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的作用(收集3篇)

时间:2024-09-11 来源:

塑料回收的作用范文篇1

[关键词]白色污染治理资源化垃圾分类对策

塑料自问世以来,以其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好、隔热、防水、绝缘、经济实惠、易生产等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使用量与日俱增。由于用后被随意丢弃,形成所谓的“白色污染”。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1.影响人、畜健康塑料废弃物对人的危害早的定论[1]。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存的氯乙烯单体能使人产生“肢端骨溶解症”,长期接触氯乙烯单体后,会出现皮肤硬化症,还有人出现脾肿大、胃及食道脂肪瘤、肝损伤、门静脉压亢进等病变。废塑料也会危及动物健康。动物误食塑料后,会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殖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引起动物的死亡。

2.影响环境卫生在城市居民区、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五颜六色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造成“视觉污染”。废塑料与其他废物混杂在一起,也易导致细菌、病原菌、蚊蝇等的大量繁殖,影响公众健康。

3.污染土壤、影响生物生长废塑料进入土壤中长期不降解,会对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的迁移转化、土壤微生物的类型和活性等理化性质产生深刻的影响,降低土壤肥力。土壤中残留的塑料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影响植物对水、肥的吸收;也会影响植物发芽、出苗,降低产量及作物品质。对土壤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4.影响航运及水力设施的正常运转废塑料进入水体,随水流漂移,一方面会影响水的流动,堵塞涵洞,降低防洪、泄洪能力;另一方面水中大量的废塑料会缠绕在水力设施如轮船、水力发电机等的转动部位并致其损坏,引发事故。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1.塑料用途广,使用量剧增

(1)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由于农用塑料增产效益高,导致其使用量剧增。塑料薄膜的应用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全国仅塑料包装业的年总用量就达5000万t;农用塑料年总用量在2000万t以上,其中在666.7万hm2耕地50余种农作物上应用地膜近1000万t,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塑料等的使用量亦达1000万t左右。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t塑料残余物遗留土壤,单位耕地面积塑膜残留量达3kg/667m2[2]。由于废地膜不易分解,积留在农田不易清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2)商品的生产与包装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一系列其他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包装过程,被用作包装袋、包装盒、防震泡沫塑料、隔层板及塑料产品等,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包装材料,1990-2000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3]。

(3)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方式也由“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都在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泡沫餐具的生产和使用量极大,食品包装、购物买菜的塑料袋使用数量也是惊人的。据调查[4],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消费已达100亿只,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购物袋消耗要超过万亿只。

2.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随手抛弃、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这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3.垃圾的袋装化为方便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在一些地区提倡垃圾袋装化。城市居民也习惯于将生活垃圾装进塑料袋内抛弃,给垃圾的分类、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剧了“白色污染”的程度。

三、目前的治理现状

1.填埋填埋法是我国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由于简单易行,勿需繁琐的操作工艺,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由于我国垃圾的产量大,并夹杂了大量废塑料,使其体积庞大,降低了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再加上废塑料非常稳定,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可在土壤中200年不降解,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因此,填埋法并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2.焚烧焚烧虽然可以销毁塑料袋并可以获取一定的热能,但在焚烧过程中,塑料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同时,建一个垃圾焚烧厂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3.禁用为了治理“白色污染”,国家经贸委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相继出台了相关“禁白令”。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法》明确规定对固废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原则,对地膜、一次性包装塑料制品的使用也作了有关限制。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6号令,规定到2000年12月31日,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4月23日、5月29日连续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禁白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收效甚微,“白色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一是塑料的诞生被誉为一场“白色革命”,已渗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使用管理不当带来污染而禁止使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老百姓很难接受,这也是禁白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二是国家针对治理“白色污染”的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的措施,给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上带来了一定困难,政府执法不严,执法多数是“一阵风”;三是“禁白令”配套措施没跟上,缺乏一套好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由此可见,治理“白色污染”,只靠单一的行政命令是很难行得通的。

4.替代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人们在寻求其他替代物来减轻“白色污染”。一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与一次性塑料制品相比,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尽管可降解塑料可被微生物降解,但总还是存在一个降解周期,用后如果不重视回收利用,同样可以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提倡以纸代塑。认为废纸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可以解决所谓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这会给我国并不富裕的森林资源带来压力;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并不环保。另外,纸不具防水性,在隔热、抗拉强度等性能尚无法与塑料相比。“以纸代塑”值得商榷。

