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周总结(收集3篇)

时间:2024-06-15 来源:

大学一周总结范文篇1

苏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周长。

2.学会测量具体物体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事物,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

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各自准备一份作业纸。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卷尺,一把刻度尺,长方形、三角形硬纸,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建立问题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1.由现实情境引出周长概念,初步感知周长。

(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东明万福公园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东明县万福公园玩一玩。看,万福公园的景色多美呀!(课件出示公园全景图)我们从公园东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这是东明湖。每到节假日就会有好多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来这儿划船。为安全起见,管理处的叔叔们要把湖边围上栏杆,那他们得准备多长的栏杆?你们来帮一帮叔叔们好吗?是不是首先要知道湖水一周的总长?那么,这湖水一周的总长,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好吗?数学上我们就把它叫做周长。看,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沿湖边围一圈儿,又回到了这一点,这个总长就是这个湖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

评析:谈话创设出学生喜欢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导课方式新鲜富有创意,学生乐于接受。

2.感知荷花池的周长。

(课件展示荷花池)经天桥走过水湖向右拐就到了河塘。欣赏完美丽的河塘,谁来指出它们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度?(可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指一指,之后,课件描给学生看。)

评析:这部分的教学一方面延续了情景中求知,同时从视觉上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事物的周长,从而为认识周长的意义做好了准备。

3.触摸感知周长。

例:认识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数学课本的封面,然后指名说一说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并用手指出具体是哪一部分的长。

小结:数学课本封面四周的长就是这个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之后再让同桌合作指给对方看,看对方指的是否正确。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一周”指的是既封闭又不能重复。

评析:指、说数学课本封面、桌面、黑板面的周长,让学生动手动脑,不仅能亲自经历求知的过程,同时也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二、迁移类推,自主感知平面图形周长

小朋友,刚才我们指的说的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相应平面图形的周长。像前面的荷花池、湖、数学课本封面等。那下面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呢?(课件出示一组图形)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用红色水彩笔描一描,描好后,拿到前面展示。

小结:像这些平面图形,我们描的边线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以上,我们认识了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那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周长?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强调“一周”,加深学生理解)。

评析:平面图形的理解较抽象,这部分设计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给出相应平面图形,使学生由实物过渡到平面,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创设操作情景,探索测量方法

课件出示:

1.小组合作,先讨论测量方法,再动手测量。

2.活动结束后,选出代表汇报。

3.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给予指导。

注意:第1、2组测量长方形、三角形硬纸的周长,并把计算方法写在图形上。第3、4组测量树干、树叶,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分组汇报测量结果,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对学生的结果给予肯定或补充。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轻松一练,巩固新知

刚才小组活动每一组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下面请跟随老师再到东明万福公园转一转,看大家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教学知识。

(课件显示植物园)这儿是一块生态绿地,花草树木真美啊!这里有几个可供游客休息的仿真树桩。小朋友,谁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告诉大家树桩的周长呢?(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描出树桩面的周长。)

评析:以逛公园为主线把所学知识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堂小结

今天咱们一起游玩了东明的万福公园,并且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周长,那你们对它有什么认识呢?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大学一周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193-01

高校图书馆统计就是将统计方法运用于高校图书馆这一社会现象,对高校图书馆及高校的各项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1]。

图书馆还书统计数据可以反映三个方面的内容:图书馆的文献利用情况、图书馆读者的需求以及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以笔者所在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周、月、年还书数据来分析各类图书流通情况。唐山师范学院现有读者普通本、专科学生15000人,教职工1000人。图书馆还书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

一、周还书统计分析

以2009年的一个平时周(2009.05.18-2009.05.22)来看,如下表所示:

由平时周借、还书统计图所示,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周一到周五读者还书数量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周一还书量最大,达到1850册占周还书总量的33.3%,社科类的图书占当天还书总量的42.7%。周二还书1109册,占周还书总量的20%,社科类图书占当天还书总量的40%。周三还书912册,占周还书总量的16.4%,社会类图书占到当天还书总量的37.3%。周四还书880册,占周还书总量的15.8%,社科类图书占到当天还书总量的37.5%。周五是一个还书的最低点,仅还书809册,占周还书总量的14.6%,社科类的图书占当天还书总量的34.9%。纵观一周还书情况,周一和周二还书量最大,几乎占了周总还书量的50%。在归还的图书中,社科图书的归还量占全部还书量的比重最大,达到了39.4%,究其原因在于,唐山师范学院是一个以师范教育为主,文、理、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并举的学科格局。正是由于这样的学科格局造成了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读者群倾向于社科类图书。

另外,图书归还率还随着考试类别的不同发生着变化。以2009年六月份四六级考试前后一周语言类图书归还率为例。考试前一周语言类图书归还率达17.2%,后一周达22.6%。同比增加了23.9%。在考试前一周中。周一的图书归还率最低达14.3%,周三和周五的持平,周二和周四持平,均在19%左右浮动。而考试结束的一周中,周一的图书归还率达到了全周的一个最高峰值25.6%。其次是周二和周三。在考试结束的这一周中,前三天的还书总量占到了全周总还书量的80.4%。与上周的前三天相比,同比增加了12.4%。这说明考试前读者对该类图书有很大需求,因此还书率不高。而当考试结束后,读者对此类图书需求不在导致了该类图书归还率激增。

