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心得体会(收集3篇)

时间:2024-06-17 来源: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

关键词警务人员心肺复苏情况调查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37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功能的紧急急救措施。以往研究表明,猝死一般以心源性居多[1],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往往发生在各种突发性灾害、交通事故以及家庭、公共场所和行走路途中。有统计表明,在我国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不到2%[2],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某些地区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院外复苏成功率达26%。为什么国内与国外院外复苏成功率有如此大的悬殊呢?针对发生在院外的心跳、呼吸骤停这种情况较常见,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各种突发性灾害和交通事故降临之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往往是警察,所以警察是现场实施紧急应急处理“第一人”[3],他们了解、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的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对本市108名警务人员心肺复苏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市108名警务人员,其中男102例,女6例,其中本科15例,大专83例,中专以下10例。交警30例,刑警30例,派出所治安警察48例。工龄2~23年。

调查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部分内容为依据,自行设计了CPR问卷调查表,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在设计问卷调查表的过程中,笔者先后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对问卷调查表有关内容效度的指导和建议。CPR(心肺复苏)问卷调查表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工龄、学历、警种、是否接受过培训。②CPR技能的自我评定(10×10分,100分):判断意识丧失的方法、判断呼吸停止的方法、复苏时患者放置、开放气道以及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复苏有效的判断、什么时候停止CPR。③当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是否愿意施救。④是否认为有必要并且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的培训。⑤了解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途经(多选):如学校、电视、书籍、网络、专门的培训。⑥最希望通过哪些方式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多选):如讲课培训、相关书籍、电视教学、其他。⑦参加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希望得到的支持是(多选):如希望单位大力支持、希望能有时间、希望能有机会。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

结果

被调查的108名警务人员中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正规培训的例数为0。他们获取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的途径大多是通过非正规、系统的途径,如通过杂志、电影、电脑了解到的,或是参加驾驶执照培训时偶尔听过辅导,或是朋友、同事平时聊天听说的,其中通过杂志了解者6.48%,电影2.88%,电脑5.56%,培训0,其他1.85%。CPR技能自我评定得分仅为16.85±4.20。

有99.07%警察认为当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愿意主动施救,有91.67%的警察认为有必要并且愿意接受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对获取心肺复苏知识的态度,认为迫切要求者占29.63%,积极者占62.04%,一般者占4.63%,消极者占3.7%。

讨论

据报道[4],2007年北京市每150人中仅仅只有1人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接受过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培训的人员不足1000万[5]。然而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医护人员相对不足,特别是在基层乡村,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专业急救人员更显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大城市已开始试行警务人员的CPR培训。如北京市公安局在2007年就规定,把持有“红十字急救员证书”列为民警晋升警衔的条件之一[6]。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地方象北京市公安局那样重视院前急救工作,珍爱生命。

结合对我市警务人员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情况,被调查的108名警务人员中接受过心肺复苏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正规培训的例数为0,CPR技能自我评定得分仅为16.85±4.20。分析其原因:①在我国各类警察院校没有开设心肺复苏知识课程;②日常警务工作繁忙、复杂没有时间、精力进行培训;③经费保障不足,缺乏足够人力、财力进行培训;④领导重视不够,民警自觉学习不够。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第一在我国全民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在校学生的义务教育,通过各类培训机构将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增设为必修内容;要充分挖掘和培养社会救护力量,积极鼓励和提倡“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行为;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别注重对一些特殊群体如警察、消防员、导游,驾驶员、服务员等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针对性教育和培训,因为他们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活动范围广,接触的人员多、数量大,所以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有可能成为紧急施救的“第一目击者”,并能通过他们对其周围的人群起到间接传播作用,从而达到有点到面,全面普及的效果。而且经过培训的这部分特殊群体既能发挥现场急救作用,又能弥补院前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体制的不完善和医疗卫生机构对院前急救多样化的不适应,从而缩短和弥补患者院前的无治疗期,减少了医患纠纷,扩充了急救资源,提高了急救成功率。

为此我院领导正在加紧与公安部门进行沟通与协商,希望能对本市一线工作的警务人员进行CPR知识与急救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本市警务人员的CPR知识水平和现场急救的技能,逐步形成“我会救人,人会救我”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要改变我国目前心肺复苏知识和急救技能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全民积极参与,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华大地一定能形成“我会救人,人会救我”之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何新华,李春盛,许丽,等.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709-711.

2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53-154.

3李玉肖,陈实娥,朱琼,等.培训警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及意义[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58.

