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6篇)

时间:2024-05-20 来源: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1

目前的静脉注射用药,无论是在药物选择,还是配伍方面都有一定的安全用药参考信息,可供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护士参考。然而,关于雾化吸人治疗的用药方案以及药物配伍的信息却非常有限。近期美国发表的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混合配伍指南采用了易于使用的表格形式,为临床提供了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的各种参考信息。在该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现状,专家们制定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共识,根据不同疾病提出了雾化治疗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常用雾化吸入方案及剂量推荐

阻塞性气道疾病是雾化吸入治疗的首选适应证,尤其是哮喘急性发作。对于能用定量气雾剂或干粉吸入等方法的患者,雾化吸入一般不作为稳定期的常规治疗方法,常规推荐见表1。

哮喘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规律给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与每4小时给药1次相比,间断按需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雾化治疗的次数,减少心悸的发生。因此,持续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待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按需间断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患者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在持续雾化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过程中,应做好心电监护,注意检测血钾。

与单药治疗相比,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时,联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住院率。但在轻、中度哮喘发作时,联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是否可以获得优于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联合应用可能只是导致过度治疗和经济上的浪费。尤其在住院患者中,联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并未表现出比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单药治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

有研究显示,与单纯吸入沙丁胺醇相比,同时吸人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可降低住院率,尤其是对哮喘重度急性发作患者。另有研究显示,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较吸入双倍剂量布地奈德可更有效地改善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清晨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夜间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鉴于对全球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无论是否为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均不推荐常规使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但鉴于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实践报道,医生可酌情使用。2011年中国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患儿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可显著缩短喘息缓解、咳嗽缓解和肺部湿哕音消失时间,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儿童肺炎在儿童肺炎的治疗方面,研究显示,治疗伴有哮鸣音或痰鸣音的肺炎患儿,速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在咳嗽持续时间、咳嗽难易程度、哮鸣音或痰鸣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盐酸氨溴索单药治疗。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Cochrane数据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布地奈德混悬液也可用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

婴儿喘息症状支气管舒张剂可用于治疗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喘息症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婴儿喘息症状的研究显示,通过储雾罐、面罩、定量吸入器或面罩、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肺部沉积量占给药剂量的O.3%~1.5%。一项随机双盲交叉研究显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可明显降低患儿呼吸系统阻力。另一项研究显示,早在25周胎龄时,胎儿即对支气管舒张剂存在反应,建议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之前,在出生后第2周及早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降低通气治疗的气道阻力,从而改善肺功能。以上疾病常规推荐药物剂量见表2。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定期消毒雾化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雾化器,保证有效输出量。

支气管痉挛严重时,避免超常剂量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以防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不仅未出现支气管舒张,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即所谓“治疗矛盾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药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温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应寻找原因,注意避免。

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化吸入;油性制剂也不能以吸入方式给药,否则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时,应注意用氧安全,禁止在有氧附近吸烟或燃明火;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2

【摘要】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好发季节及原因以利于加以预防。方法将11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患儿按月份观察人数。结果观察发现10月份至4月份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季节,呼吸道流行病期,对有患病史的患儿要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及时预防性用药及护理,明显减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季节;原因;预防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可发生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也称哮喘性支气管炎,系指婴幼儿期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支气管炎[1]。目前有学者认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实际是婴儿哮喘的一种表现[2],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带有喘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观察发现大多数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病程和较长,住院治疗时间也比其他支气管炎较长,保持水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往往不尽人意。据2000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为0.5%~3.4%[3]。为了减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笔者对好发季节及原因着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1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诊断均符合1998年制定的《儿童哮喘防治方案》。其中男99例,女18例,年龄在4个月~3岁之间。排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入院时咳嗽为主伴喘息,咽充血,起病急,呼吸稍促,有些患儿可伴腹泻,杳体可见轻度三凹征,听诊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及痰鸣音,呼气相延长。按月份观察发病人数,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春、秋、冬季发病率明显增高,占93%,住院时间平均10天左右。

2发病率高的原因分析

2.1解剖特点婴幼儿的气管及支气管都比较为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其黏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气道更加狭窄,分泌物黏稠而不易咳出,从而产生喘鸣音。春、秋、冬季特别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引起感染,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

2.2感染因素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较常见的有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春、秋、冬季,因为天气转凉,刮风,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的原因及家长对婴幼儿的保健知识缺乏,保护措施不当而随时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

