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水的作用(收集3篇)

时间:2024-08-09 来源:

花椒水的作用范文篇1

[关键词]花椒;药理作用;应用

花椒是传统的食药两用物料。中药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nSieb.etZucc.)或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而得。花椒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早就有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现代研究证明花椒提取物有麻醉、止痛、抗菌、抗肿瘤、驱虫等药理作用。我国花椒资源丰富,为使之被更广泛地开发利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食品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1花椒的有效成分

挥发油是花椒产生香气的主要因素,其含量在2%~12%之间。花椒的品种不同,采收季节、地区气候的差异,都能够造成花椒挥发油含量和挥发油种类的不同。唐课文[1]等实验分析出花椒挥发油含有18种烃类化合物,34种醇、醛、醚、酸、酯等含氧有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萜品醇类化合物如α-萜品醇、γ-萜品醇等。

花椒中含有生物碱,主要包括青椒碱、茵芋碱、香草木宁、和帕洛平等。除此之外,酰胺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薇甘菊素、木脂素、香豆素、脂肪酸、油酸等也是花椒的有效成分。

2花椒的药理作用

2.1麻醉止痛作用

在民间有把花椒放在疼痛的牙上治疗牙疼的用法,口腔临床上有人用花椒提取物对龋齿进行消炎止痛,或在拔牙时用于局部麻醉。张明发、沈雅琴[2]对花椒的研究发现其水煎剂、水提取物或醚提取物能够延长小鼠疼痛潜伏期,对耳壳炎性肿胀小鼠或足跖肿胀大鼠都显示出较好的抗炎作用,认为花椒中的茵芋碱和1,8-桉叶素可能有镇痛抗炎的功效。

2.2抗肿瘤作用

有报道称花椒生物碱具有抗癌作用,特别是对白血病作用较强,对其他几种病毒引起的癌症也有治疗作用。袁太宁[3,4]等研究花椒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发现花椒挥发油在体内体外都可抑制小鼠H22肝癌细胞增殖并激发细胞凋亡,可有效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周期转换,激发程序性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但是,到底是花椒挥中何种成分发挥作用,其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2.3驱虫和抗菌作用

花椒用于食品防蝇、粮食防虫、菜橱防蚁最为常见,蒋丽艳[5]等研究还发现花椒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具有良好的抑杀作用。弭向辉[6]等研究了花椒挥发油的抗菌作用,发现其抑菌作用明显,其中极性较小的成分主要抑制真菌,而极性相对较大的成分主要抑制细菌。川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对大肠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4降血压作用

日本发现花椒等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首先对内皮细胞起作用,然后通过内皮产生一氧化氮是平滑肌放松而间接发挥降血压作用。而刘永英[7]等研究发现花椒籽仁油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流变、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花椒温中散寒,能都治疗腹痛、抗泄泻、抗胃溃疡,对胃肠道运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除此以外,花椒油能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具一定的平喘功能;花椒还有抗疲劳、抗缺氧、抗氧化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花椒有小毒,多食无益反有害;宋丽和刘友平[8]研究过花椒和青椒的毒性,结果花椒的LD50为(51.14±4.47)g?kg-1,青椒的LD50为(78.02±6.86)g?kg-1,花椒的毒性明显大于青椒。

3花椒的应用

3.1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作为香辛料味之一的花椒自然在食品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花椒是主要的调味品,提供麻味和辣味,具有去腥除膻的作用,是食品加工业、餐饮业以及百姓家庭厨房不可或缺的配料。传统的食用方式多为采摘后晾干直接食用,或碎成粉状(花椒面、十三香、五香粉、)食用,既不美观,口感也差;如今一系列的花椒加工产品如花椒精油、花椒调味油、花椒树脂油、花椒微胶囊等均已上市,不仅食用方便,而且保持了花椒原有的独特风味。

3.2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由于花椒药理活性成分繁多,因此其在医药方面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目前,花椒主要用于中药复方如椒术丸、川椒丸、大建中汤等;在各个经典方著作中都有花椒的应用:治疗牙痛(《圣惠方》),治寒湿脚气(《妇人良方》),治手脚心风毒肿(《补缺肘后方》)等;花椒还用来治疗久患口疮、漆疮、手足破裂、头上白秃等。

