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岛国范文篇1
许多年后的今天,苏梅岛终于敞开怀抱,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但是,相较于旅游业旺盛的普吉岛来说,苏梅岛美景依然,但却多了一份独立于都市之外的原始风味。当地政府甚至表示:“宁愿拒绝电影选景的荣耀,也要保持苏梅与世隔绝的纯净自然”。
拜关公的苏梅人
早在1687年的中国地图上,就已经有过苏梅岛的记录。
150年前,海南人出海捕鱼,由于海上航行时间太长,遇到大风浪时需要到岛屿上暂避,所以发现了苏梅岛,也就是说,那些捕鱼人,就是岛上最早的居民。“苏梅”(Samui)这个名称的来历,其中就包括马来语Saboey,大意是“安全的避风港”;还有一种说法:苏梅这个名称在海南方言里是“很美”的意思。
海南人在苏梅扎根后,泰国人才开始慢慢移入。因此,岛上的居民一半以上都有华人血统。而海南人和泰国人联姻,最初产下的第一、二代人都是会讲中文的。在苏梅岛上,居民们世代以种椰子为生,椰树业曾经是岛上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因此,苏梅岛也叫做“椰子岛”。许多年前,一些西方的游客搭乘运椰子的木船从曼谷来到这里,惊讶地发现这座小岛居然处处充满最原始的美景……消息不胫而走之后,苏梅岛才渐渐开始发展旅游业。
在今天的苏梅岛上,新一代年轻人热衷的商业是旅游或者酒店,导致椰子无人采摘。在人力不够的局面下,岛上的人开始大量饲养猴子,并且把猴子训练为摘椰子的能手。通常情况下,一只猴子摘到一颗椰子,获得的奖励就是一枚生鸡蛋,或者一只香蕉。
最有意思的是,今天的苏梅岛仍然留存着许多和海南有关的气息:一群海南老华侨发起并联合出资,在岛上建立了新的关公庙――苏梅岛关帝神庙。精美的神庙内,随处悬挂着很多警世恒言,全都用中文和泰文写就,目的是为已经不大会说中文的海南后裔们,提供一条感受家乡的重要渠道,保存一块精神寄托之地。
亲密接触大海一日游
来到苏梅,潜水一定是旅行里面浓墨重彩的一笔。到码头买一张去南园岛的票,船员会在游客的手腕上绑一根有颜色的绳子,即使走丢了,船上的导游也可以根据绳子的颜色来辨认你是否是他的客人。
第一个项目就是浮潜,若遇风浪太大,船主会根据判断把危险系数压到最低,选择合适的岛屿进行下海。须特别提醒的是,船上的浮潜工具并不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实在没办法接受,要么自带,要么就用海水清洗一下吧。导游会叮嘱客人浮潜时不要试图靠近岸边,更不要接近礁石,这样很容易因为被撞伤而感染。
接下来的时间就把身体交给大海吧,看着五彩斑斓的鱼儿在眼皮底下游走,各种奇怪的珊瑚在大海深处默默地生长,当电影里看到过的画面活灵活现地在眼前展开,除了惊叹只能惊叹。
浮潜之后接近中午,那张早上买的票里还包括了一顿在南园岛的自助午餐。当地人口中的南园岛,也就是官方资料上的“海鸥岛”,其实是一座私人岛屿,由大、中、小三个岛组成,中间天然形成一条白色沙滩之路,由此连接其中两座岛屿,形状如同海鸥的翅膀,并且这条海滩永远不会涨潮。事实上,根据形状,游客更容易叫它“人字岛”。岛上有条通往山顶的路,如果想俯瞰全景,花上20分钟爬到最高处,立刻就会欣赏到苏梅明信片上的标志性景色。
世界排名前三的满月派对
对于过去整整一代的背包客来说,帕岸岛只代表着一件事:每月农历15日的“满月派对”。这个派对其实也是世界三大户外RAVE狂欢舞会之一。
帕岸岛离苏梅岛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航程,当地酒店一般都负责接送。从华文码头上岸,首先要付150泰铢的清洁费,不允许携带塑料制品以杜绝污染,这也是小岛保持美好面貌的原因之一。
到了月圆之夜,帕岸岛的哈林街头就会出现成群结队摆满沙滩桶的小摊贩,通常桶内有三、四种酒水及饮料和无数吸管,价格大概在300泰铢左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从沙滩上的酒吧里购买高级一点的酒,然后随意调配,自己决定喝醉的方式。
