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收集3篇)

时间:2024-07-24 来源: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1

南海海洋面积有21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1617公里长的海岸线。南海诸岛是南北约1800公里、东西约900多公里范围内的诸多群岛、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四大群岛。

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多数岛屿气温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年均温在25℃以上,最冷月均温20℃以上。年降水量高于1400毫米,风大,蒸发快。岛的基质为多盐环境,植被为极端的盐生类型,主要有麻风桐、海岸桐、海刀豆、椰子、番木瓜、菠萝蜜、剑麻、香蕉和绿化树种木麻黄等。动物主要有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和家燕等,浅海重要鱼类有40多种,有大量珊瑚、海龟、玳瑁、贝类、虾蟹、海藻等,构成了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未来100年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业是海洋经济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不仅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流。

二、南海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

海洋被称为“二十一世纪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能力的提高,海洋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海水总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海水资源可谓取之不尽。鱼类产品与肉类、豆类并列构成人类三大蛋白质供应源。海底蕴藏着全球1/3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着上万亿吨含锰、镍、铜、钴等多金属的锰结核矿。海洋还有可再生的动力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总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也是各国展开竞争的新领域。

中国人开发南海诸岛的历史源远流长,始于秦汉,盛于明清,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后达到鼎盛。

南海诸岛每年中人口活动高峰期的人口总数在25000多人,散居在二十多个岛屿之上。主要包括户籍人口、渔民、工程技术人员和海洋科学工作者等。

南海是半封闭海,面临与周边邻国划分海洋边界,特别是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依据海南“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结合海南岛屿特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现状发展基础,按照“严守生态底线、优化经济布局、促进陆海统筹”的空间发展思路,统一筹划海南本岛和南海海域两大系统的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设施保障、功能布局、经济发展,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海南和南海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开发建设空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海南及南海诸岛旅游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约占中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资源十分丰富,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就目前来说,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尚受到经济基础和海洋开发能力的限制。但是,海南省规划要使海洋经济产值达150亿元,远期达1200亿元。到2030年建成多元化、大规模、高科技的海洋经济体系。

南海,特别是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继续坚持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的基本原则开发,一方面要强化海洋意识,实行有计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保护措施。包括扩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设立新的保护项目,按照国际公约、协议,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探寻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海洋的科学方法。

四、港口与空港定位和布局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有大小港口和码头30多个,是日本至马六甲海峡航线的中点,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

目前已初步建成海口港、洋浦港和八所港、三亚港、西沙港(锚地)、清澜港和美兰机场、凤凰机场等。为明确港口和空港功能定位,避免港口和空港之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和损失,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加强港口与港口和空港与空港间合作,通过建立投融资平台,促进航运业发展,通过建立区港联动机制,扶持航运业持续发展。通过综合分析港口和空港、航运、船型和机型趋势,明确港口和空港定位,结合岸线和空域规划和航运系统,分层次、分系统布局。

目前,以海口港马村港区东部、洋浦和马村港集装箱整合为突破,逐步铺开港口资源整合,突破县市割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的壁垒,以海南发展为着眼点,统筹谋划可持续发展道路,给海南港航业新一轮发展提供战略机遇。

洋浦港、八所港应定位为海南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海南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西部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南海开发装备制造及后勤保障基地、南海油气上岸加工储运基地的重要保障。

三亚港应定位为海南地区性重要港口,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枢纽,重点发展旅游客运和国际邮轮、游艇,打造国际邮轮母港和游艇示范基地。同时,适当发展地区经济需求的散杂货、集装箱运输,并为机场航空用油提供运输服务。

西沙港(锚地)应定位为南海诸岛的总补给基地港和转运基地港,是货船、邮轮、飞机等泊位码头和空港,其他诸岛主要建小型游艇和小型渔船、水上飞机泊位及锚地。

清澜港等10多个小港应定位为县市级专业渔港。

美兰机场可定位为海南北部区域航空物流的组织核心。为海南特色的农业产业、免税商贸、旅游等提供航空物流服务。

凤凰机场可定位为海南南部区域航空物流的组织核心。为海南免税商贸、旅游提供航空物流服务。

五、南海诸岛海洋旅游目的地通路样板建设

如何发展南海旅游业,促进南海诸岛海洋旅游目的地通路建设,应该分三步走,首先应开发离海南岛较近的西沙群岛,第二步开发中沙群岛,第三步开发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约330多公里,是通达其他群岛的中转站,目前往来南海诸岛的有水上运输,包括货船、渔船,空中运输,而以旅游为目的的只有中型邮轮――椰乡公主号,能通达三沙市永兴岛,且仅能停泊在锚地,依靠小艇桥接。

