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伦理(收集3篇)

时间:2024-09-04 来源:

医学技术伦理范文篇1

1.医学伦理学是什么

医学伦理学(MedicalEthics)就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有学者将医学伦理学称之为医德学,还有学者认为医学伦理学就是生命伦理学,二者的区别不过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称谓而已。由朱贻庭教授主编的《伦理学大辞典》认为,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一门应用伦理学科。据此,李本富教授将医学伦理学划分为医德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三大部分,并认为这三部分反映了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医学伦理学的不同界定,笔者认为,在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初期阶段,轻率地否定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利于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因为不同的研究视角,有利于丰富和繁荣医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2.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邱仁宗'研究员认为医学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丘祥兴教授则主张医学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伍天章教授也坚持同样的观点;而孙慕义教授则认为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与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理论医学的一部分,是医学人文学的学科成员之一。

关于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在不同研究者的视野里’其学科性质是很模糊的,甚至在同一作者的文本里也是模糊的,这必然置医学伦理学在学科地位上处于尴尬困境。目前在全国性的伦理学会议上,甚至在专门讨论以应用伦理学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上,几乎听不到医学伦理学的声音;即使在全国性的医学伦理学会议上,也很少听到医学伦理学以外的伦理学界其他学人的声音W。与此相似而又颇为不同的另一个问题是,因医学对医学伦理学的笼罩而形成的医学伦理学好像是寄生于医学之上的、可有可无的、道德说教的阴影。笔者认为,摆脱此种困境,真正确立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地位,对其研究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医学伦理学的研究绝不应是伦理学原理的简单套用,二是必须突出医学伦理学是一门为医学道德立法的价值学科,是医学的精神家园。

3.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医学伦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医学伦理观是有差异的,就算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规范也有所区别。这体现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在我国的争论也较多,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杨同卫、封展旗等学者认为可以从职业伦理层面、技术伦理层面、制度伦理层面展开对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李本富、李传俊、丛亚丽等教授认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德的基本理论、医德的规范体系、医德的基本实践、医德难题等四大部分。

应该说上述看法都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在我国学界仍然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在研究中总把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混同起来;二是研究仅注重医学伦理中的个体德性,而不是从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角度拓展其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医学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因此,对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应与时俱进,紧扣医学发展的时代内涵,探讨医学发展各个层面的伦f问题,惟此,医学伦理学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引领医学实践。

4.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从一定程度上说,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是看其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研究方法,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学科的性质定位、不同角度的审视等原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丘祥兴教授认为研究医学伦理学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李本富教授则认为,研究医学伦理学在坚持唯物史观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础上,还须运用归纳和演绎法、系统方法、比较法等;而伍天章教授则主张典型案例分析,提倡数据统计法。

当前在我国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实践的人员,大多分别来自医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既熟悉社会科学,又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员并不多,这就造成医学伦理研究要么缺乏“伦理学”理论厚度,要么脱离“医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遵循医学伦理学一般研究方法的同时,必须借鉴、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5.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死亡定义审议特别委员会提出与制定了脑死亡的标准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北欧等也先后提出了脑死亡的标准。目前,全世界约有8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直接或间接地实施脑死亡制定标准。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开始了脑死亡判定的理论研讨。围绕脑死亡标准产生的伦理争论,孙慕义教授认为“从医学和立法两方面承认脑死亡标准已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的脑死亡标准是十分必要的。”邱仁宗研究员就脑死亡病人终止治疗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决策的程序也做出了宝贵的探索w。笔者认为,关于脑死亡的伦理之争,从积极方面说,关系到怎样破除陈旧观念以排除对医学科学发展的阻碍;从消极方面说,关系到怎样防止利用脑死亡和器官移植谋杀他人。国家卫生部脑死亡标准起草小组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成人)(修订稿)》无疑表征着脑死亡在我国的实施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6.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1986年陕西省汉中市发生我国首例安乐死事件,由此在全国掀起了广泛的安乐死合法化与否的激烈讨论。456安乐死观念的提出和实施,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伦理学和法律面临新的问题。当前关于安乐死的争论主要有四种不同意见。其一,反对任何类型的安乐死;其二,赞成任何类型的安乐死;其三,赞成在严格监督条件下施行“自愿直接”或“自愿间接”两种安乐死形式;其四,赞成被动安乐死。就以上争论的理论依据来说,持不同意见者都不同程度地将人道主义、功利主义、境遇论伦理相对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依据。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谁都无法干预。用儒家的观点审视,主动安乐死不仁,被动安乐死不善;道家认为人类生死均受自然规律支配;佛家思想崇尚生命、力戒杀生。安乐死的提倡与这些传统观念有一定的距离,直至现在仍很难为我们的文化所接受。但是,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能不能给活着的人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期待着。

