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一周工作总结(收集3篇)

时间:2024-06-22 来源: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范文篇1

这个叫周军的人,早在十年前便笃定了此结论。他采用曲线创业,不偏不倚地逼近着最初的梦想。

而这一切,还要从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说起……

准确地说,周军并不像一个商人。

――当大多数人忙着四两拨千斤、快速敛财时,周军却恰恰相反,他不惜血本甚至债台高筑,只为完成一个年轻时候的梦想。而数年之后,这个梦想又为他找到了喷薄的财富出口,成为本世纪最被重视行业的领军人物。

韬晦奇才幻想篇

1993年,大学毕业后周军被分配到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工作。一次,电视里连续一个星期滚动播放了美国007系列电影,“007指到门开的场景让我魂牵梦绕。”自那以后,周军的血液就再没停止过沸腾,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向往一触即发。

要成就梦想,必须先制造接近梦想的途径。不久,一无所有的周军放弃“铁饭碗”,毅然辞职。对于抱负,周军采取了近乎偏执的做法。

之后四年,周军从甲方转向乙方,混迹于软件业。先是在一家电脑软件公司工作,继而跳槽到另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做业务员。自命不凡的周军,很快完成了创业原始资金的累积。

1997年,梦想开始。周军跟几个朋友自立门户,成立沈阳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销售银行系统软件。抓住了“千年虫”契机的周军在短短三年内,将员工从5人发展至108人,软件盈利达到1500多万元。第一年盈利后,周军在东北大学研究中心秘密成立了一个生物识别技术研究团,欲借力使力,利用在银行软件上的利润投入银行指纹认证系统的开发。

当时,银行内部柜员作案的新闻层出不穷。周军憧憬着若能与银行合作,由天诚盛业搭建的各认证中心采集银行柜员指纹,再制作一套指纹镶嵌系统,“那么银行员工在内部所从事的一切事宜,都将通过指纹认证传回后台操作系统,由此降低银行内部操作风险。”

市场一片模糊,周军却自信,“我们一定会在两年内研发成功,四年内实现盈利……”岂料迎接这满腔肺腑之言的,却是现实冷冰冰的当头棒喝。

福与祸的较量

2001年,外国IT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几百家国内IT公司顷刻间消失在这场与狼共舞之中。与存活下来的华腾、高伟达不同的是,天诚盛业非但毫无资本背景,还得往生物识别项目上输入大量资金,“已经做不下去了……”若不结束入不敷出的软件业务,利用剩余资金攻克指纹认证,找到突破口,天诚盛业将不复存在。

当时,周军蓄势待发的“大事业”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公司上下叫好连连。然而,只有在指纹认证上投入了近千万元的周军知道,一线研发人员的捷报总是稍纵即逝,一分钟前还“快成功了”,一分钟后,希望便被计算系统出现误差或实验数据失真等因素打落。每天投入上万元科研经费,周军几乎连员工的工资都快发不上了。

硬撑数月后,突然某天,员工把总经办层层包围,集体要求降工资以减轻公司负担,“周总,等新项目上马后,我们就有好日子了。”周军呆立当场。人散后,周军竟发现办公桌上、抽屉里已摆满了装着工资的信封。即便员工的赤胆忠心日月可表,对于失去收入来源的周军而言,裁员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一个月后,周军下令裁员,除保留了骨干技术人员以及几名营销精英外,108名员工锐减至18人。送走了裹包远去的员工,周军和几个股东们在会议室里抱头痛哭了。

2002年初,历时四年的指纹认证仪终于研发成功。之后几个月,周军和销售人员一起,起早贪黑拉业务。然而,有过业务来往的银行,听说出了个柜员指纹身份认证系统,大都退避三舍持观望态度。还以为找对了市场的钥匙和孔,打开后便是一马平川。这下,无路可退的周军傻眼了。在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不战而败,周军越想越觉得荒唐。他不相信自己厉兵秣马多年,最后会被天玩死?

曙光?曙光!

