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保范文篇1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设计路线;环保
Abstract:inthehighwaytraffic-carandroad-environmentsystem,highwaydesignontrafficsafetyimpactshouldnotbeignored.Thispaperfirstputforwardinthehighwaydesignneedtopayattentiontothe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andtopayattentiontothehighwayand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harmony.Andputforwardinhighwaydesignmustadheretothepeople-centereddesignidea,thecomprehensiveconsiderationofthelinearfactorsand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oftheinfluenceonthetrafficsafety,andtopayattentiontothesafetyanddesignrouteandenvironmentoftheharmoniousandunified.
Keywords:highwaydesign;Trafficsafety;Designline;Environmental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中国也已变成了私家车王国了,尽管中国近年来大量修建公路设施。但是交通依然拥挤。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国外要多很多。比如,2007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为17%,而美国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只有1.7%,日本只有0.9%。而且很多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高速公路及山区公路上。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环境、车辆、人为因素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因素。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有一半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的条件有关系。因此,公路的设计对交通安全影响很大,公路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各种环境保护、行驶安全。而且应做到设计与生态环保、与行车安全建立起协调统一的整体关系。
2路与自然的和谐
2.1公路设计应注意环境的保护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的土地及公路发展规划,并对公路沿线土地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合理的公路路线的布置。例如,在山区地带,不占用经济农林区,公路线路尽量布置在荒岭等地带;在平原地带,尽量不占用农田和果园等,尽量布置在荒地等区。另外,可以设置挡土墙、护坡或高架桥等等以节省土地利用。
(2)水资源的保护
进行公路设计时,不能占用居民区的水源,尽量避让水源100m以上。并且,对于水库、鱼塘等也要尽量避让。另外,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水源,例如温泉、矿泉和瀑布等也要避让。并且公路设计时不能改变水流运动,不能人为割断水流。设计路线排水系统时,要注意水流方向,路面水、边沟水排人一定的水域,不得随意排入公路两侧的水体或土壤中,以免污染周围的水土资源。
(3)矿产资源的保护
进行公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公路沿线是否具有矿产资源,并进行详细调查,由于矿产资源的发掘难度较大,因此对其调查研究难度也加大。公路的路线应当避开储量丰富的优质矿产资源。不到万不得已必须穿过矿产区时,应当穿越价值含量低的矿区,并缩短穿越的范围。
(4)土场选择及弃土的处理
在进行公路的施工时,不能随意的在沿路两旁取土以免形成沟塘。取土应该去当地的一些贫瘠地段取土,并且应该保护当地的环境及水资源。且进行公路的挖掘时,应当将废土遗弃在那些荒芜地带,不能影响环境及植被生长,不能侵占农田,不能阻断水源及污染水源。而且应该对废土场地进行平整或绿化以提高使用价值[1]。
2.2公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公路在设计、建设中,应当努力根据路段周边的生态景观、沿线自然环境形态特征,组织景观链,充分展示出道路的旋律,使人感受到路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2],使驾乘人员感到舒适。
公路设计中,应当努力做好公路设计与沿线环境的协调,与自然景物的协调,创作一个具有独特风格且和谐的公路运行环境。应该充分利用好公路及构筑物为自然增添魅力。
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公路的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念,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提供最大限度的出行方便。
在进行环保时,必须做到周围环保设备对行车的无障碍,不能影响行车安全。处理好安全与周围环保的关系。
3.1公路的行车视距对道路行驶安全的影响
行车视距指的是,驾驶人员在公路上行驶时应当能看到前方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能保证,当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或者障碍物时,驾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发生危险。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错车视距、会车视距及超车视距4种,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行车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与行车视距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整个公路行驶安全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为美国的交通事故率与行车视距的关系图。行车视距越长,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越低。并且,我们可以发现,当行车视距200m,事故率随着视距的增加平稳降低。且当行车视距>600m时,此时增加行车视距对交通事故发生率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100m作为事故率的可容许极限点。200m是事故变化率的转折点,所以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看到检查车距的标牌“前方200m”字样。
有些地方由于地形比较复杂,增加视距会导致施工的工程量加大,这时可以节省费用而又能够减少事故率发生的措施来确保行驶的安全。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对妨碍行车视距的障碍物,如路旁的建筑物及植被等予以移除;
(2)对一些有害行车的路口,予以封堵或改道;
(3)在一些危险地带设置限速及不得超车等禁令路标;
(4)设置减速鸣号等诱导标志;
(5)路面中线标划双实线或采用强制分道,禁止驶入对向车道。
3.2线性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复杂的公路线性组合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负荷。公路线性存在平曲线和凸形竖曲线时,行车视距减少且汽车在三维空间行驶,由此便大大增加了司机的工作负荷。如果其中增加了一些更加意外的情况,驾驶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不安全行为,行车的速度也会发生变化,道路的安全便会降低。因此,平纵线性组合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平竖曲线的对应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对应为:当两者组合时,平曲线应当包含竖曲线,且平曲线应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的对应能够保证驾驶员能够看到顺滑且美观的公路线性。配合较为理想的线形式是竖曲线起讫点最好分别位于平曲线两头的缓和曲线上,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段上,也不要放在圆弧之内。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曲线的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做不到竖曲线与平曲线较好的配合,而两者半径都小于某限度时,宁可把平竖曲线拉开相当距离使竖曲线位于直线上。
(2)平竖曲线大小均衡
平曲线与竖曲线在一起时,其技术指标之间的大小匹配应当均衡,不能一个大而缓另一个小而急。一个长的平曲线内有两个以上竖曲线,或一个竖曲线内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都很别扭。根据德国的计算,若平曲线的半径小于1000m,竖曲线半径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便可达到均衡的目的。其协调关系见表1所示。
(3)公路线性设计应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实践证明,在平坦空旷地带设置长直线线性,不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公路设计应当与周围的景观协调,使得驾驶环境对驾车司机产生积极作用利于行车安全。
(4)公路线性应保证连续、统一
直线或大平曲线上纵断面线形不得存在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或忽上忽下的线形,否则会造成驾驶员视线不连续,受到竖向离心力的反复变化影响,引起心理不适和操作失控。行车视线范围内应当避免线性的反复变化,方向或者坡度的变化都使得线性的不连贯,影响行车安全。建议,驾驶员在看到的视线范围的平面线性方向的变化不应超过2个,纵坡线上不应超过3个。
4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公路行驶安全及环保的理念阐述了公路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即在进行公路设计时,要注重环保,既注重公路施工时的环境保护,还要讲究公路设计时周围环境对行驶安全的影响,尽量做到环境与公路的和谐统一,公路的路线形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很大。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引入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检验的概念,并颁布了专门性的指南来指导公路建设的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的合理性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志刚.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与环境保护[J].北方交通,2009(2):63-65
[2]吴立新,刘锐,王富贵.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旅游公路设计新理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2(4):1-5