7.克隆人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引起了人类的无限退想,并夹杂着兴奋、不安或焦虑,由此引发的巨大伦理学争论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当前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争议主要存有三种观点:其一,坚决反对。甘绍平研究员指出,克隆人是人类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其二,无条件支持。其三,审慎理性对待克隆人技术是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何作庥院士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去妨碍科学的进步,人类应宽容地对待克隆技术。高兆明教授则站在中华民族医学科学飞跃发展的角度客观审视克隆人技术的影响。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问题所引起的全球范围的激烈论争仍在进行着。我国政府对此问题的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千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

8.关于器官移植

充足的、高质量的供体器官是开展器官移植的前提,然而当前器官移植的现状是:供体器官来源匮乏,严重地阻碍着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由此产生的伦理争议有,关于尸体器官和活体器官采集的伦理问题,异种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器官商品化和器官的分配的伦理问题。针对器官移植引发的伦理争议,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我国首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器官分配的伦理制度上,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认为在选择受体时应把配型相容性排在前列,术后具有良好的存活前景的优先,其他参考项目是:社会价值、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支付能力、医疗卫生资源的公正分配等。

9.基因组研究与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后,基因组研究便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但由此引发的伦理争论也十分激烈。争论的问题主要有:是否发生基因歧视现象,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基因决定论,基因技术普及带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基因治疗对个体和人类社会是否安全,基因诊断、治疗是否会造成医疗费用的猛增,体细胞、性细胞及非医学目的的基因增强或基因修饰的难以预料的后果影响等。由于基因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其高效性和风险性并存,从国际上看,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_。但是,在基因与伦理的矛盾冲突中,我们的伦理选择应该是什么?这正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10.健康伦理和卫生资源分配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伦理已成为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有学者指出健康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如何确保全体居民公平地享有卫生保健,尤其是贫困人群的卫生保健问题;二是怎样提高全体居民的生命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在影响卫生保健的诸多因素中,卫生资源分配状况无疑与之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有的学者主张遵循公正原则和效用原则分配卫生保健资源;有学者主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元的公正标准和原则,认为应坚持公益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价值性原则。

医学技术伦理范文篇2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伦理冲突;诊疗;决策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93-02

临床决策是指医师为依据病人病情和伦理因素,在诊断、治疗等过程中做出决定的行为。医师在临床上进行诊疗决策时,同时要面对患者在病理和心理的复杂临床表现,加之技术诊疗决策方法途径错综复杂,期间还有可能要遇见药物不良反应等状况、患者家属心理变化等因素,又要进行迅速、全面而合理地做出诊疗决策,这对工作和伦理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师来说十分棘手。解决临床诊疗决策的方法很多,本文用通俗易懂的决策树模型来应对这种棘手问题,可以给临床医师带来解决基本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伦理决策树模型的概念和综合伦理学决策树模型

在临床决策中,医师根据确定的诊疗目标,拟订多个诊疗方案,从中选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的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考虑技术决策,之后进行伦理决策。在进行伦理决策时,医师应该明确临床决策中的伦理决策因素,善于发现诊疗决策中产生的医学伦理难题,并通过伦理决策解决医学伦理难题。