“账上只剩最后200万元了。”残酷的现实再度降临。周军意识到,如果再找不到与银行对接的有效途径,这项几近于为银行量身定做的指纹身份认证系统便会胎死腹中。

那段时间,周军如无头苍蝇般,哪儿有银行发生了案子,就往哪儿钻。一方面“趁热打铁”,事故发生后,银行掌舵者开始对安全操作加以重视;另一方面,部级商业银行针对柜员作案问题,每年会拨出一笔数额客观的资金,提升技术与管理平台以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只是周军天南地北跑了几十家银行,各方观点仍僵持在“谁是吃螃蟹的第一人”上。

既然银行顾虑的焦点在于项目是否行得通,索性来个赔本赚吆喝。刚好从黑龙江省邮政储蓄分行收到消息,齐齐哈尔市某邮政储蓄所发生了一起内部员工挪用公款案件,涉案金额达20万元。周军与之谈判时,直接承诺:由天诚盛业负责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即指纹认证仪和后台支持系统,若在3个月免费试运行期间出现差迟,分文不收。

2003年5月,第一单生意落地。成功试运行后,周军虽只收取了对方56万元工本费,但这一缕意味深长的曙光预示着,周军即将叩开全国成千上万家银行的大门。

无独有偶,听闻指纹认证系统在齐齐哈尔邮政储蓄所试点成功,周军在此之前接触的辽宁和宁夏三家银行也有了回音。2004年底正试运行后,盈利200万元。而200万元对于日益壮大的团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研发经费、员工工资一扣除,又没钱了。”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初见端倪的指纹认证像微风拂过,未见涟漪又迅速归于平静。“好在几位莫逆之交三不五时地免息借贷款给周军,公司才得以维系。”

2005年4月,公司负债200万元……无奈之下,周军结束了沈阳公司的所有业务,再度壮士断腕大幅裁员,最后只剩下5个人。在几位看好指纹认证项目的朋友扶持下,周军揣着借来的500万元,带上仅有的5名员工,移师京城。

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一名员工从行李箱里翻出一床被褥,说:“这下我就要定居北京了,是死是活我都不回去了。”周军鼻子一酸,心里却暗自发力。

喷薄的出口

树挪死,人挪活。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要地,周军的宏图伟志载入新篇。

周军首先锁定目标――直奔中国邮政储蓄。若能一举拿下总行,再跟各地分行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谈妥与总行的合作岂在一朝一夕;而分行员工相对较少,总体方案费用较低,若率先切入分行,成功更有把握……深思熟虑后,周军决定同时展开对邮政总行和各地邮政分行的攻势。

在邮政总行的指纹认证招标会上,与天诚盛业合作的四家单位中,就有三家出自邮政系统。由于名声在外,周军一举夺标。

一时间,天诚盛业指纹认证系统如疾驰快马,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到最北端的黑龙江,遍地开花式大举进驻17个省市邮政储蓄点。知名度陡增后,吉林银行、烟台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等十几个银行相继而来。为加快仪器生产速度,周军将生产环节剥离外包,公司只负责研发、销售和整体方案提供与维护。与此同时,和银行有一定接触的各地经销商,在产品推广上也功不可没。

2008年,公司已与全国近4万家银行营业网点合作,12万套指纹认证仪全面投入使用,公司市场份额达50%以上,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周军说,“中国300万个银行柜台,每个柜台一名柜员,就是300万个指纹,光设备费就有30个亿。”

2007年9月,周军又开发出供银行外部客户使用的“指纹银行”系列产品。由于是银行对外增值服务,为了开源节流,银行无一例外,统统避而远之。奔波数月后的周军突然获悉,唐山市商业银行从2006年起,策划打造“银行城市一卡通”项目,让市民的各种缴费和存取款凭一张卡达成,却由于技术门槛过高,迟迟未能上马。

周军欣喜若狂,马不停蹄赶往唐山商业银行,为其出谋划策,“一卡通不如一指通”。而唐商行方面为了与其他国有银行差异化竞争,在周军进行了大量游说和测试后,7月,全国第一家指纹银行正式投入使用。

