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的工作要求(收集3篇)

时间:2024-07-29 来源: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1

正值岩茶上市,在武夷山,我们偶遇了一位林姓的台湾制茶师傅,他正在搬运刚从茶农手中收购来的肉桂茶青。当得知他准备做一个构思已久的“试验”,即用冻顶乌龙的工艺来制作武夷岩茶,我决定加入这个“试验”团队。

林师傅是台湾南投县人,南投县正是冻顶乌龙的发源地。林师傅出生于制茶世家,三代制茶。当他得知冻顶乌龙的祖先是建瓯的矮脚乌龙,而最早的冻顶乌龙又与岩茶的加工模式相同时,他便决定来福建各地寻茶,寻求一种特殊的制茶模式,能把茶的品质和口感发挥到极致,这一呆就是整整7年。我们不禁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100斤茶青到位后,我们帮助林师傅在空地上把茶叶均匀铺开,进行日光萎凋。林师傅介绍,萎凋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呈波浪状起伏为准。萎凋之中,嫩梗部因消水使表皮呈现皱纹,心芽及第一叶柔软下垂。萎凋完成时,茶叶重量会减少25%~35%。我用手触摸经过萎凋的茶叶,感觉茶叶有如天鹅绒一般柔软,闻之则是一股清香。

之后,我们共同把茶青移入室内静置。此时,茶青薄而均匀地铺在水筛上,每面水筛大约铺3斤茶青,再把水筛放在木架上。这道工序是为了让茶叶水分继续蒸散。岩茶工艺要求在晾青的时候需要把茶青铺厚一些,与岩茶工艺不同,冻顶乌龙工艺要求水筛上的茶青要铺薄,尽量照顾到每一片叶子,让茶叶能够自然“走水”(水分蒸散),在这个过程中,茶青继续进行缓慢的发酵作用,生成茶叶的特有香气及滋味。

铺完茶青,林师傅指导我们手工翻动搅拌茶青。这个步骤很关键,香气有无是决定冻顶乌龙茶成品等级的主要条件,而香气的高低强弱,都由萎凋时搅拌处理的技术得当与否所决定。我猜测,如果遵照冻顶乌龙的制茶工艺,这100斤肉桂茶青在这个环节上出的香估计要高于用岩茶工艺制作的茶青。

林师傅解释说,搅拌茶青的目的,是以双手将茶青翻动,并用轻微的力量,以两手手掌合执抖动茶青,以使鲜叶于鲜叶间发生相碰摩擦作用,引起叶缘细胞破损,接触空气,促进茶叶的发酵,同时使叶中的水分能够平均进行蒸散作用。翻动搅拌完,让茶叶继续静置1~2小时,然后继续搅拌,让茶叶重新活起来,接着让茶叶静置,这样“静置”、“搅拌”反复3次。

以冻顶乌龙的工艺,最后一次静置时间需要6小时;而岩茶工艺的静置时间要短一些,4小时左右。把茶青重新铺好,水筛上了木架,一看时间已经晚上11点钟了。我们商量着回落脚处凑合眯上会,到早上5点左右回来收茶青。

后来,林师傅提前叫上我们进茶厂收茶,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我们前一天的心血付诸东流。我们到了茶厂车间,找到了放水筛的木架,可是让我们震惊的是,木架上空无一物。林师傅一拍大腿,忘记在木架上贴字条说明情况了,因为新茶初上时节,整厂的茶工们在日夜赶制新茶,最有可能的便是他们不明就里把我们的茶提前拿去炒青了。我们绕着车间找寻,幸亏林师傅眼尖,及时叫停一个正往机器里倒茶青的茶工,拯救了我们的“心血”,林师傅因此得名“救茶大师”,这是后话了。

经过6小时静置发酵后,茶青能看到明显的绿叶红镶边。后面的炒青、揉捻环节和岩茶的制作工艺一样。最后的烘焙环节又有所不同,冻顶乌龙工艺使用的是蒸汽烘焙法,关键是堵住烘干机的出风口,让空气中的水分不会一下散发,这些水分可以在烘焙机里循环,目的是让成茶的汤水更柔更软。

每过一段时间,林师傅都要打开烘焙机,取出一小把茶来闻闻香,泡着喝喝看,火候不足或者太过了都会影响茶的品质,看来要成功做出一款好茶,并不容易,单凭茶师的技术和经验还不够,关键要看做茶人下的工夫和花的心思,很多茶区流行一句话“用心做好茶”,这次我是着实体验了一把,收获不小啊。