每个人都提着桶在海滩上任意游走,可以邀请任何人来喝上一口。随着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强劲的电音摇滚刺激着青春的荷尔蒙。哈林海滩可以容纳超过两万名来自各个国家的年轻人,语言都是多余的,只需要迫不及待地脱掉鞋子,在又细又软的白沙滩上尽情狂舞到天明。很多人次日清晨在沙滩上醒来,那个洒满月光的美丽海滩派对彷佛是一场梦。
全世界最好考潜水执照的地方
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深度潜水,那么你就需要考一个PIDA潜水员执照。
涛岛,又叫龟岛,因为形似乌龟而得名,位于泰国东南面,离苏梅岛半小时航程。这座基本无人居住的小岛,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珊瑚礁,不仅海洋生物非常丰富,而且潜水环境极佳,你常常能够享受的奢侈是数百公尺沙滩只有你一人独自拥有。涛岛是泰国最有名的潜水胜地,同时也是全世界发放潜水执照最多的地方。
在这里考取PADI潜水执照的费用相对比较便宜,里面包含了所有的食宿费和学费、实地潜水费,并且有多所潜水学校供你选择,当地也有中文潜水教师。任何身体健康并且会游泳的人,通过一个4天的课程,完成相应的考试和4次船潜,就能拿到开放水域的潜水执照,可以潜至18米的深度。如果觉得不够深,还有更多进一步的课程可供你选择。
旅行途中顺便考一个潜水执照回去,这也算是苏梅岛旅游的精华之一吧。
不需要制定行程的假期
如果是非要看完所有景点的强迫症游客,那么天然形成的阿公阿妈奇石和海边的金色大佛,首先会占用你半天的时间;而在南园瀑布骑完大象后去找一家SPA,则是完美下午的最好安排。在苏梅岛上各种SPA星罗棋布,从街头便宜的泰式按摩到森林中的高级SPA场所应有尽有。
对于爱逛街的游客来说,查汶海滩的夜市符合你对夜市的所有想象。
新月形的查汶海滩绵延约4公里,是苏梅岛上最繁华的中央地带。这里有着最细嫩的白沙和清澈的海水,各种旅游设施完备。白天可以潜水、游泳、开水上摩托车、划独木舟,或者扬帆出海。入夜之后,查汶海滩立刻成了不可思议的世界,白天安静的大街在夕阳落下之后仿佛被魔法点燃一般:琳琅满目的商店和满大街的摊贩,各种广告车在街头缓缓而过,杂耍人在餐厅外面玩火招揽客人,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每一间酒吧都面朝大海,沙滩边小店内可以眺望海波与星光……
世界上最小的岛国范文篇2
DX:Distantexchange的简写,意为与远距离电台进行双向交流。从广义的概念上说,所有本国以外的电台均可称之为DX电台。
火腿: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英文简称为“HUM”,因为“HUM”在英文中又有“火腿”的意思,所以中国的无线电爱好者的昵称又叫“火腿”。
BS7H:其中“B”表示中国电台,“S”表示南海诸岛,“7”表示其行政归属海南省在我国第7区,“H”表示黄岩岛。
远征序曲
“第一次去黄岩岛是在1994年6月,受台风的影响,我们的船颠簸得很厉害,大家不停地呕吐,但身体的痛苦难掩内心的兴奋,当看到黄岩岛的礁石时,船上的中国人都不禁欢呼起来,有的人还在身上披上了国旗。”
穿越将近20年的时光,回忆起第一次登陆黄岩岛的情景,年过花甲的陈平仍有些激动,他是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总秘书长,曾三次随远征队踏上黄岩岛。每年的6月到9月是黄岩岛的台风季节,1994年的6月9日,一场弱台风刚刚扫过,黄岩岛周边依然风高浪急,凶险异常,陈平和远征队员们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冒死上岛?
