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收集3篇)

时间:2024-09-21 来源: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思想工作机制

新时期民族地区所需求的人才,应该是按照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证政治的坚定性,符合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

一、非民族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非民族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与改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1]

1.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诚然,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我国各民族团结日益加深。但是,由于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和差异的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在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的交往和联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民族纠纷。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差异,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以及在解决处理问题时急于求成、过于简单或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顺利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保障各民族的安定团结、改革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文明建设。[2]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家乡父老乡亲血脉相通,他们是民族地区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各民族大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一步改善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对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相互不信任和隔阂的痕迹,扫除旧的意识形态残余的影响以及批判地继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地区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3.有利于为各民族地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非民族院校是民族地区文明成果的播散地,更是培养我国民族地区建设者的重要基地。非民族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各民族地区输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确保了各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寒暑假期间,民族院校的学生回到自己的民族地区,通过开展科技扶贫、科技支农、科技扫盲、法制宣传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共建活动,将所学专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通过深人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在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团结友爱、文明进步的浓烈氛围。

4.有利于推动西部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西部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他们毕业之后绝大部分仍然回到原居住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是提高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对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广大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广大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会迷失方向,在机遇和挑战中发挥聪明才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不佳,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固然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3]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过程。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征、功能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它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已经将教育的意向和目的真正隐藏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因此,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外的校园生活也可以接受到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并没有像显性教育那样明显,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耐心地进行相应的教导。隐性教育具有两种特性:一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隐性。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没有察觉到的一些无意识的教育。它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高校隐性教育具有隐蔽性。二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超时空性。主要是因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种跨时空的教育,它并不像“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它打破了传统规定时间和地方集中的封闭式的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潜存在的环境,充分利用教室、校园和宿舍的重要的资源。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要加强隐性教育,首先要起到育人功能,教师只有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以真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并且在学生的价值观上进行相应的引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进行引导,结合当前专业课程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设计。高校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符合社会的规范、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渗透到各个教学工作过程中,使其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新形势下,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没有开发出来

由于我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高校在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充分地开发出来,如果说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作是巨大在的冰山的话,那么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资源则是一种浮于水面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冰山一角。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环境脱节

由于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它并不是直接的道德教学,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活动,使受教育者拥有更加良好的品质。

(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太少

由于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只是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是一种形式,开展的活动太少,学生无法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了解。

三、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我国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也反映了现代高校并不重视对校园隐性文化资源的开发,教师自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从而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高校在隐性教育的时候融入思想、知识和趣味,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一种人们所喜欢的活动。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进行纪念馆和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也可以通过文学、大众传媒和艺术进行引导,然后集合形、声、色、美综合,使人们可以沉浸在一个愉快的情绪当中。在中国我们可以说把这类活动当作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去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去鼓舞别人”。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实际结合

高校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那么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习,高校的管理者一定要重视隐性教育与实际的结合。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并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是需要进行自愿、自主地学习。受教育者无论参与哪种活动,那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教育者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过程的结果。隐性教育的开展需要借助载体,在实施隐性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各种载体对教育者进行教育,从而形成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隐性作用。

(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

为了加强并完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让大学生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基层进行锻炼,增加学生的阅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多层次和多渠道的社会活动:“学雷锋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三下乡”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国情、民情和乡情。让学生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化,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得到思想的升华,形成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周湘鄂,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张铤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

[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黄光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3

[4]论新形势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接受过程的优化宋时言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5]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构建戴艳军科技信息2010/1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3

从科学发展观自身角度出发,它所强调的基础就是发展,是在不断创新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特质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因此,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程中,不能忽视对现有理论的应用,结合科学发展观,共同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改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需要进行改革,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的进程中,改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个关键点。

在精密的调研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在改革内容上要谨小慎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需要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其他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为受教育者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内容的改革在范围和幅度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出现内容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破坏原有学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体系,损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因此,这种内容上的变动和改革要在不损害政治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填充和调整,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充实,同时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课程设置体系,才是符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质,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会体现出一种专业特征宽泛的特点,既有经济学,也有哲学,还有政治学,对于方向的侧重点不同会导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同,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课程设置体系,都需要具有科学性和学科性的特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方向。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系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教育客体的不同,不同的受教育者需要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安排,有个性的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进行有差别的课程设置。最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体现时代特点,具有时代意义。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就需要以这样的一个阶段为背景,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建立健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就如同思想政治指导方针一样,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方向性的指引和具体的规范作用。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合理的规矩来进行约束,使其在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上不偏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立为其提供了一定的规矩。不可否认,现在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其特有的规定,在不同层面上有所表现,但是这种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定首要保证规范化,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规范化意义,其中既包括对教训内容、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规范化,也需要对教育者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规范。同时,这种制度的制定不仅仅需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作用者的参与,还需要团委、党委等部门的参与,这样建立起来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更全面和规范的,具有实效性的意义,也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和规范,指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处理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自然也离不开二者关系的协调。首先,从受教育者角度出发,要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配合受教育者的教学互动,甚至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次,从教育者出发,教育者要以受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的需要为出发点,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尊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同时,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应用到所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促进知识的合理性发挥。最后,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在适当程度上进行适宜的摩擦,通过讨论和研究来使这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循环发展。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两个重要的参与者,一个是作用者,一个是体现水平者,这两者的关系需要着重进行处理,甚至是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从而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最终目的。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教学体制如何改革,教学形式如何多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是永恒的参与者,没有教育者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不完善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对于教育者而言,首先就是要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理解和讲解知识的能力,只有在不断的提升其教育教学的能力,才能够使教育者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张有弛,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合理的传授知识,在课堂上充分的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所需要具备的,因此,要想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对于教育者来说,首先就要提升其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殊属性出发,需要不断的提升教育者的思想修养,即需要将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结合起来,从客观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环节的特殊性,不断地完善教育者的思想,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榜样。所以,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程中,教育者在思想和理论方面的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加强教育者在思想和理论上的修养将有利于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过程中,既要积极的借鉴其中的有力因素,又要主动地规避不利因素,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和参与因素发挥其优势作用,回避弊端。总之,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不断的进行改革,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依托,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扩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从而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满足。

作者:娄刚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对中小学教育的认识(收集3篇) 2024-09-2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收集3篇) 2024-09-21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收集3篇)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