四、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废物具有二重性,弃之不用即为垃圾,污染环境;回收利用即可变为资源,可重新造福于人类。废塑料是一种资源,清洁的废旧塑料可以被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因此,加强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造成“白色污染”的责任不在塑料本身,而在人类不恰当的行为。对于如何进行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宣传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了解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在“白色污染”治理中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到“白色污染”的治理工作中来。

2.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是解决垃圾污染,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如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日本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德国、韩国制定了《包装条例》等,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全国性的专门法规。因此,制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是有效治理“白色污染”的前提。

3.制订促进废塑料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不能仅靠行政命令,而要给回收、加工、利用塑料制品的企业以优惠政策,以经济杠杆调动积极性。建议有关职能部门或地方政府,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超市、大卖场以及连锁店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工作,尽可能多地把使用过的废弃塑料购物袋回收、集中起来,免费或低价提供给从事塑料再生利用的企业,解开塑料购物袋回收利用工作中,长期以来因回收成本高而无法运作的“死结”[5]。使众多的集体或个人积极地投入到废塑料的回收、加工利用中来,彻底根治“白色污染”。

4.加强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的技术研究废弃塑料经回收后,经过加工处理进行再生利用,制造成各种产品,才算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目前,尽管废塑料已经有了多种用途,但在回收、分选、处理的技术上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及综合利用技术,以使废塑料的再利用达到无害化及有效利用的要求,缓解环境污染。

结语

“白色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引导人们对塑料产品从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进行全程管理,重视回收、再利用环节,“白色污染”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参考文献:

[1]杨福馨侯林青:杨连登编著.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210

[2]崔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8

塑料回收的作用范文篇2

关键词塑料回收标志树脂聚烯烃聚酰胺PETHDPEPVCLDPE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见。对塑料知识的了解,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

1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塑化成型而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使用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其中树脂为纯聚合物,而塑料是以树脂为主的聚合物材料,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当塑料由纯树脂制成时,两个概念整理[1]。

2塑料的分类

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塑料的种类有近万种。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对我们认识塑料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有以下3种分类方法[2]:

2.1按树脂的受热变化分类

按照塑料的主要组成树脂的受热变化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是指成型后不能再加热软化而重复加工的一类塑料;热塑性塑料是指成型后再加热可重新软化加工而化学组成不变的一类塑料。

2.2按塑料的应用范围分类

按照塑料的应用范围可以将塑料分为整理塑料、工程塑料以及特种塑料。其中整理塑料的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成本低;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好、尺寸稳定;特种塑料的性能独特、价格高。

2.3按树脂的结构分类

按照树脂大分子链上官能团特性分类,可将塑料分成聚烯烃类、乙烯基类、聚酰胺类、聚酯类、其他类等。

聚烯烃类是指大分子主、侧链上都为烃类结构的一类树脂及其共聚物,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乙烯基类是指大分子主链为烃类结构,而侧链为非烃基取代基的一类树脂及其共聚物,包括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聚酰胺类是指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基团的一类树脂,包括内酰胺开环聚合物、氨基碳酸聚合物、二胺与二酸缩聚物等;聚酯类塑料是指大分子链中含有酯基结构的一类树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其他类包括纤维素类、聚氨酯类、氨基树脂类及环氧树脂类等。

此外,还可根据树脂分子链的结构分为线型、支链型和网状;按结晶结构分为非结晶型和结晶型;按聚合方式分为加聚型和缩聚型等[3]。

3塑料的应用现状

塑料以质量轻、成本低、易加工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建筑、医用、包装、汽车等。2002年底,我国的塑料消费量已位居世界第2[4]。塑料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塑料加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塑料行业总产值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26%;2009年,塑料行业总产值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22%[5];在过去的1年里,我国塑料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

塑料制品具有难以降解、污染环境、耗费资源、有的具有毒性等特点。随着塑料的大量使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塑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回收是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重要课题。