3.3其他方面的应用

花椒还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香皂、肥皂、沐浴乳、护肤产品等,油漆也常以花椒为原料;花椒用于保护环境,其根系非常发达,抗干旱、耐贫瘠,适应能力很强,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是山区绿化造林的优良品种。

4结语

我国地域辽阔,花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花椒作为一个发展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花椒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广泛,营养价值很高,在食品行业发展最早应用最广,但在医药方面还处于传统用药状态,其制剂开发很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花椒以其优良的品质及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会在医药及保健行业的开发具有广阔的

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课文等.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J].分析化学,2003,31(3):384

[2]张明发,沈雅琴.温里药温经止痛除痹的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30

[3]袁太宁等.花椒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15

[4]袁太宁等.花椒抗宫颈癌Caski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119

[5]蒋丽艳等.花椒挥发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抑杀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2):79

[6]弭向辉等.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抗菌实验[J].南京师大学报,2004,27(4):63-66

花椒水的作用范文篇2

关键词:阿坝州;花椒;分布范围;栽植区域;自然气候条件

1.光照条件的影响

光照对花椒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止作用,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对太阳的散射减少,所以太阳直射的强度平均增加4,5%,紫外线强度增加3%~4%,直射光强度的增大,抑制了椒树顶芽的生长,促进侧芽的生长,因而使椒树成自然开心形,紫外线有抑制植物高生长的作用,这也是随海拔升高椒树个体渐矮的原因之一。阿坝州花椒优质高产区,年日照时数在1500小时以上,椒树主要生长期(芽开放期至变色期,以4~9月计)日照时数>800小时,7~8月是果实成熟、采收时期,日照时数>300小时。

以汶川县为例说明如下:汶川县银杏乡桃关村至绵池镇,年日照时数约1300~1500小时,花椒品质比威州镇花椒略有下降,且栽植数量极少。漩口和映秀两镇,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适宜于花椒种植,年日照时数>900小时,次适宜花椒种植,而年日照时数

2.热量条件的影响

花椒是既怕高温又怕严寒、喜湿凉干燥的温带落叶树种,热量条件包括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以及生长期间的积温,对花椒的质量、产量及分布规律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花椒各物候期出现的时间,生长期的长短,首先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其次与树龄,土壤水肥状况,栽培及经营管理水平,受病虫害的程度等因子有关;热量较充足地区,椒树春季发芽、开花和夏季果实成熟期较早,秋季叶片变色,脱落较迟,椒树生长期长。栽培管理水平较高,椒树在盛果期以前,未受病虫害的植株,生长势强,春季物候期较早,秋季叶片变色,脱落较迟,生长期长。据茂县气象站观察资料表明,芽开放期到果实成熟需正积温1800℃,少于这个数值则果实成熟度差,主要表现是降低了果实的麻味。

通过调查表明:松潘县气象站海拔2850m,年均温5.7℃,春季旬均温9.0℃至秋季旬均温12%期间的正积温平均值约1600℃,附近的花椒果实成熟度差,麻味不及茂县和汶川县的花椒。阿坝州年平均温7℃的地方,春季旬均温9℃到秋季旬均温12℃期间的正积温平均值约1950~C,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年份>1800℃,花椒能正常成熟,麻味浓,松潘县镇江关以下的岷江河谷地带,年均温>7℃,花椒能正常成熟,产量稳定,其品质比县城附近高且好。

3.气温的影响

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光照充足,降水适宜,能满足花椒生长发育的需求,也是阿坝州花椒的主要栽植区,因此,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获得花椒最适温度指标是比较可靠的。

阿坝州的金川、小金2县,因地理纬度较州内其它地区偏低,加上特殊地形的作用,受从北南下的冷空气流的影响较小,日照充足,气候温和,花椒可分布到海拔3300m左右的地方,但产量和质量都极差,已不宜栽植花椒。据松潘县气象站资料,1961年元月16日出现了多年极端最低温-21.1℃,而当地的大红袍椒树很少有冻死的现象,说明大红袍椒树在冬季休眠期可忍受22℃左右的低温而不被冻死。在海拔2950m的半山,平均气温约5℃,最热月均温约14℃,最冷月均在5℃左右,据当地群众反映,这里10年中有5~7年可收到花椒,但产量低,霜冻早的年份落椒严重,基本无收。可见在这个海拔高度以上种植花椒已不适宜。