随后,周军又开发出一系列商用和民用指纹产品,在今年9月25日第十六届金融展中,被推上万众瞩目的最高宝座。会议结束时,光大银行行长对周军说:“你们的‘指纹银行’是本次展会最大的亮点。”而这句分量十足的盖棺论定,使得此前已与风投有所接触的天诚盛业,再次被二十几家嗅觉灵敏的风投包围。

实际上,指纹银行非风投所青睐,而是下一站――指纹支付。周军说:“有了它之后,出入酒店、超市、商场等,不用携款带卡,只需带上我们的手指即可。”殊不知,今年年初周军便以运营商身份频繁接触高档消费场所,收集其对指纹支付的可行性判断,“我们就像银联,又不是银联。我们提取的服务费更少,但效果会更好!”

目前,周军正全面打造与指纹支付对接的操作平台。“如果这条路能打通,收入认证中心的指纹将远超300万个,而销售额则会变成一串天文数字。”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巴塞尔III;顺周期性;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2YJC790197);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YBA089);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费项目(2011185)

作者简介:王忠生(1978―),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

一、引言

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进而席卷全球各大经济体,不少银行因此遭受重创或破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现有银行监管制度的反思。其中,旧巴塞尔协议在强调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却忽视了整个银行系统的“合成谬误”的缺点被人广为诟病。巴塞尔协议III针对原有资本监管具有的顺周期性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问题,提出在强调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关注,改善和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建设。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引入和运用逆周期性缓冲资本实施逆周期调节,以减轻银行信贷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增强银行体系在经济恶化时期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减轻系统性危机发生概率。构造适合我国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监管框架和工具是我国当前推进银行资本监管改革措施的总要内容。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背景下,银行业通过引入逆周期资本要求,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水平,缓解银行体系与现有监管手段的顺周期性问题,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指标选择的问题上,Repullo&Saurina(2009)运用西班牙工商业贷款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GDP增长率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度是其三种判别方法中确定逆周期乘数的最适当选择[1]。Drehmannetal(2011)等比较了众多可能的经济变量,发现信贷/GDP比例在指示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时效果最佳,它对金融危机前风险累积的阶段有较好的识别作用。而其它指标比如信用价差,在释放资本缓冲阶段效果更好[2]。Edge&Meisenzahl(2011)通过研究美国数据发现,如果考虑产出缺口,对信贷/GDP比例缺口指标的事后估计与产出缺口同等大小,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贷/GDP缺口指标的趋势估计是不可靠的,错误的估计可能导致实时信贷的错误削减[3]。在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效果上,Gabrieletal(2012)等利用西班牙信贷数据研究了以信贷/GDP比例指标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对信贷供给的影响,发现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具有平滑信贷周期的作用[4]。李泓文和罗猛(2010)、田宝和周荣(2013)研究表明信贷/GDP指标对是一个较好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判断指标[5-6]。邹传伟(2013)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显示,逆周期资本缓冲具有降低银行破产概率和缓冲银行信贷供给的顺周期影响的双重效果,但需要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等协调使用,才能更好满足应对信贷顺周期性的要求[7]。阳,刘志洋(2004)研究分析我国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认为不应仅仅依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指导方法和挂钩变量,而应该结合中国经济基本面来进行整体设计[8]。本文在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96年到2013年的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和宏观经济数据,对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在中国运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巴塞尔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经济周期,体现为一种经济活动的扩张、衰退、收缩和复苏循环发生,周而复始的宏观经济波动过程。实际上,不仅是传统经济,金融系统也存在着周期性,突出表现为萧条时银行信贷收缩与繁荣时信贷扩张的特征,通过金融体系的传导推动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加剧经济体系的波动,体现出显著的顺周期性[9]。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是指在时间维度上一种金融体系和实体部门之间的动态正向反馈机制,它体现为经济繁荣与金融体系扩张相互促进,经济衰退与信贷收缩交织叠加,从而加剧实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广泛应用,金融机构和整体经济运行越来越密切相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以及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以及外部评级等的顺周期性效应共同作用,成为造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从危机的发生机制开始着手,寻求应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有力措施。