[3]郭忠印,方守恩.道路安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68
安全与环保范文篇2
全能达系统帮用户提供最优运营方案
申龙客车此次正式对外“全能达”智能管理系统,将推进客车行业物联网发展,同时也将为运输企业提供整体运营解决方案。
据了解,全能达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设备、无线传播媒介、服务器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具有“安全、节能、高效、便捷”四大特征。车载终端设备包含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和司机助手两部分,前者是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而后者是整个车载终端的中枢,能识别车辆信号并通过无线设备传输到服务器平台,是人车交流的平台,集安全驾驶管理、远程故障诊断、维保管理、油耗管理、车线匹配管理、视频监控及娱乐视听等功能于一体。无线传播媒介是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服务器平台沟通交流的纽带。服务器平台可以收集记录车辆发送的信息并将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从而助力运输企业实现车辆高效运营。
LNG车型助力节能环保
安全与环保范文篇3
关键词: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7.228
近几年我国化工生产安全的问题频出,也不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化工企业的生产结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结构,化工企业的生产必然伴随着大量污染物的制造和排出,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导致很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还有很多化工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够有效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影响整个社会的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做到化工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环境污染做到最低程度,是我们国家迫在眉睫的事情。加强企业生产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我国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我国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的化工企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在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化工企业的发展依托更多类型的化工原料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不断地扩大生产基地,由于很多化工企业不重视生产安全和环境问题,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由于企业的扩建生产速度的加快,导致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环境问题逐渐增多,这样一来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还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尽管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在进行一系列的监管,但是很多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效益,对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相关部门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和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全国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2化工安全生产对策
我们国家的化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化工企业生产中要把握好自身生产的工艺,以及设备使用与原料利用的安全性,在加强化工安全生产时,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予以全面把握和分析,从而切实提升化工生产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
2.1加强安全生产设计工作的重视
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那么化工安全生产设计是保证化工安全生产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频出,多是由于企业生产设计工作的不到位,最安全生产设计工作不重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1]。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设计的工作,计算好加工原料的配置比例为安全质量把关,只有这样在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才能够被得到有效排除[2]。
2.2保证设备生产的安全性
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化工设备要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化工企业要充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做到定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磨损或是老化的情况,这是排除安全隐患工作的必要工作[3]。再就是化工企业一定要聘用比较专业的维修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加强对设备检修和维护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保证化工作业的安全性,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水平[4]。
3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化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现如今我国化工企业进行生产必须重视的问题,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化工企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对提升整体企业形象产生着重大意义。因此,化工企业生产是否重视环境保护以及加强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1化工企业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好废污处理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对化工企业的做到有效监督,并且要不定期的对这些企业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是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企业自身也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加强企业全体人生产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化工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切实的满足环境保护需要,增强化工企业的发展能力。
3.2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随着近几年化工生产安全事件的出现,以及化工企业对整体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相关部门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迫在眉睫。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对化工企业的法律约束效率不高,企业为了扩大自己利益,缩减出来污染废物的成本才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度嚣张,对环境肆无忌惮的污染。针对于这一恶劣情况,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必须要加强重视,做好相应的法律建设工作。严格规范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法律的完善就是为了化工企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对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决。
3.3做好化工企业排污监管及控制工作
化工企业排污处理工作是相关部门的法律与其行动相结合来做的,相关部门要严格规定排污指标。做好化工企业排污监管的工作,需要化工企业和政府紧密合作,作为企业要定期检查生产设备,保证排污设备具有技术先进性,保证排污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相关人员要及时的检测好生产排污的指数,一定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不达标的生产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做好主导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生产不同于其他企业,它的生产模式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就是技术要求较高,环境污染较重。要充分的保证我们国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就要做到企业与政府相结合,法律与监督共实行。只有企业意识到环境的问题,加强安全生产设计把关,绝不能有企业发展以破坏环境为前提的行为,树立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政府方面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且做到有效监督,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斌.化工生产装置大修安全环保管理措施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6(02):201+203.
[2]周光喜.试探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J].化工管理,2016(12):165-166.
[3]任亚楠.新时期化工生产及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6(12):188.
【安全与环保(收集3篇) 】相关文章: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端午节日记精选(整理8篇) 2024-06-19
[精选]三年级日记(整理5篇) 2024-06-18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整理9篇) 2024-06-21
安全与环保(收集3篇) 2024-06-21
做汤圆作文(整理4篇)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