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经开区教育局积极探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区域方略,构建“全域协同、课程贯通、师资赋能”的科学教育“聚能环”,形成“校校有项目、月月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科学教育新生态。
区域联动,锻造育才“强磁场”。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规划,着力构建内部“科创矩阵空间”,打造“小馆建在学校、资源区域共享”的特色模式。在区内学校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农耕主题园区、生命教育体验馆等多样化区级“小馆”,并将其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扩大场馆教育功能。?同时,拓展外部“科教社会空间”,联合周边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开放共享的社会化科学教育空间。与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等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践基地,邀请高校院所、企业基地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入校授课,合作研发系列微研项目,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的精准对接服务模式,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分层进阶,点燃人才“推进器”。?在区级层面,着力构建“3344”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打造“1个基地、18所项目校、36间实验室”三层载体,形成“平台+课程”“活动+氛围”“实践+比赛”的“3+”融合培养模式,推进“基地—校本—社团—竞赛”四级金字塔课程模式以及“校本普及、社团深化、全员访学、竞赛拔尖”四级培养体系。??在学校层面,太湖格致中学、尚贤万科小学等围绕生命科学、智慧生活、宇宙探索等科创主题,开发系列项目式课程,设计多样化科学教育特色课例,并构建“场域+保障”“课程+课堂”“活动+生态”“社团+提升”“研学+比赛”的“5+”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样态。
联动专家,共铸育人“超导体”。通过锻造专业师资队伍,确保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实施“双轨”名师工程,建立“AI导师+教练+学科教师”三级师资梯队,成立区域科学教育发展联盟,双线培养“大众+小众”“普及+特长”的科学教师队伍。启动教师数字培养计划,建立大科学教师中心组教研机制,依托区级“教师科学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与入校指导,建立“理论培训—实践指导—效果评估”闭环体系。打造“超导体”师资生态圈,建立专家资源库,构建“双师型”成长生态,帮助教师拓宽眼界、提升技能。
1、新乡市:“三个一”微改革撬动教育深变革 2025-08-22
2、平顶山市新华区教体局抓实“三道防线” 筑牢校园安全基石 2025-08-22
3、无锡江阴市:校家社组队当“成长合伙人” 2025-08-22
4、郑州市:做优家庭教育有“良方” 2025-08-22
5、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线场课堂“安全体检”全覆盖 校企合作育人开创新局面 2025-08-22
6、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五维聚力”构建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新格局 2025-08-22
7、南通通州:构建全学段思政育人“立交桥” 2025-08-22
8、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打造专业群核心竞争力 2025-08-22
9、?盐城东台市:深化教育数字化应用 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8-22
10、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三坚持三提升”深化巡察监督 服务保障学校高质量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