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
建校日期:1981
院校类型:高中学校
所在地域:贵州铜仁
学校地址: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街道希望城
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介绍
创办于1934年秋,校址在县城南门对面飞山墥下嵩高书院,占地30余亩。时为松桃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人系本县宿儒黄延祚和一些社会贤达,招收新生一个班,共47人。1936年贵州省教育厅将其易名为松桃简易师范学校。1940年省教育厅再次更名为松桃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省教育厅将其升格为省立中学,挂牌贵州省松桃中学,始建高中部。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更名为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1998年撤除初中部,成为独立高中。2007年6月,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迁校县城东城新区滨江花园,占地200亩。2009年9月,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二类校。2014年8月,遵照县委政府指示,再次迁校城南希望城。占地528亩,可容纳学生5000余人。
建校83年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中纪委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正部级)滕久明,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麻建国,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同志等均是优秀毕业生代表。
戴秉国校友多次为母校题词,其中1994年6月校庆时题词尊师重教;2006年8月题写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校名;2013年3月30日回访母校时题词民族人才之摇篮。
在滕久明校友的联络下,2014年9月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捐资举办圆梦班,该班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题写班名。
在麻建国校友的联络下,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捐建致光图书馆。
学校建设:
新校选址在县城南寨炳农场以南的丘林地带,现改称希望城。东经108°35′42″—109°23′30″,北纬27°49′40″—28°30′20″,总用地面积35.25公顷(528.75亩),总建筑面积120814平方米,学校后山远靠七星坡,近围七个小山包,松江河从校门边绕过,丹霞地质公园及西晋文化遗产——云落屯悬棺就在校门对面,依山傍水,花草绿荫,风景秀丽。学校建设是贵州省委政府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5个亿。建有教学楼4栋,实验楼2栋,图书楼1栋,艺术楼1栋,综合办公大楼1栋,学生宿舍楼6栋,师生食堂2栋,教师公寓2栋,文昌阁1栋,两个塑胶足球场,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和300米跑道田径场各1个,篮球场11个,羽毛球场6个,排球场4个,地下停车位398辆。学校建设一轴三区即大门到教学区的景观轴和教学行政区、运动场区、生活服务区进行规划,建有松、竹、梅、桃、李、杏六园和聚贤广场、言志广场及80亩人工湖等休闲景观。规划和设计完全面向21世纪工程,以现代手法注入传统园林精神,布局优雅别致,规划设计大气,基础设施一流,环境绿化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教育多元化的全新载体,是一所具备大学院校雏形的高级中学。
办学理念:
学校遵从求真、崇善、尚美的办学理念,在砺志、博学、缜思、笃行的校训引领下,始终铭记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的学校精神,确立了人格健全、学有所长、勇于探索、报效祖国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人为本,成才成功,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人本意识放在第一位,把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作为办学的终极目标,致力培养认识自己,发现学生的教风和知人知己、追求卓越的学风;形成了蓬勃、快乐、文明、和谐的校风与自强、坚韧、博大、张扬的办学精神。走出了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的特色办学之路。
办学特色:
围绕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办学特色,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张扬提供平等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为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的人才搭建平台,并将各项实践活动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中,促进文化学科的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师资建设: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346人,在编34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高级教师98名,中级教师8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6名,中共党员76人,全国优秀教师4名,省级优秀老师8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地级骨干教师28名,梵净山名师23名,市级名师专家库24名,县级教学能手5名,国家级优秀班主任1名,省级优秀班主任1名,地、县级优秀班主任8名,县级教育名师4名;建立名校长工作室1个,名师工作室1个。
学校致力培养最优秀教师,每年通过县教育局招考、招聘等形式引进全国各地优秀大学生,每年通过老带新,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成长交流会,派遣前往友好学校及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等方式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名。
班级设置:
学校每年招生1600人不等,班额50—60人。现有教学班91个,学生5528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68.6%。特色班级有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启明班,韩国衣恋阳光集团举办的衣恋阳光班,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及县委政府举办的圆梦班,贵州众新设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举办的宏志班等。学校设置凤凰班、平行班每年级不等。
学生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砺志、博学、缜思、笃行行动的人;培养成具有求真、崇善、尚美生活态度的人;培养成具有大情怀、大气度、大视野品质的人;培养成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精神的人;培养成具有勇于探索、人格健全、独立思考、共生意识、民族精英素养的人。
学校致力培养最优秀学生,实施学生贤英培养计划,建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升学全方位关心和指导制度,通过课程安排,社团活动,校园生活的精心设计,社会实践与交流、研究性学习培养,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和探究实践上与大学提前对接,拓宽自主招生等升学渠道,促使学生阳光成长、健康发展、成才成功。
教育科研:
学校办学方向明确,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研究风气浓厚,教研成果丰硕,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是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是贵州师大、贵州教育学院、铜仁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文化四重奏:
