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篇1
[关键词]规范培训;急诊护士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1-232-01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提,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体会(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篇2
急诊科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师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师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师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师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师参加护师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师外出学习部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师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师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师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范文篇3
〔关键词〕全面流程管理;急诊护理;实施效果
医院急诊科室的患者较多,而且较为复杂,各种疾病的患者相对集中,患者在候诊的时候都表现得较为急切,所以急诊科室也是医院的纠纷高发地带[1]。急诊科室的管理因素相对较多,但急诊科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医疗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且也关乎着医院的形象[2]。对于此,我国的各类医院都纷纷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求得能够提高急诊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以便于细化急诊科室的各个管理流程。本研究主要分析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急诊科室实施护理全面流程管理前后的相关患者、医师和护理人员,共有护理人员30名、医师18名、患者140例,所有人员均对本研究知晓,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愿意进行本次研究。1.2方法(1)对急诊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首先确定急诊区域的各个功能区,并做好科学的划分和布置,以此来确保急诊科是各部门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并做好急诊流程的连续性。将急诊部门划分为4个功能区,分别是以红色进行标记的第一功能区,将其设为急诊绿色通道,用其来对高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抢救;以黄色作为标记的第二功能区,将其作为观察区域,主要对急重症患者进行救治;以蓝色为标记的第三功能区,适用于普通急诊患者;以灰色为标记的第四功能区,主要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收治[3]。对功能区进行详细的划分能够有效地缓解科室的拥堵混乱现象,可以更好地维持就诊的医疗秩序,保证医疗服务质量。(2)实施急诊分级制度:患者过多导致出现急诊不急的现象一直都是医院的一个常见问题,所以可以遵守“预检分诊、急重优先”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高危型患者、危重症患者、急症患者和普通患者。然后对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整体的培训,要求分管护理人员担任急诊的首要责任人,并且必须具备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患者急诊就医的时候,分诊护士需要对病情进行简单的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引导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候诊[4],实行重症优先的原则,避免因为传统的先来后到原则导致患者重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如果患者非急性发病,而且不是主诉较少的非急症患者,那么需要尽量将其候诊时间维持在4h以内;如果患者的体温在39℃以上,属于急症患者,需要在30min内安排患者治疗。(3)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指导: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急诊信息管理流程,全面地对护理进行管理,有效推进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5]。为了更好地提高门诊急诊的效率,需要建立急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电子病历为主要核心,并具备对其进行查询和检索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自动录入和信息的汇总,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无纸化的治疗。出诊的医师需要打开电脑点击鼠标和键盘就能够输入患者的信息,独有的信息汇总功能还可根据输入的患者信息生成报表,并以快捷多样的检索方式,快速查询急诊预检登记处的信息。急诊信息管理系统做为给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操作和管理信息的主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疗人员规范其诊疗流程和医疗文书,提高其工作效率。1.3观察指标观察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急诊所需时间、留观登记所需时间以及离观登记所需时间。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我院急诊科室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在就诊、留观、离观等登记所需要的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等方面和管理措施实施前比较大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科室的全面流程管理,其实质就是以流程为导向,使管理措施更加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在全面流程管理的影响之下,急诊科室的各个部门都能够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可以促使各个部门更好地进行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流程管理具有逻辑性,且不可预估也不可分解,通过对急诊科室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优化管理,可以突出工作的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在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制度后,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进了更为先进的办公理念,促使医护人员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急诊科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后,相关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明显提升,证明了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其通过对急诊科室进行科学地布置和划分,并且改善了预检分诊制度的执行效果,使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诊疗质量明显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医院急诊科室进行全面流程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护理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世英,陈婧婧,应春晓.全面流程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4(4):54-55.
[2]汪学丽.急诊护理管理应用全面流程管理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3(5):534-535.
[3]刘丽昕.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7(5):1638-1639.
[4]董建兰,居伟.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26):5928-5929.
【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我为你唱首歌作文(整理4篇) 2024-08-17
急诊了护理工作计划(收集3篇) 2024-08-17
医疗垃圾管理计划(收集3篇)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