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和旧巴塞尔协议可能加强顺周期性的问题,巴塞尔委员会(BCBS)于2010年12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III)文本,提出了全球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的新标准,在坚持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资本监管的要求。其中关于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在与BaselIII一同的《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中,巴塞尔委员会阐述了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模型与方法,提出了0~0.25%逆周期资本要求,为各国监管当局制定和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提供参考标准。

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其目的在于使银行体系在总体信贷过度增长时积累足够的逆周期资本,从而在信贷周期反转时能够对银行的损失进行吸收。从银行业的实践来看,理想的逆周期指标应当符合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指标要能够体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系统性风险的积聚程度;另一方面,在经济上行期能够依照逆周期指标积累适度规模的逆周期缓冲资本,在经济下行至萧条期时能够对该资本进行合理有序的释放[10]。国际清算银行(2010)对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指标变量进行了分析,在综合比较分析总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GDP增长、实际信贷增长及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实际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等)、银行(税前)利润与(总)损失、利差等系列指标变量后指出,信贷/GDP指标对其长期趋势值的偏离度(GPA)能较好地满足上述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所有考虑的指标变量中最合适的。因此《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中建议将信贷/GDP指标作为各国逆周期超额资本决策的参考基准[11]。

对于使用何种方法来计算GPA的长期趋势值,巴塞尔委员会推荐的计算方法为H-P滤波法。Hodrick―Prescottfilter(H-P滤波)为Hodrick和Prescott于1980年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商业循环时首次使用,作为宏观经济学分析中用来得到经济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的标准数学工具,具有可对近期数值给予更高权重的优点。利用H-P滤波能够分离出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分,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平稳序列的数据。假设为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时间序列,其中是趋势成分,是波动成分。HP滤波法从中将分离出来,来分析损失函数的最小化问题:

上式中为平滑参数,随着的增大,估计的长期趋势线会逐渐变得平滑。在平滑参数的设定上,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实证研究认为,=400000为合适的取值。在信贷/GDP指标的计算方法上,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具体计算步骤为:第一步为计算私人部门总的信贷/GDP指标;第二步为使用高平滑参数(=400000)的单边HP滤波法,计算信贷/GDP与其长期趋势的偏离度;第三步为利用上一步的偏离度计算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计提比例。当低于特定的临界值(L)时逆周期资本为0,当大于等于L时开始计提逆周期资本,逆周期的提取随着的增长而线性增长,当达到上限临界值H时,逆周期资本达到最大值。巴塞尔委员会分析后发现,L=2和H=10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

三、中国银行业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指标

本文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作为信贷指标,同时加入有价证券投资组成广义信用。选取四组信贷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一是1996年初到201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季度数据;二是1996年初到2013年末金融机构的广义信贷总额(人民币贷款余额加上有价证券投资)的季度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从2002年开始,对信贷总额分人民币信贷总额与外汇信贷总额进行了区分。本文也采用了本外总额这一口径的信贷数据。分别是1996年初到2013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的季度数据;1996年初到2013年末本外币广义信用信贷总额的季度数据。

(二)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步骤

1.根据BCBS(2010)的设定方法,先计算每一期总信用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

公式中为t期的名义信贷余额,为t期的名义GDP。由于季度GDP作为宏观经济数据在平稳性和可比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此将季度GDP数据转化为了年化GDP数据。

2.使用H-P滤波分析法估计的长期趋势值,然后计算出的缺口。本文使用Eviews7.0对进行H-P滤波分析,计算信贷余额/GDP指标与其长期趋势值的偏离度。

3.运用BCBS(2010)所规定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与当年的缺口的关系式得出银行在各年度所适用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当偏离度(GAP)低于下限2时缓冲资本为0,GAP大于上限10时计提2.5%,而当GAP介于下限2和上限10之间时GPA每增加1%,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比例上升0.3125%,运用Eviews7.0测算出1996年至2013年各个季度,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与广义信贷总额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提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1.不同信贷口径下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

通过对比以上四种不同口径的信贷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共同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为:(1)1998年到1999年;(2)2002年至2005年;(3)2009年至2010。