4塑料回收标志

1992年美国6个州立法通过了美国塑料工业协会设计出的1套塑料回收标志。该套标志由三角形和三角形里的阿拉伯数字1~7组成(见表1),表示塑料的材质

[6]。该套标志一般打在容器或者包装上,旨在方便回收,提高塑料的回收率。我国自1996年开始使用塑料回收标志。

4.1塑料回收标志1

1号回收标志表示该塑料制品主要由PET类树脂制成。PET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化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制成的聚合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1)酯交换反应

(2)缩聚反应

PET树脂为乳白色半透明或透明体。由于含有酯键,其在高温和水蒸气条件下不耐水、酸及碱的作用。其对有机溶剂如丙酮、苯、甲苯、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油类稳定,对一些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及重铬酸钾等也有较高的抵抗性。

生活中PET类塑料常用于饮料瓶、磁盘、录音带、录像带、打字机键盘、开关、电视机配件、钟表零件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PET类塑料在高温和水蒸气条件下不耐水、酸和碱的特点,尤其是饮料瓶,不要反复使用。

4.2塑料回收标志2

2号回收标志表示该塑料制品主要由HDPE类树脂制成。HDPE为聚乙烯(Polyethlene,简称PE)类树脂中的一种,即高密度聚乙烯。其密度为0.940~0.965g/cm3,无臭,无毒,无味。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HDPE属烷烃类惰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其制品具有耐油性、耐低温冲击性、强度高等优点。生活中HDPE类塑料常用于食用油、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牙膏等物品的包装。

4.3塑料回收标志3

3号回收标志表示该类塑料制品主要由PVC类树脂制成。PVC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PVC分子链中含有强极性的氯原子,分子间作用力大,使得PVC制品的刚性、硬度等都有所提高。但PVC树脂含有聚合反应中残留的少量双键、支链及引发剂残基,加上两相邻碳原子之间含有氯原子和氢原子,易脱去氯化氢,使其在光、热作用下易发生降解反应。因此该类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强光直射、避免在高温下使用。生活中PVC类塑料常用于雨衣膜、人造革、地板、壁纸、手套、绳索等。

4.4塑料回收标志4

4号回收标志表示该类塑料制品主要由LDPE类树脂制成。LDPE也是聚乙烯类树脂的一种,即低密度聚乙烯。其密度为0.916~0.935g/cm3,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作为烷烃类惰性聚合物,LDPE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在常温下耐酸、碱、盐及油,但不耐高温,强度不如HDPE。LDPE类塑料常用于食品、日用、蔬菜、垃圾袋等轻质包装及农业用地膜、棚膜、保鲜膜等。

4.5塑料回收标志5

5号回收标志表示该类塑料制品主要由PP类树脂制成。PP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PP树脂为白色蜡状固体,质轻,属烷烃类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PP制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耐100℃热水煮沸,可在100~120℃下长期使用;但其耐低温性差,在-5~20℃时脆化,因此不宜在低温下使用。生活中PP类塑料常用于微波炉用食物容器、水杯、桶类、盆类等。

4.6塑料回收标志6

6号回收标志表示该类塑料制品主要由PS类树脂制成。PS是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PS树脂为无色透明的固体,吸水率低。其化学稳定性好,耐一般酸、碱、盐、矿物油及低级醇等。其耐热性能不好,只可长期在60~80℃范围内使用。因此不要将其置于微波炉中,以免分解出有害物质。生活中PS类塑料常用于餐具、灯罩、梳子、牙刷把等。

4.7塑料回收标志7

7号回收标志表示该类塑料制品主要由PC类树脂和其他树脂制成。PC是指大分子链由碳酸酯型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一类聚合物。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7]:

(1)酯交换反应

(2)聚合反应

PC树脂为透明、微黄色或白色的硬而韧的树脂。PC耐有机酸、稀无机酸、盐、油等,但不耐稀碱、浓酸、酯等。PC耐高低温性好,可在-130~140℃温度范围内使用,但高温下PC树脂易释放出双酚A,因此应尽量避免高温下使用。生活中PC类塑料常用于防护玻璃、太空杯、药品容器等。

认识该套塑料回收标志不仅有利于塑料的回收,也有利于正确地使用塑料制品。由于塑料生产反应过程中的残留物质以及加入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而且生产塑料的原材料来源于石油,因此无论从健康角度出发还是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角度出发,我们都应做到正确使用、尽量少用塑料制品并且掌握回收知识。我国目前在塑料回收方面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环保知识的普及与相关立法上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广文,田雁晨,吕通建等.塑料材料的选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

