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总结范文篇1
一、坚持高点定位,强化观念引领。环境卫生整洁,关乎群众健康幸福,折射社会管理水平,影响整体发展大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目标引领、观念先行”的思路,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营造声势、谋求共识。一是用新目标引领。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明确提出把县建成一流中等城市的目标,以创建为抓手,年全面启动了“三创四化”活动,今年又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通过抓城市创建、保城市环境,促城市发展;在农村卫生环境上,明确提出实现“可视范围内不见垃圾”的目标,通过开展洁净大行动,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定位,让全县上下对城乡卫生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二是用新观念引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在全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了规划建设观、大众公共观、生态环境观等“十大观念”,提炼了“厚德从善、崇文重教、诚信守法、尚勤敢超”为内容的“县精神”,编撰了“六鉴”,并组织百村千场“新观念面对面”宣讲活动,让观念深入人心;旗帜鲜明地喊响“抓环境卫生就是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口号,真正把整洁行动作为大事来抓、实事来做、硬事来管;特别提出了“城镇客厅理论”和“农村公园理论”,要求把城镇当作自家客厅来装扮、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规划、来建设,为开展整洁行动积聚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三是用新方式引领。在利用会议、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行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的规劝活动,由县级领导带头,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在校学生、离退休干部广泛参与,开展上街进村规劝,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每年全县参与规劝和清扫行动人员达10万余人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等各类宣传资料30多万份,纠正不文明行为10多万人次。通过领导带头,抓反复、反复抓,促进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开展“三创四化”,美化城市环境。实践证明,城市创建活动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抓手。年,我们紧跟株洲市委、市政府部署,全面启动了以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创四化”活动,纵深推进整洁工程。一是加强城镇规划。把规划作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作的“第一菜单”来抓。围绕“一流中等城市”目标,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顶级设计机构,完成新一轮县城、20个乡镇总规修编,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同时,加大城区重要片区、节点和村庄建设的控制性详规编制,修订和完善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给排水等专项规划,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新建一片,完善一片,从源头上减少脏、乱、差现象。二是加强基础建设。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程,硬件建设是基础。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15亿元,改造街巷122公里,街面“刚改柔”75万平米,改造城区下水道58.6公里、自来水管网55公里,新建公厕45座、垃圾中转站10座,新增公共绿地35万平米、路灯2560盏、果皮箱2500只、侧挂桶3160只。同时,加大休闲广场建设和市场改造力度,湘东大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全部升级改造完毕,商业步行街、洣江风光带、文化广场等市民休闲购物场所相继投入使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城市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三是加强专项整治。投入120万元,开展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公路和铁路沿线、居民小区、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清除积存垃圾4.5万吨。投入30余万元,着力整治“五小”行业,全面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有效改善了“五小”行业卫生状况。扎实开展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城镇“牛皮癣”、整治街道占道经营、规范户外广告、整顿车辆乱停乱放、规范夜宵摊市等整治行动,共拆除违章建筑和厂棚11000余处,清除违规户外广告2150处、总面积38900平米。特别是年,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对县城主要道路门店统一制作店牌、清洗临街墙面、规范空中管线,抓好标志性建筑亮化、美化,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推行“四分模式”,整治农村卫生。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先后改造硬化乡村道路2575公里,水泥道路通村到组率达到98%,“三清四改”18万处,治理矿区生态环境和企业污染点5000多处,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但农村地区卫生习惯改变难、垃圾处理难、长期坚持难、经费保障难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一现实,我们探索了以“四分”为主要内容的新办法,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由点的治理向面的治理、由突击性行动向经常性保洁的转变。一是分区包干。将村级卫生区划分为村级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村级公共区包括主道路、主水系、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村级市场等,由村集体出资,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农户责任区指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晒坪、水沟、绿化区等,各农户按要求落实了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大清扫,并注重经常清理,保持日常整洁。二是分散处理。由于农村地域宽广、人口众多、住居分散,垃圾处理设施比较滞后,垃圾实行集中处理的能力不足,成本过高。我们采取就地处理的方式,原则上要求每家农户配备一个垃圾池,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户分类收集,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四种方法,化整为零,就地从简进行处理。厨余垃圾实行就地堆肥还土;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专门存放,由废品回收人员集中回收;对于回收难度较大的“白色垃圾”,采取焚烧后填埋处理。目前,全县农户配备垃圾池13万多个,普及率超过了80%,垃圾投放基本做到了入池。