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操场能跑步,还有市四中的老师上课,我特别喜欢来学校!”濮阳市华龙区金堤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梓轩的话,道出了这所曾经的“农民工学校”如今的活力。而在同一校园中的濮阳市第四中学,新增的功能室里,学生们正专注地开展实验教学——这两所曾面临截然相反困境的学校,因一场“校办互换”引发的集团化办学改革,实现了从“各自焦虑”到“协同共生”的华丽转身,成为濮阳推进教育公平的生动注解。
一场“心酸”调研,点燃改革火种
故事的起点,源于2023年6月的一次调研。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良才走进金堤路小学,眼前的景象让他直言“心酸”:这所创办于1981年的公办流动人口子弟学校,80%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却挤在不足10亩的狭长校园里,生均用地面积仅5.1平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没有操场,学生只能在楼道里活动;厕所蹲位紧张,课间排队成常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距不足1公里的濮阳市第四中学。作为全市公认的优质初中,市四中中招成绩常年领跑,却被“空间焦虑”困住脚步——生源逐年增加,教学楼、功能室、运动场地严重不足,连正常的实验课、大型体育活动都难以开展。
“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朱良才的要求掷地有声。随后,濮阳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华龙区政府多次调研论证,一个创新方案逐渐清晰:华龙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场地与市四中仅一墙之隔,设施完善。要联合推动“金堤路小学与黄河路街道办事处互换场地”,同时将金堤路小学并入市四中组建教育集团,既解决金堤路小学的办学困境,又为市四中拓展了发展空间。
推动三维融合,优化教育资源
濮阳市教育局多次组织专题调研,为市四中教育集团确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核心原则,从管理、师资、课程三个维度统筹规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流动到金堤路小学。
管理上,集团建立“理事会”制度,市四中校长任理事长,两校中层干部交叉任职,实行“四个统一”:统一招生政策,保障务工子女平等入学;统一教学计划,避免学段脱节;统一德育活动,增强学生“集团认同感”;统一安全管理,共享安保资源。如今,金堤路小学的校服、作业本与市四中一致,家长们感慨:“学校要求更严了,我们更放心了。”
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关键。集团推出“双向交流”计划:市四中每年选派5—8名优秀教师到金堤路小学任教,金堤路小学教师则到市四中跟岗学习。集团还通过“专题培训”“师徒结对”“集体教研”等举措,快速提升师资水平。
课程融合则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丰富。市四中的实验室、操场、社团全面向金堤路小学开放:学生们能到市四中上科学实验课,参与“足球社团”“科技创新社团”,聆听名师讲座。金堤路小学还结合自身特点,开发“城市融入教育”“家长课堂”“劳动实践”等特色课程,帮助务工子女增强归属感。集团建立的“课程资源库”,更让优质教案、微课实现“线上共享”,打破场地限制。
突显改革成效,提升办学条件
目前,金堤路小学的生均用地面积提升至15平方米,拥有18间标准教室、8间功能室和1个操场;家长满意度跨越式提高,“没想到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上好学校”成为家长们的共同心声。市四中也实现了“双赢”:新增3个功能室,开设更多特色课程,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濮阳市委、市政府主导,在濮阳市、区教育部门的协同推动下,这场从“空间置换”到“教育共生”的探索,正为濮阳各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濮阳方案”,是濮阳市用教育公平温暖民生的生动实践。濮阳市教育局正在指导华龙区教育局总结改革经验,编写《华龙区集团化办学指导手册》,尝试在更大范围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学校实现“教育共生”。
(濮阳市教育局供稿)
1、安阳市教育局:深挖精神富矿 筑牢育人根基 2025-09-10
2、广州市教育局网站-202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电视大赛总决赛顺利举行 2025-09-10
3、广州市教育局网站-校服攻略!质量、标准和面料,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5-09-10
4、靖远职业教育中心2024年招生简章 2025-09-09
5、重庆云阳职业教育中心2024年招生简章 2025-09-09
6、重庆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2024年招生简章 2025-09-09
7、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 2025-09-09
8、广州市教育局网站-从“中国天眼”到喀斯特秘境,广州学子在贵州“黔”力生 2025-09-09
9、康平县职业教育中心2024年招生简章 2025-09-08
10、古浪县大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4年招生简章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