同样在计算机考试和各类考试中也有所体现。这说明,当出现某种特定事件时,例如某项考试、某项测验、毕业论文写作或者某专业的专业论文写作等等,特定读者群对特定的某些图书需求量激增,导致该类图书流通量加大,随之带来的是还书率的降低。而当这种特定事件结束时,读者的需求量急剧降低,还书率随之升高。由此从还书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还书率与读者需求呈反比,特定图书的还书率与特定事件的结束有关。

二、月还书统计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9年全年还书量达到了191903册,其中六月份归还数量最多,达到了24220册,占了全年还书总量的12.6%,其次是12月份22991册,占到全年还书总量的12%,然后是3月份22429册,占到了全年还书总量的11.7%。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是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特定的读者群体导致了在一年之中每月还书率有很大差异。从月份上来看,一月份、七月份和八月份处于假期中,还书率很低。我馆为了方便读者假期阅读,在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份都会增加了每位读者的假期允借册,因此大部分读者急于将图书还掉以便借更多的图书,导致了这两个月份还书率的增加。

纵观全年,上半年1到6月份还书总量为109133册,占全年还书总量的56.9%。这是由于每年的上半年都会面临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以及毕业生毕业的问题。而且据统计上半年各类考试比下半年的多4%。根据上述论断,上半年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比下半年要大6%,因此图书归还率也比下半年高6.9个百分点。

三、年还书统计分析

由上近六年图书馆还书总量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在2004年-2009年这六年中,还书量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达到了一个最高峰,全年共归还图书达273448册。这与随着每年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院逐年增注购书经费投入有密切的关系。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2004年还书总量仅有58161册,到2009年达到273448册,比2000年增长了370.2%。2004年社科类图书年还书量为45551册,占全年的78%;2009年社科类图书还书量为215155册,占全年还书总量的75%。

社科类图书归还率的下降说明了读者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社科类图书而向多种类的图书转变。这也说明了我馆图书种类在不断的更新。由原来以文科为主,向多学科多种类迈进。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开展读者需求的调查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图书馆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业务工作。通过对还书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图书馆了解读者需求变化,为加强管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提供准确的依据。

而本文中,我校教师和本专科生是我馆图书的重要读者群,通过对他们还书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了解我校各学科教学、科研的方向,成为了我馆调整各类图书补充计划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大学一周总结范文篇3

本班有43名同学,其中男同学9名,女同学34名。为了更公平、公正的对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因此把本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男女比例、自由组合相结合分成四个大组,依次为狼牙—凤舞九天(12)、晨曦瀚海(10)、a—one(10)、be—90(11)。每一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各一名。每一大组分成两个小组,由正副组长各分管。

二、班级管理

本班本着“我的班级我做主,我的班级我改善”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管理,每周由四个组进行值周组轮流制。值周组负责管理、记录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值周时间为每周六开始到下周五结束。每周一班会进行两个组的交接,每组都要有计划和总结,以及小组的学习情况和纪律情况的公示,评出周冠军。

三、评价方案

(一)学习方面:分成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日常测试三部分。

1.学生自评:按小组在课堂回答问题次数和课后交流。以五分为基础进行加减分。

2.教师评价:利用教师课堂反馈表的形式,分成课堂表现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分a、b、c、d四等,

即:a.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5分)b.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3分)

c.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1分)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0分)

3.日常测试:无论那一科考试,各科课代表在考试后算出小组的平均分,记录在册。

每堂课都有评价记分,每天一汇总,每周一公示,每月一总结,确定各组等次或计分,选出明星小组和星个人,每学期综合评价,根据周评价结果,评出学期先进,主要采取分数形式。

(二)纪律方面:主要以值周小组为主,管理记录小组自习纪律、迟到早退、快乐大课间评比(以级部评定为主)、卫生评比。以五分为基础分进行加减。扣分、加分都要注明原因。

(三)文体活动:

1.班会承办:由值周组承办班会,围绕主题各个小组分别以演讲、娱乐节目等形式展示,同时进行两值周组的交接。

2.文体活动承办:小组轮流举办活动,可以是体育比赛也可是文娱比赛。每周一班会时间承办组公布计划,一周准备时间,一周比赛时间。每两周评出优胜组,给予表彰,同时成绩记录在学期总评中。

【大学一周总结(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精选]重阳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3

放风筝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6-12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7篇) 2024-05-30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运动会的作 2024-05-20

小学一年级满分作文(精选5篇) 2024-01-24

苦难的历程读后感(整理3篇) 2024-06-15

大学一周总结(收集3篇) 2024-06-15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认识(收集3篇)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