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主要理论知识(收集3篇)

时间:2024-09-04 来源: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范文篇1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是部级重点专科,按专业设骨伤、脊柱骨病、骨关节等7个病区,共开放床位315张。骨科系统共有临床护士132人,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34.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2人,护士61人;中专8人,大专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2.2评价方法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2.2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3讨论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骨科教学LBL-PBL-LBL医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6-02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传统骨科教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教育教学观念严重背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加拿大大学提出的PBL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主张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式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骨科教学实践中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基于以上原因,我院对PBL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适合我国骨科教学实际情况的LBL-PBL-LBL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内容是该院在骨科教学中实施LBL-PBL-LBL教学的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我院骨科专业的学生10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50人。A组为对照组,男生23人、女生27人,年龄21~25,平均年龄22.3;B组为观察组,男生26人,女生24人,年龄20~25,平均年龄21.9岁。由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课时分配

A组接受LBL-PBL模式,课时配置为2学时LBL课,2学时PBL课。

B组接受LBL-PBL-LBL模式,课时配置分为两期,前期2学时LBL课,1学时PBL课,后期1学时LBL课为增加课。具体授课方法如下。

A组的LBL课主要根据骨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骨折概论、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及常规治疗方法,采用教师口述讲解的形式,学生课上记录要点,课下自主复习、发现问题。LBL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完整地掌握骨折概论和开放性骨折的基本概念。PBL课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以临床实践中开放性骨折病例为例,就治疗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

B组前期2学时的LBL课和1学时PBL课与A组LBL课和PBL课教授的内容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B组后期增加了1学时的LBL课。LBL课上,教师以学生在PBL课上出现的问题为依据讲解一些骨科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的方法。比如,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术后护理以及一些具体的临床对策等。

1.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以成绩单中4个等级成绩的数量及平均分为依据;一种以学生的反馈评分表为依据。

将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单的成绩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100~90分、89~75分、75~60分、60分以下。分别统计两个组50人4个等级的数量,并计算出两组的平均分。

学生反馈评分表评价内容分为5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二是学生对教学大纲中骨科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三是学生对具体的骨科临床病例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四是学生对骨科中一些常规性操作的掌握程度;五是考试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这五个选项,每项0~5分,满分为25分。对两组各50名学生的教学反馈评分表进行统计,计算出两组的各项评分及总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学生教学反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连续数据进行Student检验,P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AB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P>0.05,这表示出科考试成绩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2.2学生反馈评分表比较

学生反馈评分结果显示,B组学生的各项反馈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评分P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AB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骨科具体病例的处理能力和对常规操作的掌握程度这3个方面。另外两个方面,AB两组的差异不是太明显。

3讨论

在医学外科教学中,骨科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骨科专业本身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传统的骨科教学采用LB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三中心”教学理念,一股脑地将相关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而且基于LBL的教学评价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来自学生的反馈,并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并不能与临床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很容易遗忘。这样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实际操作中用到某个知识点时不得不重新学习,在实践中强化理解和运用。但是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PBL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但是,通过骨科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PBL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骨科教学。基于PBL的骨科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把课堂教学及自学主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带入PBL教学中,确保PBL教学有的放矢。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式”学习,在PBL教学中积极性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些“吃力”,不得要领。另外,根据学生反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且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学生对具体临床问题的解决过于呆板、程序化,不能灵活应对、有效解决。这主要是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掌握实际的临床经验,只是生硬地套用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范文篇3

一、骨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二、骨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灵魂,作为骨干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教导学生,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哺育学生,用高尚的灵魂净化学生,要有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骨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维持正常教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体能。因此,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除此之外,骨干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预防和克服心理挫折,增强应变能力,保证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才能通过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学生培养成刚毅沉着、自主自信、勇于进取、敢于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骨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是与教师执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骨干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保证。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前沿性,有意识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要力求反映本专业、本学科的新成就与新水平,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体现专门性、先进性等特点。

五、骨干教师应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

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骨干教师应具备纯熟的业务技能

纯熟的教师个人专业技能是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骨干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

1.教学基本功

骨干教师要能准确运用普通话,语言科学规范,表现力强;书写规范、美观;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2.教学能力

骨干教师要能熟练地驾驭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娴熟地驾驭各种课型,课堂教学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3.教育科研能力

骨干教师应取得成绩,作出贡献。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上应做出成绩。这种贡献不仅是积极的,而且还是不间断地创新成果。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医疗废物垃圾处理实施方案(收集3篇) 2024-09-05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收集3篇) 2024-09-04

我的老家作文(整理11篇)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