2.3过敏体质因素婴幼儿患病毒感染甚多,同一病毒在不同人体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患儿曾患湿疹,上呼吸道感染者易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春、秋、冬季因为风大,吸入各种病毒、细菌、各种动物手、灰尘、尘螨、花粉、各种化学物品及家庭装饰材料对过敏性体质婴幼儿来说都是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原因,并反复发作。

2.4遗传因素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也有遗传因素,约占30%左右,父母及亲属当中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儿易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特别是春、秋、冬季受外环境的影响发病率增高。

3预防措施

3.1进入喘息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温18~20℃,湿度55%~65%。高发季节鼓励婴幼儿多喝凉开水,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保持支气管黏膜湿润,同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和过热,并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3.2鼓励曾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体变化的适应能力,但避开风大,呼吸道疾病流行期,空气污染较大的场所及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3.3尽量避开过敏原。如花粉、刺激性强的化学制剂,各种灰尘,避免在家养狗、猫等。鼓励婴幼儿家属经常到空气新鲜处吸入新鲜空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降低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3.4注意家属与患儿自身过敏史,血清IgE水平。特别是喘息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应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及早给予哮喘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焱,王淑兰,等.儿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3

河南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治疗的10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平喘、抗感染和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复合脉冲治疗仪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控制4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控制34例,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关键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脉冲磁性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3(c)-0009-02

Atomizationinhalationcombinedwithcomplexpulsemagnetictherapychildrenasthmaacutephasecurativeeffectobservation.

YANGCongqinGUOShuanCHENJuan

HenanFifthPeople’sHospitalofLuoyangcityinpediatric,Henan4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tomizationinhalationcombinedwithcomplexpulsemagnetic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reatingchildrenasthmaacutephase.MethodsCollectedfromMarch2012toAugust2013forthetreatmentof100casesofacuteepisodeofasthmainchildren,the50cases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controlgroupgivensmoothwheezing,anti-infectionandatomizationinhalation,observationgroupinthecontrolgroupandcompositepulsetreatmentonthebasisofthe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clinicalobservationgroupcontrol46cases,3caseshadmarkedeffect,improvementin1case,thetotaleffectiveratewas100.0%.Clinicalcontrolof34cases,6caseshadmarkedeffect,improvementin3cases,thetotaleffectiverateof84.0.0%,comparingthetwogroupshav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Atomizationinhalationcombinedwithcomplexpulsemagnetictherapychildrenasthmaacutephasecurativeeffectisdistinct,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Childhoodasthma;Acute;Aerosolinhalation;Pulsedmagnetictreatment

儿童哮喘,特别是急性发作期,治疗难度较大,患儿主动配合治疗较差等特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尽快减轻喘息症状,缩短发作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是治疗的关键,雾化吸入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广泛认可,近年来,我们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治疗的10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男1~11岁,平均年龄6.6岁,主要表现为肺部喘鸣音及干湿性罗音、咳嗽、喘息等,病程1个月~2年,平均1.2年。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男1~10岁,平均年龄6.5岁,主要表现为肺部喘鸣音及干湿性罗音、咳嗽、喘息等,病程1个月~2.6年,平均1.5年,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主要表现、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平喘、抗感染和雾化吸入(其药物组成:盐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15mg+0.9%NS2mL+硫酸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20063231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雾化液2.5mg+布地奈德混悬液(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1mL,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复合脉冲治疗仪治疗,治疗方法:将哮喘药贴片固定于治疗仪的2个电极上,然后将贴片选择粘贴于患儿背部的肺俞、肩胛下区、定喘穴,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节好治疗所需参数:时间20~30min,温度36~38℃,强度1~3,接通220V交流电源进行治疗。2次/d,连续5~7d为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监测,观察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

1.3所需仪器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ZHXF-001型)(廊坊市天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治疗。

1.4疗效判定标准[1]

