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中学

时间:2025-01-19 来源:

  【学校概况】

  四川省宣汉中学坐落在巴山南麓、洲河之滨、红三十三军诞生地——宣汉县城,被誉为“巴山深处桃李园”。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民国5年)的“宣汉县立中学”,但其文化根基可追溯到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的“来鹿书院”。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近450年的文化根基。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县域百强中学”和享誉全国的“川渝名校”。学校占地面积198亩,校舍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2万余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2.5万平方米。现有1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32人,在岗教职工481人(其中,正高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5人、省名师3人,省市县骨干教师166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96人,研究生学历83人)。先后有52人获得国家、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360截图20250119194551947.jpg

  【教育质量】

  宣汉中学为大专院校输送了4万余名合格新生,3000余人已获硕士、博士学位。近年来,学校教学成绩斐然。高考本科上线数及上线率、重本上线数及上线率、600分以上的人数及比例、北大清华及其他名校录取人数等均居全市之首,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本科上线2502人(含一本1084人),1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20年,本科上线2562人(含一本1095人),1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21年本科上线2403人(含一本1155人),1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1人考取了空军飞行员。三年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总数排名均为:全省总体第7名、县域中学第1名;全国总体第95名、县域中学第2名。学校先后被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名校授牌为优秀生源基地学校。

  【办学业绩】

  宣汉中学以“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办学宗旨,秉承“马思边草、雕盼青云”的校训,确立了“惟实惟新,积健为雄”的办学理念,孕育了“坚卓弘毅,自臻超越”的宣中精神,彰显了“立体育人,人文塑魂”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自强日新,儒雅文明”的校风、“仁爱闳远,志笃业精”的教风、“崇德尚真,敦学敏行”的学风。学校数百年来谟猷图强,萃川东英才而教育,春风化雨,文运昌盛,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学子。有征战疆场的开国将军:曾旭清、王廷海、蔡长元、陈挽澜、李永悌;有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何光全、符光明、刘兴春、汪洋、汪大海;有出类拔萃的文体哲贤:刘伯骏、侯爵良、钱杰林、唐华;有为民服务的政界要员:王直哲、徐世群、康莲英、刘忠国;有鞠躬尽瘁的红烛英豪:符光耿、朱定国、陈中轩、向本春、谢谦;有妙手回春的杏林圣手:张正健、杜先林、王更利、王存川。更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清华北大学子:2017年——2021年有64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

  【教育科研】

  宣汉中学坚持“科研兴教,内涵发展”。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教师“教、培、研、训”同步发展,设计了“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职业生涯成长通道,呈现出“守正出奇,风采各具,百花齐放”课改新生态。主研课题《以美术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县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被确定为四川省2021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精准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创新融合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被确定为2021年四川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有英语、数学、物理等学科的10项课题被确定为达州市2021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其中3项课题申报获得2021年教育科研阶段性成果一、二、三等奖,省级课题《老少边地区农村高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顺利结题,并荣获202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第十四届中小学自制教具活动中,张志兵选送作品荣获一等奖,并将选送全国参赛.

  【主要荣誉】

  学校在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县域百强中学”。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校园”“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学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高中新课改样板校”“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四川省宣汉中学创办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坐落在巍峨连绵的巴山南麓,是被誉为“巴山深处桃李园”的巴蜀名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先后七次易名,她前身为创办于明朝万历元年的“来鹿书亭”;民国5年创立“宣汉县中学堂”;2013年12月批准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马思边草,雕盼青云”为校训,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卫生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简介


四川省宣汉中学创办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坐落在巍峨连绵的巴山南麓,是被誉为“巴山深处桃李园”的巴蜀名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先后七次易名,她前身为创办于明朝万历元年的“来鹿书亭”;民国5年创立“宣汉县中学堂”;2013年12月批准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马思边草,雕盼青云”为校训,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卫生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学校”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2年11月,学校有在岗教职工636人(高中部423人,初中部213人),退休教职工136人。其中四川省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7人,中高级教师37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0人。先后有50多人获得全国、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校舍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5万余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3万多平方米;有3个网络教室,7个多功能演播厅,167个多媒体教室,形成了“多网合一”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有17个理化生标准实验室、8个阅览室、30万余册藏书。

学校有东、西校区,占地面积230亩,校舍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有167个教学班(高中部107个、初中部60个),在校学生11813人(高中部7196人、初中部4617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11月,学校有在岗教职工636人(高中部423人,初中部213人),退休教职工136人。其中四川省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97人,中高级教师37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70人。先后有50多人获得全国、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学校荣誉

截至2012年11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学校”、“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学校”、“全国卫生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单位”、“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理事学校”等称号。是“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实验基地”、“西南大学教改实验学校”和达州市“校本教学研究基地校”。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上部为学校校训,下方为学校英文名,中部为徽志以及学校创建时间和中文名称,整个校徽意味着希望和朝气。

•校训

马思边草 雕盼青云

•校风

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社团文化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了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健美操、文学、美术、摄影、演讲、动漫、科创等多个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每学期举办书画比赛,每年举行春、秋季运动会及“五四”青年节、元旦迎新晚会;不定期举行“梦想”“责任”“感恩”“自立”“励志”“勤学”等主题活动。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869人,本科上线2114人。超额完成了一本突破800人、本科突破2000人的目标任务。600分以上219人,660分以上10人。两名同学物理满分110分。9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673人,其中文科147人,理科526人;本科上线1704人,其中文科506人,理科1198人;600分以上78人,其中文科16人,理科62人;1名同学考上中国空军飞行员。6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4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6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746人,比2015年净增370人,增幅达98.4%;本科上线1689人(不含艺体),文理科600分以上110人。6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1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4名同学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1名同学考上中国空军飞行员。

