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突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课堂内外、融合五育要素、联动校社资源,构建“知—情—行”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聚力“三转化”,系统推进育人实践创新。
将活动成果转化为育人动能。通州区各学校积极构建“行走的思政课”资源库建设机制,将优秀案例提炼为“基础+拓展+特色”梯度化校本课程体系,兴仁小学构建“种子的力量”生命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建立生命认知;健全教师“双螺旋”培养体系,通过理论研修、项目攻坚、实践反思三维赋能,培育更多教师成为“行走的思政课”的设计师与践行者,打造具有通州特色的实践育人新范式。
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创新。通州区教体局研究制定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实践育人指导意见,明确“目标—内容—评价”三位一体实施框架,建立过程性档案与成果性评估相结合的量化标准,构建家校社协同评价模型,形成“学校课程实施度、家庭支持参与度、社会资源供给度”三维评价指标,以长效机制驱动区域思政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将典型示范转化为群体效应。全面推进“思政微创新”行动,鼓励教师用“小切口”设计“大思政课”;创设常态化“德育创新工作坊”,以情境推演、迭代升级等方式,促进优秀经验向德育策略转化,开展“三生德育”创新案例展示、“行走的思政课”现场讲述等活动,形成“点上突破—面上辐射”的思政创新生态,打造具有通州辨识度的德育范式。
郑州财经学院:“三化两结合” 构建实践育人工作新格局 2025-11-20
商丘师范学院:持续创新体制机制 建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2025-11-20
中原科技学院:构建“134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闭环赋能人才培养 2025-11-20
郑州市积极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生态体系 2025-11-20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构建思政教育新生态 2025-11-19
兰考县教体局:构建“师资+课程+文化”三维融合帮扶体系 2025-11-19
新乡市:“同课异构”提升常态课 促进教育质量大变革 2025-11-19
十进制数二进制相互转换(知识和题目)2025-06-24
编码的基本方式和应用(知识和选择题)2025-06-24
攀枝花大河中学介绍(国家级重点特色高中)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