①治愈:哮喘平息,听诊两肺哮鸣音消失;②显效:治疗20min后,喘息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状况明显改善,哮鸣音消失;③有效:喘息症状减轻,缺氧症状改善,哮鸣音明显消失;④无效:哮喘发作症状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样本及组内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和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测定值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EF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和PEF测定值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控制4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控制34例,显效6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据WHO统计,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2],而我国至少有2千万左右,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雾化吸入疗法被列为防治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3]。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病,也是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之一,雾化吸入可直接将药物作用于支气管的病变部位,起效快。布地奈德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吸人性糖皮质激素之一。其抗炎作用是泼尼松龙的15倍,氢化可的松的100倍[4],吸入布地奈德首先穿过细胞膜,与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结合,再穿透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起到抗炎作用。未与激素受体结合的布地奈德可与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形成复合物而无活性,当激素受体从细胞核内出来后,该复合物又通过脂解作用游离,与激素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而抗炎,从而延长了在肺部的储留时间,从而加强了肺部局部抗炎效果[5-6],而且这种独特作用仅在肺部组织细胞中发生,在血中布地奈德会被迅速清除掉,从而不会增加全身不良反应。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可以刺激肺泡П型细胞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并促使黏液分泌、溶酶体释出,从而使黏液中黏多糖解聚,降低黏液痰的黏稠性,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排出[7];并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纤毛运动加强,维护呼吸道的自净功能,减少气道的堵塞,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呼吸状况;同时,硫酸特布他林还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防止肺损伤。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将电极作用在人体的特殊穴位,使电极上的中药片在人体组织中产生脉冲,引导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人体内,具有消炎镇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作用,使患儿在安静、舒适的情况下得到“内病外治”靶向作用。

本组实验结果写实:观察组临床控制4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0%。与张云梅等报道,采用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总有效率100.0%[8],结果一致,因此,雾化吸入结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该结合使药物内外作用、双重起效,从而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文献]

[1]龙琼芳.婴幼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不顺从性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12,16(12):26.

[2]任立歆,王雨萍,邹映雪,等.布地奈德、特布特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样支气管炎[J].临床肺科杂志,2012,13(5):660.

[3]刘爱云,刘晓桂,贾红芹,等.两种吸入疗法治疗重症哮喘病人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1,18(1):1998.

[4]宋红艳,崔玉涛,刘世英,等.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16(5):281.

[5]刘爱云,牛晓桂,贾红芹,等.两种吸入疗法治疗重度哮喘病人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2,6(22):79.

[6]张焱林,杜超英,吴晓玲.支气管哮喘病人使用定量吸入剂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13(13):55.

[7]彭素近.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8(8):60.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4

【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2015年国内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达成多项专家共识,其中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之一,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简要介绍了MP病原学、MP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重点介绍了儿童MP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诊断,介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在儿童MPP中的治疗作用和方案。

MPP的临床表现MPP在全球范围均可发生,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发生。MPP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则夏秋季节为高发。MPP好发于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但

MPP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多呈阵发性子咳,少痰,偶有血丝,咳嗽逐渐加剧,病程约2周或更长。重症病例可发生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纵隔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呼吸窘迫、死亡等。大约25%的病例可累及皮肤、黏膜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也有一些患儿肺外表现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难治性MPP是指MPP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重者。年长儿多见,病情较重,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长,常表现为持续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胸部影像学进行性加重,甚至有坏死性肺炎和肺脓肿。容易累及其他系统,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MPP的诊断MPP的病原学诊断包括MP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和核酸诊断等。MP培养敏感性低但特异度高.血清学诊断是目前诊断MPP的常用方法,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的是IgM和IgG的混合抗体,单次MP抗体滴度≥1:160可作为诊断MP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的参考。恢复期和急性期MP抗体滴度呈>14倍增高或降低时,可确诊为MP感染。ELISA可分别检测IgM和IgG。IgM一般在感染后4~5d才出现,持续1~3个月甚至更长。核酸诊断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快速,可用于早期诊断。

单靠胸部X线很难将MPP与其他病原菌肺炎相鉴别。婴幼儿MPP多表现为间质病变或散在斑片状阴影,年长儿则以肺实变及胸腔积液多见。胸部CT检查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与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肺实变较间质病变吸收慢,合并混合感染吸收也慢。MPP一般在4周时大部分吸收,8周时完全吸收。

MPP的治疗MPP的抗感染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等。近年来,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体内外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仍然保持着对MP的强大抑菌活性与临床疗效。四环素类可能使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须应用于>8岁患儿。氟喹诺酮类可能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流感

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该共识对儿童流感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并发症、治疗、预防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仅表现为轻型流感,但大多数感染患儿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在40%左右波动,发热时有寒战、手足发凉,或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等症状,少部分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流感易合并肺炎,甚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甚至死亡。

流感的诊断流感流行季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考虑疑似流感病例:①发热伴急性呼吸道症状和(或)体征(婴幼儿和儿童可只出现发热,不伴其他症状和体征);②发热伴基础肺疾病加重;③住院患儿在疾病恢复期间又出现发热,伴或不伴呼吸道症状。