[2]赵敏.塑料毒性与安全实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

[3]张子成,邢继纲.塑料产品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6

[4]杨惠娣.中国塑料,2003,17(11):1-10

[5]廖正品.中国塑料,2010,24(4):1-11

塑料回收的作用范文篇3

1869年,美国印刷工人赫特兄弟发现,把樟脑的酒精溶液当做增塑剂,将樟脑加到硝酸纤维素中,硝化纤维竟变成了―种柔韧性相当好、硬而不脆的材料,在热压下这种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制品,这种材料被称作“赛璐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由化学改性而来的天然塑料。赫特兄弟这一次发现的动力,是因为南北战争后台球运动在美国的上层社会越来越流行,但台球厂的老板却苦于做台球的原料象牙越来越难得,便以1万美元做奖励,寻找象牙的替代材料。

赛璐珞真的可以做成台球,但据说赫特兄弟并没有得到1万美元,他们自己建立了工厂,除了生产台球外,还用来做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及电影胶片。塑料会“模仿”象牙,会“模仿”金属,会“模仿”木头,它什么都是,所以它什么都不是。上层社会的台球因为塑料变成普罗大众的游戏,塑料将曾经的奢侈品变成大众肖费品。人们依赖塑料的便宜、便利,同时厌恶它廉价、低劣,毫无美学价值。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更让塑料无处容身,它不可降解,从不消失。废弃塑料难以自然分解,地球上的固体废物不断增加;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如果被海洋生物误食,很可能窒息、中毒等,影响海羊生态;焚烧废弃塑料又可能带来空气污染……谁还会想到,塑料的涎生从某种意义上延缓了非洲象灭绝的脚步。

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

6月底,记者就塑料的是非问题采访了国内某行业专家,

“我只是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数据,又不是追求这个名誉,就以行业专家的身份来写就行了。”采访结束时,对方一再要求不用透露身份,他说自己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就是怕报道会断章取义,“我并不只是说塑料怎么怎么好,我也有说它的缺点。”

Q=《旅伴》

A=不愿透露姓名的塑料行业专家

Q:塑料行业的规模有多大?

A:从世界范围来讲,如果讲体积的话,塑料远远超过钢铁的用量,钢铁―年要用14多亿吨,用掉的塑料是20多亿吨钢铁的体积;在我们国家,按体积算,每年用掉的塑料跟钢铁是基本相当的,你看到多少钢铁,就能看到多少塑料。

Q: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核心是因为它不可降解吗?

A:塑料最主要的性能正是因为它的耐久性,它在常温常态下耐久性长,这是它的优势,但是使用价值没有了,把它扔了不易腐烂,这又变成它的劣势了。塑料还有一个特性,它是石油副产品,能燃烧,着起来很厉害。现在使用的塑料产品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所有对塑料的负面评价要一分为二看。现在有人在炒作,有人在诋毁塑料,因为塑料的竞争性无与伦比。但塑料使用不当,你扔了以后不回收、不合适处理就是对环境的危害,这不是塑料本身的问题。

Q:那中国回收塑料的状况如何呢?

A:在中国大陆,每年要回收1200万吨废塑料,加上进口800万吨废塑料,一年回收废塑料2000万吨的量应该是存在的。而我国2010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6365万吨,其中进口量为2390多万吨。这6365万吨是纯原料,加上之前提到的2000J5-~屯废塑料,还有再加上相关助剂约300万

塑料

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塑料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但同时,塑料在自然界无法降解,废弃后如不回I恢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限塑令”

中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执行“限塑令”,与普通消费者直接相关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二是“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吨,总体塑料消费量达到8665万吨,按此计算,我们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就达到了64公斤,远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但是比发达国家还很低,比利时最高达到200公斤,美国约170公斤,日本约120公斤。

所以,一个是我们每年进口的塑料原料就是合成树脂量很大,一个是我们人均水平低,意味着发展潜力很大。塑料在我国方兴未艾,只要回收再利用工作做好,就是利国利民的战略型、资源型、环保型的新兴产业。

Q:也就是说每年有很大部分塑料没有进入回收环节?

