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记(整理9篇)

时间:2024-06-18 来源:

端午节日记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上街去买东西。街上的人真多啊!

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我想:他们一定也是来买节日用品的吧!

不一会儿,妈妈买了雄黄、酒、艾叶和菖蒲,还有很多我喜欢吃的菜。妈妈说要为我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我心里美美的。回到家里,妈妈让我把艾叶和菖蒲插在门上,还在屋前屋后洒下了许多雄黄酒,妈妈告诉我这样能驱凶避邪,防蛇和蚊子盯咬。妈妈还给我和妹妹的头上、手上、脚上都涂上了雄黄酒,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中午,我家来了很多客人,有外婆、外公、阿姨、舅舅……大家吃着粽子喝着饮料,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端午节。我心想要是天天过节那该多好啊!

名师点评:小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家过端午节的过程。作文中心很明确,条理也比较清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述的。首先描写了小作者和妈妈去街上买东西,紧接着描写了家乡的一些习俗,如涂雄黄酒。然后描写了全家和亲戚一起吃饭,描绘出了全家和乐融融的画面。作文的最后是小作者心里的想法,表达出了对节日的留恋,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作文的不足在于没有突出重点,每个环节描述得都差不多,也没有特别的情节,让人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端午节日记篇2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节。早上,姥姥对我说:“每年的粽子都是我自己包,今年你想不想跟我学怎么包粽子?”我拍着手说道:“好!我也想自己包!”

我随姥姥带到厨房。姥姥先把大枣洗干净,然后把猪肉和香菇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又在锅里炒熟,捞出备用。接着,拿出提前腌好的咸鸭蛋,把蛋黄取出来,盛在一个花边的盘子里……而我呢,正高兴的给姨妈、表姐、爸爸妈妈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姥姥家吃粽子和白米包子呢!

不一会儿,姥姥把所有材料准备齐全了,我让姥姥去休息,接下来就让我大展身手吧!我照着印象里姥姥以前包粽子的样子,先拿起两张苇叶,重叠在一起,右手一转,就把苇叶卷成了圆锥体。然后,我舀几勺糯米,再分别放入鸭蛋黄,把苇叶填满。接着我左手握住苇叶和糯米,右手拿出一根绳子,在苇叶外边绕了两圈,系了一个蝴蝶结,哈哈,一个小小的粽子就包好了!就这样,我不厌其烦的包着各种不同馅料的粽子,不一会儿就包了一桌子。姥姥马上把粽子放进锅里煮。

粽子煮好了,亲戚们也快到齐了,他们看到我包的'粽子,都对我赞不绝口,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我对大人们说:“在某一个粽子里,我偷偷放了一颗糖,谁吃到谁发财哦!”大人们笑了起来,我的脸也害羞的红了。

今天的端午节我很开心,我体验到了为家人服务是多么的自豪。粽子香香甜甜,我们的生活更是香香甜甜!

端午节日记篇3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日记

随着日历的翻动,又一年的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已经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了,人民不但没有淡忘它,反而更加重视它。有句名谚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现在已有端午小长假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囊和悬艾叶菖蒲等。这诸多的习俗,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一大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外婆家。看见外公在门口做着什么,于是我走上前问了问外公,外公说:“我在做菖蒲剑,只要把它给粘在门上,能防虫蛇,驱蚊辟邪的。”菖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中含有挥发性香油,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功效。先取一片菖蒲叶剪一段40厘米左右长的段,再修剪成宝剑头的形状,然后再剪一根10厘米长的一段,两头顺一个方向斜剪一刀,最后把短的交叉插在长的三分之一处,一把菖蒲剑就做好了。

我们如法炮制做了十几把剑,再把它粘在家里的每扇门上。后来,我还跟外婆学包粽子、洒雄黄酒。我在外婆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我期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来。

端午节日记

今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境参加了“陶然亭端午节纪念屈原活动。”

早上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同学们身穿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向陶然公园走去……

我们首先来到了“华夏明亭园”。那里的景色十分优美,园中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耸立其中,还有仿造的汨罗江,江中的龙船栩栩如生。这一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同学们此纷纷朗诵童谣,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园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们感染,停下脚步聚拢过来。

我也上台活力饱满地朗诵了我编写的`童谣《五月五》

楚国屈原大诗人,忠诚报国反被谗。秦灭楚后投汨罗,后人纷纷把他赞。五月初五端午到,洒扫庭院挂香艾。吃过粽子龙舟赛,雄黄酒饮除病害。

毫无疑问,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教导着我们。随后,我们参观了李大钊生前工作过的办公室,以及一对革命烈士夫妇的公墓,并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园,但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感叹今年的端午节过得可是分外有意义啊!