一切都源自一个风靡世界的无线电“游戏”。1935年,美国人设计了一种业余无线电活动游戏“DXCenturyClub”,按照规则,全世界被分成许多“DXCC实体(DXCCcountry)”,一个真正的政治概念的国家是一个“DXCC实体”,该国家拥有的并与之相隔225海里以上的岛屿也可算一个“DXCC实体”。比如,美国是一个“DXCC实体”,但夏威夷岛因距美国本土很远,也被视作一个单独的“DXCC实体”。如果你能联络其中100个以上,就可以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DXCC管理员申请一张DXCC奖状,成为DXCC的成员。
这项游戏迅速在全世界普及,被“火腿”(无线电爱好者)们视为业余无线电界最权威的游戏,“DXCC实体表”几乎成了每个业余电台必备的案头资料。
联系的“DXCC实体”越多,在DX界的“江湖地位”就越高。如同集邮一般,“火腿”们迫切希望与“实体表”中的每一个地点进行无线电联络,或者亲自到那些人迹罕至的“DXCC实体”去操作业余电台。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可以列出来的“DXCC实体”几乎都已经列出来了,黄岩岛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世界DX联络期望值排名”中,黄岩岛始终高居前三,一时成为DX界的焦点。
1993年10月6日,德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汉斯向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DXCC咨询委员会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说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离大陆距离在225海里以上,请求将其列为新的“DXCC实体”。
成为一个“DXCC实体”,不但这块地方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还必须有业余无线电操作活动。如果黄岩岛有居民,帮他们开个业余电台就行了,但是这片弹丸之地,怎能有长住居民?唯一办法是出DX远征队。由于外国人不能单独在我国独立设置业余电台,经审批之后,决定由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成国际联合DX远征队,陈平即是其中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传来消息,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中一批对中国黄岩岛操作持不热心态度的人打算采取措施,阻止把黄岩岛列为新的“DXCC实体”。为了赶在他们前面,远征队只得抓紧时机,冒着遇上台风的危险抢先出发。
BS7H:来之不易的“身份证”
6月的黄岩岛,弱台风刚刚过去,黑色的大海上,两米多高的浊浪横向扑来,就像铁墙倒塌一般……黑色的排浪不断把船抛向浪尖,又摔入深谷。电台、桌椅、岛上使用的天线,连同远征队员一起,不断从房间一侧滚到另一侧,多数人都吐得翻肠倒肚。
不过,到达时的美景却让陈平与队员们叹为观止:“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早晨,蔚蓝的大海在晨光的照洒下泛出闪闪的白光,那些露在水面上礁石像一个个小矮人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比我之前看到的照片要美多了。”
虽然之前已经有法国DX爱好者玛蒂雇用私人飞机对黄岩岛地形做过勘察,但真正身处其间,情况还是让探险队员们始料不及:黄岩岛小到“最大的礁石也只有5平方米左右”。为了安全起见,队员们在搭平台的时候将4个支架插在了海水里,成功地架设了业余电台BS7H。
没想到正是这个细节让这次远征功败垂成。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表示不承认这次远征,理由是电台所在平台的四条腿没有支在干地上,因此不能算做陆上操作,不能考虑列入DXCC实体的问题。
接着,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DX咨询委员会于当年8月23日投票通过了“最小面积规则”,即要成为新的“DXCC实体”,必须具有足够大的面积。如果依照这个标准,最大陆地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黄岩岛成为“DXCC实体”将更无可能。
按照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程序,如无重大变故,这个“最小面积规则”将于半年后生效。唯一的选择是赶紧准备第二次远征,抢在生效前获得“DXCC实体”资格。
1995年4月,联合远征队再次启程前往黄岩岛。鉴于上次的教训,这回架设平台时队员们小心翼翼,生怕哪个漏洞又成为否定整个操作的理由,每一根支柱都确保涨潮时不被海水淹没,平台的每一个角都保证投影在干躁的岩石上。这些都分别在涨潮和退潮时拍照立据,上岸后立即由空路送美国DXCC委员会审查。
岂知万事俱备,偏偏东风不争气。为保证联络到位于美国东部的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此次远征队特意带上了一种新型高频线性功率放大器,结果,因为岛上发电机和放大器的电压不匹配,最后只好眼巴巴地看着100瓦的电台喘气,1000瓦的功放睡觉。虽然联络成绩总数不差,但是预定打遍美国东线的指标还是打了折扣。返航后仅仅两天,“最小面积规则”生效。
美国东部的无线电爱好者未能与他们取得联络,这带来了新的麻烦。因为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的大本营就在东部,与华人众多的西部比,东部的“火腿”们就不是那么好搞定。随后在美国进行的投票否决了将黄岩岛列为新的“DXCC实体”的申请,反对票主要来自美国东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最小面积规则”上。