然而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上的西沙群岛,有岛礁40多个,露出海面的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了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而要使西沙群岛的旅游业繁荣起来,首先得解决通路问题,目前国际上岛屿间通路做得较好的要数夏威夷群岛,岛上、岛间海陆空立体交通畅通便捷安全,旅游业发展已形成国际品牌。在运营模式、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但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物流通路建设不能照搬,一是群岛间距离不一样,二是群岛间可利用环境资源不一样,三是起点不一样。

因此,发展南海诸岛海洋旅游业,要从生态角度出发,联系南海诸岛的旅游资源实际、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环境影响及保护等。

(一)加大政府投资投资力度

鉴于南海的战略地位,政府要加大在南海特别是西沙群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因为南海:

1.在政治战略层面:国家战略即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岛建设;通过南海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使之常态化,从另一个角度宣示我国海洋疆域的固有。

2.在经济战略层面:通过海洋旅游业的建设发展,减缓我国旅游经济愈来愈大的出入境逆差,从我国海洋产业整体来看,海洋旅游业仅占海洋产业的25.6%。虽然海南经济带有明显的旅游经济特色,但海洋经济特别是海洋旅游业严重滞后,占海南海洋经济的不到10%。因此,南海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能给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加极为重要的砝码。

3.在社会战略层面:通过海洋旅游业,包括海洋旅游生态、海洋旅游环境容量、南海文化、南海历史、岛上居民的旅游感知、海洋旅游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研究,能够确保海洋旅游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扶持

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建立海洋旅游业基础性研究和开发示范项目的财政支持机制,积极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贷款。鼓励和支持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等形式直接融资,利用海南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侨资外资。

(三)引入市场机制

将南海旅游业营运纳入市场机制,完全由企业运营和管理,国家经予税收等政策优惠。

(四)在保证军事安全的前提下对外开放永兴岛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公里,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形成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中国渔民航行到西沙各岛或远船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必经永兴岛中转。现在,除了庞大的渔业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目前岛上先后完成了电厂、港口码头、机场、医院、海水净化、冷冻库、商业服务大楼、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工程建设。

(五)开通三亚与永兴岛之间的班轮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们把海上运输线视为“生命线”,目前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是两艘大型客货轮,即“琼沙轮”和“琼沙2号轮”。两艘轮船穿梭往返,把大批物资源源不绝地运往各岛屿。当地政府还鼓励来岛作业的大小渔船担负一些零散物资运输,特别是岛屿与岛屿之间运输任务。位居各岛屿交通枢纽的永兴岛,其码头建有多个可停泊5000吨级轮船的舶位。

八十年代末,为了发展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国家在永兴岛投资建设了大型机场。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机。飞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机的形式,有班机往返于西沙,但仅解决了部分来岛人员和邮政信件的运输任务。

目前能为西沙群岛提供旅游服务的仅有“椰乡公主号”邮轮,但价位偏高,因此需要开通三亚至永岛之间的班轮,价位在3000~5000元之间,就可带动旅游热,为旅客所接受。

(六)开发和创新南海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是由社会交往(扩展性产品)、游客体验(核心性产品)、阅历保障(支持性产品)和阅历完整(便利性产品)4个因素构成的,旅游经历质量只有一个维度,旅游产品供给系统对旅游经历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所以旅游产品开发要创新,应以观光体验、追寻刺激等为主。如潜水观光、海钓、潜水捕捞、赶海文化等。