汶川县威州地区,包括威州、龙溪、雁门、克枯四乡的海拔1600~2100m地区为该县的花椒优质高产区,年平均温为9.0~11.7℃。州内年均温9.0~12℃的半干旱河谷地区均属阿坝州花椒优质高产区,详见表2。

阿坝州大红袍花椒与年平均气温的关系是:年平均气温

4.花椒对水分的要求

水分是花椒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由于椒树长期繁育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厌湿怕涝灾的生物学特性,这是发展花椒生产必须重视的首要条件之一。

降水充沛,阴湿雾照地区,通透性能差,影响椒树根系正常的呼吸作用,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差,易患根腐病、茎腐病而枯萎死亡,花椒遇潮湿阴雨天气,花粉活力差,影响传粉授精而降低产量;花椒成熟前多雨天气,则花椒芳香气味不浓,麻味差,上色不好。特别是在花椒成熟时期,遇阴雨天气,严重影响采收干制工作、花椒色泽不鲜,甚至生霉变质,因此,阴雨雾照地区的花椒商品性能极差。

过于干燥也会影响到椒树的生存,从全州花椒产区来看,除夏伏旱特别严重的年份外,降水量是能够满足椒树生长需要的,遇到特别严重的夏伏旱或当年移栽的椒苗遇到干旱时,可用少量水轻灌,灌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并能改善土壤通透性。

5.花椒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

阿坝州花椒优质高产区年平均相对湿度约50%~75%,7、8月份相对湿度60%~75%,月最大相对湿度85%的高温高湿环境,花椒的芳香物质和麻味素挥发分解迅速”影响花椒品质,因此,“在花椒的贮藏环境中,最理想的相对湿度是60%左右。

6.海拔高度

阿坝州花椒在20世纪80、90年代多分布在海拔1300~2800m范围内,其中海拔1300~2300m范围内花椒生长最适宜区,这一区域集中了80%以上的花椒分布,也是花椒品质最好的区域。其他高海拔区域内分布的花椒数量较少,品质也较差,属于花椒生长次适宜区。目前通过调查发现花椒适生区海拔有所升高,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花椒的适生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在海拔2000m以上的区域发展花椒产量低,而现在却相反,产量较高。如石大关乡,在20世纪80、90年代来说,石大关乡的花椒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m左右的公路沿岸,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县第1,目前公路沿岸花椒已大量死亡,或因产量低,被其它产业替代,现在的花椒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上。沟口乡的深沟村深沟组海拔在2500m左右,花椒长势较好,产量及品质也比较乐观。

综上所述,阿坝州花椒栽植区域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4个区域。

(1)最适宜区:海拔在1400~2300m的范围内,日照时数>1500小时,积温>1800℃,年平均气温9.0~12%的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汶川县、理县、茂县、金川、小金5县的部分地区。汶、理、茂3县最适宜种植的花椒品种是大红袍,金川、小金2县最适宜种植的花椒品种是八月红。

(2)适宜区:下限海拔900~1400m,上限海拔2300~2500m的范围内,日照时数>1200小时、积温1800"C、年平均气温7.0~8.9~C和12.1~14.5℃的区域。这一区域主要分布在、黑水县、九寨沟县、马尔康县、松潘县镇坪乡的部份地方。黑水、九寨沟、松潘镇坪乡适宜种植的花椒品种是大红袍,马尔康适宜种植的花椒品种是八月红。

花椒水的作用范文篇3

【关键词】:大红袍花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前言】:大红袍花椒作为一种集食用、药用和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树种。并且由于花椒具有耐干旱的特性,使其拥有广泛的适用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被当成重要的经济作物进行培育和种植。近年来,随着我国大红袍花椒的食用量和药用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对外出口量的日益增长,种植大红袍的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相关专业学者开始了对大红袍花椒的研究,并通过实际的栽培活动,对大红袍花椒的生长进行细致观察和详细记录,为保障大红袍花椒的良好生长态势、提高花椒产量及有效防止相关病虫害做出重要贡献。

