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恩施中考250分左右可以上的技校

时间:2025-07-03 栏目:高中学校资讯

2024年恩施中考250分左右可以上的技校?这是很多中考250分左右的初中毕业生都非常想要知道的问题,其实就恩施历年普高录取分数线来看,中考250分左右想要上高中基本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如果不能选择复读,那么建议走职业学校、中专学校、技校或者3+2大专。

恩施中考25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建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建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湖北省建始县县城城广润路18号,成立于1999年8月,是经县委政府批准由原职教中心和原成人中专合并而成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也是建始县唯一的一所以高中阶段学历教育为主,兼融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

建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湖北省建始县县城城广润路18号,成立于1999年8月,是经县委政府批准由原职教中心和原成人中专合并而成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学校成立于1999年8月,由原职教中心和原成人中专合并而成。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兴校、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理念,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创办至今,已累计为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3000多名毕业生,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千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1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500多平方米,综合办公楼5076平方米;建有专门的微机室,配备微机400多台,建起了较高水平的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电教室、家电维修中心、钳工实训室等。学校目前在编在岗教职工128人,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70多人;学校建有专门的微机室,配置有微机200多台,建起了较高水平的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功能电教室、家电维修中心、图书室、阅览室等。新开通了教室内的闭路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还建立了薛氏回风炉厂、农业示范园区等校外实习基地。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简介

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是经湖北省教育厅,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的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2009年被教育厅评。且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恩施州信息技术学校与恩施州广播电视大学同属一校。学校依托电大办学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际动手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初,中级实用人才。

恩施信息技术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今年继续招收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时间也可以同时套读大专,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

就读我校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学费全免政策,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2000/年的自助政策,凡是建立档案卡,精准扶贫对象家庭子女还可以享受国家;雨露计划3000/年的补助。

学校强调;强肃质、严管理、高技能、高就业的办学方略,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在北京、上海 、深圳、苏州、杭州、广州、东莞等地建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凡就读我校学生毕业后,学校负责100%安排实习就业。

恩施中考25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恩施教育学院、恩施财校、恩施农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而后,州机电工程学校、州民族体校、州艺术学校、州交通技工学校相继并入。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是培养党政干部的摇篮、培养企业家的摇篮、培养工程师的摇篮。

学院所在地——湖北恩施,位于神奇的北纬30°,有;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之称,是武陵山区交通枢纽,航班直达国内主要城市,41对动车开往全国各地,境内通车高速公路和铁路8条,在建、规划高速公路和铁路14条。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教学建设

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优秀学校、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荣获;国际硒茶人才摇篮 殊荣。学院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数控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四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旅游管理;畜牧兽医;生物制药三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过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聘请国务院参事刘志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等近200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27人(其中博士6人),教授、副教授18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湖北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1人。聘有8名楚天技能名师。

最后,我想与你们分享一句话:不要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光芒,只是需要不同的舞台来展现。愿你们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之旅中积极向前,努力追求梦想。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要用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去迎接新的人生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