4姜葳.三大瓶颈妨碍急救培训普及三大瓶颈妨碍急救培训普及[N].北京晨报,2007-07-04.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2

应急救护比赛策划书【1】

活动名称:凯里学院理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会

活动时间:xx年9月17日8:00--17:30

活动地点:31205教室

策划主办单位:凯里学院理学院

承办单位: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合作单位: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指导中心、

邀请嘉宾: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指导中心

黔东南站站长李昌仁

理学院党熊正文副教授

理学院副院长董秀红教授

培训师:龙京华老师、龚连俊老师、余松涛驾驶员

参加对象:理学院xx级全体新生

活动宣传:

1、平面宣传,横幅、海报

横幅2条(分别挂在校门口,3号教学楼)

2、媒体宣传:黔东南记者

凯里学院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理学院团总支宣传部学生会记者站

活动目的:

现代社会中,人类交往日益频繁,活动空间日益扩大,生活方式日益丰富。然而,意外伤害事故也因此而更为频繁地发生,据统计,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人数的100-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或救护不当而造成永久性的残疾或死亡。

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及时正确的事故现场抢救,除了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外还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受伤者的伤情恢复程度以及能否成活,往往取决于现场及时的抢救。有专家认为,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处理比后期在医院治疗更为重要。

为能利用科技进步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急症、意外伤害,向第一目击者的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正确的基本救护理念和技能,以便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争取救命的黄金时刻。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健康成长、安全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活动内容:

救护新概念、人体解剖概述、现场心肺复苏术(cpr)、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重大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处理、火灾事故现场的急救处理、触电事故的急救处理、溺水事故的急救处理、地震逃离等。

活动流程:

一、活动启动仪式

由主持人开场白介绍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的领导及嘉宾,并介绍参加培训的必要性。

二、领导发言

1、邀请贵州省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指导中心黔东南站站长李昌仁讲话;

2、我院党总书记熊正文讲话;

3、副院长董秀红讲话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三、培训活动正式开始

有三位老师分别上课。

具体安排:

1、由理学院学生会文娱部安置话筒设备;

2、由理学院团总支组织部、宣传部、记者站布置会场;

3、由助理班主任维持会场纪律;

4、由学生会主席团提供后勤服务;

5、由团荆涛老师、副书记王顺意负责接待;

6、由荆涛老师负责餐饮工作

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方案【2】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突发事件所致伤亡,树立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根据省红十字会《关于实施市20XX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20XX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任务

全镇初级救护员培训50人,普及性救护培训500人。

二、培训对象

本镇区域内的学校师生、社区居民、重点行业相关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各类志愿者等。

三、培训时间

2014年5—6月。

四、培训内容

初级救护培训参训人员须完成中国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救护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后,由市红十字会发放《初级救护培训合格证》,成为初级救护员。普及性救护培训为知识讲座和技能操作,使受训者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不发证。

五、项目进度

第一阶段(4月):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5月):全面推进阶段。镇红十字会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6月):总结阶段。镇红十字会全面总结今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情况,并将完成情况上报。

六、组织保障

镇成立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在镇红十字会内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市卫生局负责为培训工作提供师资和技术支持。镇政府组织人员参加普及性救护培训,并提供培训场地。镇区各学校组织辖区内学校师生、校车驾驶员参加培训。各村(居)负责组织本辖区内村居民等参加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3

[关键词]脊柱外科;急救流程培训;急救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8(b)-0158-02

不管是颈椎骨折患者还是颈椎病术后患者,都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造成呼吸困难[1],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因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的时间较长,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因大脑缺氧时间过长而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如何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抢救,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而提高护士的专科急救综合能力,是成功实施抢救的保障[2-3]。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研究与运用[4-5]。为培养本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制订了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本科护士统一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脊柱外科护士30名(包括工作3年内的轮转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3名,护士14名。

1.2方法

1.2.1培训按急救流程对涉及的项目如吸痰、吸氧、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呼吸囊的使用、心脏按压、急救用药等进行培训。

1.2.2演练演练是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病例编写剧本,由演练组成员根据剧本分配角色完成整个急救流程,对于新到本科的护士,要求她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反复参加演练,除患者为模拟人以外,其余均为真实的临床场景。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流程见图1。

1.3临床评价标准

培训+演练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选项。共发放调查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结果

护士对培训+演练效果评价较好,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在6个项目中,没有护士选择“无帮助”一项,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表1)。

3讨论

医护人员要胜任急救工作,除了应学会一般技术操作外,还必须要具有对病情的评估、判断、决策、指挥协调、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等非技术性能力[6-7]。脊柱外科患者因痰液阻塞、喉头水肿、手术部位血肿压迫、颈髓损伤等原因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在清除痰液后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定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不能在吸痰等环节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耽误抢救。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急救流程进行培训+演练,护士不但熟练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提高了应变能力、急救处置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8-9]。从参加培训护士的调查提示,培训+演练与以往的培训方式相比,具有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点[10]。培训+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同霞,周芬,王玉和,等.2种方案防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22):2091-2092.

[2]赵戎蓉,吴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9.

[3]张晓萍,戴晓洁,张英,等.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4-66.

[4]赵远莲,江智霞,吴永清,等.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00-1102.

[5]刘家红,杨青,郑显兰,等.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6]秦俭,孙长怡.心肺复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3):183-186.

[7]任素芬,徐兴亚,任海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角色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12-213.

[8]曾慧,江智霞,黄芸,等.应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培训的角色功能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9):898-899.

[9]梁园园,江智霞,柏晓玲,等.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J].护理学报,2011,18(9):1-3.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精选]重阳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3

放风筝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6-12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7篇) 2024-05-30

自律讲座心得体会(整理5篇) 2024-06-17

急救培训心得体会(收集3篇) 2024-06-17

打工心得体会优秀(整理7篇)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