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学校介绍

时间:2025-07-12 栏目:学校简介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

建校日期:2004
院校类型:高中学校
所在地域:江苏泰州
学校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英武南路296号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介绍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是一所现代化全寄宿制民营学校,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和生活设施,教学理念先进,管理模式新颖,创办以来,文正实验学校教学成果丰硕,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公认。2007年首届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就居泰州地区三星级高中之首;首届初中毕业生被泰州中学、省姜堰中学录取为统招生110人。2005年高考本科率为46.7%,名列全省民办学校前茅。

兴化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这方土地孕育了名闻遐迩的众多人杰。他们中有《水浒》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生生,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后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国学大师李详等。970多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任兴化知县,创立了兴化历史上第一所学校一一兴化学宫.自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范仲淹功不可没。范仲淹官至副宰相,政绩斐然,卒后朝廷赐谥号文正。经天纬地为文,品节端直为正。为纪念他,1834年,知县龚善思将兴化县丞署改建为文正书院;1906年,知县张绍棠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2003年兴化市委、市政府为变人口大市为人力资源大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民办教育,决定在城市新区建一所规模大、标准高的学校,市政府与北京新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为传承兴化地区丰厚的人文传统,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兴化文正实验学校。

江苏省兴化文正实验学校选址于兴化城南新区,东依兴泰公路兴化大道,西倚英武南路,北临中和路,南傍八里铺路,征地319.3亩,预计建设总投入近1.5亿元。学校为民办公助性质。学校以江苏省兴化中学、板桥初级中学、实验小学为依托,三个学段分别以兴中分校、板桥分校、实小分校冠名。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部,最大规模为小学3轨18个班,初中10轨30个班,高中12轨36个班。实行寄宿制,在校生最大容量4000人以上。

学校规划建筑面积93000平方米,设有教学实验楼、图书信息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等主体建筑,同时设计有标准田径场2个,室内温水游泳池一个,校内桥五座,全校建有中央冷暖空调。学校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人文性、园林化、水乡特色。

学校骨干教师分别来自兴中、板桥、实小三所名校,同时招聘省内外优秀教师,教师阵容整齐、强大。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强化两语(国语、外语)一机(计算机)教学,从小学段开始开设计算机、外语课程,部分学科实行双语教学。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和国内外名校联谊办学。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学生有能力做现代中国人,有尊严做今日世界人。

文正实验学校教学成果丰硕,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公认。2007年首届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就居泰州地区三星级高中之首;首届初中毕业生被泰州中学、省姜堰中学录取为统招生110人。2005年高考本科率为46.7%,名列全省民办学校前茅;2008年初中和中英文部初三毕业生被省泰州中学、姜堰中学、南师附中和苏州高中等名校录取为统招生的138人,被姜堰二中录取为统招生的142人,被四星级重点高中录取为统招生的人数居泰州地区各初中之首。2008年高三会考合格率为99.6%,是泰州地区三星级高中合格率最高的学校。由北京新民投资有限公司与兴化市教育学会合作创办。学校得名于曾任兴化知县的北宋文学大师范仲淹的谥号文正。学校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和韩国班,现有87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290名教师。学校地处兴化城南新区,北邻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人民公园,南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兴东立交桥,东依川流不息的兴化大道,西傍商铺林立的英武南路。一条小河贯穿校园南北,曲折有致,犹似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一条玉带,飘逸动人。校园内,树木成行,香花吐芳,绿草叠翠,相得益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舞榭亭台,别具风情;高楼耸立,广场恢宏,绿茵映衬,气派雅致。学校以培养学生有能力做中国现代人,有尊严做今日世界人为办学理念,强化两语一机(汉语、英语、计算机)教学。学校正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口语,和一批名校互动往来,取长补短。从省内外点聘了一批名优教师,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这里有近1.5亿元的巨额投资,有占地接近400亩的雄伟校貌,有400米的标准塑胶跑道,有藏书达十万册的图书馆,有一应俱全的多媒体网络,有安装了冷暖空调、四季如春的学生公寓,有现代化的多功能实验室;这里的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这里为每一位老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骄人的教学业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