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整理3篇)

时间:2024-08-17 来源:

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篇1

“生命需要阳光,心灵更需要阳光。”这是读完《阳光心态》后的最大感触。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我们经常被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而焦头烂额,在我们感觉到累的时候,或许更多的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疲倦。曾几何时,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真能正交心的朋友却变少了;物质上越来越富裕了,开心快乐却越来越贫乏了;欲望越来越大了,满足感却越来越少了。读了《阳光心态》这本书,才发现日常感觉不快乐的真正原因不是每天抱怨的人或事,而是自己心灵缺乏阳光的抚慰。想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周边的同事,这本书让我们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有了明确的方向。

教师这一职业就给教师的幸福来源定下了特定范围: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一、能让我们教师过上幸福生活的法宝,最主要的是有个好心态

我想,决定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吧。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也是宽容平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如果当时我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我就会冷静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合适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是最好的教育灵丹

要有一颗宽容之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三、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是积极心态的核心

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

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篇2

一、拥有乐观的心态

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整天哀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总是喜欢与开朗、乐观的人在一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当学生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更好。当学生有更高的志趣,更开阔的眼界时,他们的思维就比较流畅,思考问题就比较有深度,他们在写作、解答的时候,角度站就比较高。好的教育应该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人被忽视和被遗弃。每一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带给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我们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我们知道,快乐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培养学生这种美德,当一个学生长期生活在快乐之中的时候,他就会形成阳光心态,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友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二、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的灵魂。读懂了这种爱,我们便能更好地诠释我们身边平凡事例中那炽热的爱心,文人们歌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确实,教师是引领孩子们成长的导师,除了教他们文化知识外,还要教他们为人处事,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起表率作用,心中有爱,懂的关爱,学会珍惜。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完满的人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贯穿关注生命健康与幸福的生命教育,甚至把它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育应该充满对学生生命的关爱、体贴和关怀,应该让学生感到当下生命的丰满和幸福。

三.提高自己的学识

作为老师,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是最幸福的,我们除了用心去关爱学生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读书可以拯救自己,帮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不学习便跟不上形式,跟不上时代。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博览群书,胸有丘壑,方能在新形势下的课堂上驾轻就熟,一些具体的细节如怎样调控课堂、怎样设计教学进程等,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有方法。文化素养丰富的教师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丰富的、细腻的和个性化的理解,课堂上才不会简单重复,也才有深刻的东西能吸引学生。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们的课堂就不能让学生学得到收获。从另一方面说,当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的幸福感又从何谈起呢?

四、对工作充满激情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教师的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要学会与时俱进,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忱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忱,便没有伟大的成就”。激情不老,这应该成为每一个幸福的教师重要的追求。幸福的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保持住自己的热情、热忱,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阳光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用幸福的态度对待一切,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重要的是我认识读世界经典的重要性,让自信成为飞翔的翅膀,享受教育带给的快乐。在教育的路途上,收获人生的辉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享受做教师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一定是有所追求、热爱生活的教师。他们需要懂得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感,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人,是享受不到教育的幸福的。满怀理想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才能感受教育的快乐。当自己在一种幸福的状态下工作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可爱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更加用心工作,会收获更多的幸福。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幸福,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才可以把幸福播撒人间。

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星期六,教体局组织全荥阳市的教师一起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报告,高金英是中学高级教师、中国科协学会管理服务中心教育专家委员会研究员。她1995年起担任宏志班班主任,被评为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她先后编辑出版了《没有音乐照样跳舞》、《我与宏志班》、《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书,被誉为“宏志妈妈”。

初次见到高金英老师,便被她朴实的形象、亲切的话语吸引住了。心里不禁感叹到:如此平凡的人竟做了那么多不平凡的事情;平凡的岗位也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而如今不平凡的老师就坐在了我们面前。听高老师的讲座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天下来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越听越爱听,高老师是个“故事大王”。一整天的讲课,与其说是在作讲座还不如说在讲故事。刚开始我以为高老师教授的科目一定是文科,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她是教物理的,一直认为物理是理科当中偏难的一门科目,课堂应当是很沉闷的,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想到物理老师——高老师是用故事来吸引学生,教育学生,让我感触颇多。

报告会上,高金英老师现身说法,列举大量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介绍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小事阐述大道理的独特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报告在高金英老师配乐朗诵《教师的价值》中开始了,教师们都沉浸在感人的师生情中,这样的开场也注定我们将接受一次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涤。随后,我们又被她的幽默、风趣、智慧深深吸引,场内笑声迭起。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索;一个个精辟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哭过之后,留下的是沉思。

怎么当班主任才是有“阳光味道”?听完高老师的报告,我豁然明白,教师人格的魅力就是“阳光的味道”。这种人格的魅力就是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有了责任心只能把事做对;有了爱心才能把事做好。

高老师说:爱就是教育,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就是“爱心”。是的,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聆听讲座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高老师的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十分善于利用“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大道理”。的确,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我们稍加细想就会品出许多哲理。对于听多了长辈说教的孩子,那些小故事会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他们的心灵,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高老师反复说:你要教育他,发脾气是无用的,说教是无功的,讲故事呀!很多老师认为教育没材料,没教材,其实不然,生活中很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就看你是否用心去注意。比如:我们手机上很多笑话,就可以用上。

高老师惯在细节中授人以德。她惯拿小事开刀,再套用一些道德文章以小喻大。她利用“咸菜风波”对学生展开自律与他律,勤俭持家、挥霍败家说教。高金英老师就是这样高效利用“午检”,分秒渗透“宏志精神”。

我特别欣赏高老师的做法:“当他在犯小错误的时候,他本人是觉得不以为然,这个时候我觉得作为老师指出来,严厉地批评,提醒他注意;当他犯了大错误的时候,我们讲傻子都知道错了,老师就没有必要跟他没完没了地批评啊、或者说更严厉地指责,没必要了。”

听这讲座之前,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我的做法刚好和高老师的倒过来:当他犯小错误时,轻描淡写的批评;当他犯大错误时,就没完没了的斥责他!而且我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有些事情要视而不见,有些事情要严肃处理”,可是随着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日益开展,我逐渐发现有些学生,你越批评他,他越反抗,抵触心理越大,工作越难开展。听了高老师的讲座,我才意识到我以前做法似的错误性。原来作为一名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能只是批评,还要有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其实学生他们在处理事情方面,思想已经逐渐趋向于成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犯错误是再所难免的,有时候,他们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某些原因羞于承认,这时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或者是从旁轻轻地点几句,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除此之外,在工作中,我们做班主任的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有“阳光的味道”。殊不知,培养这种“阳光的味道”它需要你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情感的投入,但是,一旦阳光温暖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你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整理3篇) 】相关文章:

背影朱自清读后感(整理9篇) 2024-08-17

教师阳光心态心得体会(整理3篇) 2024-08-17

学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整理9篇)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