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收集3篇)

时间:2024-06-22 来源: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篇1

摘要通过对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现状进行阐述,总结了其取得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为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持续、健康及深层次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现状;经验;发展对策;湖南桂阳

自2004年以来,湖南省桂阳县烟草公司按省、市公司要求,对全县烟草病虫害开展了统防统治工作,形成了统防统治网络系统,组建了防治专业队伍,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两年,在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下,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为打造“桂阳金叶”品牌,提高桂阳烟叶质量,全面实现“优质、适产、高效、生态”生产奠定了基础,成绩显著。

1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现状

1.1明确了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必要性

未实施统防统治前,桂阳县烟草病虫害发生数量大,危害损失也大。如就烟草苗床期来讲,因烟草猝倒病发病株率都在10%以上,造成大量烟苗死亡。就大田期烟草普通花叶病来讲,因不注意卫生措施,中后期特别是打顶抹荪常常造成该病的人为传播,发病株率有的高达80%以上。同时,未实施统防统治前,烟农在防治烟草病虫害使用农药过程中有“五多四不、二性一高”,即农药用量多、错用滥用多、残毒多、中毒事故多、农药成本多;不会识别病虫杂草、不懂农药的基本知识、不会进行预测预报、不讲防治策略;盲目性、被动性、高浓度[1-2]。采用统防统治防治烟草病虫害势在必行。

1.2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

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就是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栽培防病为前提,减少病害传染或切断传染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烟株本身的抗病性,达到降低农药残留,提高烟叶质量,把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域值水平之下为目的,确保烟叶生产安全,确保烟叶质量安全,确保烟农健康安全,确保农业环境安全[2-4]。桂阳县烟草分公司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聘请桂阳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全县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往年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制定了《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方案》《桂阳县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实施方案》《桂阳县烟草统防统治工作实施细则》。成立了统防统治工作领导小组,对烟草生产全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病虫草害的控防措施及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并对统防统治区要求: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2%以内;烟叶农残不超过最高限量标准,符合卷烟企业要求;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费用300元/hm2左右,增加产值1500元/hm2以上。

1.3落实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桂阳县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从2004起步,开始是以示范区的方式进行,近两年发展到统防统治面积达1.33万hm2左右。且各烟草站根据县公司制定的烟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体系,组建了防治专业队伍,全面推行统一供药、统一配制、统一施用农药。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关键在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使用剧毒农药、有残留的药剂,积极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如引进和推广蚜茧蜂防虫技术、频震杀蛾灯等。同时,要讲究田间卫生,修建消毒池,把带病的烟株或病原等投入池中集中销毁。由于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是在防治病虫害的最佳时期施药,同时采用较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机械,从而大大提高防治效果。据近年来对防治效果的调查,病虫害统防统治田块的防效达到90%~98%,而常规防治田块的防效只有60%~80%,同时由于每户都在同一时期防治,减少了相邻田块病虫害的相互传播。由于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采取药剂混配的方式,对烟草同时发生的多种病虫进行统一防治,改变了原来一虫(病)一防的防治方法,减少了重复用药现象的发生,减少了防治次数和用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防治效果的提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节约了农药成本。避免烟农滥用药,降低了农药残留。在统防区,平均比过去非统防时期减少用药次数37.5次/hm2,减少施药量2250mL/hm2。在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中由于采用科学的农药配方和先进的施药技术,同时在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中加大了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力度(如继续抓好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和生物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田间天敌数量明显上升[5]。

2取得的工作经验

2.1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深入田间调查,准确预报

对统防区防治专业队伍开展培训,使他们掌握烟草统防技术,提高统防业务水平,指导烟农防治病虫害;对烟农开展技术培训,使烟农能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县公司每年对烟站技术人员培训共4期,100余次,1万人次参加,在统防区烟站技术人员利用“金叶夜校”对农民每15d培训1次,全县共1500期次,10多万人次参加。每年县公司要发放各类病虫草害统防资料11期,35万多份,出墙报12期次,共1.1万块次,做到及时将包括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烟草培植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入户率达95%以上。根据湖南省烟草专卖局湘烟叶〔2004〕26号等文件精神,县公司成立了针对烟草病虫草害的专业测报队伍,主要力量是聘请的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来抓,并制定《桂阳县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方案》,掌握烟草病虫草害发生动态,达到预报准确的目的[6-7]。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8%以上。深入田间认真调查,及时准确预报,且每年由县农业局共印发《病虫情报》《病虫警报》,每期印数4000份以上,为指导全县烟草病虫草害的大面积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2统一施药防治病虫害