(七)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旅游产品渐趋同质化的今天,提供优质的服务,往往是赢得游客的不二法宝。南海诸岛最大的人力资源就是渔民,目前西沙群岛岛上居民以渔民为主,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简单培训,即可从事潜水教练、潜水捕捞教练或表演、海上救生等,就可为游客提供独特而优质的服务。

(八)南海诸岛能源基础建设

由于南海诸岛离最近的海南岛都相对较远,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岛礁照明、通讯基站等提供动力,唯一的选择就是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汛能等,环保、丰富、便捷。

(九)各岛礁泊位建设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厦门层次分析(AHP)旅游资源评价

一、引言

旅游资源评价源于Edward(1965)、Peter(1965)、Clare(1966),其演进历程大致经历了单因子定性评价(经验)和多因子定量评价(数学模型)两个阶段Ⅲ。单因子评价是评价者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多因子评价则是在进行评价时建立数学模型、考虑多因子的定量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三三六”评分法、观赏性旅游地综合评分法、价值工程法、指数表示法、菲什拜因一罗森伯格模型、模糊数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罗成德(1994)以乐山市和凉山州为例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价值工程运用于旅游资源评价。林雄斌等(2010)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区位因素作为影响宁波乡村旅游的项目层,对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郭璐等(201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禄丰县旅游资源做出了定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构想和对策建议。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赛蒂(T.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于1982年传入中国,这种方法是将对策层的相关元素分解成为方案、准则以及目标等多种层次,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此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决策者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本文依据厦门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厦门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参考陈砺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模型,建立自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厦门市旅游资源进行较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

二、厦门市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青山绿水、天风海涛、奇卉异木、鸟语花香、天地玄妙造化,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飞扬着沁人的色香神韵,素有“海上花园”的称誉。这里集“山、海、岛、城”于一体,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类型之多,密度之大让人流连忘返。厦门作为海西的重要旅游城市,目前正围绕着“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我国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旅游中心”两大战略定位,在这一背景下,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正确地认识厦门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制定该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基,也将为挖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厦门市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从只注重旅游资源本身的单因子技术评价和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发展到包括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旅游地区域条件和区位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楚义芳(1992)将旅游地内的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作为评价因子,提出了旅游地因子评价模型。保继刚(1996)提出了旅游资源价值模型,该模型抽象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本质特征,将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并列作为评价因子。陈砺(2010)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建立指标体系,之后再综合比较,以此来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由此提出陈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模型。个人认为陈砺模型虽然存在普适性较弱的缺点,但从资源分类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较为直观,并且便于操作。

厦门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58种,其中自然旅游资源18种,人文旅游资源40种;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56处,其中自然资源66处,人文资源190处,是福建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目前,厦门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全国首批5A级景区鼓浪屿是厦门城市名片,素有“音乐之岛”、“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是厦门游客必去的地方。此外,奇绝秀丽的万石园林植物园、千年古刹南普陀、“炮王”所在地胡里山炮台、美丽的环岛路海岸线、自然与人文相融的陈嘉庚纪念胜地、水上大观园圆博苑、大氧吧天竺山、园林式的日月谷温泉、拥有华东最大滑草坪的集美双龙潭景区、气势非凡的海沧大桥游览区、仿古式的同安影视城,无处不展现出厦门的温馨和美丽。厦门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可以归纳为“山海岛城一体,绿色人居之城”;而人文资源的特色则突出表现为“侨乡口岸特区,闽台互通门户”。本文根据厦门市旅游资源分类和特点,采用了如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方法的核心。本文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对处于因子层的各因子进行赋分,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价层B层对总目标层A层的判断矩阵,项目评价层C层对综合评价层B层的判断矩阵。

1.厦门市自然旅游资源判断矩阵

结合一致性判断标准,由表6-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一致性的CR均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层次总排序

通过一次性检验后,便可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某一层次的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然后从高层次到低层次逐层计算排序加权值,得出层次总排序。以下(表10)即是对厦门市旅游资源层次总排序:

三、厦门市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一)综合评价层因子分析(B层)