A:没进入回收环节的很多了,因为很多种塑料还没有到报废期,仍在使用和发挥作用。不同种塑料一定要分类分开回收,这个是有难度的。我们把垃圾叫城市矿藏,塑料肯定是其中一种,除了超薄的塑料袋有不大的回收价值或者回收难度比较大,其余成为废塑料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得到回收。我们任何一个不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加10%的废塑料可以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有的产品加到30%还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我们提倡回收利用废塑料。这是目前人类先进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责任采取的节约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也是国家政策提倡和鼓励的。

Q:单就塑料袋而言,它是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的?

A:人们用完塑料袋,又把它装垃圾扔掉,我们国家又以填埋为主,一场大风刮得漫山遍野都是,造成视觉污染,它的回收价值不大,没人捡,所以薄的塑料袋就限制使用。但是你不用塑料袋你用什么袋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袋子它的环保性、节能性,它的绿色、低碳比得上塑料袋,从它的原料到使用寿命结束,塑料袋是最环保的,只不过收集不起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陆晓中老师把垃圾里的塑料袋压出托盘来,相当受欢迎,这是一个解决方案。至于怎样才能大规模做就是国家的问题,从我的角度讲,没有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Q:你如何观察“限塑令”颁布三年来的效果?

A:对于超薄袋的禁止,我是直接的参与者。“限塑令”出来两三个月,我们国家塑料袋厂就大规模倒闭或转产,超市里塑料袋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现在塑料袋禁了,垃圾袋销量上升了,所以我们垃圾袋用降解材料做,大家扔就好了,但也需要堆肥才能降解。我们提倡塑料是种有限的、珍贵的资源,应该重复使用,减少使用,不要浪费、奢侈地去用,任何一种资源都要把它效能发挥最大。如果说塑料袋确实不如其他袋子,那人们就用其他去了,这是市场的选

择,它的性能非常之好,其实无纺布还是变相的塑料袋,人们说无纺布是环保袋,我们一听就笑了。

Q:需要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还是让市场做选择?

A:我再表个态,市场上任何一种塑料制品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一种需求。塑料以前是满足吃、穿、用等普通的消费,现在我们的材料升级了,工艺升级了,正在向建筑、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高层次领域扩展,它是整个社会绿色发展的手段。塑料袋,我认为不仅是市场的选择,也是老百姓和社会的选择,任何一种材料都应该放到同一个起跑线、同一个政策环境下去评价,比一比谁是绿色的、谁是环保的,不能因噎废食,难道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你不能说这个餐盒不好回收就不用它,你得从它的生命周期和本身性能的评价、社会使用的评价、老百姓的评价、再看看国际的反应,综合各方面去评价才是最客观的。比如我们的食品没有塑料的包装,近期做的食品不久就会变质,塑料材料为食品保质保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又是节约节能的概念。用塑料袋应该收环境税

2008年3月初,中国限塑政策行将施行之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毛达和其他几位来自民间组织和高校的环保人士共同组建了“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政府建言献策,为公众提供信息支持。“很多环境政策都有问题,问题不是出在环境本身,而是出在制定这些政策的过程之中。我们希望借助‘限塑令’这样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政策,从自己的实践来找这个过程中和政府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我们不是随便说说,我们希望是有道理、有调查的。”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准备在今年暑假再次对北京“限塑令”执行情况展开调查。在最近一期《2010年商品零售场所“限塑令”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涉及杭州、哈尔滨和郑州三个城市。

调研报告显示,三个城市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为63.0%,三城市中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较2009年有所下降。在连锁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商家比例仅占26.3%。在连锁超市中,43.7%的消费者没有自带购物袋而全部购买或索取新的塑料购物袋,43.7%的消费者会在自带购物袋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或索取新购物袋,全部使用自带购物袋的消费者占2.2%,另有2.2%的消费者会滥用手撕袋等政策豁免的购物袋。而在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以上四种情况所占比例分别为41.2%、36.4%、4.4%和9.9%

调研报告认为“限塑令”的效力正在下滑,消费者的购物袋使用行为却比“限塑令”前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塑料回收的作用(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老舍的作文(整理4篇) 2024-09-11

塑料回收的作用(收集3篇) 2024-09-11

赢在专注作文(整理4篇)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