自主松中,智慧松中,特色松中,活力松中。
围绕课堂学习,吸取知识的营养;社会实践,懂得应尽的责任;社团活动,获取知识的快乐和谐节奏,利用民族文化节、民族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感恩节等六大文化节,着力打造魅力松中强势文化。
德育四部曲:
围绕理想信念引领方向,校规校纪规范行为,情感体验陶冶人性,人文关怀滋润心灵德育模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育价值观。
教学321:
学校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推行321课堂教学模式,3是指新知预习分三步,即:一看、二做、三思。2是指课堂教学推进两环节,第一环节:生议(学生小组讨论)——生讲(学习小组交流)——师拨(精讲点拨)——反馈(课内达标);第二环节:生练(尝试解答)——展示(小组成果交流共享)——师评(点评及总结提升)。1是指整个教学全程用三案合一的导学案,把它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给老师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校课改已建立了科学严谨的学习体系,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师生认可和省市县专家的好评。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课改先进学校。321课堂教学获得省厅优秀成果奖。
办学荣誉:
几年来,学校两次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铜仁市授予文明单位和家长学校先进单位称号;被市教育局评为双优文明学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尤其是2008年,学校被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授予中学课堂管理先进学校;被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人事厅评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获铜仁市2008年度普通高中(二类校)教学质量一等奖;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平安建设示范学校称号。更值得庆贺的是2009年5月,学校以同批申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第二次评估,成为了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9月,被省教育厅评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集体;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0月,通过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评估验收,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11月,成功举办了贵州省第三届民族高中校长论坛;12月,被县教育局授予全县校本教研实验基地和全县教学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建构与检测》结题一等奖。2011年4月被市教育局评为高中课改先进学校;5月,学校学生合唱队荣获全区中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学生男、女篮球队双获全市三好杯篮球比赛冠军;9月,学校苗族八人秋队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荣获一等奖;2012年4月,学校苗族八人秋队代表贵州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比活动荣获金奖、山花奖。8月,被省民委命名为全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校。2013年,成为华东理工优质生源基地,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八面鼓获得贵州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一等奖,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5年8月八面鼓代表贵州省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一等奖,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友好学校:
2012年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缔结友好学校,2013年成为华东理工优质生源基地,与松桃县沙坝河乡中学缔结友好帮扶学校;2014年与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缔结友好学校,2015年与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缔结友好学校。2016年,与松桃智华(第六)中学、松桃县第二中学、松桃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盘信民族中学、孟溪中学、长兴中学、蓼皋镇中学、大坪场镇中学、甘龙镇中学、普觉镇中学、永安乡中学、乌罗镇中学缔结结盟学校,与平头乡中学、迓驾镇中学、寨英镇中学、牛郎镇中学世昌乡中学、盘石镇中学、芭茅中学、长坪乡中学、正大乡中学、太平营乡中学、寨英镇中学、邓堡中学、大路乡中学、乜江中学、妙隘乡中学、冷水乡中学、石梁乡中学、江龙中学、瓦溪乡中学、黄板乡中学、峥岘中学、迓驾镇中学、木树乡中学、大兴镇中学、九江乡中学缔结友好学校。
生源输送:
北大、清华、复旦、华东理工大学等每年将为我们提供自主招生校荐名额。我们正努力争取和更多的大学、名校实现无缝对接,争取更多的自主招生高校和推荐名额。致力将优秀学子直接送上理想的大学。
近年来高考综合实力逐渐增强。2013届毕业生是全省实施新课改的第一届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159人,二本以上上线698人;2014年一本上线171人,二本以上上线779人;2015年高考一本上线160人,二本以上上线680人。2016年一本上线271人,首次突破200人大关;二本以上上线1210人,首次突破1000人大关;600分以上11人。
近年来,每年有100多名学生被省内外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录取。如: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
十三五规划:
在不断传承、发扬、发展和创造的历史新格局中,学校始终不忘初心,不断砥砺前行,坚持爬坡过坎,坚信守正致远,精心谋划未来的五年发展格局。2017年,定为开局之年,建章立制,质量跟进;2018年,定为提质之年,文化引领,课改跟进;2019年,定为发展之年,改革推进,学区跟进;2023年,定为内涵之年,精细管理,价值跟进;2023年,定为特色之年,体系完善,开放跟进。
长治远略:
作为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作为松桃苗族自治县的龙头学校,承载着县委县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希望,凝聚着全县乃至全市各族人民的期盼。学校站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平台上,在县委政府环境立县、产业富县、城镇兴县、民生和县、人才强县发展思路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正积极大胆地改革,传播知识,交流文化,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开展校际、省际学校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建立合作关系,举办合作项目,提升办学品位,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以期步入高中教育发展快车道,更好地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朝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学校介绍(怎么样) 】相关文章:
铜仁市乌江学校学校介绍(怎么样) 2025-06-22
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学校介绍(怎么样) 2025-06-22
毕节双山实验中学学校介绍(怎么样) 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