符合上述疑似流感病例诊断标准,有以下1项或>1项实验室检测阳性者.可确诊流感:①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ET-PCR);②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③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④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升高。

流感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

流感的治疗在发病48h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儿童流感治疗可选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那米韦)与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6月龄儿童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对流感病毒感染起保护作用。

【儿童呼吸系统喘息性疾病】

喘息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气道炎症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从而缓解喘息的主要治疗药物。2015年发表了《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

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其扩张支气管的效应是氨茶碱的1000倍左右。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代表药物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的协同性强,是治疗急性喘息的主要药物。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独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作用维持时间长,具有舒张支气管和协同抗炎的作用。常用药物有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此类药物在慢性持续性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已得到认可,特别是LABA与ICS联合治疗持续性哮喘已列入各类哮喘诊治指南。

茶碱类药物短效茶碱可作为缓解药物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已不推荐茶碱类制剂用于儿童哮喘的缓解治疗。但本药价格低廉,在安全血药浓度范围内,目前茶碱类药物仍是我国治疗哮喘的选择药物之一。

肾上腺素不推荐用于儿童哮喘的缓解治疗。通过吸入给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能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硫酸镁常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果不佳、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作为附加治疗,可以通过静脉和吸入2种方式给药。

异丙托溴铵为速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SAMA),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一般不宜单一使用SAMA治疗儿童急性喘息,多与SABA联合雾化吸入,常用于中重度急性喘息发作时的治疗。

儿科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方案推荐

支气管哮喘吸入型SABA的按需使用是缓解症状的首选措施。SABA可以极其有效地快速改善哮喘的症状(证据水平A)。SAMA不能作为一线用药,可作为重度急性发作或SABA疗效不佳时的备选药物。由于疗效和安全性都比较差,茶碱已不再被推荐。

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确诊的基本条件。SABA可以雾化治疗、气雾剂吸人治疗或口服药物治疗,药物剂量与典型哮喘相同,大多数患儿治疗1~2周咳嗽症状减轻或缓解。

毛细支气管炎对于有哮喘高危因素(哮喘家族史或个人史)或有早产儿肺部疾病史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或重症患儿,可以试用支气管舒张剂,观察临床效果,如无改善则考虑停用,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可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用于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喘息症状。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5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呼吸道症状,是疾病出现时呼吸系统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也是呼吸系统出现疾病时一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适度咳嗽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体现在其可以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引发咳嗽的原因复杂多样,由于异物、炎症反应及化学物刺激等作用于胸膜、气管粘膜及气管时均可能引发咳嗽。慢性咳嗽的病因更为复杂,可以由单个病因引起,也可由多个病因导致[1]。慢性咳嗽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引起儿科临床的重视,现介绍一下儿童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治进展。

1儿童慢性咳嗽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程时间是>4w[2]。儿童慢性咳嗽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咳嗽可能的潜在疾病,咳嗽性质及咳嗽病因,咳嗽时间进行分类。按照可能潜在疾病以下3种:预期的咳嗽,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咳嗽[3],其中后两者属于慢性咳嗽的范畴,他们之间虽有不同,但仍有着交叉联系,并不能完全区分开来。所谓预期咳嗽主要指在一些疾病的进程中咳嗽作为一种必然症状出现,儿童咳嗽绝大多数属于这类,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咳嗽。非特异性咳嗽是指患儿就诊时的唯一症状是咳嗽[4],X线胸片并无明显异常且病史体检对并无任何线索给诊断这类患儿大多数症状并不严重有时可以自行缓解。特异性咳嗽即可以查到病因的,一般可根据患儿在就诊时的临床表征及X线胸片等来确定发病原因并确定进一步诊治方案,例如异物入侵、结合、炎症入侵等引发的咳嗽。

2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儿童鼻腔比成人短,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且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支撑能力不够(由于儿童软骨缺乏弹力组织且较为柔软)。此外,由于粘液腺功能不够完善,因此不能分泌足够的粘液是起到保持湿润,起到干燥加上纤毛运动作用差使得吸入的微生物不易被清除。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许多方面与成人相同,不同之处:①成人咳嗽敏感性与性别有关,而儿童咳嗽敏感性更多的受气道内径和年龄的影响与性别关系不大,②儿童咳嗽反射不成熟,③儿童咳嗽主诉主要来源于父母,可靠性受限制。