为此,陈平专门赶赴美国参加辩论。他在两次会议上慷慨陈词,即席演讲阐述中国无线电爱好者的观点:我们的操作和申请在前,“最小面积规则”生效在后,这个规定不适用于黄岩岛!他的意见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支持。通过艰难的交涉,几经波折,1996年1月23日,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理事会终于通过决议,黄岩岛被宣布列为新的“DXCC实体”。
飞机俯冲下的第三次远征
黄岩岛的新“DXCC实体”身份再次勾起全世界DX爱好者的热情。并且由于第二次登岛时,打遍北美东部的目标没有完成,因此,1997年,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经过国家体委和外交部的批准,再次组织了第三次黄岩岛远征活动,陈平依然作为队员同行。
然而这一次,远征队却遭遇了始料不及的威胁。
1997年5月1日,从广州出发后,经历了30多个小时的航程,船只终于到达黄岩岛附近海面。天刚刚才亮,一艘灰色菲律宾护卫舰悄然出现在离队员们三四百米的海面上,一天内,军舰的数量增至5艘。
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都从舰船上放下了小艇。远征队员们按原计划乘着小艇到黄岩岛礁上去搭建操作平台。
刚开始在岛礁上工作,头顶就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两架飞机正向远处的74号船俯冲而去;然后掉头,又向72号船及正在搭建平台的3个岛礁做俯冲飞行,“气流几乎掀翻队员头顶的草帽”。
菲方士兵向远征队员们所在的岛礁靠过来,表示他们的发动机熄火了。接着,菲方人员用英文向远征队员们喊话——
“你们是海军吗?”一个菲律宾军官问。
“我们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远征队员们如实回答。
“这是我们的经济专属区。”菲律宾军官说。
“这是我们的领土!”包括陈平在内的中国队员喊,理直气壮。
一些士兵乘着橡皮艇,或者游到远征队员搭建的平台下方,试图上岛,但遭到中国队员的拒绝。“我说岛礁很小,你上来会很危险,”远征队员王龙说,“我可以让他一只脚踩着礁石,但我绝不容忍他两只脚都站上礁石,这是原则问题。”此后,虽然菲律宾军舰如魅影相随,却也未敢有更大的动作。
远征队员们一边顶着菲方军队的压力,一边争分夺秒地工作。在这次远征前,活动计划在互联网上一经,就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火腿”们的极大兴趣。
BS7H一出现,全球无线电台沸腾了。第一个联络上的是上海的BA4CH,随即,无数电台便蜂拥而上,把中国黄岩岛BS7H台团团围了起来。
“每个频率只能简单交谈,告诉对方信号多少,别的不能多讲,因为全世界都在等着呢!”
孤礁之上,无线电呼叫的声音无疑是最动听的音乐。DX联络使大家的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渴了,喝一口带来的淡水;饿了,啃上几块饼干。其他一切都抛在脑后。
“我改频到哪里,哪里便立即热闹非凡;我改用什么方法,‘世界’便也随我而改。不管美洲欧洲,无论亚洲非洲,此时此刻仿佛我在领导‘世界’!”在72小时内,队员们共联络到6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个电台。
由于菲方的压力仍在,又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远征队将原本6天的形程压缩为3天,提前结束工作返回。但这次远征对美国东部的传播还是没有令人满意,按照当时日本CQ杂志的统计,“BS7H”在世界需求上仍高踞第二位(第一位是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业余电台尚未开放),这也为第四次黄岩岛DX远征埋下了伏笔。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97年后,不断有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海域遭到菲律宾海军驱逐,甚至有渔民被抓的消息传出。出于政治的考虑,此后10年间,黄岩岛的无线电活动一直处于停顿状态,成了世界上业余电台活动稀缺的“DXCC实体”之一,由此,国际上也出现了要将黄岩岛从“DXCC实体表”中删除的声音。
2007年,中国业余无线电运动协会决定再次登岛,用民间活动方式申张。有了10年前的冲突,这次远征有了不可避免的政治意义。
2007年4月25日,远征队从香港出发前往黄岩岛。由于风浪太大,他们由西南绕道而行,本来只要两天的旅程,变成了四天,很多人吐得不成样子。
10年未见,黄岩岛也历经沧桑,原来的碑被菲律宾炸毁。队员们特意检查了1990年在岛上立的界碑(后在1997年被菲律宾炸毁),“一块疑似碑原来所在的礁石,只剩下了坑洞,上面遗留了一颗膨胀螺丝,还有水泥的痕迹”。
跟上次一样,他们在岛礁上搭建了4个平台,架设电台。沉寂10年的BS7H发出了自1997年以来的第一声呼叫。“那些天,大家轮流操作,我们的电台日以继夜地运转”,4个平台同时作业,从4月29日晚至5月6日晨,“BS7H”与世界各国业余电台进行了45000多次联络,在国际业余无线电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火腿”们为再次听到来自黄岩岛的呼叫而激动万分。
但从2007年至今,由于菲律宾公开谋求黄岩岛的,在边境制造事端,去黄岩岛操作无线电台再次变得可望而不可即。“BS7H”又沉寂了整整5年的时光。当年三上黄岩岛的陈平已满头花白,他对今后黄岩岛的情况不无担忧,但仍不放弃梦想。
