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治中考200-300分能上什么学校?这是很多中考失利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非常想要知道的问题,确实,如果中考只考了200-300分,想要上高中几乎是没有希望了,如果不愿意再复读一年,或者觉得自己复读了也没什么希望的话,读职校,去学一门实用的技术也是可以的,毕竟现在职校升学也是路的,而且即使孩子不想继续升学,还可以掌握一门技术,出来找工作也容易,有个一技之长。
长治中考200-300分可以读的当地中等职业学校
沁县中等职业学校
沁县中等职业学校简介
沁县中等职业学校是长治市教育局局直属的一所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市级示范职业中专,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学校现有教职工140人,在校生2385人。几年来,学校坚持 ;专业特色明显,办学模式多样,普教职教融通,学生出路多元的办学思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简介
长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创办于1987年,是一所开放式、多层次、多专业的职业高级中学校。1988年被山西省教委评为山西省首批合格职业学校,199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9年被山西省教委评为山西省文明学校,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2005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长治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3年、2006年、2007年三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长治财经学校
长治市财经学校
学校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让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有门。每年都有毕业生通过推荐优质就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新的起点上,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内涵,加快品质发展,为建成;全市知名、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职教名校而继续努力。
长治中考200-300分可以读的五年制大专学校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五年制大专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原长治师范)创建于1913年,原名为山西省立第四师范,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八十六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两万余名小学师资和教育工作者,人民作家赵树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五年制大专学校简介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是一所培养合格小学师资的专科师范学校。其前身是有着近百年光辉历程和优良革命传统的长治师范学校。学校始创于1913年,原名山西省立第四师范,1928年更名为长治师范。1998年,原长治第二师范学校并入我校。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2002年开始挂靠长治学院,作为学院分校,面向全省招收;3+2大专生和五年制专科生,开始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2004年,学校更名为长治学院师范分院。2006年起,面向全省招收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生,并继续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专科生。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五年制大专学校历史
长治师范的发展始终同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早在;五四时期,长治师范学生就举行罢课游行,声援北平爱国青年的革命行动。1926年,学生常文郁、王春、刘光弟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长治地区早期的党员,长治师范也就成为进步青年的活动中心。1937年抗战爆发,长治师范被迫停办,大批学生加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长治学生牺盟突击队等抗日武装。抗战胜利后,长治师范于1946年4月15日复校开学,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人才。;文革期间,大批教职工被下放遣散,学校于1970年被迫再次停办,于1971年底重新恢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长治师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校容校貌也逐年改观,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1980年成为全省首批重点师范之一。1998年元月16日长治市委、市政府贯彻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决定将原长治第二师范并入长治师范,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力量进一步加强。目前,在校生31个教学班,计1500人(包括普师班、民师班、音体美侧重班)。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五年制大专师资力量
长治师范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有的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还有的荣获了曾宪梓教师基金奖。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仅1987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专著及各类书籍80余部。其中,田明俊老师参与编写的《全国中师音乐课本》;王邦替、孟多昕老师主编的《简笔画》、《黑板报与美术字》、《版画与剪纸艺术》;史素芬老师编著的《山西人学习普通话读本--长治分册》和《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杨文彪、李奇等老师参编的《中国文学发展概貌及作品赏析训练》等,都已作为全国和全省中师教学的现行教材使用。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副教授50人,讲师68人。在校生3000余人,学校设本部和南校区两处办学,有附属友谊小学一所。
无论选择何种学校,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学校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平台,你的努力和进取心将决定你未来的发展。同时,与家长、老师和辅导员保持沟通,获得更多关于学校和专业的信息,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用自己的方式追逐梦想,并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