3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3.1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pperairwaycoughsyndrome,UAC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5]。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同时可能会引发哮喘。在儿童中感染性鼻炎和细菌性鼻窦炎为常见。儿童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并且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易于感染;此外,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因此在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窦炎。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引发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因此在临床上如果能对过敏性鼻炎做有效控制可能对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引发的咳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引发的咳嗽有其自身特征,一般发生在早上起床或者发生改变时伴随着阵发性的咳嗽,但白天和夜间咳嗽较少。

3.2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慢性咳嗽[6]许多病原体的感染均可以导致儿童慢性呼吸道感染,其中包括病毒、巨细胞病毒、细菌结核等的感染,对慢性咳嗽儿童肺泡灌洗液的研究发现感染机制占主要地位。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指急性病毒感染后所引发的咳嗽,虽然病理目前并不太清楚,但病程可以>25d。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由于患儿并未完全从上次感染引发的表征中恢复过来又被感染,使得病程延长,咳嗽可能还会加重。另外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压迫气管导致堵塞或者引起继发性的感染。此外,气管炎、肺炎及结核等均可能引发咳嗽。

3.3哮喘哮喘也是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一种气管炎症[7]。咳嗽并不是哮喘的唯一症状,哮喘一般还伴有喘息及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虽然咳嗽时哮喘的一种表征,但绝大多数咳嗽当不伴有喘息时并非哮喘。

3.4气道损害虽然气道损害与咳嗽见得关系并未被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气道损害是慢性咳嗽的另一诱发因素。儿童解剖特点在于他的气管较为柔软且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因此使得气道分泌物不能及时被清除从而使咳嗽时间延长。研究表明血管环等任何可能引起气管狭窄的因素均可能会引发慢性咳嗽。

3.5胃食管返流病胃食管返流病指食物由胃十二指肠返流入食管导致食管发生炎症,同时反流物刺激呼吸道导致其发生炎症引发咳嗽等症状。胃食管返流病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证据并不充分,因为儿童呼吸道症状也会加重胃食管返流。食管疾病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引起咳嗽:①咽喉反流引发的咳嗽:咽喉反流指反流物上行到食管并到达咽喉部[8]。此外,反流物还可通过咽部继续上行,到达口鼻、鼻窦等部位并且进入气管,引发呼吸道不适或者咳嗽等。②当反流物少量进入气管时会引起机体对咳嗽的敏感性增加同时可能引起气道炎症,最后导致急慢性的咳嗽。③食管-支气管神经反射:这是生物学基础,气管和肺组织存在4种类型的神经纤维,即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兴奋性和抑制性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食管和气管共同起源于胚胎前肠,而且同样的迷走神经通路作为基础。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是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迷走神经C纤维有可能是主要的传人纤维,支配呼吸道的传人纤维中75%是支气管肺传入C纤维。④食管动力异常因素:食管动力异常在反流性咳嗽中起到重要作用,食管动力异常如括约肌松弛,食管张力低等均使得反流物上行更加容易,因此增加了反流物刺激咽部等的机率,也增加了对食道气道损伤的风险,而这些均为咳嗽的诱发因素。⑤胃食管返流病患儿中咳嗽症状与其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有关[9]。气道高反应性是由多种因素刺激产生的对各种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刺激的反应性增加。当气道反应性增加时使得机体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强,也就更易被外界刺激引发咳嗽。

3.6异物吸入导致的慢性咳嗽解剖学表明,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侧方伸出,右支气管短粗为气管的直接延伸,由于此种结构特征,异物更易坠入右支气管。咳嗽是异物吸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症状多是急性的,如果忽略了以往的异物吸入史,就可能会出现慢性咳嗽。

3.7习惯性咳嗽习惯性咳嗽的特点是日轻夜重、咳嗽声多为雁叫样或犬吠样。在诊断习惯性咳嗽时不能只依据表征,还要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有报道年长儿咳嗽也会受心理因素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更容易咳嗽。

3.8其他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其他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还包括环境中的烟雾暴露、耳源性咳嗽、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综上,儿童慢性咳嗽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影响到儿童正常的生活。虽然已总结出多种可能引发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但由于儿童特有的解剖特点,生理及免疫功能的发育尚不成熟等,目前对儿童慢性咳嗽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并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参考文献:

[1]陈萍,卜雪娇.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156-156.

[2]ChangAB,GlombWB.Guidelinesforevaluatingchroniccoughinpediatrics:ACCP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alines[J].Chest,2006,129(1Suppl):260S-283S.

