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收集3篇)

时间:2024-08-24 来源: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范文篇1

一、目标

认真总结年全省首批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继续创建一批硬件软件达标、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

㈠坚持培育、创建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断加强综合能力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㈡坚持科学、先进、适度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科学制定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评估指标体系,确保活动的先进性与导向性。

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建活动要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创建结果要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㈣坚持多方参与、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动性,广泛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按年度分步实施。

三、基本条件

㈠在城市范围内设置、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㈡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第一名称注册,设置独立或相对独立的财务账号,独立核算。

㈢服务人口少于5万人的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1400平方米;服务人口5-7万人的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170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于7万人的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低于150平方米。如设置病床,以护理、康复病床为主。

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㈤政府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按照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能及时、足额拨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㈥机构两年内未发生任何责任医疗事故或违法违规事件。

四、星级(省级示范)机构标准

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环境温馨,人事、财务、资产、药品管理有序,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注重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

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医药费用控制良好,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㈢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满意,反映良好。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满意度高。

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总结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㈤按照《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考指标体系》分数达到950分以上。

五、创建活动安排

㈠创建阶段(5月11日-6月30日):各市组织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活动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并开展创建活动。

㈡自查阶段(7月1日-7月31日):参加创建活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评审标准进行自查,经自查达到标准的,填写《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表》和机构评分表、撰写创建自评报告及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照片、幻灯片或视频),向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评定申请。

㈢评定阶段(8月1日-9月30日):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定实行三级审核。区(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初评,将通过初评的机构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并汇总辖区机构的申报评审材料(包括《省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表》、创建自评报告、机构得分表及相关的影像资料),于每年9月15日前报省卫生厅。9月30日前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各市创建星级(省级示范)机构的申报材料进行书面审核和现场复核。现场复核以市为单位组织进行。同时,对年度全省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查复审,对复审分数低于950分的机构予以摘牌,并在全省通报。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原则上占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比例不超过15%。省卫生厅将在评选出的星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择优推荐部分机构参加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选。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范文篇2

扬州市医疗保险从2000年开展以来,通过协议化的管理模式和全市的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市区社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建设上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新一轮医改的背景下,通过医疗保险事业的不断壮大,更好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是卫生部门和人社部门共同的发展共识。

1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1)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居民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2)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3)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等服务;(4)为孕产妇提供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为育龄妇女提供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健康知识咨询和指导;(5)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体检、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6)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等服务;(7)为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8)为居家医学观察的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提供预防指导;(9)为在健康管理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转诊建议。

2全民医保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概况

扬州市医疗保险从2000年开始以来,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合作,通过协议化的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尤其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合理引导参保职工和居民进行就医,为广大的参保群众提供方便。

2.1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扬州市对一般住院按照医院等级,对所属等级内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住院结算,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级医院级别标准进行报销。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400元,起付标准至3万元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和建国前老工人报销比例分别为92%、94.4%和96%。3万-25万元为大病医疗救助,报销比例统一为9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为150元,报销比例为70%。

2.2开展门诊特殊病种服务。扬州市区范围内共有门诊特殊病种定点医疗机构21家,包括二级以上所有的定点医院、3家门诊特殊病种定点药店和2家规模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患有高血压Ⅲ期、Ⅱ型糖尿病、精神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参保群众提供就医购药服务,参保群众在这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其用于治疗本病的门诊特殊病种用药范围内的医疗费用,一个医保年度先由个人自付500元,按照80%予以报销,报销金额上限为2500元。

2.3实施一般诊疗费收费。根据扬州市相关文件精神,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收取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城乡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报销8元,个人负担2元;新农合基金报销9元,个人负担1元。所有参保人员凭医保卡(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通过医疗保险网络平台和结算系统,实行医保实时结算,直接报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实行按月结算,次月补偿。

2.4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扬州市所有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人均30元的标准,市与区1:1的比例补助给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保职工在社区就诊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省招标确定的基本药物中标目录选定适用品规,确定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并实行统一配送,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的收支差额,按照相关规定,由政府给予补偿。

3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思考

3.1开展门诊居民统筹:为减轻城镇居民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的负担,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同时也为探索开展城镇职工门诊统筹工作积累经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制度。取消城镇居民医保门诊个人账户,建立统一的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专户。门诊统筹的筹集资金用于支付参保居民在定点社区卫生机构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和其他符合规定的诊疗费。老年居民和一般居民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一年内100-500元之间规定范围内的费用,统筹基金支付40%,一般诊疗费由统筹基金支付80%。门诊统筹资金的付费方式实行在总额预算管理基础上,按人头付费,形成就医、支付、结算一体化的门诊综合管理体系。

3.2扩大门诊特殊病种、家庭病床定点范围:在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上,以方便群众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安全可控,将符合申请门诊特殊病种和家庭病床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服务范围。为参保职工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同时,加强医疗保险的监控,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范文篇3

关键词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6-0008-04

Statusandcountermeasuresforchronicdiseasesmanagementfocusingonestablishingexampl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

LiXin-jian

(ShanghaiMunicip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anghai,200336)

ABSTRACTThispaperwilldescribethestatusofmanagementforchronicdiseases,suchashypertensionanddiabetes,inShanghaianddiscussmai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managementforchronicdiseasescomparedwithnationalcriterionfocusingonexampl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

KEYWORDSexampl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establish;status;countermeasure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卫生部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1]。旨在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硬件软件达标、机构管理规范、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满意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管理在公共卫生部分占有较大比重。本文将进一步阐述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要求,描述上海在创建工作中所反映出的社区慢病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的思考。

1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的慢病管理要求

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的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总结各地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2](以下简称《2009版规范》)。《2009版规范》确定了10个服务项目,2011年5月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3](以下简称《2011版规范》)扩大到了11个服务项目,两个规范都确定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服务规范。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指导方案[1]中也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作为评价内容。

比较两个不同时间版本的规范可以发现,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基本要求没有大的差别。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是在两个规范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的管理和控制目标,这就决定了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

1.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

这是一个考评管理覆盖面的指标。考评要求按照当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以及常住人口,推算出当地高血压患者总人数,要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本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覆盖率达到30.0%及以上。

1.2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

这是一个考评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指标,所谓规范就是按照卫生部的规范要求开展管理。即对于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有4次面对面的随访。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目标是80.0%及以上。

1.3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率

这是一个评估管理效果的指标。血压和血糖的达标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的主要目的。所谓达标是已经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最近一次血压和血糖达到正常范围,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控制率要求是50.0%及以上。

2上海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我的小组作文(整理11篇) 2024-08-24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收集3篇) 2024-08-24

旅途作文300字 旅途作文300字小学生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