近年来,统防统治加大并加强了烤烟苗床烟苗的病虫草害防治,达到了培育无病壮苗的目的[8]。如育苗大棚消毒;漂浮盘消毒;剪叶工具消毒;洗手池和足底消毒池的设立;漂浮育苗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水分管理,防止盐害;每次剪叶前3d和移栽前3d,要叶面喷施毒消900倍液各1次,预防烟草花叶病的发生危害。每次剪叶后1d,要叶面喷施200U硫酸链霉素1次,以预防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危害。特别是对烟草猝倒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必须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施保护[9]。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6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21

1棉花病虫害的理论概述

1.1棉花病虫害

棉花的生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疾病的侵扰,甚至因为各种疾病而死亡。疾病会影响棉花发育和产量。例如慢性枯萎病,植株出现枯萎病况,慢慢地萎缩,变小,部分叶子有黄色脉络。到了棉花产棉铃时才发现这种病状,不很明显,但会对植株的发育和棉花的高产产生影响。有些疾病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立枯病,在棉种还没有出土时就会产生,一旦发生这种病害幼苗就会枯萎腐烂,就此而丧失生命,有的是到了植株长出后在接近底面的部分会出现黄色斑点,不断延伸,病情加重时,还会渗透到根茎部位,出现下陷、枯萎直至夭折。除了病害还有虫害,像棉铃虫、红蜘蛛等,还有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虫害如:斑潜蝇、棉盲蝽等等

1.2棉花病虫害的特点

目前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棉花病虫害的种类日益增多,以前棉花疾病较少,主要是虫害,虫子又集中在棉铃虫、红蜘蛛等几种虫害,现在棉花的疾病增多,有立枯病、棉花炭疽病、又有黄化型、青枯型、紫红型、皱缩型的疾病等等,虫害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棉花虫害。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多,病害多发,主要的虫害已经不是棉铃虫,而是其它虫害。病虫害发生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潜伏期较长,虫害来源广泛,危害程度较大。以上是近期棉花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的特点,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2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意义

2.1棉花病虫防治技术

加快研究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当前棉花种植中保证棉花产量的技术保障。针对各种病虫害特点,研究出防治的对策,提高防治的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棉花病虫防治技术更加的完善,促进为农业科技的发展。

2.2农业经济发展

防治棉花病虫害发生,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有利于棉花增产增收,尤其是棉花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对农民的收入,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突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和技术转化为经济要素,推动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业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对策

3.1目前防治的现状

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播种前对棉种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处理,植株长出后,一旦发现有枯叶、红叶、卷缩等现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喷洒农药,对于出现的各种虫害,能够利用农药进行抑制虫害的蔓延扩散。总体上来讲,能根据目前出现的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进行有效防治。但是从科学防治的角度来看,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单一主要是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长期使用出现病虫害发生变异,防治效果不稳定;面对频发的病虫害,防治起来有些应接不暇,尤其是新出现的病虫害,棉农不了解情况,加之缺乏科学的指导,对病虫害的防治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一些长期潜伏性的疾病,缺乏认识和有效的防治手段,一旦大面积的存在,导致病虫害的危害很大,防治不及时,损失不可估量。

3.3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对策

采取多种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种植棉花的田地进行冬天翻地,使地下的病虫害在低温下大量死亡,进行冬天灌溉,进一步消灭虫害,播种期间在棉种的周围撒上防治虫咬的毒饵,植株长大后对于虫害采用多边喷洒,不断换用农药,以增强灭虫的效果。除了采用农药,还要采用人工捉逮的方法,用强光源诱杀害虫,种植玉米诱杀地带,集中喷洒,集中杀灭害虫。采用生物杀虫法,养殖大量赤眼卵蜂,研究使用生物捕杀方法。充分利用田间套种,培养天敌的方法,消灭害虫。在使用农药时不至于把大量的天敌资源消耗掉,选用对害虫杀伤力大,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有效保护天敌资源。对虫害,棉种能够有效的掌握,对于一般性的常见病害棉农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对于新虫害,罕见的或者突发的疾病,则需要专业科技人员的指导,建立起一套棉花病害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研究,找到防治的对策,传授给棉农进行有效防治。科技人员在发现病虫害后通过新闻媒介告知棉农进行有效防治,增强防治的主动性,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