决策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表达复杂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临床决策的伦理决策模式,对于临床医师决策是有利的。

现就医师在诊疗决策中的一般性对策作以综合决策树模型,并加以说明。

图1综合伦理学决策树模型

(1)确定诊疗决策的主要矛盾是否为伦理问题

(2)获取患者病情、伦理学相关的资料

(3)列出各种可行的伦理学解决方案

(4)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并以此作为伦理决策的依据

(5)依据个人判断做伦理决策

(6)依据所做的伦理决策采取措施

(7)在以上基础上作出基本处置决策

在运用综合决策树的方法进行临床决策的时候要基于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熟悉医学伦理知识

具有基本的医学伦理意识,是进行医学伦理决策的前提。医师应在临床诊疗中依据伦理学伦理原则、规则和本专业的伦理价值观,运用诊疗决策中的伦理决策方法。

二是熟练掌握医疗专业技能

医师在诊疗决策中需要熟练掌握的是专业技能,具有高超的医学专业技术是决策的必备基础,才能使医师在多个诊疗决策方案中,筛选出技术性最佳的决策。

三是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向

医师在进行医学伦理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病人及其家属的治疗意向,以及对于自己疾病诊治前途是否已经作出了某些决定。只有如此,最终的决策才是合乎医学伦理的。

四是熟悉医疗卫生法规制度

医师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正确的医学伦理决策。

五是遵守规章制度

医师也必须熟悉所在医疗领域和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医学伦理决策。

六是求助医学伦理委员会

医师可以将比较棘手的医学伦理决策个案提交到医学伦理委员会上,进行医学伦理决策上的求助。

二、各种具体判断决策树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医学伦理决策树模型,临床医师可根据这些基本的伦理决策制定符合自己技术和伦理特点的相关伦理决策模型。

(一)直觉判断型伦理决策树

直觉判断是一种重要的伦理判断形式,是医师在短时间内达到的对病患病理、伦理等处置的一种直接性把握。这种判断省略了道德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过程,具有整体性、直接性和非逻辑性特征。直觉型伦理决策主要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一是处于紧急状况下时;二是医师具有充分道德经验的情况;三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直觉进行决断。其伦理决策过程是:

第一步,熟悉伦理冲突;第二步,通过直觉把握;第三步,依据直觉判定的结果,采取行动。

直觉型伦理决策方法直接、简练,面对纷纭复杂的诊疗形式,可以迅速排除不必要的诊疗误区,而面对病情简单的患者更容易。但这种决策方法仅限于经验丰富的医师可以驾驭,对于涉世不深、技术一般的新从业者运用次决策方法则容易陷入错误的境地。

案例:黑龙江省某中医院著名儿科中医王医生由于工作需要他每周仅出诊次数很少,但慕名而来应诊患者络绎不绝,常常是一号难求。由于患者多,出诊时间短,医师为每位患者诊疗数分钟,常常药到病除,患者反响很高。王医生在临床诊疗时依据其高超的中医基本技术诊疗手段,配以直觉判定法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这和他业医30年,诊疗技术过硬,道德经验丰富不无关系。

(二)推理型伦理决策树模型

推理型伦理决策是医师在面临诊疗难题时,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从价值比较推导出伦理决策的过程。推理决策可以根据所碰到的不同的道德冲突形式而有不同的形式。包括:

1.伦理规范冲突型伦理决策树

第一步,熟悉伦理冲突(同直觉型决策);第二步,推理采用不同伦理规范可能带来的后果,反复论证可行措施;第三步,进行各种方案间的优化和取舍;第四步,确定一种最优化方案,采取决策。

