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心得体会篇1
在关爱生命关注健康xx医院专家义诊活动中我院出动医疗车1辆,x人组成的义诊医疗队和x人组成的策划执行团队,义诊医师均系我院医疗骨干,多年从医经验,他们之中有学科带头人及我院各科先进医务人员。
在此次活动中部分义诊专家不顾年迈体弱,不顾天气寒凉,坚持出诊(如老年病专家xx,xx岁,副主任医师),为解除居民疾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居民们的认可,此次义诊医师团队是当前我院一支医术精湛、服务一流的专家队伍,为社会所瞩目、所信赖。
这次开展的义诊活动我们主要服务对象为xx社区,义诊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不但解除了部分居民疾病隐患,同时也强化了居民卫生健康意识,使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疾病防治。使他们认识到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才能预防疾病,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真正享受小康生活。
义诊活动敲响健康检查警钟
在这次义诊活动中,我们感觉到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居民都积极的参加了检查。但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健康体检不是指在我们生病之后做的各种检查,而是应该定期的去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在义诊现场,xx护士长在给一位近xx高龄的居民量血压检查时,发现该居民血压很高,收缩压已达一百九十多,建议她应及时进行治疗,通过询问,老人之前并没有做过身体检查,对自己的病情也一无所知;同时,有一位居民常感觉头重脚轻还伴有头晕,去xx院检查没查出什么毛病,但就是始终觉得整个人头很重,医生建议他到我院神经外科找xx教授复诊。
社区医院心得体会篇2
作为一名预防医学的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个人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社区服务中心东街服务站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在征得负责人的同意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见习实践工作。
第一天主要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注意事项及如何与病人沟通。在实践的七天中必须8点正式上班,听从医生安排。对待病人,要聆听病人主诉,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必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当天晚上做好小结。
按张医生的指导,给病人量体温、抓药、换药。
向医生、护士学打针、挂点滴、测血压。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实习输液换液的基本要领;掌握了测量血压的要领;抽血的要领等。下面简述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气囊绑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塞进一指为宜,听诊器应放在肱动脉处,缓慢充气。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刚开始还抓不住要领,后面测了几回,慢慢才有点感觉,动作也越来越规范。
学习如何料理卧床病人及张医生对我此次实践做出评价几提出今后工作的意见。
医德方面。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从这几天的实践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个人方面。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是我有着真心求学的态度。在七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再过两年我将真正走进医院见习实习,这次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经验。
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至于红包送礼的问题,也由于制度严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所追求的,不正是如此么?
以上就是我一周的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的体会。实习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三甲医院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圆我的医学之梦而奋斗下去。
此次社会实践,我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热情,吃苦耐劳,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与其他队员门交流经验,最后与队友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我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能够帮助和给予他们的也太少,作为大学生,我感到责任重大,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怨天尤人,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社区医院心得体会
二门诊的一周很快就过去了,这七天里,我对社区医院的环境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大概是受小的时候家属区里的医务室的温馨环境的影响,我一直在心中保留着做一个社区医生的小愿望。因为我觉得社区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患者的家庭形成良好的信任和情感基础,这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环境下,非常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
门诊的患者每天来来去去,其中有很多患者,不过是走马观花的看医生,并没有好的依从性,这一点对于中国广大的'慢性病患者是非常不好的;还有一些患者对于医生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这与现在的医疗大环境不无关系,但也与医生因为自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关。对于这两点问题,我一直认为,有责任感和医术高超的社区医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区门诊的这些天,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感动。
二门诊的老师们,学识都很渊博,很受患者尊重。这也是我很喜欢全科医生的一点,他们看上去都亲切而低调,但他们却是有着大医院专科医生不能小觑的广博的知识,看似信手拈来的功夫,却是患者就诊的第一道守护者。虽然看每个病人的时间还是有限,但是他们还是比专科医生多了一份热情和亲切,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也要多一些。
尤其是很多患者已经在大医院就过医,他们在二门诊开药的同时,医生们也不错过任何宣教的机会,这一点,使我更加坚信,也许大医院的医生对于最新的知识有着更深入的了解,用药更有把握,但是社区医生在患者教育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绝不亚于他们的社区医院。很遗憾,给我安排入户的那天并没有入户,所以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深入了解社区医生工作的机会。
但是那天在儿童保健的智力筛查门诊,我还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社区医生在患者的基础保健工作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家属区里医务室里疫苗接种或是看病的温馨经历。可以想见,入户这种更加体贴周到的医疗行为,对于很多医疗观念比较淡薄的患者的母婴健康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二门诊有很多好处,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总体上,二门诊还是北医三院的一部分,所以综合水平是很好的,这带来了很多除了一万五千人的社区居民以外的临近的社区患者,虽然很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十分方便,但是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每个诊室还是门庭若市,患者还是要等待,医生们也是很忙碌,每个病人获得的时间并没有比大医院多上多少,医生们与患者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对患者的宣教也不是特别有效,这一点让我觉得还是有点小遗憾。但是这个也许是国内现在医疗条件不均衡下的必然产物,所有好的医院都是人山人海,二门诊也不除外。
依托着三院的强大的支持,二门诊的医生们有了较好的再教育的条件,但是相对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他们还是少了许多参加高水平研讨会和国际会议等高水平的学习机会。所以在治疗上,很可能会有一些与专科医生不同的治疗意见,这点不仅会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也不利于全科医生自己的成长。与此相应的,在这个化验检查对高精医疗检验仪器高度依赖的时代,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也有一定差距,这个也是限制社区医院的诊疗范围的一个因素吧。新的医疗改革正在进行,我这短短一周的实习感受使我相信,社区医院作为医改的重要环节,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区医院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恍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三个月的实习期已接近尾声。这期间我们先后进入市中心医院的质控科、医务科及科教科学习,回想起这段实习经历,倍感充实,收获良多。
首先是质控科,质控科是我们实习的重点科室,科室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习带教计划。老师首先强调了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医院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及架构,掌握了全面质量管理与全程质量控制的'实施办法以及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学习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处理流程。此外,我们还有幸跟随老师参与了科室质控分析会及全院季度大检查。在统计室,我们学习了医院内部数据的收集整理、院内数据交流、对外数据上报,并对各类报表分析有所了解。在病历质控专家室,我们学习了病历质控相关制度及评分标准、病历质控数据的统计及评估。在病案室,我们除了掌握病案室基本工作流程及内容之外,老师还定期对我们进行DRG及编码相关知识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与老师们一起进行常态化线上考试,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社区医院心得体会(整理4篇) 】相关文章:
清廉家风心得体会(整理5篇) 2024-10-23
社区医院心得体会(整理4篇) 2024-10-23
文明旅游心得体会(整理1篇)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