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焦作市坚持“当下治”和“长久立”有机结合,通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建立规范作业考试管理机制,打造科普、文化、体育等多资源融合的课后服务体系,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教育新生态。
构建机制规范管理,推进“双减”常态长效
健全机构,突出统筹谋划。成立由22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印发《“双减”协调机制工作规则》和《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和调整管理体制工作》的通知,及时更新调整机制成员及联络员,增强联合执法工作合力,推进非学科类机构分类移交工作。
强化落实,坚持一体化推进。焦作市政府先后召开6次“双减”工作专题会议,教育、文广旅、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多次分析研判形势,立足当前需求科学研究新方案,形成了“上下联通、前后衔接、左右协同”工作格局。
深化调研,推动成果转化。注重“双减”成效调查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双减”实地考察、专题调研等活动3次,该市教育局累计接受、答复、办理人大建议1个、政协提案6个,涵盖校外培训安全监管、非学科类机构进校园等议题,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会贯通,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问题。
坚决整治培训乱象,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大力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023年,焦作市开展拉网式自查,全面核查校外培训机构底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共450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和“备改审”,促进校外培训市场有序发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至31家,压减率93.11%。
全面规范管理培训机构。健全管理机制,明确收费标准,加强资金监管,要求校外培训收费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超过三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连续三年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核查、治理专项行动,设立学费专用账户,采取大额资金异动管控、最低存款余额监督、退费监管等措施,全面实行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保障金制度。
激发群众监督力量提升满意度。先后4次更新学科类机构“白名单”信息,面向社会公布四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219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违规校外培训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办理,公布举报电话及邮箱,认真核查举报线索,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问题约1738起,协调退费约184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对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家长开展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5.02%。
深化校内减负提质,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作业负担有效减轻。全面建立作业公示、作业管理、考试管理等规范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家庭作业占比由“双减”前的48%提高到92%。沁阳市教体局和博爱县秀珠小学等6个学校的“双减”工作案例被评为全省“双减”典型案例。2022年以来,全市213节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获省级奖项、629节获市级奖项。
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坚持“自愿、惠民、渐进”原则,指导各地各校“一校一案”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已实现3个“全覆盖”目标,受益学生32.02万人,参与服务教师2.07万人。该市中站区教育局、焦作市实验小学、博爱县秀珠小学课后服务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沁阳市被评为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武陟县育才小学等9所学校被评为省课后服务示范校。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地各学校进一步聚焦课堂,狠抓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在精准分析学情基础上,推进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教研体系。解放区获评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武陟县实验中学等4所学校获评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导意见》,引入“五育并举”评价标准,全面推动该市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见效。修改完善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奖评选标准,确保高质量发展评价起到把方向、树标杆的作用。将“双减”专项督导纳入全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围,组织市县两级165名责任督学,对全市68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实地督导,排查问题235条,下发整改通知书154份。
做好科学教育工作,推进与“双减”工作相融合
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用于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和提升,市实验小学、山阳区焦东路小学、东环路小学成功获批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争取省科普经费60万元。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联合焦作市科协、市科技馆等单位组织开展“燃情冰雪·相约奥运”“大手拉小手·科普研学游”“智慧大闯关·动手学科学”等线上线下主题科普活动90余场,5.4万余人参与。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23场,服务1.5万余人。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9万余名青少年受益。2所学校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解放区获评全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
丰富拓展课后服务。全市组建820余个中小学科学类社团,通过开展科学阅读、科学知识竞赛、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项目,充实课后服务内容,拓展科学学习场域,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深入推进馆校合作。组织编写《科技馆里上科学课课程大纲》,累计接待全市60余所学校近6000名学生到市科技馆上沉浸式、体验式科学课。举办节庆科普、科普大讲堂等活动27场,表演科学实验秀160余场,乐高机器人工作室、科学工作室开班77期,培训学生600余人,开展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8000余名师生参与,助力“双减”见实效。
营造“双减”改革氛围,推动教育观念积极转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市在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放引导理性选择校外培训、谨慎消费陷阱的《致家长一封信》《倡议书》等,持续凝聚“双减”共识。凝练校外培训监管工作经验,积极参与全省“双减”优秀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获得市级案例三等奖2次,县级案例一等奖1次。
(焦作市教育局供稿)
新乡市:“同课异构”提升常态课 促进教育质量大变革 2025-11-19
郑州:主动作为破解教育难题 探索教育强省“特色方案” 2025-11-19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赴港推介科交会 广州诚邀香港高校共筑湾区科创高地 2025-11-14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5年公开招 2025-11-13
郑州西亚斯学院:深化“AI+X”改革 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 2025-11-12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创新构建“四维生态”思政教育新模式 2025-11-12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链协同手拉手” 拓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 2025-11-12
泰州市姜堰区:解码“AI+教育”多元场景 打造“智管乐学”生动样板 2025-11-11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广州教育资助托起逆境学子的奋斗青春 2025-11-11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首届广州市中小学科学实验大赛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顺利举 2025-11-11
十进制数二进制相互转换(知识和题目)2025-06-24
编码的基本方式和应用(知识和选择题)2025-06-24
小学音乐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四(整理3篇)2024-01-24
攀枝花大河中学介绍(国家级重点特色高中)2025-02-19
教科室春季学期工作总结范文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