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害防治方法(收集3篇)

时间:2024-07-30 来源: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31-1

1大豆病害及防治措施1.1大豆灰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茎、荚及种子,种子带病出苗后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病害扩展到生长点,病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褪绿小圆斑,然后逐渐形成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斑,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细黑点,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

防治措施:选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理田园并秋翻整地;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药剂防治。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大豆结荚期前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2次,大豆结荚期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2次。

1.2大豆根腐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成株较抗病。病菌主要侵害皮层,病苗出土缓慢,子叶褪绿,病株后期根部变褐色,表皮腐烂,侧根,须根少或坏死。病株矮小,发黄,下部叶片提前脱落。

防治措施:种子选抗病品种,播前用含适乐时、甲霜灵等药剂的种了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减少田间积水,适时中耕培土。

1.3大豆花叶病毒病

症状:常见的有轻花叶型、皱缩花叶型和皱矮化型。轻形不矮化,能正常结荚。皱缩形病叶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缘向后卷,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皱缩矮化形叶片皱缩,输导组织变褐色,叶片歪扭,明显矮化,结荚少或不结荚。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防治蚜虫,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害;化学用药钝化病毒,主要有病毒A、植病灵、菌毒清等。

2大豆主要害虫及防治措施

2.1小地老虎及防治方法

小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幼苗,成虫昼伏夜出,成虫对黑光灯及发酵的酸甜气味趋性强,幼虫共六龄,3龄前在地面,为害较小,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团,老熟幼虫大都迁移到田埂,杂草根旁较干燥的土内筑土室化蛹。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除草灭虫,杂草是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用灭草剂进行播后苗前除草,同时消灭地块周围的杂草,以减少其产卵量,降低为害;在作物幼苗期进行中耕松土,或在初孵幼虫发生期进行灌水,可消灭大量卵和幼虫;物理防治: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性,可利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成虫。产卵期在田间插放稻草引诱成虫在此产卵,每5天集中处理一次;生物防治:用苏云金杆菌、地老虎六索线虫和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的螟蛉绒茧蜂等对小地老虎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毒饵诱杀,常用切碎的新鲜菜叶或杂草在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制成毒饵,傍晚撒于作物幼苗旁边。也可以用敌百虫药液在粉碎炒香的麦麸上喷雾制成毒饵进行毒杀。

2.2大豆叶夜蛾及防治方法

大豆夜蛾:属鳞翅目,幼虫食害叶片,低龄期将豆叶卷起,潜入其中为害,长大后沿叶脉暴食,将叶片咬成缺刻、孔洞,有的仅剩叶脉,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在结荚期为害豆荚,幼虫在豆荚上咬一圆孔,取食发育的豆粒。在东北一年发生2代,成虫夜伏昼对糖蜜和黑光灯均有趋向性。大豆叶夜蛾防治方法:在幼虫卷叶期,可据卷叶习性捏杀幼虫,幼虫三龄年采用药剂防治,利用成虫对黑光和糖蜜有趋向性进行诱杀。农业防治———清除豆田及附近的杂草,进行秋翻地,减少越冬虫源,种植抗虫品种,增施磷肥和钾肥;物理防治———灯光诱杀,田间捕杀幼虫;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草蛉、瓢虫、蜘蛛等田间自然天敌控制其种群数量;化学防治———用苏云金杆菌在幼虫期用3.2%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3大豆蚜虫及防治方法

大豆蚜虫又名腻虫,蜜虫,属半翅目,蚜虫分泌蜜露能引起霉污染,导致大量霉菌发生,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减产。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引起植株结荚小而少,形成斑驳粒。蚜虫在东北一年发生10多代,其受精卵在鼠李科植被上越冬,春季孵化取食嫩茎。有翅蚜迁飞到大豆田,为害大豆嫩苗,大豆生长后期主要在叶背面,数量也会明显减少。

防治方法:大豆蚜虫应遵循早期防治,保护天敌的原则。农业防治———可有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在大豆田四周种蚜虫的非寄主性作物高梁,大豆可以和玉米间作来预防蚜虫和提高产量;生物防治———在大豆田释放异色瓢虫,10天后对大豆蚜的防效高达90%,工人释放日本豆蚜茧蜂可使大豆蚜寄生率达56%以上。化学防治———无公害的药剂有G-P复合生物杀虫剂,对蚜虫天敌毒害较轻。有机磷药剂用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量为40公斤。