2.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原因分析

(1)第一阶段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时期,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重大外部负面冲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形成宽松的信贷环境。此阶段为经济低迷到逐渐复苏的时期,从测算结果来看,在四个不同信贷口径下,此阶段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水平整体体现为很低或者直接不计提。当然,监管当局不能以这个单一指标作为唯一标准,可以结合其他备选指标来加以综合判断。

(2)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5年,这一期间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好转,我国加入WTO的效应初步显现,进出口顺差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国内经济开始加速发展,GDP增长率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规模大幅度增加,带来了能源交通运输供应紧张,部分地区、行业投资过热和外资流入过多等问题,出现了经济局部过热的迹象。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这一阶段逆周期资本缓冲也达到了上限2.5%。

(3)第三阶段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到2010年,为了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加较快,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房地产信贷等风险敞口大幅增加,带来系统性风险增加隐患。根据巴塞尔协议III的计算规则,需要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

(4)比较各项贷款总额与广义信用贷款总额所对应的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我们可以发现未加入有价证券及投资因素前的需要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时期从1998年到1999年计提结束后归为0,下一阶段到2002年才重新开始计提。但考虑到有价证券及投资因素后为:1999年第三季度到2004年第四季度这一段时期连续计提期间。经过研究后发现,不同口径下计提期间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因为在1999年至2002年,此期间我国银行业有价证券投资大幅度增加。

(四)结论与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可能面临的挑战

根据上述的测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并发现巴塞尔委员给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模型在中国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1.国内外学者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GDP指标是反映经济状况、衡量资本缓冲积累一个较好指标。但由于我国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整体呈现较快增长的上行发展态势,缺乏完整的经济周期来验证信贷余额/GDP指标在经济下行阶段是否也能发挥出相应的判断预测作用。

2.H-P滤波分析所获得的长期趋势值会受到不同数据样本区间的选择的影响。在本外币信贷余额的实证部分,本文选取的区间为1996年2013年,但由于我国从2002年期才开始对外币信贷余额进行单独统计,实则本外币信用余额的有效区间为2002年到2013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考虑进外汇因素后,本外币信贷余额2009年至2010年应计提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与人民币信贷余额部分应计提的资本缓冲数值差距较大。

3.目前,我国的融资方式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要形式,但从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进程和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最新趋势来看,以银行作为中间人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将逐渐转变到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上去,金融体系的这一结构性转变将给信贷余额变量的统计带来挑战并将影响预测效果。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信贷快速增长时期计提逆周期缓冲,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防止贷款过快增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更好地进行逆周期资本缓冲决策,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使用信贷/GDP指标时应合理配合其他经济指标。尽管信贷/GDP指标为监管当局计提逆周期资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但作为单一指标有其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辅助变量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可行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监管当局在信贷/GDP指标基础上,通过参考其他辅助指标,例如银行利润和损失、利差、房地产价格指数等,才能更为科学地确定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计提与释放。

(二)以系统风险变动作为衡量标准并考虑统筹各项资金运用。运用信贷/GDP指标作为衡量指标时,应综合分析该指标的变化是否能反映系统性风险的积聚情况。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与系统性风险积聚并不存在完全一致性,例如在信贷总量高速增长与信贷只在特定领域的快速增长而总量不变的不同情形下,在判断标准与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上存在明显差异。监管部门应对监管指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判断。同时,在运用信贷总额数据进行逆周期资本缓冲分析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口径的信贷量影响的差异性,统筹考虑不同口径下的各项资金运用情况。在金融国际化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本外币口径的数据是更为恰当的选择。

(三)将逆周期监管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首要目标是利用逆周期资本实现更广泛的宏观审慎目标,保护银行体系免受因信贷过度增长时系统性风险的积聚所带来的损害。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保护单个银行在压力期间具有偿付能力的同时,更要保护整个银行体系在信贷过度投放时总体上有可用资本保证信贷供给,不会出现整体偿付能力不足问题。逆周期资本的提出是为向银行体系提供额外的超额资本,提高银行体系应对潜在损失的能力。因此不能偏离其目标将其作为调控经济周期或资产价格的工具加以使用,而应在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实施中与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实施相结合。

参考文献

[1]RepulloR.,JesúsSaurina.The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OfBaselIII:ACriticalAssessment[R].CMFIWorkingPaperNo.1102,June,2011.