[3]刘世芳.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学研究新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2):171-173.

[4]葛红,童静渊.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21-122.

[5]周杰.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7):151-152.

[6]曲辉,曲艳,任立红,等.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儿童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2):61-62.

[7]彭承环.慢性咳嗽118例的病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14-115.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篇6

【关键词】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布地奈德;吸入治疗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因多种感染源导致的喉部黏膜弥散性炎症,在年幼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3岁儿童为其好发人群[1]。该病在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且发病急促,患儿常有声嘶、犬吠样咳嗽及吸气喉鸣等临床表现,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患儿窒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本院在为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时,在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77例,其中男43例,女3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3.5±1.1)岁;病程为1~12d,平均病程(5.5±1.2)d;所有患儿均与急性喉炎诊断标准相符,患儿临床表现为喉鸣、声音嘶哑、发热、犬吠样咳嗽等,为Ⅰ~Ⅱ度。

1.2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对患儿体温予以有效控制,给予抗生素治疗,强化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德国百瑞有限公司制造的空气压缩泵给予患儿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ml(布地奈德含量为0.5mg),并利用生理盐水将其加到2ml,每2小时给药1次,连续给药2次后间隔12h再次给药1次,在次日起每日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2次,连续治疗2~3d。在治疗期间为所有患儿展开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护理、心理护理、雾化器应用护理、病情观察、面部及口腔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等。

1.3疗效判断显效:患儿喘息、咳嗽、喉鸣及声嘶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儿无呼吸困难症状;有效:患儿喘息、咳嗽、喉鸣及声嘶等临床症状好转,口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儿各临床症状及呼吸困难均无改善或有所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经48h治疗后患儿显效48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6%;72h治疗后患儿显效53例,有效24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经有效护理干预,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现阶段儿科临床中发生率最高的呼吸道急症,在现代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及全球气候问题逐渐严重下,该病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3]。急性感染性喉炎具有起病急促、症状严重、疾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发生喉头水肿梗塞,导致患儿因窒息而死亡,故而该病已成为对儿童健康和生命质量有严重威胁的首要问题。

现如今布地奈德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诸多临床实践证实这一治疗方法可取得有效治疗效果。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促使药物在患儿喉头充分分布后直接发挥治疗效果,可促使喉部炎性水肿明显减轻,对其通气状况予以有效改善,从而有效缓解患儿缺氧状态,提高呼吸道湿度,促使黏稠的分泌物更容易排出,对疾病康复十分有利。为提高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治疗效果,本院在为此类患儿展开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指导患儿在雾化吸入时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促使药液可在终末细支气管中沉积;在治疗期间应保持喷雾器垂直于地面,以免斜倾时药理减少而影响治疗效果。②心理护理:患儿家长在第1次接触雾化吸入时常有怀疑态度,主要是对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够信任。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儿家长讲解雾化吸入用药的优势及必要性,指导家长明确该给药方法可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实际成功治疗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③雾化器应用护理:对于年龄不足5岁者,在口鼻上罩上面罩,并确保面罩和患儿面部紧密贴合,如有必要可利用松紧带对其进行固定;若患儿年龄高于5岁,使其用口将口含器含紧,不可漏气。④病情观察:由于患儿无法对自身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感受予以明确表达,护理人员应对其面色改变情况及呼吸频率予以仔细观察,当其出现面色变化时主动探查发生原因,如吸入药液刺激、痰液阻塞或药物过敏等造成支气管收缩,当确定病因后及时将其去除。⑤面部及口腔护理:在为患儿展开面罩吸入治疗前,对其面部进行彻底清洗;由于布地奈德为糖皮质激素,脂溶性较高,当患儿进食油渍食物后可导致药物残留于面部,可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在完成吸入治疗后应指导其洗脸并漱口,避免患儿咽部或面部有药物残留,出现激素副作用。⑥并发症预防:在吸入治疗时确保每例患儿固定使用1套雾化器,在吸入治疗完成后利用84消毒液(1:100)进行30min浸泡,并利用蒸馏水对残留消毒液进行冲洗,置于治疗盘内干燥后备用。

总之,应用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洋.布地奈德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吸人治疗儿童轻中度急性感染性喉炎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54.

[2]吴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临床评价.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240.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6篇) 】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行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08

古诗江南(6篇) 2024-05-20

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护理(6篇) 2024-05-20

国际贸易的认识(6篇)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