2015年高考,高2012级共有2434人,在入口成绩A+1较2011年减少114人、参考人数减少340人的情况下,学校一本上线376人(文科93人,理科283人),比2014年净增64人,其中应届生316人,创校史新高。本科上线1464人(不含艺体生),其中应届生1075人(不含艺体生);艺体本科双上线137人,本科上线总数1601人,上线率66%,创校史新高。6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3名同学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6名学生被浙江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复旦大学录取,1名学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1名学生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南京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4名学生被中山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厦门大学录取。

2014年高考,学校一本上线312人,较2013年增加101人,增长48%;本科上线1568人(不含艺体),较2013年增加178人,增长13%。文科一本上线52人,本科上线452人。艺体类上线人数126人,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1名学生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5名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历史沿革



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东乡知县陶之肖改修儒学于东城(现党校校址),并在儒学前修建来鹿亭。

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东乡知县陶洪元改修学宫,以其地先建有来鹿亭,则命名为“来鹿书院”。

民国五年(1916年),县知事景昌运改建来鹿书院旧房舍为西式楼房作教室,命名为“宣汉县中学堂”(时与县立高等小学合住一校),开设的课程是日本式的,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图画、手工、体操。

民国六年(1917年)2月,学校招生81人,编为两个班,学制4年。

民国七年(1918年),中学堂始与县立高小分开(高小设于现宣中东区校址)。

民国八年(1919年),县立高等小学迁县城西。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学堂推行新学制,始为3年制。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每年仅招收仅6—7人,女生同学不同校),有教室四间,师生寝室、厨房八、九间,在校学生130余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学校已招生18个班,改名为“宣汉县立初级中学”。同年冬,红四方面军来宣汉前夕,学生四散,学校停办,至此毕业13届,420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恢复招生,附设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内,每年招收初中一个班,为附设初中部。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宣汉行政会议决定,于县城西外县立高小地址新建宣汉县中学校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避免日军空袭,随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迁清溪场宏文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校舍竣工。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与简师校分校,恢复为“宣汉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县城西门外新校舍(现宣中老校区),时有在校学生500余人。

1946年春,开始招高中生两个班,改名为“宣汉县立中学”,由候廷宾(拔贡)书写校名“宣汉县立中学”。

1949年,县参议会决定,加倍招收新生,在校学生达到1000余人。

1950年,学校停招高中生。同年与女子中学、南坝中学合并为宣汉县初级中学,南坝中学为分部。

1956年,学校单独建立党支部,成立教工会。

1958年秋,学校恢复招收高中,改名为“宣汉县中学”,被列为达县地区中学。

1961年,学校培养出解放后高中毕业生,牟金昌等人考入北京大学。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学校被迫停课,校长庞伟烈被迫害致死。

1970年11月,学校少数教师被分配到普光办“宣汉五七师范”,其余教师被下放到县内公社小学。

1971年3月,学校恢复;4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恢复党支部。

1975年,学校到三河公社冉家沟办分校,师生轮流到分校劳动、上课,直到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学校高考成绩优良,受到达县地区文教局奖励。

2000年4月,学校定名为“四川省宣汉中学”。

2002年,学校验收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学校与原西北中学合并,并征地220亩,修建新校区(即西区)。

2005年8月,学校西区校区竣工,9月,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搬进新校区正式上课。

2013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 中考成绩

2017年中考,学校全科等级A+1共472人,占全县的41.4%。全科等级A+2以上共计585人,A+3等级以上687人。

2016年中考,学校全科等级A+1共337人,占全县的35.2%。

2015年中考,学校全科等级A+1共320人,占全县的34.10%。

2014年中考,学校全科等级A+1共356人,占全县A+1总人数的33.02%,全科等级A+2以上共计465人,占全县总数31.27%。

• 素质成绩

2013年4月,在达州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五项。

2013年10月,在由团县委、县直工委、教育局联合承办的“扬红军精神•展青春风采”主题演讲赛决赛中,学校一名同学代表片区获得二等奖。

2016年5月,在四川省宣汉中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获一等奖20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32个。

教师成绩

2013年10月,在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四川省第五届普教科研“教学成果奖”公告中,学校教科室承研的《普通高中初任教师校本培育策略研究》获得省政府二等奖。在达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学校生物组承研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及构建策略的研究》、由高中语文组承研的《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戏剧文本的表演式教学研究》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2014年11月,学校承研课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思维过程有效性研究》被教育部评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3项科研课题荣获达州市第三届政府成果奖,2项科研课题荣获达州市教育局成果奖。

2015年3月,学校崔红老师参加2015年四川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展评活动荣获二等奖。

2015年10月,学校康博韬老师在2015年达州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竞赛中获高中组个人二等奖。

2015年11月,学校教师参加的达州市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有9位教师的课堂实录被评为市级“优课”,周燕妮老师的课堂实录《元素周期律》评为省级“优课”,并入围国家优课评选。

2016年10月,学校教师谢林君的《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实践对策》获2016年达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川省宣汉中学 】相关文章:

宣汉县城西中学 2025-01-01

宣汉县峰城镇中学 2024-12-28

宣汉县圣灯中学 2024-12-25

宣汉县三墩乡中学 2024-12-06

宣汉县樊哙中学 2024-12-03

宣汉县七里乡中学 2024-11-26

达州外国语学校介绍 2025-01-19

四川省宣汉中学 2025-01-19

四川省达县中学(学校介绍和官网地址)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