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重点寄宿制高中,2005年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连续18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依托交大,内实外名”的办学策略,发扬“求实,求高,求新”的办学传统,生成“思源致远,创生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自主探索、相互激发”的育人方式。2019年,交大附中成为全市中小学中唯一一所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的学校,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涌现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乐燎原、全国优秀教师曹建华等一批敬业爱生的高水平教师。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10人、上海市名教师名校长后备人选16人。杨浦区第五批学科名师2人、学科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12人、骨干后备12人、教学新秀10人,数量位居杨浦区第一。青年教师钻研教学,在上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连续获奖,2019年又有多位青年教师获得特等奖及一、二等奖,获奖人数全市首屈一指。学校建有上海市生命科学德育实训基地、杨浦区学校生命教育生涯发展联合研训基地、数学名师基地、物理名师基地、化学名师基地、生命科学名师基地。
学校突出科技创新特色,积极探索与大学衔接,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与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创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在“脑神经科学大赛”、哈佛“中国大智汇”中国区决赛、头脑奥林匹克、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科技活动中,有114位同学在竞赛中获奖,76人次获得市、区、交大级综合荣誉。张宇晖同学在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第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她的名字也被用来为一颗小行星命名。詹林同学荣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金奖。学校“蓝色动力”机器人社多次在国际顶尖机器人比赛中夺冠,2019年更成为唯一一支连续两年在国外赛区获得冠军的中国队伍。
学校率先开展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相关成果获得2014年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内上百所知名高中学校来校“取经”。学校以课程中心建设为依托,打造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目前,致远英才中心课程培养模式逐渐完善成型,STEM课程中心开设15门精品课程,大学先修课程中心开设9门课程,课外学术活动中心为200名同学设计出服务类短期课题实践课程。交大附中每年从数十所初中不拘一格招收具有潜质的学生,给更多优秀毕业生以机会。每年的毕业生中,有约70%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双一流A类高校,双一流高校录取率近90%。
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于2002年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学校坚持将思政工作放在首位,倡导民族交融,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新格局,于2006年开办国际部,于2011年创建了国际课程中心。
学校于2009年承办交大附中嘉定分校,2014年承办交大附中闵行分校。在2019年的上海新高考综合评价批次录取中,本部和两所分校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率均名列前茅,取得良好社会声誉。
校史沿革
1954年2月20日
中央文件指示:“工农速成中学必须以最大努力,大量地加以发展。”上海根据中央指示,于1954年又新办了6所工农速中。加上原有的复旦速中、同济速中,共8所。
1954年9月1日
速中开学 当时有市教育局领导的一速中(校长钱君洪)、二速中(校长稽容士)以及高校领导的华纺速中(校长浦增锷)、上医速中(负责人于文周)、中建速中(领导沈若闵
1955年7月9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部联合发文:1955年起速中停止招生。
1955年
市教育局、高教局以沪教陈字第02040号、沪字教第19013号文致涵中央教育部,决定一速中、二速中、华纺速中、上医速中四校合并,成立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校址在原二速中,合并后学生约1200人。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
1955年9月1日
合并后的速中正式上课。27个班级,1277名学生,教工159人。
1955年10月24日
上海市工农速中向市教育局报告了合并的情况,说明合并工作已于8月底完成,合并工作进展顺利。
1955年11月5日
上海市教育局给中央教育部发文,将中建速中并入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中建速中仅200名学生,46名教工),提出11月中旬合并完成。
1958年
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全部毕业。
1958年4月24日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向上海市委打报告,建议将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改为交通大学附属工农中学
1958年6月27日
交大19次校常委扩大会议,在听取了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钱校长介绍了该校的情况以后,决议将该校划归交大领导。
1958年9月24日
经交大校长批准:钱君洪同志任预科主任,陈维梅同志任教导组主任,沈元晋同志任总务主作,学校取名“交通大学工农预科”。后改名交通大学预科(需再查资料)。
1962年2月8日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文:同意将工农预科转归上海市领导。
1962年3月1日
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发文交通大学,同意将预科交给上海工学院。学校校名为上海工学院预科。
1962年8月14日
根据教育局批文,学校改名为上海工学院附中。
1963年9月
上海大学校誌记录:附中划为教育局直接领导,并迁离延长路。
1964年6月6日
市教育局致涵交大,从6月15日起将交通中学改为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1964年6月19日
交大上报国防科委,将交通中学改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交大已从6月15日起接收该校。
1968年10月5日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文,将交大附中划归杨浦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0月11日
交大任命石汉鼎任附中党总支书记。
1985年4月3日
上海市教卫发文,交大附中为交大·市教育局双重领导
学校领导
徐向东书记
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上海市特级校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书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校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校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校长。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联谊会会长,上海市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领导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007年获“上海市园丁奖”、2013年和2017年两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获第四届“上海市教育功臣”提名奖等。
王健校长、副书记
男,中共党员,博士。历任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副处长,上海交通大学信访工作办公室主任。曾获评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一等奖等。
顾岗副校长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获得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教学上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学比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是上海市“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与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基地”学员,杨浦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师资格认定专家组成员。
刘骁副校长
男,中共党员,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杨浦区学科带头人。历任学生处主任等。
黎冀湘副校长
女,中共党员,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杨浦区骨干教师。历任团委书记、党政办主任。曾获交通大学思源基础教育奖的荣誉称号。
张珂副校长
男,中共党员,硕士,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后备人选,杨浦区教育系统第十批拔尖人才,杨浦区名教师,杨浦区化学学科带头人。
历任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曾获杨浦区园丁奖、上海市基础教育爱岗敬业教学竞赛特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多项教科研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二等奖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相关文章: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4-11-02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4-11-02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4-11-02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24-11-02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介 2024-11-02
上海市奉贤区平安学校 2024-11-0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