4总结

棉花病虫害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防治棉花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073

1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现状

1.1重化学农药的使用,轻农业综合防治

据了解,在我国农业中,化学农药的使用率超高,每年有25万t左右。局部地区农业化学农药泛滥,严重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生物的种类不断减少,病虫害的抗药能力增强,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难度。

1.2防治技术不到位

我国农业前期虽然已建立了保护体系,由于缺乏后期的经费维护,许多技术在农村的继续推广及普及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导致农民在病虫害识别、防治技术方面的知识匮乏,比较依赖化学农药,把其作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农业种植中,要推广多样化种植理念,于其中不断进行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体系模拟,这对于病虫害防治、生态平衡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在1种作物种植的条件下,其资源和生态条件都差不多,为病虫的滋生提供了好条件。而对于益虫而言,可提供的食物减少了,可用的栖息空间变得有限,不利其生长及繁殖。所以,多样化农业种植可以有效的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

时间重要性和空间多样性是多样性种植的2大特性。时间重要性侧重对农业种植、收获时间的把握。空间的多样性侧重农业种植品种、地理空间、土壤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为益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益虫增加了,相反地,病虫害就会减少。

1.3强化生产管理,降低病虫害发证率

在农业生产选种时,要优选抗病强的品种,尽量不选转基因品种。播种前,种子一定保证晾晒充足合理,用温水泡过后,及时处理那些带有虫病的种子。播种要遵循灵活性原则,对于病虫害的高发阶段要避开,尽可能选不适合病虫生长的时间播种,并及时做好虫害药物的撒播,减少病虫的发病率。在树苗种植时,要在树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及时修剪枝杈、定花定果等,从而减少虫害的栖息空间。同时,也要做田园的卫生,保持良好的种植环境。

1.4对有机农业进行综合的治理

加强病虫的综合防治工作,特别是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农业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的良好运转。可以通过计算机,算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病虫害的最大控制限度,进而作出相应的防治病虫害的预警措施。一旦病虫害出现超过预警值范围现象,及时采取超越的防治措施;如果病虫害的值较少,则尽量通过生态的自我调节防治即可,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遵循“生物和物理结合”的原则,生物、物理法优先考虑,尽可能在少使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虫害防治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效果,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技术研究投入,特别是在种植品种、土壤的选择、种植方法的使用方面,减少由于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对于土地环境造成污染。

1.5加强农业种植人员的技术指导

农业科技人员要遵循深入群众、深入田间、深入研究的“3深入”的工作原则。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基层,展开定期的农业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农业病虫害问题,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讨相应的对策,汇编成册,分发给相关的农业种植人员,加强对于农业种植人员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工作。农业科技人员应该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对种植人员进行多层次的培训,根据农业病虫害体现出的特点,实施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促进农业种植人员真正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及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

1.7采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

一般情况,农作物一旦出现病虫害的危害,农民基本都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害虫多是在出现病虫害的农作物上,撒播大量的农药进行虫害的消杀,长期以往会爆发出很多的问题,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的最终目的是供人们食用,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不利人体健康发展的物质,其在农作物的防治过程中必然会存有一定的残留,人类食用了具有化学残留的农产品,将会影响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长期采用化学农药,农药除了会对害虫产生杀害作用,还会通过土壤,流到河流中,对于土壤、河水等环境都存在一定的污染,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的失衡,不利农业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生物物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够将化学方法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比如,在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家禽类食虫的特点,将鸡鸭等禽类在种植地进行定期散放,将极大减少田间的病虫害的数量;灯光能够吸引昆虫,可以通过定点放光,并在灯光的周边布置纱网措施,形成昆虫飞行的障碍,既能防治昆虫进入作物区造成作物灾害,又将极大促进虫害的消杀工作。

2小结

农业是我国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力度,不断地探寻和创新病虫害的最新方式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的推广及普及工作,在质量和产量上实现农业产品的创举,进而朝着我国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前进,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文雄,陈婷,周明明.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03).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收集3篇) 】相关文章: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端午节日记精选(整理8篇) 2024-06-19

[精选]三年级日记(整理5篇) 2024-06-18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弟子规心得体会(整理11篇) 2024-06-22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收集3篇) 2024-06-22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整理11篇)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