学,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渐的构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

我一直是一个慢条斯理的人。

犹记得20xx年与研修的美丽邂逅,我喜欢在静夜中轻点鼠标,在研修的世界里,字斟句酌着自己的作业,有人催促,快点啊,用跑的速度呗,我说,我跑不起来。研修结束了,我的背囊中捡拾了不多的麦穗,因为没来得及,我恋恋不舍地和研修再见了------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不停地转动,再一次把我带到了令我欢喜令我忧的远程研修面前。欢喜的是我可以再一次从研修中捡拾我需要的果实,忧虑的是我的`身份转变了,成为了一名指导教师,乍闻时,心内惶惶然,我能胜任吗?脑中出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呵呵!

研修开始了,身份变化,但热情没变。我如青涩的少年迷茫又好奇,聆听专家清晰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看到其他指导教师句句中肯的评论,让我的天空阳光闪烁,拜读同行们真挚优美的文章,让我徜徉在流淌的智慧中。研修中,同行们的文字让我感叹向往,更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在努力中------

班级内90多名老师,唯恐落下一份精彩的佳作,每一篇都细细思量;担心有信息传达不到,每一条资讯都细细阅读;想给学员老师们一份美丽的简报,能在炎热的天气里带去心灵的快乐,我努力学习着其他指导教师的方法,不知不觉间,我的速度快起来,我想要吸收最多的养分,我想要捡拾尽可能多的麦穗,我奔跑起来了,这种奔跑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状态,看精彩视频,听专家声音,读同行佳作,抒心灵感受,写真挚评论,身体疲惫,心灵愉悦,感觉美丽的花朵在心中绽放,发出芳香阵阵;这种奔跑,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脱胎换骨的生命状态!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研修,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借我们临沂初中语文4班班级简报的卷首语(原创),告别这一次研修,期待着下一次智慧碰撞的盛宴。

风雨同路

我们不曾相识,只因这一次研修,我们走到一起来。在茫茫人海,方寸之间,一线相连,有你有我,有痛有泪,有喜有感,我们同在,风雨同路,你我并肩追逐。

我们似曾相识,只为了这一次研修,我们相伴左右。在网络平台,指尖跳跃,心灵相约,有笑有爱,有研有修,用心交织,阳光闪烁,我们同在,风雨同路,感觉幸福更多。

我们已经相识,因为这一次研修,现在却要挥手说再见。在这紧张的六天里,我们一同成长,劳累却充实、快乐,让我们记住这曾经共同拥有的闪亮的日子------

研讨结束了,修己悟道才刚刚开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风雨同路,你我继续前行!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自我介绍)

从火热的八月到今天,我们一起走过了四个多月的好时光。毋庸讳言,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学习着,感悟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发奋有为,积极参加每次的活动,努力倾听每一位学者专家的'课堂,掌握着每一个新的理念。我们珍惜每一次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的培训即将结业,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总结过去的成果收获,是对我们的辛勤付出最好的交代,也是开启美好未来的保证。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开班活动。刚刚到进修学校,我们基本不太高兴,因为我们有繁重的工作等着我们。改变我们的是这次的培训主题——基于文本情景迁移的作文教学,在乡村中学教过语文的都知道作文多么难教,要改变他们的表达习惯更是艰巨,常常感到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一看到培训主题,我们心头都为之一震,暗暗赞叹:选题真是务实、勇敢!可谓及时雨。另一个

接着谈谈培训过程。虽然培训时间长,但是学员们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篇4

通过老师之前的讲解和对有关资料的查询和了解,使我明白课例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团队围绕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修过程。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课例研究的精髓之处就是“磨课”,把一节课的内容经过三四节课的讲解之后不断地发现不足之处并改进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教师们以“课例”为载体,发现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三课两反思”模式,即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华。

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具体任务是备课说课;

第二阶段具体任务是上课观课;

第三阶段具体任务是说课议课;

课例研修不同于常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有比较系统的研修活动过程。

课例研究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让教师通过“磨课”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进行课例研究,为教师们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了条件。开展课例研修,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颇多。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好课例研究。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例研修呢?首先,要有一个团结的教研组,只有教研组的教师一起提出意见,思考解决方法,集思广益那样才能使这个课例研究发挥作用。其次,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寻找不足,研究问题,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让课例研修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述以上认识,我认为只要任课教师积极思考,不怕麻烦,反复研究,不断改进就一定能很好的完成课例研究,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她寄托着家长和孩子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我也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在下学期的顶岗中将理论变为实际,更好地完成课例研修,完成我们伟大的使命。谢谢!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整理4篇) 】相关文章:

暑假研修心得体会(整理9篇) 2024-06-29

研修心得体会(整理9篇) 2024-06-29

大学生面试简历自我评价(收集3篇) 2024-06-29

个人简历优秀自我评价(收集9篇) 2024-06-29

个人简历自我评价(收集12篇) 2024-06-29

大学部门面试自我介绍(收集12篇) 2024-06-28

大学宣传部门面试自我介绍(收集2篇 2024-06-28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整理1篇) 2024-06-29

我的研修心得体会(整理4篇) 2024-06-29

暑假研修心得体会(整理9篇)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