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收集3篇)

时间:2024-09-13 来源: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范文篇1

2023年x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落实属地责任加快建立分类运输处置体系,为提升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撑。x城区2023年底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县(市、区)示范片区覆盖不低于50%居民户,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与其相配套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必须同步跟进。到2023年10月底,x城区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其他县(市、区)配备分类运输车辆,推动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到2023年,x城区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和处理系统运行趋于完善,其他县(市、区)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系统。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分类处置设施建设

1.抓好设施规划建设。x要在2023年4月底前根据分类垃圾产生情况,制定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规划,鼓励建设静脉产业园,合理布局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及粪便垃圾、污泥处理等设施。x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快规划落地和设施建设,确保完成设施建设任务。其中:(1)垃圾焚烧设施:2023年11月底前赵县、行唐、灵寿要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2)餐厨垃圾:元氏县2023年12月底前完成餐厨垃圾处置中心日处理300吨餐厨垃圾的期项目建设。2023年6月底前中节能(x)环保能源有限公司、9月底前x对现有焚烧设施系统进行完善提升,分别增加不低于300吨家庭厨余垃圾处置设备。x要采用政策鼓励、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站,组织辖区内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引导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做到从源头上减量。(3)有害垃圾: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协调推进有害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建设,保证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

2.实施分类处理。(1)其它垃圾:落实省委省政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市政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到2023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按照就近处置、应烧尽烧的原则,将垃圾分类中的其它垃圾运往已投产的x协同处置垃圾项目、x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等焚烧处置单位处理。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原则上作为应急备用和飞灰处置场所,不再填埋原生垃圾。相关县(市、区)要在2023年5月底前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签订协同处置合同,从6月开始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应烧尽烧。(2)厨余垃圾:主城区的餐厨垃圾由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集中收运处置,家庭厨余垃圾和其它厨余垃圾进入垃圾焚烧厂经脱水烘干后焚烧处理,或送入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处理。其他县(市、区)厨余垃圾进入辖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处置。(3)有害垃圾:由生态部门负责监管的企业无害化处理。

3.补齐设施短板。采取整体布局和过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补齐飞灰、厨余垃圾、粪便垃圾、建筑垃圾等设施缺口。到2023年年底,x县建成x处置填埋场,填埋场有容量的县(市、区)改造现有填埋场,达到x填埋技术规范要求;每个县至少建成1座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建设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保证规范处置。

(二)建立垃圾收转运体系

x按照区域内各类垃圾产生量,鼓励建设垃圾集中分拣点,配足配齐分类收运车辆、严格分类装运,完善分类中转,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分类运输车辆喷涂或张贴统一、规范、清晰的标识,明示所承运的生活垃圾种类。

1.厨余垃圾。各县(市、区)科学测算辖区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其它厨余垃圾的产生量,建立覆盖城区的厨余垃圾收运体系。(1)餐厨垃圾,主城四区的由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使用密闭专用车辆集中统一收运;其他县(市、区)优先采用直运模式,由专用车辆从收集点直接送到处理设施,收运距离超过40公里的也可通过转运方式密闭运输。(2)家庭厨余垃圾及其它厨余垃圾,x区结合生活垃圾压缩站配套的大型运输车对厨余垃圾进行直运,x区采用车车对接的直运压缩方式运输,市区其他区按照厨余垃圾运输车辆由各区按照实际情况配备,其他县(市、区)根据垃圾分类进展配套购置密闭运输车辆。

2.有害垃圾。各县(市、区)根据城区收运范围和有害垃圾产生量合理布局暂存场地,组织属地环保部门指导建设有害垃圾暂存场地。由x采取定时统一收集、预约上门收集等模式,利用专用厢式车辆,上门收集小区、单位等分类产生的有害垃圾,存放在辖区内暂存场地。分类收集的有害垃圾由有运输资质的专用车辆收集运输,委托危险废物处理场规范处理。x也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辖区有害垃圾的收运储工作。

3.其它垃圾。x原则上利用现有环卫收运系统对其它垃圾进行收运。x区、x区采用车车对接的直运压缩方式,其他x沿用目前收集方式,即小区物业、单位等委托有资质运输单位密闭运送至生活垃圾转运站,再由环卫部门利用现有车辆运至生活垃圾中转站或压缩站后,再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4.可回收物。由市供销社建立完善的可回收物处理体系,在居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超市等源头建设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以街镇为单位建设中转站,建成可回收物交投便捷、转运物流畅通的有效系统。

(三)建立严格的垃圾监管体系

市县(区)构建信息监管一体化平台,建立政府依法监管、第三方专业监管、社会公众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综合监管体系。所有处置企业安全运行、环境保护等重点信息纳入市区两级城管智慧化管理平台。所有垃圾运输车按要求喷涂规范、标识清晰,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纳入管理平台。同时要公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责任单位、收运时间、处置去向、排放指标等信息,鼓励群众进行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主体责任。

x政府是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x政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设施、设备建设作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市有关部门负责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检查,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组织协调。

各县(市、区)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设施、设备建设工作的落实。各级各部门也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联动。

(三)加大资金支持。

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将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理设施、设备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按时完成。所需资金也可从省对市2023年垃圾分类奖补资金中列支。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范文篇2

