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后感(整理9篇)

时间:2024-06-14 来源:

论语的`读后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就是:孔子说:“颜回的品德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很简陋的巷子里面,一般的人忍受这种困苦忧愁,而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之心。颜回的品德多么好呀!”

孔子说的对,我的境遇比颜回好一千倍,但是我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经常发脾气,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比如上次踢足球,对方的人拉我,然后用手把足球扔进球门去,我的怒气好像熊熊烈火一样在我的拳头上发泄了出去,把刘光耀的腰给打伤了,后来我后悔万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但我只知道我打伤了刘光耀。

不过,看完这篇论语后,我以后再不会了,我会笑看人生的!

论语的读后感篇2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论语的读后感篇3

这本书让我感动,让我知道了古时候的人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如何孝顺父母。这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东西,他们真的`太有智慧了。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意思是:学习了东西后,要常常复习,才会很愉快。有朋友来这里,是不是也很愉快的啊。而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能炫耀自己的才华,这样才算得上是君子。这就是古人想要告诉我们后辈对于学习和朋友的交往中应注意态度。

还有这样一句话是讲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是要告诉我们真正对待父母,不止是照顾,而是要尊敬父母。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天下百善孝为先。

这本书现在我还只能简单的懂得这些道理,要真正的理解里面的深奥,还得多下功夫。在这里面更让我知道了几百年前圣人们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读后感篇4

孔子乃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只会疑惑而不肯定,所以我们绝不能这样。孔子也说过,一个人只要学习了,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如:“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样,你自己的学问一定有所长进。

除此之外,孔老先生还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涕;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遵从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你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了《论语》,我深刻地领悟到,要尊敬每一个人,这样,每一个人才能尊敬你。做人,一定要多学习,多动脑,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论语的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论语》,它教了我怎么做人、怎么学习、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

《论语》是一个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论语》传到汉代出现了三种传本。东汉灵帝时所刻的熹平石经用的就是《张候论》的传本。

《论语》还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论语》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论语》还十分不容易令人真正领略其中深刻的意义,而且其中的诗句又是非常的多。例如“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告诉了我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做什么事都要其中勤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为他人着想;把国家看成第一;尊老爱幼……孔子的一句句话都真有说服力啊!

《论语》当之无愧为我们的国学经典。

论语的读后感篇6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所谓巧言令色,字面上理解,就是会说话,表情丰富,鲜仁,当然就是指这样的人心地不会多么好。是的,从哲学上来说,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简单,但真要从具体事具体人上来分析,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楚的。同一件事,有的人能用表情和语言把这件事说的上天的好,也能说的入地的.坏,但事情还是那个事情,这是根本不变的。问题在于,受者有可能受别人言语行为的影响,而失去最真实的感观。这就是巧言令色的害人之处了。而这种人为什么鲜仁呢?他们不会有一说一,而是怎么对他们有利怎么说,而不管他们的说词是否会损害别人的正当利益,他们的做为全得服从于个人的利益,自私到了极点。一个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还能期望他有仁义么?

论语的读后感

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这句话来自《论语》,是我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每当我读到这些古典名著,我都忍不住赞叹壮丽的中国文化。四本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辉煌的宝藏在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意思是看到贤人要想跟上他,看到坏人要反思自己是否和他有类似的问题。这句话教会我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向所有人学习,随时随地注意学习,不仅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的短处,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虚心求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如果遇到不懂的.人,要及时咨询别人,尽量跟上别人。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的精神,那么你,你还是原来的你,不会有进步的步伐,生活也不会有动力,动力决定你的成败!

所以要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精神!

论语的读后感篇8

今天,妈和我从网上收集了《论语》的名句,我和妈妈背了三四句。我背的是: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也乐意?有朋从远处来,不亦君子。子说:温故知新,可为师。子说:学而不思则忽,思而不学则危。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知也。通过这些著名的句子,我们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思考、学习和理解,我们必须回来再次巩固和复习,以免忘记。

以后每天晚上我都要抽出十分钟背几句话,连妈妈都答应我,以后她也会跟我背诵,朗读!

论语的读后感篇9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论语》读后感100字。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字》。

【论语的读后感(整理9篇) 】相关文章:

写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整理5篇) 2024-06-13

狼王梦读后感(整理9篇) 2024-06-13

《小桔灯》读后感字(整理4篇) 2024-06-13

荷马史诗读后感作文(收集2篇) 2024-06-08

《卖米》的读后感100字(整理7篇) 2024-06-06

寒假高中作文《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2024-06-04

红岩读后感500字作文(收集6篇) 2024-06-04

优秀初中作文(整理8篇) 2024-06-14

论语的读后感(整理9篇) 2024-06-14

《张穆然》观后感(整理2篇)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