首先,对自然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层进行分析。从排序结果看,在综合评价层中自然特点B1的权重值最大,为0.837。表明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条件是发展该地区旅游的基础条件,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厦门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自然旅游资源也受到季节性、交通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权重仅为0.167,相对来说对厦门市旅游影响不大,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次,对人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层进行分析。从评价结果来看,多样性权重最大,为0.308,表明厦门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事实上,厦门市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40种,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190处,厦门特殊的人文民俗如鼓浪屿音乐文化、集美嘉庚文化、地方民俗文艺对台特色、建筑特色、中秋博饼等都给外地游客深刻印象。知名度所占权重为0.280,表明厦门市人文旅游资源享有盛名。观赏性和新颖性的权重分别为0.149、0.128,表明应该更加关注人文旅游产品开发新颖性和提升旅游产品观赏价值。闽南文化和科普教育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也是当地旅游发展中也是别具风情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项目评价层因子分析(C层)

对自然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中项目评价层进行分析,在8个评价因子中,知名度位于榜首,权重为0.291,这是因为厦门市拥有一批级别较高的景区景点,如鼓浪屿一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为部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风景名胜(包括日光岩、皓月园、钢琴博物馆、厦门海底世界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石植物园、海沧大桥东岸旅游区(包括牛头山公园、桥梁博物馆等)、集美嘉庚纪念胜地(包括集美学村、鳌园、龙舟池、南熏楼、李林园等)、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天竺山森林公园、同安影视城,圆博苑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胡里山炮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普陀为全国重点寺院,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为部级森林公园等,这些景区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次,观赏性和多样性的权重分别为0.259、0.121说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新颖性的权重为0.109,说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力度不够,缺乏特色旅游项目。交通、科考性、费用所占比重不大。季节性所占权重最小仅为0.017,因为厦门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节性并不明显,从而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无明显影响。

四、评价结果对厦门市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

厦门市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是观赏性并不高。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虽然拥有海洋、沙滩、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优势,但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海上旅游项目单一,水上运动项目缺乏,许多内陆游客怀着对大海的向往来到厦门,结果只有在海边做短暂停留。目前,厦门市正处于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没有形成1-2个在全国旅游业中能够起支撑作用,能够代表厦门旅游形象、有特色的“拳头产品”,缺乏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和著名旅游景区;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虽然拥有爱乐乐团、小白鹭舞蹈、南音、歌仔戏等人文景观,又有郑成功、林尔嘉、林语堂等名人文化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丽江“纳西古乐”、西安“唐宫乐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因此,建议精心策划,整合利用厦门现有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的特色优势。

(二)注重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保护

厦门市旅游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中山路的街市骑楼是闽南建筑一大特色,集“闽南歌仔戏、南音、木偶戏”的精粹在鼓浪屿“海上天堂”天天上演;闽南特有的文化功夫茶道及厦门特有的博饼中秋民俗文化等。然而,厦门市文化旅游提升不够,人文底蕴下降,文化内涵逐渐淡化。注重当地文化的挖掘力度,挖掘闽南文化,集中力量,打造文化旅游一台戏,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加旅游的个性,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同时,应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以保证文化资源在发展和开发中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市场细分;旅游竞争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76-02

一、引言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市场营销学的一个新概念。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将某一特定的旅游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的市场过程[1]。市场细分的提出不仅促进了营销学的发展,而且为企业有针对的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如夏雪莲,周玉宏的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2],刘蔚的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3]等,这些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旅游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来说,消费者群体比较复杂,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对旅游市场细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合理有效的旅游市场细分,对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增强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市场细分标准的不足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市场细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就市场细分的标准来说,主要有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多数旅游企业是采取这一细分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对于认识目标顾客群,合理的划分市场,获取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细分的划分标准来说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

1.市场细分的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并非市场细分越细越好

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中不能遍地开花,要寻求特色,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注重专项、专题与特种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另一方面,每个旅游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要想满足每个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集中某几个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营销,以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反,市场细分过细会增加企业的调查成本,缩小企业产品的受众人群,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虽然每一细分市场的旅游者群体较少,但众多的细分市场组合起来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旅游市场的细分应视企业旅游资源的丰度和企业实力具体而定。