一、主要做法

抓源头、转意识,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群众是第一道关。始终抓牢人这个关键,从思想到行为,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广宣传,让垃圾分类意识立起来。坚持宣传在前、引导在前,区专班印制发放操作指导和宣传手册,组织职能部门和各试点单位、小区开展分类培训会议;各试点单位和小区通过挂横幅、设展板、发资料、作宣讲、送小礼品、LED显示屏字幕播放等方式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推进分类宣进小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全年印制发放了12万余册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设置各类宣传设施312处,开展大型培训活动174场、宣传活动353场。强示范,让垃圾分类氛围浓起来。注重发挥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机关党员干部、妇联干部、中小学生、青年团体等群体为切入点,借助发改委“节能减排、低碳汉阳”节能宣传周、妇联干部培训以及中小学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发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力示范和带动周边群众。重督导,让垃圾分类习惯竖起来。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员、联络员、志愿者队伍,让他们帮助我们去引导、去督导,逐步实现“家家都做、人人都会”,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新习惯、新风气。

抓基础、建体系,变“粗放推进”为“精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社区是基础。始终从实际出发,中心下沉,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依托“红色物业”阵地基础,充分整合人力资源,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将小区物业管家发展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员。包片包户包家庭,进行上门入户宣传、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将小区物业聘请的保洁员发展成为垃圾分类工作兼职分拣员,定人定点定垃圾桶,负责督导居民垃圾的分类准确投放;组建垃圾分类联络员队伍,定期参加区生活垃圾分类专班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信息联动网络,进一步强化组织体系;组建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充分发动辖区志愿者,发动小区热心居民、退休党员干部、青少年团体等志愿者组建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统一制服,充当垃圾分类工作的督导员、巡查员、讲解员。发挥环卫行业优势,实现分类收集、运输环节无缝对接。区城管局采购四分类色型垃圾容器,将现有的垃圾收集车辆改为干湿垃圾收运车辆。全年,累计发放1848个四分类色型垃圾容器到27个试点小区,配备配置餐厨垃圾收集车47台,湿垃圾收运车辆10台。各环卫集团公司清运作业人员充当分类收运作业督导员,在分类收运过程中对垃圾桶标识不明、混投混放等情况加强对小区工作人员技术指导,及时与小区物管员沟通,督促其完善分类投放、二次分拣、定时定点收集等工作;各环卫集团公司科学合理的划定辖区内分类收运线路,串联垃圾分类单位小区,对接分类收运时间和点位,确保分类垃圾收运渠道畅通,全年收运湿垃圾2294.61吨。逐步建立了“社区+物业+环卫”联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优机制、强激励,变“点上盆景”为“面上风景”。坚持试点先行,面上联动,以点上带面上、变盆景为风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成立区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城管局设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方案、检查考核办法和细则、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区、街道、相关部门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制定月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考核要点,按照考核要点,督促各街道和职能单位有序推进,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规程、物资管理、收运规范等制度,严格落实“日巡查、周覆盖、月通报”做到工作机制与过程管理相统一。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用环卫集团公司17名之间元成立督办考核小组,开展对试点小区分类工作检查和督办;区专班采取日常检查和月度抽查、年终考评相结合方式对分类试点区域进行考评通报;把内部考核和第三方专业考核结合起来,做到先进与后进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

二、主要成效

群众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初步形成,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逐步扩大。通过各类分类宣传、培训及发动,我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注明显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总体上有了很大提升,全年共有21个社区27个试点小区41980户居民接受分类宣传,参与分类培训和活动。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制逐步理顺,从单一分散向统一指挥、协同配合转变。区专班联合各环卫集团公司和街道积极与所辖区域内如区教育局、区房管局、区工商局等职能部门积极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通过他们向学校、物业公司、集贸市场等单位从行业内进行督促,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初显成效,工作成绩得到省市区领导一致好评。2018年我区餐厨垃圾18000余吨运往天基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百信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厨余垃圾2200余吨运往星火垃圾处理厂,实现了湿垃圾资源化利用。

三、有益启示

坚持以人为本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关键要点。在其他兄弟城区纷纷引入智慧垃圾分类企业时,我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深入以人为本源头治理的工作理念,将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作为分类工作关键点。实际上,从近期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来看,更加印证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坚持源头分类方向的正确性。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范文篇3

一、工作目标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的指导原则,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逐渐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监督制度、回收处理流程、主体责任体系、检查考核标准,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努力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实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的规范分类和回收,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效益。

二、具体措施

(一)开展垃圾分类培训。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使干部职工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总体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普及知识等内容,加深干部职工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垃圾分类意识。

(二)深入营造宣传氛围。在局机关通过QQ群、微信群、宣传栏、印发宣传小册子和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使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干部职工心中;结合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增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和存放场所,推动分类垃圾桶、垃圾袋的日常应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严格其他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管理和清理流程,在办公室和公共区域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两分类”配置垃圾桶,引导干部职工主动分类、自觉投放。在机关食堂配置四分类垃圾桶,食堂餐厨垃圾由专门的餐厨垃圾收集处置企业进行收集和处理。

(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万安镇城区有关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分类投放桶边督导、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入户宣传等形式向小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率、覆盖面和投放准确率,形成全社会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垃圾分类台账。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数量、去向;对废弃电器电子类产品进行统一回收处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财政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生活垃圾分类任务落到实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及检查和考核工作。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及志愿者队伍,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购置生活垃圾分类所需的四分类垃圾桶、两分类垃圾桶等设施,在局办公楼各办公室和公共区域及机关食堂等地放置垃圾分类设施,制作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印发垃圾分类知识手册,为完成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保障。落实餐厨垃圾由专门的收运公司进行收集处理的制度。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湛江一日游作文(整理8篇) 2024-09-13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收集3篇) 2024-09-13

办公室应急管理方案(收集3篇)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