“我已经64岁了,今后去黄岩岛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会全力支持年轻人去黄岩岛!”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环球网军事综合2011年10月19日《我国无线电爱好者“远征”黄岩岛始末》,新民周刊2009年3月《中国无线电爱好者曾4次登上黄岩岛》
远征年表
1994电台所在平台的四条腿没有支在干地上。
1995岛上发电机和放大器的电压不匹配,没有联络到美国东部。
世界上最小的岛国范文篇3
2001年10月,美英对阿富汗的战争使名不见经传的海湾小国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横空出世,一鸣惊人。一时间,人们纷纷称其为“海湾的CNN”、“阿拉伯的BBC”。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最激烈的那个星期,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公司和著名的门户网站Lycos同时证实“Al-Jazeera”(半岛)取代了“Sex”,成为搜索引擎中频率最高的搜索词,差不多是后者的三倍。
半岛“师出何门”?
半岛电视台是中东国家卡塔尔建立的一家新闻电视台,1996年2月建立,投资1.37亿美元,同年11月正式开播。在连续5年得到政府每年10亿美元的拨款支持后,半岛电视台现预备逐步走向商业化,但是由于其一直无法实现自负盈亏,西方社会一般认为它是政府间接所有的媒体。
半岛虽然是只有50万人口的小国卡塔尔的一家小电视台,却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也是全球收视率最高的阿拉伯语新闻电视台。它每天24小时不停地面向世界传递节目,播出的新闻不仅面向阿拉伯世界,而且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大多数地区。半岛电视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6500多万观众,阿拉伯世界的观众人数占到4500万。
半岛在新闻报道方面秉承了西方媒介客观、独立、平衡的报道原则,以快速播送全球各地的即时新闻和组织主题尖锐的国际政治辩论见长。只要在半岛电视台露面,他的观点就可以一下子传遍大部分阿拉伯世界,以至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开玩笑的说:“我们甚至比我们的国家都要强大”。
半岛电视台的迅速崛起为第三世界侧目,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挑战西方强势媒体的竟然来自一个在世界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一个真正弱势的国家发出了最响亮的声音。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苦于在国际传播领域受制于发达国家。在西方世界垄断了全球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小国电视台,何以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异军突起,一举成名?
资源优势不可小觑
电视新闻频道需要储备相当数量和高质量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技术人员和各领域的专家、评论员等。半岛电视台目前有员工1000多名,其工作人员并不仅有卡塔尔人,还包括沙特人、叙利亚人、突尼斯人、埃及人、科威特人以及伊拉克人和巴勒斯坦人,可称得上是一支“泛阿拉伯”部队。这样他们在报道阿拉伯世界的重大事件的时候,无疑相对其他电视台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半岛在成立之时,恰逢BBC中东频道解散,它于是将这批人才挖过来,构成了自己人员的核心和骨干。因此,半岛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们多受到西方新闻理念的熏陶,采访制作模仿西方记者的风格,至今,他们的记者还定期去BBC培训,接受他们的思想与理念。
不仅如此,半岛电视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记者站,每天都收发驻外记者的稿件和画面,而卡塔尔都是独家或者独特视角的报道,并不是西方国际新闻的阿拉伯文翻译版。半岛电视台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出色的报道能力,充分显示了其对信息资源的掌控能力。
当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纷纷采用最先进的采集、编辑、控制与传输技术,以提高报道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的时候,半岛也使用了大量的西方先进设备,它在技术层面上,并不次于西方的新闻频道。
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半岛电视台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态度和文化地域环境是它脱颖而出至关重要的条件。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媒体一直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不发达和不自由。不发达是指西方媒体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且人力、财力、声誉和经验方面都居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媒体面临先天不足。