2.4大豆食心虫及防治方法

大豆食心虫别名大豆蛀荚蛾、小红虫、豆荚虫,属鳞翅目。该虫仅为害大豆、野生大豆和苦参,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造成虫口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65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4.23.0065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豆类之一,是食用的豆油和酱油以及一些其他豆制品的重要原料。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出地,其中以黑龙江大豆最为出名,其大豆商品性较高,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但是大豆病虫害往往会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影响大豆的商品性。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大豆病害的防治方法分类,而后具体介绍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

1防治方法分类

1.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方法,也是笔者强力推荐种植者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大豆病虫害的农业防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选用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留种对农民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使来年的粮食产量增加,则必须结合地域环境与病虫害的类型,选取无病土地与虫害受损较低的粮食留种。同时选种一定要因地制宜;二是建议科学换茬,合理轮作,对于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强植株抗逆性都有一定的帮助。重茬和迎茬很容易让虫害发生的后果加重,故而,这种种植方法必须严禁,对虫害严重的部分地区,在进行轮作的时候,应该注意种植地点是否远离至科学给出的距离之外,譬如在食心虫为害严重的地方,新年种植地就必须在去年种植地至少1000米外;三是要及时将病株残体清除。大豆收割完成以后,应该及时翻地,让病株残体深埋进地下,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四是注重田间管理。播种时要掌握播种深度。施肥时要注意有机肥料的使用,合理增加调配适当的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大豆抗病虫的能力。进行两次以上的中耕,改变土壤的温度以及通透性,能让大豆的根部更适宜生长,中耕的日期一般安排在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注意合理施肥和灌溉,保证植株养分供应充足。

1.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要根据区域的环境气候以及生物管理来合理安排。例如在8月上旬食心虫产卵期时就可以通过赤眼蜂来治理虫害,但是每亩田需要的赤眼蜂数量在一万头,而且经过5天以后,还需要二次放蜂。第二步治理则在8月末,利用白僵菌按比例配置好的菌土洒在垄台上,用来杀死食心虫的幼虫。生物防治的好处在于科学环保,但是普及程度还不高。

1.3化学防治

化学治理是以往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对症下药,情况不严重的病虫害都可以治理得比较好。大豆常见的病虫害一般是大豆根潜蝇、大豆霜霉病、大豆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等。例如潜根蝇的防治,要先在大豆的种子上喷洒稀释后的硫磷乳油,在喷洒的时候,随喷随拌,搅拌之后要闷上5小时左右。等大豆种子阴干后播种。大豆出苗期间,于每天的四点到五点要对田间的出虫数做一个观察统计,继而考虑是否需要再行喷药防治。在5月末的成虫多发时,第一次喷药的时间则为大豆有第一片复叶前,7~8天后需再喷洒一次。使用化学药剂的浓度和药剂量一定要适当,酌情而定。

2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

2.1大豆根潜蝇

农业防治:建议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秋深翻。适时播种,播后镇压,合理施肥,合理灌水。

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即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前,子叶表面出现黄斑,目测田间出现成虫时,可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90%敌百虫700倍液喷洒,每公顷用药液750升左右;成虫发生期,用80%敌敌畏缓释卡熏蒸防治成虫。

2.2大豆根腐病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议适时晚播,播种时注意播种深度,建议播种不要太深,以3~4厘米为宜。实行轮作,不要迎茬。施足底肥,合理灌水,增强植株抗逆性。

化学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

2.3大豆霜霉病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要去除病粒、残粒和干瘪的籽粒,同时建议实行2~3年轮作,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几率。

化学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亩用药液40公斤左右。

2.4大豆灰斑病

农业防治:首先是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品种,以生命力旺盛品种为主,建议对于大豆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降低大豆发病几率。建议合理轮作,科学进行田间管理,这些都是降低大豆发生病虫害的重要保证。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蚕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104-02

蚕豆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是一种集粮、肥、饲料兼用的作物,籽粒可做杂粮、蔬菜;残株、茎、叶、荚壳可作牲畜饲料或堆肥。在宁蒗县广发种植。夏天,气温较高,蚕豆病虫害的生长速度快,因此要及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