2.市场细分的标准统一,易于模仿,不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大多数旅游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等标准进行市场细分,这种细分标准全面、合理,并且简单易于操作。但同时也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的许多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以游览观光为主,景区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等方面却有着相同的功效。比如,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竞争,由于同把目标市场定位于石林观光旅游市场。由于共性大,个性小,各旅游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目标顾客群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要么是均分市场,形成恶性竞争;要么是级别高,知名度大的景点代替级别低,知名度小的景点。所以,一个地区采取某种形式的市场细分,另一地区也以同样的营销策略针对相似的目标人群,由于不具有差异性,因此竞争优势也便消失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少变化,很多旅游企业始终坚持着同一的细分市场,没有注意到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方式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企业原来的旅游产品便逐渐不能满足旅游者新的消费需要,针对原来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也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市场情况。失去了目标,企业的行为便是盲目的和无效的。因此,旅游企业应该随时关注旅游市场的变化,针对不同阶段的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同,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

三、对策

针对传统的旅游市场细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面对市场细分,并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

1.基于旅游地社会文化背景来划分旅游市场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背景,简单的说就是旅游地的文脉。文脉,即文化脉络,指旅游区的地域环境特征和在这一环境中形成并发展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社会文化观念,它是旅游区独特个性的内在核心。广义的文脉包括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历史传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4]。罗云艳认为,文脉确定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分析,并以丹东市为例说明了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5]。当旅游者置身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观光游览时,很自然地被当地那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所吸引,由于和旅游者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社会文化因素会对旅游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无意识感受到的,对于这种异质性变化,旅游者往往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并在对这种社会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一种额外的满足,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满足和收获常常超过了其旅游前所怀有的旅游期望,对扩大景区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旅游企业主动适应旅游者的变化,开发迎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新产品,企业才能保持不断的发展。比如,目前人们对溶洞景观已经失去了兴趣,市场规模较小,以溶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谨慎。人们对漂流、温泉、滑雪等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4]92。每个旅游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少年的时候喜欢娱乐活动项目,青年的时候求知心里比较强,老年则喜欢安静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经营者要有这样的洞察力,时刻注意到旅游者的需求是什么,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旅游产品,使之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企业的这种变化不仅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另外,要注意对游客的需求加以合理的引导,不能一味地迎合游客,对于崇拜迷信,破坏环境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旅游活动要加以制止,树立积极健康的旅游需求。

3.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

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新事物。万宁认为,企业创新的实质就是满足需要、创造市场[7]。一个好的创新就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新思路、新想法、新创意,”鹦鹉学舌”只会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和竞争压力,旅游企业要想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旅游产品,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如蜜月旅游,教育旅游、黑暗旅游(参观各种人为或自然灾害发生地的旅游活动)等,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开发不仅满足了旅游者求异心理的需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8]。

4.旅游企业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性的旅游景区

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既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扩大市场份额;又能分散风险,避免企业因受外在波动而导致的旅游收入的减少。很多景区在规划的初期就考虑到了设置休闲区、游览区等不同的旅游活动区域,既可以有效的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又扩大了吸引范围,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厦门鼓浪屿在游客中心专门为游客设计了不同的自助旅游线路图,如鼓浪屿音乐之旅线路图,鼓浪屿建筑之旅线路图,鼓浪屿红色之旅线路图,夜游鼓浪屿线路图等多条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既有团队半日游和一日游的普通旅游产品,也有音乐爱好者和建筑爱好者专门设计的特种旅游产品,有围绕海上花园为主题的鼓浪屿名品精品旅游产品,更有为高端客户精心打造的鼓浪屿豪华浪漫旅游产品。鼓浪屿的产品开发策略充分体现了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是鼓浪屿旅游长盛不衰的法宝[4]106。

参考文献:

[1]刘德光,陈凯,许杭军.旅游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6.

[2]夏雪莲,周玉宏.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3]刘蔚.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06,(9).

[4]曹诗图,王衍用,阚如良.旅游开发与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6.

[5]罗云艳.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以丹东市为例[J].甘肃农业,2005,(11).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开学第一天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7-04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鼓浪屿之波教案(收集3篇) 2024-07-24

鼓浪屿旅游市场分析(收集3篇) 2024-07-24

苏东坡传的读后感(整理17篇)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