1大红袍花椒的主要特性

大红袍花椒是喜光植物,其生态习性是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且要求其生存的土层深厚肥沃或是沙壤土。同时大红袍花椒的萌蘖性较强,耐强修剪。而且比较耐寒、耐旱,但是不耐涝,如果短时间内大量积水可能会导致大红袍的死亡。大红袍的形态特征主要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一般在3-7m之间,茎干通常会有增大皮刺,枝干多为灰色或褐灰色,并伴有细小的皮孔和略微倾斜向上生长的皮刺,而花色则为白色或淡黄色,果球数量一般情况下为2-3个,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且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除此之外,大红袍花椒的麻味浓香,抗病虫能力强[1]。

2大红袍花椒的栽培技术

2.1育苗和x种技术

大红袍花椒育苗一般以实生繁殖为主要方法,也可采用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繁殖等方式。大红袍花椒幼苗的种植土地最好选择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或沙质土壤,并且保证种植地区拥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所以,种植地尽量选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且具有一定排水条件的地方,这样能够为大红袍花椒幼苗提供有力生存条件。大红袍花椒的播种期一般在春节或秋季,在实际播种过程中,要先对土地进行深翻和施肥,为大红袍花椒种子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而在大红袍花椒种子处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应选择品种纯正、颗粒饱满,并且必须是经过晾干处理的成熟种子。其次,将选取的种子用水进行浸泡,对浮在水面的劣质种子进行剔除清理,筛选留下品质优良、籽粒饱满的种子,这样能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苗率。最后,将洗衣粉与水采用1:600的比进行稀释处理,把种子放入此稀释的洗衣粉水中浸泡一天,浸泡期间需要对种子进行反复搓洗多次,之后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再播种。在大红袍花椒的选种方面,应选择花椒颗粒相对饱满且经过晾干处理的成熟种子,并且在进行花椒育苗工作之前,还需选择的种子进行相应处理。当大红袍幼苗开始发育一定真叶的时候,方可进行花椒幼苗的意志,在花椒移植过程中,除了加强对幼苗的基本管理力度,还应及时对幼苗进行除草和浇水等方面的护理,并适时对其施肥。

2.2花椒园的建设

花椒园是大红袍花椒生长发育的重要场所,其建设的好坏程度与大红袍花椒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于花椒园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花椒园选址方面,需要保证其具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和合理的排水设备,并且花椒园的土壤和土质要符合大红袍花椒的生长要求。另外,对于园内的运输条件和灌溉条件也要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其一直维持良好状态。第二,花椒园进行种植的前半年中,应当对园内的土壤进行一次深翻和施肥措施,以此为大红袍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强有力的营养基础。第三,在大红袍花椒幼苗高度达到40~60cm之间时,其根部的发育较为成熟,适合进行移栽。在进行幼苗的实际移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幼苗根部进行保护,保证其完整性,不允许有任何破坏行为的发生。如果大红袍花椒幼苗的根部在移栽过程一旦受损严重,会直接影响花椒后期的生长态势,导致花椒长势变弱,严重的还会引发花椒的最终枯死。第四,大红袍花椒幼苗移栽不要选在冬季进行,而在移栽过程中,可以采用三角排布方式,并且注意植株之间的距离,避免移栽过密或过稀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应适当的对移栽幼苗进行修剪处理,这样能有效促进花椒幼苗的生长发育[2]。

2.3土肥水的管理

在对大红袍花椒的土壤管理方面,主要在花椒采收之后至落叶之间这段时间对土壤的深翻处理,一般深翻的深度在15-30cm之间。而对大红袍花椒的水肥管理则相对粗放,不过为了实现花椒的优质高产,还是应加强土肥方面的相关管理。例如,在大红袍花椒休眠的冬季,可以对花椒进行相应的环形穴施有机肥,并根据花椒树的大小及树势的强弱来判断对每棵树的肥料使用量。与此同时,在大红袍花椒的果实膨大期,还应结合浇水处理对每棵树再进行一次施肥。而在平时对大红袍花椒的日常管理中,除了土壤、肥料、水分的管理之外,还应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对花椒树喷洒叶面肥的方法来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4花椒树的整形修剪