三是分级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洁净行动专项工作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支持镇区创建,500万元按每个村平均1万元的标准补贴到村,用于村庄洁净行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弥补村级经费不足;村组和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负责村级公共卫生区的日常保洁,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模式。四是分期考核。强化激励措施的运用,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县考核乡镇镇区,并抽检到村,每季考核排前三名的乡镇,在享受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奖励3—5万元;排后三名的乡镇,取消县财政资金扶助,同时处罚3—5万元。考核结果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公布。乡镇考核村,参照县考核办法,进行1000—3000元不等的考核奖罚,考核结果通过公开栏向全镇进行公开。村考核组,并延伸到户,各村对各组的卫生情况进行交叉检查评比,予以100—200元不等的考核奖惩,考核结果在全村进行公示。对各农户采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在各组公示,对清洁户给予价值10—20元的小额物资奖励。
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全县万人以上乡镇必须完成2所示范性村卫生室,万人以下乡镇完成1所示范性村卫生室。今年底之前在过埠、扬眉、关田、铅厂、长龙等5个乡镇开展示范性村卫生室的试点创建工作,其余乡镇明年将全面实施。创建内容含: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药物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以及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等。
三、实施步骤
(一)试点阶段(2013年11月20日—2014年1月20日)。过埠、扬眉、关田、铅厂、长龙等5个卫生院完成10所示范村卫生室创建试点工作,按照创建示范村卫生室考核细则,做好方案制定、任务分解、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定创建村卫生室等工作。县卫生局将在2014年1月20日前组织人员按照考核细则进行检查验收。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月21日—2014年6月15日)。在全县所有乡镇开展村卫生室示范创建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30日)。县卫生局将组织人员按照创建示范村卫生室考核细则,对全县所有乡镇的村卫生室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考核总分400分,320分—360分之间为合格(含320分),360分以上为优秀(含360分)。总结创建示范村卫生室经验,做好资料收集、汇报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深入推进创建示范村卫生室工作的开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完善机制
各乡镇卫生院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导力度,扎实推进创建示范性村卫生室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我县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加强指导,狠抓进度
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全县创建示范性村卫生室工作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开展创建示范性村卫生室工作进展落后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创建示范性村卫生室工作稳步实施。
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总结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
2012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施工,经济适用,卫生安全”的目标,以“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质量标准、管理规范”为要求,创新机制,严格管理,狠抓督查,确保全县改厕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二、目标任务
全县建造双瓮漏斗型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主要安排在已命名的省、市级卫生村和正在创建的省、市级卫生村及公路沿线的村庄(各乡镇任务见附表4),使其无害化卫生户厕达到95%以上。
三、资金安排
建造双瓮漏斗型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采取中、省争取一部分,县财政补助一部分,个人投资一部分的办法解决。其中,中省每座补助600元(主要用于购置改厕地下部分配件),县级每座补助资金50元,不足部分农户自筹。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印发宣传画(册)、张贴标语、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卫生厕所的重要性和好处,教育引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参与改厕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住建局负责把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农宅设计规范标准,做到建房与改厕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新农办、扶贫办和以工代赈办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点和移民搬迁新村过程中一并规划建造双瓮漏斗型无害化卫生户厕,资金捆帮使用。各乡镇(中心社区)、新农办、扶贫办和以工代赈办负责组织施工,爱卫办负责配备地下部分双瓮等实物材料。
(三)规范施工管理。项目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安装施工,建成的卫生厕所必须达到无蝇、无蛆、无臭、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四无要求”,保证做到建一户,成一户,验收一户,使用一户。项目施工必须达到“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施工、统一供料、统一标准、统一验收。
(四)严格进度安排。新建和改建户厕必须在2012年11月底前完工。
(五)规范材料采购。新建和改建户厕(已有厕屋),各乡镇、社管委、中心社区统一组织施工,双瓮漏斗型户厕地下部分配件由县爱卫办在全省定点企业统一采购,地上部分由各乡镇社管委、中心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材料来源,并索取被采购企业资质及产品质检报告。
五、考核奖惩
【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总结(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开学第一天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7-04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八年级寒假去广州日记600字(整理3篇) 2024-07-23
创建卫生乡镇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7-23
创建健康社区工作计划(收集3篇)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