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恩施中考300-400分读什么普高

时间:2025-07-01 栏目:高中学校资讯

2024年恩施中考300-400分读什么普高?对于这个分数,参考近几年恩施中考提档线可以发现,距离提档线还有一点差距,想要上高中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可以选择读职业学校,学一个实用的技能,方便以后有一技之长,如果想要有一个更高的学历,可以选择读3+2五年制大专或者3+3一贯制大专!

恩施中考300-40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简介

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是经湖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2009年被教育厅评。且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与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同属一校。学校依托电大办学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际动手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初,中级实用人才。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今年继续招收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时间也可以同时套读大专,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就读我校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学费全免政策,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年的自助政策,凡是建立档案卡,精准扶贫对象家庭子女还可以享受国家;雨露计划3000/年的补助。

学校强调;强肃质、严管理、高技能、高就业的办学方略,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在北京、上海 、深圳、苏州、杭州、广州、东莞等地建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凡就读我校学生毕业后,学校负责100%安排实习就业。

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中国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于一体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学校位于高乐山镇解放路(杨泗坝)育才巷。

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历史

中国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名城关高中,始建于1970年,当年借住白水坝初中,1972年迁入唐家坪;1973年更名为咸丰县第四中学;1984年又更名为咸丰县第二中学,从1991年起,学校确立了普教与职教并举的综合性高中办学发展思路,并逐步为此奋斗。1996年被省教育委员会确定为省级综合高中试点学校;1997年咸丰县人民政府在此挂牌成立;咸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1年县政府将县职教中心与县职业高中合并,同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512工程合格学校,州教育局行文,咸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正名为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咸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要,2005年6月,咸丰县人民政府再次将咸丰县农机学校并入。2005年12月被评定为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其校园占地面积83.3亩,建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电子电工等3个实验室,微机室拥有50多台电脑。驾培中心有教练车20台,机械机床2台,学生实习工位40个;藏书4.65万册,专业藏书2万余册,各类的报刊杂志近百种。现有300米/>环行运动场一个,篮球场四个,6250平方米/>的室外训练场地,单双杠、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恩施中考300-40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而后,州机电工程学校、州民族体校、州艺术学校、州交通技工学校相继并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是培养党政干部的摇篮、培养企业家的摇篮、培养工程师的摇篮。

学院所在地——湖北恩施,位于神奇的北纬30°,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之称,是武陵山区交通枢纽,航班直达国内主要城市,41对动车开往全国各地,境内通车高速公路和铁路8条,在建、规划高速公路和铁路14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教学建设

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优秀学校、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荣获;国际硒茶人才摇篮 殊荣。学院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四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三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聘请国务院参事刘志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近200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27人(其中博士6人),教授、副教授18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聘有8名楚天技能名师。

无论选择何种学校,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你的努力和进取心将决定你未来的发展。同时,与家长、老师和辅导员保持沟通,获得更多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方式追逐梦想,并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