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学校介绍和联系电话方式)

时间:2025-10-25 栏目:福建高中

福州一中  http://www.fzyz.net/#/


八闽学府第一 三牧佳声远扬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简介


TEL: 87542382 (初中部)   87429711 (高中部)

chuzb@fzyz.net (初中部)   wgm@fzyz.net (网管)  

 bangs@fzyz.net (招聘)   116220925@qq.com (校长邮箱)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完全中学。前身是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的圣功书院。200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莅校调研,指出“像福州一中这么好的学校,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手里应当发扬光大”,并作出“加快福州一中的建设和发展”“保留并适度发展旧校区、重点建设新校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全国一流的示范性学校”的重大决策。2004年,占地220亩的大学城新校区建成招生。学校现为一校两区,东街校区为初中部,大学城校区为高中部,共75个教学班,3600多名学生。学校在编教职员工306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6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

学校以校友林觉民的名言“为天下人谋永福”为办学宗旨,坚持“引领中国基础教育的示范性、实验性中学”的办学定位,锚定“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一流中学”的办学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校秉承“植基立本、成德达材”的校训,夯实“国家责任、独立人格、学会学习、健体怡情、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自力自治”的育人八大支柱,形成了福州一中全人教育课程体系“四梁八柱”,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引领时代教育潮流的福州一中屡获殊荣:1957-195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高考红旗”称号,1960年获“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1979年因办学成绩优异受国务院“通令嘉奖”,1986年和2007年两度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2年入选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2023年被确认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不仅为学生升入理想的学校而努力,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奋斗,还为激发学生的志趣提供丰富的发展平台。学校在高考中一直保持优异成绩,高考文理科总平均分连年位居全省第一。2004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五大学科国际竞赛或其他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以校友名字命名三颗小行星——“冯端星”“刘啸峰星”“吴其瑾星”。2020年学校入选“世界顶尖科学教育联盟实验基地校”,2022年入选首批“全国英才计划中学培养基地”,2024年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中小学人工智能基地”。

  “无体艺,不福一”。2015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实体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我校举行。2023年获得福州市第6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两度获得世界合唱比赛银奖,四次获得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声乐类(合唱)一等奖。学校现有学生社团46个,并有交响乐团、民乐团、橄榄球队、击剑队等艺术、体育团队21支。学校与42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和中学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暑期,学生赴泰国参加ENP志愿者活动,成为中国首个赴国外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的中学。2019年,与习近平主席复信的美国北奈尔斯高中成为友好学校,开启武术、音乐、“云端”对话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

  新时代,学校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弘扬皕年福一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中学”为总体办学思路,凝炼“引领示范矢志一流的教育使命,胸怀天下为人谋福的宗旨意识,培根铸魂奠基终身的价值追求,躬身为桥连接山海的责任担当,放眼寰宇海纳百川的宏大格局,尽微致广竞取创新的奋斗精神,明德博识敬业爱生的师者风范,卓然独立志在苍穹的学子气概”的“福一精神”,实施“弘扬一流文化、践行一流理念、添置一流设备、构建一流管理、培育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创造一流质量、塑造一流形象”的“八个一流”建设,不断推进新发展,追求新跨越,铸造新辉煌。


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凤池书院,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为福州省城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距今200余年。