案例:某肿瘤医院医生接治一名肝癌晚期患者,在技术判断没有治愈可能的情况下,医师产生如下伦理冲突:(1)劝退患者,准备后事。(2)进行基本治疗,在医院就医,维持患者生命。(3)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过度治疗。这三种价值选择,从患者经济利益来考虑,第一种选择比较恰当。但从患者家属情感需求和患者本身对求生的欲望来思考,第二种选择不为过失。第三种选择则是从医院或医师可能获利为出发点,则违背伦理准绳。

在这种治疗结果或技术决策较为肯定的条件下,应充分运用这种此决策思维进行恰当判断。

2.效果冲突型伦理决策树

其伦理决策过程是:第一步,熟悉伦理冲突(同直觉型决策);第二步,预测各诊疗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第三步,比较各种效果的优劣,在方案间进行取舍;第四步,依据最佳结果的方案,采取相对合理的诊疗决策。

案例:某医院妇科接治一名乳腺癌早期患者。医生知道患者乳腺癌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是不错的,但面临三种治疗方案效果各有不同。(1)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整体调理患者身体机能,缺点是周期长,费用高。(2)手术治疗方法,是乳腺癌早期治疗主要治疗手段,缺点是容易产生并发症,复发率高。(3)医院独创的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新型治疗方法——内分泌治疗,效果有待证实。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必须进行治疗,而不同治疗方案直接影响患者切身利益,应该谨慎选择,应采取效果冲突型伦理决策思维。

3.规范与效果冲突型伦理决策树

其伦理决策过程是:第一步,熟悉伦理冲突(同直觉型决策);第二步,推理遵循不同伦理规范可能的效果,以及不同技术手段可能产生的效果;第三步,根据伦理或技术价值的来二者的取舍,应反复进行推导判断;第四步,决定最佳方案,进行决策。

在临床决策中,医生普遍面临的是具有伦理规范和诊疗效果的双重矛盾。医生应采取规范与效果冲突型伦理决策思维,避免以偏概全,进而获得较为合理的决策。

以上三种决策过程在比较和筛选的环节应该充分征求患者的意见或通过医师掌握患者意向后主观判断。

(三)商谈互动型伦理决策树

商谈互动是指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家属间就伦理矛盾行协商议,达成共识的过程。其决策过程是:第一步,熟悉伦理冲突;第二步,医师和患者、患者和患者家属间就各种伦理观所带来的结果进行讨论;第三步,通过反复讨论达成各方伦理观的一致,获取可行的方案;第四步,依据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决策。

案例:某妇产医院为一高龄孕妇做孕前检查,发现胎儿大脑轻度畸形,如生产,将有可能是一名痴呆婴儿,并对产妇造成一定影响。面临伦理冲突和价值选择是:(1)夫妻双方久婚未育,现在有了亲生骨肉,俩人十分珍惜,虽然有可能生出痴呆婴儿,仍然想保留胎儿生命。(2)患者女方家属出于对产妇情感,担心胎儿生产对母体造成危害,建议做人工流产处理。(3)男方家属觉得婴儿患病几率较高,倾向终止妊娠。在此伦理冲突下,医生应该充分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告知真实可靠的病情,及治愈几率,在商谈中解决伦理冲突,获得较为合情合理的决策。

三、小结

本文介绍了医师在临床决策时可采取的几种决策模型,这些模型是基于基本的医学技术判断和伦理学策略制定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和本专业医学伦理学原则制定相应的伦理学决策树。本文仅为抛砖引玉,还望临床医生在诊疗决策中不断实践,发现更为合理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岩.影响医生诊疗决策的四类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1):74-76.

医学技术伦理范文篇3

【关键词】医院;医学伦理学;工作开展

TheAnalysisofHospitalMedicalEthicsforWork

ZENGWei-hua,ZHANGHong-yun.