大红袍花椒树的修剪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在花椒树的休眠时期进行修剪,即在花椒树落叶之后到第二年春节花椒树发芽之间;二是在花椒树的生长期进行修剪,通常是指春夏过渡的五六月份。大红袍花椒树的树形大部分为开心型,树干高度在40~60cm之间,整个树高一般在2~3m,主干数量不超过4个,对于侧面枝干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只将平斜和斜上侧的留下,其余的全部修剪掉,防止形成竞争枝干进而影响主枝的生长,并且选留的侧枝最好在主枝的同一侧,与主枝的形成的水平夹角约为50°左右。在完成对大红袍花椒树主枝、侧枝的配备后,在花椒树的休眠期还应对其各主枝生长速度进行放缓处理,截短长势较弱的枝干,使各个主枝之间达到生长均衡的最佳状态。一般情况下,大红袍花椒树的大、中、小型枝组配置比例为1:3:10。花椒树的小型枝组需要及时进行弱植的疏除,对强壮的分枝予以保留,并且适当对结果后的枝条做截短处理,这样能够有效恢复其结果能力。中型枝组则要从中选取强壮枝干起带头作用,在稳定其生长态势之后,适当进行回缩处理,以此防止枝干生长后期出现衰弱。对大型枝组的处理重点是控制枝干的生长形势并调整枝干的生长方向,将直立的枝组向两侧引伸,抬高侧面生长枝组的角度,并根据具体树枝情况进行相应回缩处理,及时复壮结果枝组[3]。

2.5花椒树成株期嫁接

为了提高大红袍花椒树的适应型和抗性,会对花椒苗木进行嫁接处理,经过嫁接的花椒树一般在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而花椒苗木的嫁接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枝接。花椒苗木的最佳枝接时间为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花椒树的树最好是五到十年的成熟苗木。在实际的花椒树枝接过程中,常用的嫁接手法主要有劈接、腹接和切接。另外,在花椒苗木嫁接一个月之后,还要对其成活情况进行观察与反馈,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第二种嫁接技术是芽接。芽接与枝接不同,其r间通常选在8月上旬到9月上旬之间,芽接的主要方位是T型嫁接法,但选择嫁接的树龄则与枝接树龄相同。在芽接之后的半个月左右需要检查其成活率并将其进行详细记录,为日后花椒苗木的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3大红袍花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花椒棉蚜中的防治

花椒棉蚜虫常常群集在花椒树的嫩叶和嫩枝上,极易造成花椒树叶片的蜷缩,严重的还会造成花椒树发生落花和落果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花椒产量。同时,花椒棉蚜虫的排泄物还会引起花椒树形成烟煤病,这种烟煤病会影响花椒树叶片的光合作用,使整棵植株发育缓慢,减少花椒总产量。花椒棉蚜虫一般高发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之间,为了减少棉蚜虫对花椒数木产生的严重危害,通常会选用5%的吡虫啉溶液对其进其喷洒,喷洒时间一般间隔十天左右,喷洒次数约为2~3次即可,这样能够达到充分防治花椒棉蚜虫的作用。

3.2花椒窄吉丁虫的防治

花椒窄吉丁虫对大红袍花椒树木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花椒树干约50cm位置的危害,花椒窄吉丁虫一般会选择花椒树干的木质部进行越冬,其成虫会于第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花椒窄吉丁虫的生长周期非常短暂,对花椒树苗的树干产生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因此,在对花椒窄吉丁虫的防治应选在其成虫羽化之前,通过对花椒树干进行缠绕处理,从而阻止成虫产卵,之后对花椒树干底部用泥浆予以封阻,阻止外来的花椒窄吉丁虫产卵孵化。而在其幼虫的孵化期间,可以采用物理手段将花椒树干皮下的幼虫全部杀死,例如钉锤锤击树干流胶部分,然后将干枯的树干与花椒窄吉丁虫的成虫一并刮出。另外,还可以喷洒药剂实现对花椒窄吉丁虫的预防与治理。