最后还有一些加工工序,挑梗、包装等,我在武夷山呆不上太多天,便和林师傅约好,成茶出来了,给我寄些茶样。

几天后,我收到茶样,迫不及待地烧水、冲泡、品鉴.喝着的过程中,那两天辛苦做茶的情景一一在眼前浮现,茶水在口中的滋味伴随着百感交集在身体的肺腑血液中蔓延开来……

对比品鉴

新岩茶(用冻顶乌龙工艺制作的岩茶)

香气:香气清鲜,花香中带绿茶的清高鲜爽。

汤色:汤水橙黄至黄绿色,较淡。

口感:滋味甘爽,但带青涩,品种特征明显易鉴别,但岩韵不够突出。

叶底:叶底鲜活,赏心悦目。

传统武夷岩茶

干茶:条索大小均匀、完整,几乎看不到碎末。颜色呈蛙皮或黑褐色,有厚重的光泽感。

茶汤:金黄带红,或者浓重的褐红,清彻透亮,汤底有极细微的沉淀物。

口感:香气浓沉厚重,杯底香好,滋味醇厚甘活,岩韵强且耐泡。

冻顶乌龙

干茶:茶叶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有金黄色。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

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的审美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茶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茶馆应运而生,一些茶艺表演活动也十分受欢迎。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开设了茶艺课程,这些茶艺课程以茶文化为基础,融合了茶道、茶学、茶语等多个内容,为社会提供了许多茶专业人才。

1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1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

茶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茶艺教学基地,才能更好地开展茶艺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有效的知识。由于不同高校的实施条件不同,因此,对于茶艺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力也参差不齐,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茶艺教学基地。茶艺教学基地基本可以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用来进行茶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外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场地,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环境中,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内和校外基地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提升整体的茶艺课程教学效果。

1.2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践行者,具有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整个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发挥着讲解和示范作用,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茶文化知识和思想内涵,对茶艺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要对茶艺课程内容有较强的体验,才能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由此,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茶节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保证。

1.3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态度

茶艺课程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茶艺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熟练地掌握茶艺本领和茶文化素养。因此,开展茶艺课程的前提是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态度。茶艺课程对学生的礼仪和茶文化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基础的礼仪知识后才能更好地学习茶艺课程。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茶艺课程讲究学做一体,即学习和实践的互动教学,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操作,以提升专业技能,因此,专业的知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2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即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而开设的实用型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茶艺操作技能。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茶艺馆环境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茶艺操作技能,以提高茶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茶艺师或者是顾客,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茶艺训练,亲身体验茶叶识别、泡茶、茶礼等各个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提升学生个人的茶艺技能水平。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茶艺实践项目,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对茶艺室的布局、菜叶采购、泡茶、茶礼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全程实践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进行及时的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再讲解其中的内容和问题,通过这种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了解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和解决,使茶艺课程更具有实践操作性,与茶艺工作的实际需求更贴近。

2.3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是指将茶艺的整个活动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其中包括茶叶识别、冲泡、茶礼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整个茶艺过程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模块共同组成了茶艺活动整体。模块教学法是根据每个模块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茶艺专业训练,使学生对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熟练和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训练,掌握茶艺课程的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可以求助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帮助,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对专业技能有一定了解和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2.4实地考察教学法

茶艺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地考察教学法既符合茶艺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是茶艺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馆、茶艺室等环境中进行参观学习,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实践操作,例如对茶室环境对茶艺的步骤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以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例如确定考察地点、对象、时间、目的等,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及时做好联络工作,并在实地考察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提升茶艺课程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以确保茶艺课程教学的准确性,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

3关于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3.1综合性教学模式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学生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同时也要对专业特点有所了解,尤其是对茶艺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中所占的比重要有所认识。茶艺课程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中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特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不是某一个动作或礼仪的反复训练。茶艺课程是一个综合的连贯性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茶艺课程实践知识的思考,并通过综合性的强化训练,提高茶艺技能。在茶艺课程实践课程中,学生要通过对茶叶识别、冲泡、服务、礼仪等每个环节的学习训练,并将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整体,使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更具有综合性和连贯性。

