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只考了200-300分可以上高中吗?对于这分数,参考往几年的宜昌中考提档线来看,基本是不可能上普高了,当然同学们也不用灰心,现在升学渠道也不只有高中这一条出路,随着这几年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中职、技校、中专都是可以升学和深造的。
宜昌中考200-30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远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风校风日益增强,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校容校貌日新月异,各项工作全面进步,一所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现代化学校正在崛起!远安县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位居宜昌市东北。东邻荆门,南接当阳,西连宜昌,北与保康、南漳接壤,距当阳市40公里,距宜昌市城区100公里。交通便利。学校位于县城城区,环境优美,既可步趋繁华大道,又稍离喧嚣闹市,闹中有静,是读书学习工作的理想场所。
远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规模
办学条件:校园占地近200亩,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学校建有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电工电子、机电、财会模拟、机加工等实验实训室,学校还建有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学校藏书4万余册,订阅期刊100余种,体育、卫生等设施基本配套。学校规模:学校现有学生(学员)近2700人,其中高远安县职教中心中学生2500人,同时,每年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10余期,培训学员近600人次。
湖北宜昌水利电力学校
湖北省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平湖岸边,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隔湖相望,距离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38公里。校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有电气运行、电气维修、机械加工、数控技术、钢结构加工及焊接、电子设备装配与维修、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测量等八个实训中心,拥有GPS定位仪、全站仪、数控机床、万能实验机、微机伺服水泥压力实验机、混凝土抗渗仪、电子设备综合测试台等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开设有水利电力、机电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管理四大类23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
湖北宜昌水利电力学校就业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校通过与中国葛洲坝建设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十局、中国水利水电闽江工程局、湖北清江水电开发公司、宜昌水利水电工程团、宜昌地方水电开发公司等单位采用委托培养、合作培养等方式,培养了数千多名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运行管理方向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学校通过与沿海经济发展地区大中型企业合作,按要求进行岗前培训、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为企业输送了近万名优秀的员工。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5%,满意达80%以上。
宜昌中考200-30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200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宜昌教育学院、湖北三峡科技学校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全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旅游类高职高校。2009年4月获教育部备案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优秀院校、;全省职教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蝉联;市级文明单位、;党建工作优秀单位、;平安校园、;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学院位于宜昌城东新区核心区域,毗邻宜昌东站,交通便利。占地面积645亩,建筑面积12.4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4亿元,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知名旅游高职院校。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216人,教授、副教授105人,硕士研究生占比55%,;双师型教师占比80%;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委会)委员2人,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专家评委7人,省级12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2人,省级20人,湖北省技能名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2人。他们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爱心和责任成就未来,谱写着高职教育的华美篇章。
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在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秉承砺志明德、笃学躬行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办学效益,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旅游管理系、学前教育系、酒店管理系、商务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中专部等院、系、部,以旅游管理类专业群和学前教育专业群为重点,以航空服务类、商务管理类、计算机类、园林类等专业为补充,开设有51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现有在校学生近4000人,涵盖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及中职教育各个层次。
无论选择何种学校,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你的努力和进取心将决定你未来的发展。同时,与家长、老师和辅导员保持沟通,获得更多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方式追逐梦想,并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