3.3铜色潜跳甲的防治

铜色潜跳甲的广泛分布在花椒区,对花椒果实的危害较为严重。铜色潜跳甲的一般会将虫卵产在花椒数木的幼芽端部来进行越冬,在第二年的4月份左右,其虫卵开始孵化。铜色潜跳甲幼虫的主要食用花椒的花梗和嫩茎部分,这会使花椒的嫩茎逐渐枯萎,对花椒的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铜色潜跳甲的防治应选在4月上旬虫卵开始孵化期间,摘除已经受害的花椒嫩枝,并将其进行焚烧处理,从根本上消灭铜色潜跳甲的幼虫。另外,还可以在4月份对花椒数木喷洒百分比为48%的毒死蜱1500倍,在5月初,采用辛硫磷对花椒树周围的土壤做杀菌处理,杜绝铜色潜跳甲幼虫的复活。

3.4花椒瘿蚊的防治

花椒瘿蚊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在其幼虫期,而且对幼龄花椒树嫩枝的破坏较为明显,受到花椒瘿蚊破坏的花椒树木表现为花椒组织增生,并逐渐形成较为密集的瘤状凸起。花椒树在经过花椒瘿蚊的破坏后,树木枝条的生长会受到严重阻碍,严重的还会导致整株树木的老化直至枯死。对于花椒瘿蚊的防治应选在春季和冬季,主要方法是对花椒数木进行合理修剪,对已经被花椒瘿蚊破坏的枝干予以剪除并集中焚烧。或选在6月份,即在花椒瘿蚊的成虫期,对花椒数木进行48%的毒死蜱1500倍喷洒。通过对花椒瘿蚊的防治,能够保证花椒数木的健康生长态势,减少花椒产量的损失。

3.5介壳虫的防治

介壳虫对花椒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介壳虫的若虫和雌性成虫对花椒树干、花椒叶片及花椒果实的液汁的吸取,从而影响花椒植株的正常生长并减少花椒产量,当介壳虫对花椒树木破坏较为严重时,还会导致花椒植株的枯死。由此可见,在日常对花椒树的管理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对花椒树的合理施肥和浇灌,从而保证花椒树体的良好发育,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还应在秋冬季节对花椒树干上存在介壳虫进行铲除,并将这些介壳虫进行彻底销毁。除此之外,在若虫孵化的5月下旬,还可以采用48%的毒死蜱1500倍对正在越冬的介壳虫若虫进行集中消灭。

3.6花椒天牛的防治

花椒天牛的幼虫会对花椒果实和老龄花椒树的主干进行驻食,给花椒树木的木质结构和韧皮组织带来严重损害,这不仅会阻碍花椒树木水分与养分的及时运输,还会导致花椒树木的枯死。花椒天牛的成虫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产卵,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因此,对花椒天牛的防治应选在春季,对花椒树木涂刷涂白剂或生石灰水,从而阻止花椒天牛成虫的产卵,之后在3月上旬用草绳对花椒树木的中下部分进行缠绕,也可以将泥浆均匀涂抹在泥浆,以此防治外来花椒天牛成虫进行产卵。另外,还可对花椒树木表面的花椒天牛使用锤砸或刮除等相关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花椒天牛的卵和幼虫全部杀死。

结论:综上所述,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大红袍花椒的种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红袍花椒的实践管理过程中,通过先进的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大红袍的高质高产。对于大红袍花椒产业而言,如果能够将这两方面先进技术充分应用在大红袍花椒种植的每个环节当中,必定能保证我国大红袍花椒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花椒水的作用(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3篇) 2024-08-08

过年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05

精选写人的日记(整理1篇) 2024-08-04

精选笑猫日记(整理2篇) 2024-08-02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8-01

抓龙虾作文(整理8篇) 2024-08-09

花椒水的作用(收集3篇) 2024-08-09

奥运会的日记范文(整理7篇)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