[2]DrehmannM.,BorioC.,GambacortaL.,etal.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s:exploringoptions[R].BISWorkingPapers,July,2010.

[3]RochelleM.Edge,RalfR.Meisenzahl.Theunreliabilityofcredit-to-GDPratiogapsinreal-timeandtheimplicationsfor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R].FederalReserveBoardworkingpaper,May,2011.

[4]GabrielJiménez,StevenOngena,José-LuisPeydró,JesúsSaurina.MacroprudentialPolicy,CountercyclicalBankCapitalBuffersandCreditSupply:EvidencefromtheSpanishDynamicProvisioningExperiments[R].NationalBankofBelgiumWorkingPaperResearch231,2012.

[5]李泓文,罗猛.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6):81-88.

[6]田宝,周荣.巴塞尔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10):31-48.

[7]邹传伟.对BaselIII逆周期资本缓冲效果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3,(5):60-72.

[8]阳,刘志洋.BaselIII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表现好吗?――基于国际与中国的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48-57,172.

[9]胡建华.逆周期资本缓冲能否消除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J].财经问题研究,2013,(11):48-54.

[10]朱波,卢露.中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调整指标研究―基于金融体系脆弱时期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10):86-96.

[11]杨柳,李力,韩梦瑶.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中国金融体系应用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5):34-40.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范文篇3

为促进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促进人民币周边区域化,提升云南、广西两省区对外开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沿边开放实现新突破,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人民银行等11个部委办联合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认真贯彻《总体方案》,用足用好国务院给予云南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2013年12月3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了试验区建设要坚持“创新突破、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力争实现1年全面启动实施、2年重点突破、3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工作目标。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推进的重点任务36项,要求制定实施细则的任务分解28项,突出2014年重点突破任务40项,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据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云南省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莹介绍,为进一步做好《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和云南省外汇管理局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及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统领全省人民银行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各项工作,有效加强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二是迅速召开了推进建设云南省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就全省人民银行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对《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认真研究梳理,将由人民银行负责推动的工作整理为39项,形成《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细分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相关的工作责任,有效确保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组成多个调研组分别奔赴德宏、红河、普洱、文山、临沧等沿边州市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准确掌握沿边州市经济金融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研究并确定沿边州市经济金融发展急需、近期能够突破的政策措施,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确定了全省人民银行2014年创新农村互助担保机制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探索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简化外债登记程序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程序等10项重点工作,争取《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能够开好头、起好步。五是针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任务分工,结合云南实际各项逐一研究制定了对应的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应取得的成效,拟定《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关于推进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5年规划》,为推进云南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为加快推进步伐,人行昆明中支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稳步促进跨境金融合作。拟制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办法、人民币跨境双向贷款管理办法,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畅通现钞出入境通道,并稳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推动试验区金融机构柜台挂牌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汇率的直接挂牌,逐步实现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加强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不断提高跨境金融合作成效。

二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边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人民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跨境支付体系,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渠道。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合作,积极支持银行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结算账户,办理跨境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拓宽支付结算渠道。稳步推进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沿边地区的使用。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创新支付服务手段,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三是大力推进服务便利化,提升市场参与度。围绕“优化政策环境、推进服务便利、提升服务效率”的原则,简化手续,减少审批,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积极支持和满足云南省工程承包、技术合作企业的境外账户开立、资金境外存放、外币现钞提取、携带出境等需求,同时,为境内外个人合法资金的汇入、汇出提供便利化服务。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收集3篇) 】相关文章: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端午节日记精选(整理8篇) 2024-06-19

[精选]三年级日记(整理5篇) 2024-06-18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银行七五普法工作报告(收集3篇) 2024-06-22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6-22

小学一年级发言稿(收集3篇)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