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应急管理方案(收集3篇)

时间:2024-09-15 来源:

食堂应急管理方案范文篇1

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高校食堂往往聘用文化层次较低的临时人员,这部分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付出与所得的工资差距较大,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往往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卫生操作不够规范,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食品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执行卫生的标准,导致食堂食品安全难以符合要求。

2.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食堂,食堂稳定看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先决条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改革进程,许多高校经营都采取了新的模式,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松懈,缺少专业经验和对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引导,未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为了确保高校师生的食品安全,高校应在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严格制度化管理,一是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事、责任到位。重视奖惩机制,对于落实好食品安全管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警告、处罚甚至辞退。二是建立产品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对食品采购、加工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登记,做到各环节有据可查,一旦某一环节达不到质量要求,能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整改。三是建立及时高效的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保持与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医院的密切联动,保证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迅速反应,准确决策,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应急工作,保证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

2.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通过确认食品生产过程中危害点并加以控制,达到食品安全生产和加工目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将预防和控制重点前移,保障食品安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HACCP可以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它通过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潜在危害的先期觉察决定了HACCP的重要性,通过对主要的食品危害,如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控制,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方面的安全保证,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要更好地应用HACCP体系,提高食堂管理及食品安全卫生水平,就需要从现实出发,结合食堂的发展现状,综合HACCP体系的根本内涵,了解其精髓,灵活地应用这一体系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

3.加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工作食品从业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高校食堂应定期组织全体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卫生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基本操作技能和关键控制点控制等,严格实施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后上岗的制度,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引导从业人员真正了解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深刻内涵,从而形成人人懂安全,时时有警觉的餐饮加工氛围。只有所有一线员工有了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才真正有保障。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食堂经营者的责任,有部分事故也跟高校学生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有关,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把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师生员工宣传普及卫生防病和预防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饮食,不买街头、校园周边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品,增强广大师生员工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和防病能力。同时,高校也可引入师生参与食堂的管理工作,让师生走入后厨,了解食品储存、加工制作的一系列过程,更加尊重后厨从业人员的劳动成功,珍惜粮食,也让食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改善。

食堂应急管理方案范文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卫生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卫生工作,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市区会议精神。2011年3月1日,我局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了2011年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会议;4月14日,与卫生局联合召开了2011年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三是及时下发、转发通知、文件。2011年以来,先后印发了《关于对全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2011年春季学校及其周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2012年黄岛区消除麻疹行动方案》、《2011年春季学校(托幼机构)公共卫生综合执法检查方案》、《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青岛开发区中小学生阳光亮眼工作规范》的通知,转发了市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公共卫生检查的通知》的通知等。四是完善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发生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我们把落实制度、靠制度防控作为工作的根本抓手。在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爱国卫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近期又出台了《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索证制度》、《学校(托幼机构)供、管水人员体检培训制度》、《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设施清理、消毒制度》、《学校(托幼机构)供、管水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学校(托幼机构)发生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水污染报告制度》、《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检测制度》八项管理制度,并指导学校认真抓好落实。

三、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区已将健康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有反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板报、广播、活动展板、主题班队会、手抄报比赛、校园网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对公共卫生知识进行宣传,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三是加强卫生知识培训。我局先后多次对全区中小学、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初级救护知识、青春期保健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常见病防治知识及饮食卫生知识等专题培训。3月1日,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培训,4月14日,与卫生局联合开展了2011年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了我区校医(卫生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6月份,与区红十字会将联合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提高了我区校医(卫生保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强化饮食卫生管理