3.2多样化的作业布置

茶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较广泛,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对于学生来说,茶艺课程不仅仅是关于茶艺的课程,更是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知识交叉性,由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课程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茶叶和茶器具种类也较多,泡茶方式也较多样化,因此,学生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有较丰富的学习和练习机会,在实践练习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体验感,能够从中获得更丰富的感悟,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形式也可以灵活一些,这样不仅能针对不同学生特点,使他们得到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能够有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使他们能够对茶艺课程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和运用,以提高个人的茶艺综合能力。

3.3灵活的考核方式

茶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相比其它课程,茶艺课程的灵活性更强,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实践操作技能是茶艺课程的重中之重,是未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只有真正熟练地掌握茶艺技能,才能胜任茶艺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茶艺课程考核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作业进行考核,更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上,通过对实践技能的过程考核,增加其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更加重视,以促进学生加强茶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茶艺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门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对茶艺的认知和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使他们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未来从事茶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茶艺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综合性教学模式、多样化的作业布置、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才能有效提高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有效的综合技能,提升茶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茶艺文化的良好发展。

作者:袁媛谢明荣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韩莹.关于茶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201.

[2]黎晓霞.高职、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2):244-245+266

[3]王德福.茶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现代技能开发.2002(6):55-56.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3

会把茶泡好、会把茶介绍得好的人是茶企业最需求的基层人员,不管是茶的制造商、贸易商、零售商,还是销售茶汤商品的茶艺业。有人以为只要会做生意,来了再教还来得及,但他忘了教导与时间的成本,为什么不将这个成本转嫁到教育部门或其他专职机构的身上?大家对公司的会计人员、电脑管理人员就比较不会有自己培养的念头,不是因为他们难以培养,只是会计人员与电脑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较为成熟,大家都很放心地等待招聘会计与电脑管理科系毕业的学生,他们相信招得到、相信招进来的员工几乎可以马上使用。但是这个信心在茶企业还没有,他们不相信登了征人启事就可以找到人,他们不相信能从应征者中找到可用之才。

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尚未成熟,不像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的教育体系,其建构的时间较为长久,派得上职场应用的可行性较大。但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尚属萌芽阶段,不但大家不认为茶叶行销需要专业训练,而且也不肯定应该如何栽培。现在中、高职院校开设的茶文化或茶艺科系究其设置的初衷就是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但是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家都不好意思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茶叶行销。(只有漳州科技学院,原天福茶学院,开校设置茶文化系的时候,在系馆的门口挂了一条横幅,写着:“茶文化专业学些什么?一如何销售茶叶与茶文化。”)

中、高职院校开设茶文化或茶艺科系时的课程设置大多向两条边线倾斜,一是茶叶加工与茶树栽培,一是茶艺表演,中间的主干道,茶叶的认识、冲泡与品赏往往显得稀疏。事实上如果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茶叶行销,那如何把茶泡好、如何把茶介绍得好才是应该充实的主干课程。在大家还来不及把学生培养成茶企业所需的基层人才之时,有一个择才的简便方式,就是看他通过泡茶师检定考试没有。因为现在已执行多年(1983年至今)的该项检定就是评估考生能否把各类茶在不同的茶具与场合下(如人多人少、喝一道还是多道)泡出一定的水平,而且将该种茶的欣赏法与相关的茶文化介绍给客人。这项检定没要考生从事茶艺歌舞式的表演,也没有列上背景音乐的分数,正符合茶企业基层人员的职场要求。这项检定考试目前只有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与漳州科技学院每年各举办一至二次,其他设有茶文化或茶艺科系的学校也可以举办这样的检测,这个检测不但能调整学生学习的方向,它的检测标准也可以作为茶企业用人的选择依据。

有的茶企业是从事茶道艺术的提供(如为客户举办各种茶事活动),或从事茶业人才的培训,他就可以举办泡茶师检定考试,只要他的泡茶师证照获得大家的认可,用人单位也乐得以他的证照作为取才标准。泡茶师检定考试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颇大的,例如一天要完成30人的检测,就要准备65套不完全一致的茶具(假设每场5人同考),所以培训与检测的单位可以分开,培训单位教育好了准泡茶师,将他们带到检测单位考试。

茶汤市场,也就是有泡茶师为客人泡茶的品茗馆逐渐拓展后,泡茶师的需求量还要加大,而且大家会要求更精准地泡好茶,更完美地呈现茶汤作品的泡茶师。泡茶师是茶企业的基层员工,是茶企业的基石。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游嬉戏谷作文(整理14篇) 2024-07-29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收集3篇) 2024-07-29

游嬉戏谷作文(整理20篇)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