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篇1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班级是最为基础的单位,班级的存在对于学生、班主任与学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作为班级正常运行的管理者,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02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力与认识能力比较强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期中,班主任将会成为学生的人生指路标,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是叛逆期,班主任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错误的方式会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难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班主任应该主动积极地寻找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方式,完善管理工作,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一、更新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所以效率长时间得不到提升,最为基础的原因之一就是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理论过于落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因此,要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更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明确终身学习的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营造温馨轻松和谐的班级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中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班级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积极进步,健康成长。
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能力,配合班级管理工作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其自身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弱,叛逆的思想与行为相对严重。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着重改善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身的行为与思想。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自主能力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叛逆或抵触的情况,班主任要耐心指导,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出发,明确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与要求,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策略。同时,班主任还要就学生出现抵触与叛逆心理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分析,并且根据不同原因来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始终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逐渐地接受自己的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并且逐渐拥有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另外,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特征、不同自主管理水平的情况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提升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合理选择班干部,辅助班级管理工作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班级意见,使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来选取班干部。通过班主任、学生投票所选择的班干部同时获得了班主任与学生认可,从而能够更好地辅助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进行。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班干部就是站在学生角度来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主体,其可以与班主任充分沟通,在全面表达学生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并且,班干部还可以辅助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遵守班级管理中的任何奖励或惩罚的制度。
四、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着平等、公平的管理原则,做到不偏爱、不偏帮,切忌让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抵触与叛逆情绪。不论学生成绩优良,背景高低、性格优差,班主任都需要始终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尤其是对于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要予以更多的爱护。例如,针对班级中部分的农村学生,班主任要相对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在平时的学习或活动中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并且抓住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表扬与鼓励,让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班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与班主任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的来说,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管理方式,充分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帮助学生提升自主能力,合理选择班干部以及关心爱护学生等方式,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伟.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14(85).
[2]周小琴.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2).
[3]文丹华.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才智,2016(2).
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班主任管理;管理措施
目前针对初中这种自控力差、好奇心重、比较活泼、贪玩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就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的质量。下面就对初中班级管理进行分析,分析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缺点,创新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为教学铺好道路。
一、端正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打造良好的班集体。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认真学习的基础。在班级的规章制度制订中,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其次就是要在班级成立一个监督平台,让学生互相的进行监督,指出学生的缺点,并让学生进行改正,这比教师指出学生的缺点更有可行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要给班级制订目标,并鼓励学生积极奋进,为班级争光,以班级为荣,树立班级的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班级目标的建立要建立在班级氛围基础之上,如果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氛围,学风不正,班级中常常出现问题,就是一盘散沙,那就不会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教师要常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增强师生感情,学生之间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有效地促进班级的管理,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
总的来说,初中生比较活泼,思维比较灵活,思想丰富,但是自控能力较差,好奇心重,难以管理,因此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端正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明确的目标,让每一学生都能积极地融入班级中,提高管理质量,为教学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规划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特殊阶段,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好文化课知识,还应该注重对他们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培养,初中班主任责任重要,需要从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与规划意识,为学生的成才需求与个性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初中班主任需要具备的专业管理素质
首先,先进的育人理念,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深入学习教育法规,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并全面贯彻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中,这是班主任进行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方向,也是标准,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书育人理念,深化班级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坦荡无私的思想境界,初中班主任需要明白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是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校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班主任应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明确班级管理与规划工作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再次,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紧抓班级的所有工作,不仅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该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平等。
二、初中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与规划的方法
1.制定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规划时,首先应该制定和完善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纪、班风与班规是一个班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约束与管理学生的作用。班主任应组织学生一起民主的选出各个班干部,并进行重点培养,协助班主任管理一些班级中的琐碎事务,督促和管理学生。班主任可以按时召开班会,让学生提出自己心目中的班级管理制度,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经过综合整理、研究与分析,制定和完善一个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由于是学生们自主制定的制度与提出的建议,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同时,班主任应引导各个班干部做好模范与带头作用,在班级内树立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以此推动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并促使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2.学习与生活要松中有严。在初中教育阶段,班级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则像父母一样,给予学生无限温暖与关怀,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注重他们的生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爱玩爱闹、活泼好动,所以班主任应该善于与学生进行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并鼓励和开导他们。初中班主任在平常应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或娱乐活动,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松,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能以批评和训斥为主,而是应该有耐心的教育、引导和激励,如果学生不遵守班级纪律,班主任应适当的批评他们,并加强督促。
3.针对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每个班级内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而且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也不同,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做到真正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管理学生时,应善于发现其优点与长处,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班级管理模式要懂得灵活与变通,不能按部就班、机械执行。例如,在课堂上课期间,对于性格外向、较为活动好的学生,班主任应提示他们应遵守课堂纪律;对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当他们举手回答问题时,则给予一定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每周或每月综合评选一次,对于表现较为优秀或突出者,给予奖励,并对其他学生产生感染与引导。另外,班主任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4.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沟通交流是一门十分高深而重要的技能与学问,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对关键。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与规划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这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在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心理活动和心情状态,以便能够更好的管理整个班集体。班主任可以每周都抽出固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并开展交流会,让学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相互讨论和学习,鼓励他们多阅读一些关于沟通交流的书籍,使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例如,当有学生发生矛盾或冲突时,班主任需要做的并不是训斥或严厉批评,而是应该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心理指导,让他们明白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规划时,应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建立和完善一个班级管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促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与发展。
【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制度(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3篇) 2024-08-08
过年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05
精选写人的日记(整理1篇) 2024-08-04
精选笑猫日记(整理2篇) 2024-08-02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8-01
传播信息的方式(收集3篇) 2024-08-09
初级中学班级管理制度(收集3篇) 2024-08-09
救小燕子作文(整理8篇)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