1蚕豆常见病害

1.1蚕豆赤斑病

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如果发病比较轻,会造成蚕豆减少产量,重则蚕豆叶子枯萎,茎杆死亡,最终颗粒无收,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蚕豆赤斑病。叶片染病时会在蚕豆叶子出现小赤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如遇有阴雨连绵,病斑迅速扩大或汇合致叶片变为铁灰色,导致蚕豆植株大片落叶,植株各部变成黑色,遍生黑霉,枯腐。

1.2锈病

锈病是蚕豆常发病害之一,蚕豆锈病病主要为害蚕豆的叶子和茎杆。发病初期仅在叶子两面生淡黄色小斑点,后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或锈褐色,斑点扩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破裂后快速的扩大蔓延,发病严重的整个叶片或茎都被夏孢子堆布满。发病后,叶片干枯、籽粒不饱满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1.3枯萎病

枯萎病是蚕豆近年来发生极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很难控制。该病在蚕豆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病叶初呈淡绿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常变黑焦枯。叶片逐渐变黄枯萎,病叶常扭折、弯曲,干枯脱落,慢慢的导致植株根部发黑,根系不发达,最终腐烂。

1.4白粉病

白粉病病发主要为害蚕豆叶片、根茎和荚果。患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粉斑扩大后融合,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即闭囊壳。患病后幼荚变畸形,呈折合、肥[或皱缩,发育受阻,结实不良。

1.5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发病后,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大大减少蚕豆产量。

1.6蚕豆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2蚕豆常见虫害

2.1蚜虫

繁殖力极强,是蚕豆上的常见虫害,可危害蚕豆的整个生长期。蚜虫具有一对腹管,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多群集蚕豆顶端嫩叶危害,使蚕豆生长迟缓,传播病毒,大大危害蚕豆生长。

2.2蚕豆象

是危害蚕豆的主要虫害。栖息在蚕豆的叶片和花瓣上,以花粉和嫩叶为食。在蚕豆结荚期开始产卵,到结荚末期产卵结束。幼虫专害新鲜蚕豆豆粒,被害豆粒内部蛀成空洞,并引起霉菌侵入,使豆粒发黑而有苦味,不能食用;当蚕豆进入鼓荚期,幼虫即蛀入豆粒内取食;收获后继续在豆粒内化蛹、羽化、以成虫越冬,造成严重损失。

2.3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蚕豆叶片表皮下,取食绿色组织,潜食嫩荚及花梗,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其植株基部叶片受害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导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株受害,可加速叶片脱落,引起果实日灼,造成减产。

3蚕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1慎重选择蚕豆种子

病虫害爆发的次数与其品种抗病性能力有关,因此在选择蚕豆品种时其中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就是抗病性,我们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可以防治虫害的包衣种子,从而减少蚕豆病害发生的频率,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抗病性强的品种再加上人们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定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大面积的扩散传播。

3.2农业防治法

为了更好的防范蚕豆病虫害发生,我们要精心安排蚕豆生长环境。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灌溉,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其次在蚕豆生长期内增施磷钾肥,蚕豆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满足蚕豆自身的需要。为了增强蚕豆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抗病率,可亩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配合使用,最后苗期喷施一次钼肥,促进蚕豆的生长、分枝,植株壮大,增强抵抗力,减少病虫害感染发生。

3.3采用恰当方式

在面对蚕豆病虫害时,我们可以有效的配置各种病虫害的农药药剂,病虫害面积小可以利用人工喷雾剂喷洒,在虫害爆发时选用机械短时间内大规模喷洒,直接杀死病虫害,达到除病虫害的目的。但是要注意农药的浓度,浓度低,作业效果差,不利于病虫害的杀灭;浓度过高,对蚕豆植株造成伤害,不利于植株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一定要恰当的配置农药。对于蚕豆虫害,除了化学方法还可以采用物理诱虫方式,达到杀虫目的。

3.4组建专业的防治技术小组

在蚕豆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各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先进的设备,成立防治技术小组,在田间地头和人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我县蚕豆的常见病虫害,利用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向人们普及各种病虫害的特征和预防治疗的方式,使人们切实了解病害防治的原理和实施的可行性。提高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提高蚕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关注,加大扶持力度,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推动蚕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得到落实,可以切实解决蚕豆生长面临的困难,减少病害,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对增加人们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丽梅,浅谈蚕豆的防治的对策[J];吉林农业,2011年4月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医院保安职责及工作要求(收集3篇) 2024-07-30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收集3篇) 2024-07-30

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作文(整理5篇)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