但是,半岛电视台在海湾石油富国卡塔尔政府的呵护之下,做到了“优生优育”。经济资助方面,卡塔尔政府对它首期投资金额高达1.3亿美元,足够使电视台运作五年而无任何后顾之忧;自由保证方面,卡塔尔政府允许电视台不经当局新闻审查自主播出新闻节目并发表评论,而且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半岛得罪过的他国政府、机构和政要提出管制半岛的要求。事实上,在阿拉伯世界对新闻媒体严加控制的大环境之下,半岛电视台是惟一一家不经过当局审查,而自主播出新闻节目,并发表评论的电视台。
穆斯林和阿拉伯人文化,对西方媒体来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藩篱,而对于半岛电视台来说正是机遇。自二战以来,中东一直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冲突、战争不断,各种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层出不穷。然而,很多美国人、欧洲人对阿拉伯文明和中东地区事务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以色列占领着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阿拉伯世界与欧美民众中间缺乏一个连接的互信的信息平台,半岛电视台及时切入,弥补了真空地带;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也更愿意看到来自自己阵营的媒体,这就是半岛电视台左右逢源,大受欢迎的文化优势。另一方面,半岛在采访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时也享有独特的优势。
传播策略胜人一筹
半岛的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它的传播策略与其它电视台相比有过人之处。首先,半岛运用西方的新闻理念与阿拉伯世界实践相结合,注重节目内容与新闻报道的本地化。
半岛电视台同美国的新闻频道CNN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大量的现场直播、前方记者连线、24小时新闻滚动播放以及每周固定时间播出的大型栏目等等。
但是半岛并不是西方媒体的完全追随者,它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不受西方议程设置和巨大舆论攻势的影响,而是完全以自己所追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立场向自己的受众报道阿拉伯世界。它的议程设置就没有跟随CNN或BBC,而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一个新闻事件,从选题策划、议程设置、现场画面的拍摄到后来决定采访哪些人,全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不是跟在西方后面跑。他们尤其注重寻找独特的角度,以阿拉伯人的视点报道出被西方媒体忽视或者略掉的新闻,发出与西方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
新闻记者在进行客观报道的同时,谁来发表评论,谁来解释事实很重要。西方媒体多半是从华盛顿或纽约的智囊团里找一个专家学者发表评论。而半岛则邀请阿拉伯当地思想库里的专家学者发表评论,而且让代表双方冲突的观点都得到发表。因此,最终的新闻产品是完全本地化,本土化,与本地观众相关的。
允许不同政见的人在半岛电视台发表言论,可以说是半岛的招牌。在半岛电视台,既可以看到以色列部长的讲话,也可以看到半岛的记者采访沙特阿拉伯的持不同政见者。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对阿富汗观点和美国观点的篇幅基本相当,没有偏向哪一方。
半岛何去何从?
由于半岛的无所顾忌与大胆报道,美国政府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在袭击阿富汗的前一个星期,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决定与卡塔尔埃米尔(即国家首脑)进行秘密交涉,要求该电视台少播放有关阿富汗的情况。但埃米尔把美国“秘密交涉”的内容告知了新闻界,对美国的要求一口回绝。
除了美国政府外,半岛电视台和不少阿拉伯国家政府也结下梁子,半岛电视台的很多节目还对阿拉伯社会的传统和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沙特、伊朗和埃及等国对于半岛电视台批评他们国家的内政感到十分不满,部分国家甚至了“禁播令”,在境内彻底封杀半岛电视台。
正因为如此,虽然半岛电视台在阿拉伯国家有着3000万至5000万的庞大收视群体,但是广告收入却难以得到迅速增长,许多商家担心在半岛电视台上做广告会激怒美国和阿拉伯国家政府,反而会得不偿失。半岛电视台本计划于开播5年之后,也就是在2001年实现财政上的独立。但至今为止,已经开播8年的半岛电视台还是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卡塔尔政府不得不每年向半岛电视台提供大量的资金补贴,高达4000万至5000万美元。
2005年1月29日,美国的《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政府正向卡塔尔当局施加巨大压力,迫使其出售半岛电视台。为了保持和美国的“传统关系”,卡塔尔政府已经准备做出让步。
【世界上最小的岛国(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3篇) 2024-08-08
瞧我们班的男生作文(整理17篇) 2024-08-14
世界上最小的岛国(收集3篇) 2024-08-14
那个老人作文(整理4篇) 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