端午节日记篇6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日记篇7

“呼噜——”“呼噜——”伴随着我的梦乡,我渐渐来到端午一国。

“哇!”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呀!”我的鞋为什么粘在地了?我舔了一口,“哦!”原来是糯米呀,那可怎么走啊?这是我发现了,路人穿的鞋都是棕叶做的,原来穿上棕叶做的鞋袋,不怕粘住。正好我口袋有几个粽子,我把粽子吃完,用粽叶叠了一双鞋穿了上去。“咚,咚,咚”远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我马上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比赛开始了,我参加黄队的队伍,我当打鼓手。在裁判的宣布下,“轰”比赛开始了,队伍们争先恐后向前赶,可龙舟无论多大劲划都不动,没想到我一失足竟然坠落到了河里,心里感到不安,我竟然没沉下去,“哎”原来是一片粽子海呀!龙舟只所以不动是因为粽子粘住了,我灵机一动,开始狼吞虎咽吃粽子,为龙舟打开了一条通道,龙舟飞快的“飞”了起来,我们黄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又开始瞎逛了起来,见了一堆粽子,我上去就是一口,这是我听见有人喊“吃人了,吃人了,吃人了”,一个个警官来围捕我了,“啊”

谁在尖叫?只见妈妈的脸红红的,愤怒地说:“干吗踢我?”我说:“对不起!”原来是南轲一梦啊!

端午节日记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吃过早饭,我和妈妈搭乘爸爸的摩托车去街上凑热闹。路上,交通显得有点拥挤。行人比平日里增加了不少,车流也时断时续的。交警为了特别保证节假日里的交通安全,在交叉路口增设了岗哨。我们只能缓慢地行进。我沿途看见不少的妇女手提着大把小把的我叫不上名来的药草往家里赶。这是往常所没有的景象。端午节时,不少的`人家都要买很多的药草,晒干后存放在家里,平日里用来泡澡或沏茶用。至于艾叶、蒲草之类的买回家后就直接插在门窗上,用来避邪驱五毒。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了MM广场,停好车后,准备去采购一些过节用的东西。因为人多,一不留神,我们就走散了。我和爸爸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集贸市场附近的路段。这里比平时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路两边,一字儿排开,地面上摆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草。那些从乡下上来的农人们今天忙得是不亦乐乎。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比他们栽种的农产品似乎抢手得多。路口处,有一个老太婆在卖一小包一小包的东西。我对此顿生了好奇心。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买了一小包,从中取了一小点,撒放在了我的头顶上,并告知我这种东西叫雄黄。据传说,人们在端午节时带上它就能避邪。呵!天下竟然还有这等事。我越发地对端午节感兴趣了。

我们转悠了大半个上午,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的。

端午节日记篇9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色彩和滋味惹人喜欢,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一位古人的怀念。

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人们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做成粽子。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极了,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补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传说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国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造成国土沦丧的后果。他满怀忧愤,抱石投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每年端午节,总是把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江中,让鱼儿吃扔下来的食物,使屈原的尸体不受伤害。

老人们说,吃了粽子要学习屈原的爱国品格。难怪人们吃粽子的时候,老人总要讲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日记250字

【端午节日记(整理9篇) 】相关文章:

[荐]端午节日记1(整理9篇) 2024-06-18

端午节日记(整理26篇) 2024-06-11

五年级端午节日记400字(收集26篇) 2024-06-01

五年级端午节日记(收集8篇) 2024-06-01

端午节日记精选(整理8篇) 2024-06-19

端午节日记(整理9篇) 2024-06-18

[精选]三年级日记(整理5篇)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