把学校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作为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重要内容来抓,围绕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通过下发规范性文件,督促学校加强对食堂及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使该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二是建立饮食卫生考核机制,在每年对学校校长履职情况及办学绩效考评中,把学校饮食卫生安全管理作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指标,并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生活环境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2009年,我区43所中小学完成了学生饮水安全工程,共计投入157.6万元,配备节能型温开水饮水机214台,具有开水数字打卡出水功能、温水温度调控功能、供水时间控制功能,有效的保障我区各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随时喝上放心的温开水,既解决了学生饮水问题,又保障了学生接水时的安全。四是实行规范管理。我区所有附设学生食堂学校,在教体局、卫生、疾控、卫生监督部门等的规范要求和督查下,食堂工作人员都实行了持健康证上岗、佩证作业、定期审验和一年一次体检制度,学生食堂普遍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两证缺一不可。对学生食堂管理提出了细化的具体要求,学生主食原料定点采购、索证、食物取样留检等管理制度,都提出相关具体要求并得到规范实施。

五、加强教学卫生管理

我区加大资金投入,教室环境卫生不断提高。根据山东省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方案,2年来,共投入300多万元,对学生课桌椅、灯光照明、黑板进行了更换、维修,多数学生用上了可调式的桌椅,灯光照明、微小气候和黑板逐步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要求。

六、加强传染病防控

根据市局要求,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控制度,坚持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病因追踪登记,做好消毒、通风、疫情上报等工作。学校配合卫生部门和疾控中心还特别注重了对突发性、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学校(幼儿园)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流感等疫情,组织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时间、对室内的消毒、对患儿的隔离等情况,为卫生部门研判疫情、及时处置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依据,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甲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传染病在校园的发生和蔓延。实行入园幼儿,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入园、入学后注重预防免疫。多年来,我区没有出现因流行性传染疾病大面积感染引发重大事故。

七、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我区严格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了对学生的常规体检,以校为单位,建起了学生体检健康卡和体检档案。针对学生体检暴露出的诸如营养不良、摄入食物结构单一、热量不够等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家长,学校和家庭采取增加品种和提高饭菜质量等办法,力争使学生膳食营养趋于平衡。对视力低下、龋齿、沙眼、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和肥胖六种学生常见病,我们一方面要求学校坚持常规体检,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将确诊患病学生告知家长,并进行及时矫正和医治,从而将学生常见病发病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食堂应急管理方案范文篇3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一)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xx。

3、组员:体卫处、总务处。

(二)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组。

1、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治工作组。

(1)组长:分管副校长。

(2)组员:学校中层领导、校医及各班班主任。

2、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组。

(1)组长:分管副校长。

(2)组员:总务主任、班主任、学校医务人员、从事食品卫生工作相关人员等。

3、防治流行病工作组。

(1)组长:分管副校长。

(2)组员:中层领导、校医、各班班主任等。

(三)工作职责与要求。

1、建立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由学校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带头,工作组长具体负责。全面加强学校卫生安全防范,确保学校师生健康。每期检查考核,列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

2、建立学校卫生安全信息上报制度,由各组组长督促各部门建立学校卫生安全信息上报,由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医务室分别进行信息收集。

3、每学期对食堂全体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进行闭卷测试,并坚持按A级食堂标准及食品卫生每周一次检查,食堂食品24小时留样。每学期安排卫生健康小报评比、出卫生专刊两次、召开一次学校卫生安全专题会议,每月对寄宿生进行二次食堂卫生质量师生问卷调查,每月15日学校进行卫生检查,把卫生安全常规性工作落在实处,落实工作由各工作组负责。

二、应急处置。

(一)学校卫生安全紧急情况的分类。

1、流行病。

社会总动员进入流行病防治期,或在学生群体情况较大面积发烧咳嗽等具有流行病症状的情况,以及发现经医院确诊有我校在校学生。

2、食品食物中毒事件。

师生中大面积、短时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现象。

3、急性肠道、肝炎等传染病疫情。

师生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呕吐、腹泻、恶心等;发现确诊病人或社会大面积流行。

4、流行性感冒等一般流行性疾病。

师生中随季节变化出现大面积的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

(二)学校卫生安全紧急情况处置。

1、防流行病工作程序。

(1)班主任发现学生发烧、咳嗽等可疑症状——报告医务室。检查学生状况——报告校长室,决定处理方案——转送病人至市级以上医院隔离治疗——症状确诊为流行病后报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小组——启动工作方案——上报县卫生防疫站和教育主管部门、进入紧急状况。学校领导发表广播讲话,稳定师生情绪。