由于当时文化逐渐发展,士子增多,省会所在地仅有一所全省性的“鳌峰书院”不能满足读书人的需求,为了广育人才,总督汪志伊、盐法道孙尔准选择城内凤池里的三牧坊兴建书院,初名“圣功书院”有讲堂三楹十二间,专门教育生员和童生。书院初设,旋缘经费无着,几复荒废。到了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盐法道吴荣光积极筹措,捐俸倡率,经费才有着落。道光元年八月十四日前督宪、巡抚颜检批准在案,以所在地为凤池里(今东街、东大路,原宋状元许将所居故宅之地得名),遂把“圣功书院”改名“凤池书院”。此时盐商萨重山、林世通等捐资,改建门楼官厅,添造横舍,撰碑文、树碑石,以垂久远。道光二年,盐法道王楚堂捐俸建“仰止楼”五楹,以祀宋儒陈古灵、陈季慈、周公辟、郑宏中、游定夫、杨龟山、王信伯、李忠定、林拙斋、罗豫章、李愿中、李西山、胡康侯、胡籍溪、胡致堂、胡五峰、刘屏山、刘白水、朱元晦、蔡西山、蔡九峰、黄勉斋、陈北溪、廖子晦、真西山;明儒陈布衣、蔡虚斋、黄石斋共二十八位。并增建讲堂,收藏书籍。道光三年间前督宪赵慎畛又倡捐拓展“凤池”,经营一切,自此凤池书院规模大备,人文蔚起,多士观摩,鼎盛一时,实与鳌峰书院并驾齐驱。五年,盐法道朱桓清、总督赵慎畛、巡抚孙尔准捐俸在离讲堂几步远的地方建轩,总督赵慎畛题匾取名“佳士轩”。六年,布政使司吴荣光在“佳士轩”之南建“树人簃”,又增拓学舍多间,捐置书籍二千余卷。八年,盐法道窦欲峻捐棒作童生奖学金。由于官府倡导,士、商捐钱的更多,养士额比过去成倍增长。十八年,闽县贡生何恭崇、儒士柯恒喜、举人何则贤等共捐纹银820两。二十年,又共捐钱三千缗充膏火费。

凤池书院有讲堂十二间,学舍三十余间。院内一路梅柳夹植,松竹掩映,园林优美。院后还有花坞、荷池。池的左边有宋代种植的两株古荔枝树。院内亭、榭建筑多仿苏州园亭式样,其中如“翠竹轩”、“树人簃”、“佳士轩”、“横经精舍”、“藤阴书屋”等,构造尤为精美,山长多邀集名流,觞味其中。院中厅、堂、亭、榭悬挂许多楹联。(清)杨平叔所书楹联:“池浴文禽,从罗舍梦里飞来,览凭苑林翔吉宇。”; “凤鸣翽风,向刘勰笔端流书,迁乔阿阁听和声。”’有些楹联则是山长抒发自己情怀,舞文弄墨,和书院毫不相干。例如山长郭柏荫(字远堂)原系京官,因丁忧回籍,充任凤池山长,想不再出外做官,于是撰联一对,“文酒过从,喜蔗尾景佳,菜根味美”。“衣冠脱略,看投林鸟倦,出遊云闲”。所以联中有“菜根味美”和“鸟倦云闲”等语。但此人官心不死,又一联说:“薄宦归来,万里江湖犹恋阙”;“故人健在,一堂风雨此谈心”。由于他“恋阙”,终又出山做官,一直做到湖北巡抚。

凤池书院的组织、经费来源、招考对象、甄别试和月课的手续、内外课录取的名额以及膏火奖金的数目,都和鳌峰书院相似。书院名师很多,第一任山长赵在田,他教生员、童生首先要修养品德,其次才是道艺、文章。次任山长魏敬中,勤于工作,受到生员的爱戴。戊戌政变(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后,全国知识分子思想一新,山长陈璧,他们在书院中提倡实用,学风有所转变。末任山长曾宗彦,于清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1899一1901)间以在籍翰林出身的侍御身份出任该职。曾宗彦思想和行动上属于维新派,同情支持戊戌变法,积极参与“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主持筹办、在北京福建会馆成立的维新组织“闽学会”并成为骨干之一。变法失败后,自感已无能为力,返回故里颐养天年,卒于民国初期。凤池书院历时85年,前后山长十二人,书院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科举废止后,凤池书院改为全闽大学堂,首任山长叶在琦。1903年改名福建高等学堂,先后继任的有陈宝琛(第二任1905-1906;第四任1908-1909两任);林炳章(第三任1906一1908);陈培辊(第五任:1909一1911);一至五任的四位监督(校长)均为(清)进士、翰林出身。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民国建立,陈培锟调任道尹,由本堂第一期毕业生、日本高等师范毕业的王修出任监督。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改称校长。自1915年起改名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后又数易校名,1951年8月定现名“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至今 。



相关文章:

1、李迅校长_福建福州一中校长 2024-12-19

2、福建福州一中(学校介绍) 2024-12-19

1、编码的基本方式和应用(知识和选择题)2025-06-24

2、十进制数二进制相互转换(知识和题目)2025-06-24

3、教科室春季学期工作总结范文2024-01-23

4、一年级数学采松果教案(整理3篇)2024-01-23

5、小学音乐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四(整理3篇)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