YiliPrefectureKuitunHospital,Xinjiang,Kuitun833200,China

【Abstract】Inthisarticle,authorsintroducedtheconceptofmedicalethics,theproblemswhichexsitedduringcarryingouttheworkofhospitaletyicsandsomeContentsthatshouldbeenpaidattentiontoduringtheprogressofthiswork.ConcludedthatSystematicstudyandapplicationofmedicalethicsisverymeaningfuforRegulatingtherelationshipbeteenMedicalworkersandothers,improvingthequalityofmedicalservices,promotingthedevelopingofmedicalscience.

【Keywords】Hospital;Medicalethics;Carryoutthework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0.11.184

作者单位:833200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

医学伦理学(medicalethics)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我们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就是要认识和理解医学道德的作用、意义和发展规律,并熟知医学道德的规范及道德原则[1]。在医学科学实践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医学伦理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医学研究的成果不但不能造福社会,还会给人类造成危害[2]。

各家医院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印发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卫科教[2007]17号文件要求,尊重和保护患者和人类受试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本单位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卫生技术的正确应用及相关高、新、尖卫生技术的引进、应用过程,进行有效地医学伦理审查工作,均按照文件要求,成立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应建立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以及工作职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扩大和医疗卫生行业因资源配置等因素形成的竞争增强,因此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和提高医院伦理建设具有特殊意义[3]。2010年1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下发了新卫科教发[2010]1号文件《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学伦理工作的通知》,对此项工作又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家医院执行情况不太乐观,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各单位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不够了解、重视、要求,宣传不到位。

2各医疗单位对《医学伦理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大部分临床、医技专业技术人对医学伦理专业知识不了解或了解较少。

3各家医疗机构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高、新、尖卫生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开展的一些新技术、新项目,均没有按照要求,向医院伦理委员会申报,更不可能做相应的具体工作、有相应的资料备案,伦理委员会当然就设有进行审批,所以在医院相关部门就查不到相关资料的现象均为普遍。

要做好医院医学伦理工作,做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需依据赫尔辛基宣言“保护人民的健康是医生的光荣使命。他或她的知识和道德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世界医学协会的日内瓦声明用“患者的健康必须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事”对医生在道义上加以约束。国际医学道德标准的规定宣称:“只有在符合患者的利益时,医生才可提供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医学措施”。和[1]《国家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务人员在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中要热爱医学科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勇攀医学科学高峰,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注重以下几项:

3.1首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此项工作有安排,要有检查落实的相关措施。

3.2各医疗单位领导重视,分管业务领导要认真抓此项工作的运行情况,安排相应的“医学伦理知识”培训工作。要求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卫生厅的要求,和医学伦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研究,高、新、尖技术的引进、应用,本专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时,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备案、报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还应掌握以下知识:

3.2.1开展医学伦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3.2.2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

3.2.3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3.2.4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3.2.5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内容。

3.2.6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程序。

3.2.7医学伦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3.3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应积极工作,发挥效能,认真履行工作标准、工作程序。

4结论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医务人员职业教育必修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伦理对规范、约束、指导、监督医学行为,保护患者权益,调节医患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做到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一方面医学诊断和治疗要科学,要符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选择科学的医学技术和手段同时,还要用伦理的价值尺度去审视所选择的医疗诊断或治疗技术和手段是否符合伦理要求,只有做到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理念。也就是说,医学技术只解决我们“能干什么”,伦理学才解决我们“该干什么”的问题[5]。因此,只要认真开展医学伦理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患者,及受试者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权利和医务,减少或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使开展诊疗、科研、技术引进等各项工作的计划和方案更加完备,减少或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突发事件发生有充足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缓解或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丘祥兴,孙福川.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48.

[2]黄亮,冯泽明.解决医学伦理问题的基本定理探析.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28(3):164-166.

[3]孙荣国,郑尚维,邓绍林,等.医院管理制度与医学伦理建设的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95-1096.

【医学技术伦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我们自画像男生作文400字(整理4篇) 2024-09-04

医学技术伦理(收集3篇) 2024-09-04

创新意识的特点(收集3篇)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