(2)封闭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与病人接触的人员一律隔离:由学校安全组人员与公安武警人员进行管理,设置隔离区域,由防疫部门划出警戒线。

(3)各部门和学校有关人员对全校进行大面积消毒,医务人员对隔离人员进行检查确诊。未在隔离区域内的师生员工由县教育局决定作出安排。

(4)封闭期内,在省、市、县有关部门指导下,学校全面做好组织工作,后勤保障工作,安全保卫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家属安抚工作。

(5)省、市、县防疫部门下达解除隔离通告后,学校按照防止“非典”流行病的预防方案,并经县教育局同意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和各种预防防治工作,落实晨检制度、消毒制度、清扫制度,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师生健康安全。同时写出报告,分别向有关部门汇报。

2、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1)发现师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报学校领导小组商定,启动工作预案,并上报县卫生防疫和教育主管部门,迅速进行处理。

(2)迅速将有食物中毒症状师生送往附近市、县级医院抢治疗。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封闭食堂,饭菜取样交市、县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并由学校领导进行广播讲话,稳定师生情绪。

(3)省市、县卫生防疫部门拿出检验报告,与学校共同分析食物中毒原因,迅速追根寻源,查出造成食物中毒的责任原因。涉及市场营销部门的食物质量问题,报请工商、公安、防疫等部门迅速查处。属于学校食堂经营食品问题,查清事故责任,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4)按照救人第一的原则,全力做好中毒师生抢救工作。同时耐心细致做好师生及家属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使患者较快的恢复健康。

(5)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认真整改。同时,加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掌握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3、防止肠道传染病、肝炎的工作程序。

(1)师生中发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呕吐、腹痛、恶心等,医务室检查、由专人送至附近县、市级医院检查治疗,检查结果确诊后迅速报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县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启动应急方案。

(2)按照省市、县防疫部门要求,配合做好有关消毒隔离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师生情绪。如需要设置隔离区域、封闭有病源接触史的有关人员,学校安全保卫人员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划出警戒线,有关工作进入工作状态。

(3)配合省、市、县防疫部门对校区进行大面积消毒,有接触史的人员由医务人员进行检查确诊和治疗。未在隔离区域内的师生上报县教育局后决定是否放假或正常上课。

(4)学校有关工作人员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组织工作,后勤服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保证隔离区域内隔离人员情绪安定,生活方面得到保障。

(5)经省、市、县有关部门解除报告后,组织师生返校恢复正常教育活动,加强卫生教育,确保师生健康。

三、安全防范。

(一)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做到:

一个目标——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二个层次管理——校级统一管理,3个安全工作组分层次管理。

三项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

四项重点工作——卫生健康安全教育、卫生健康信息网络申报、全校爱卫工作、食品监督与检查。

五项常规制度——卫生安全责任、学生教师晨检报告制度、食品质量监督制度、定期消毒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

(二)学校卫生安全预警的四个层面到位:

第一层面:班主任、医务人员、食堂管理员、寄宿生管理员第一时间到位。

第二层面:学校3个卫生安全工作组成员10—20分钟内到达现场开始工作。

第三层面: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30分钟内到达现场研究部署,制定紧急措施,宣布启动预案。

第四层面: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电话通知一小时内到达现场,提出紧急方案,指导学校开展工作,对紧急事件检查勘察,拿出权威意见。

【食堂应急管理方案(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雨中行走作文(整理4篇) 2024-09-15

食堂应急管理方案(收集3篇) 2024-09-15

精灵王国作文(整理4篇)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