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道路规划(收集3篇)

时间:2024-10-15 来源: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对于城市发展的基础内容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城市发展来看,道路交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传输力不足、交通结构不发达、交通设施陈旧等方面,导致了道路拥挤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想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进一步做好做好交通规划管理工作。

一、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道路交通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管理流于形式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直有着评价体系的,很多城市为了得到较高的评价分数,往往在编写管理规划时没有全面的考察实际道路交通情况,文本的编订主要是为了评比需要,缺乏实践性。很显然,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应用这样的规划文本,是得不到任何成效的。而且,很多城市的相关领导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目光,即使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分数,但是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并没有与高分数相符合的管理水平。长久下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二)规划管理缺乏针对性

在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开展中,没有科学的考察本城市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照搬规划内容,僵硬的按照程序管理,最终得不到较高的管理效率。对这些城市而言,在规划管理工作开展中,根本没有明确的了解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没有深入的分析在道路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将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具体的道路交通规划内容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导致最终的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混淆规划与设计

很多城市在交通规划管理工作陷入了一个误区,将道路交通设计看成是交通规划,混淆了规划和设计的概念[1]。在规划工作中,规划文本的设计加入了交通标志设计等内容,虽然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尤其是促进了中小城市交通管理的规范性,但是对于大城市的交通管理却不能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仅仅是道路交通设计,而不是规划。

二、规划管理对策

(一)明确基本内容

第一,道路交通情况调研。在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地的调研考察,全面充分了解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调研中需要搜集的资料主要有: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城市道路布局、交通流量、包括居民、机动车等在内的城市交通出行特征、道路交通区域划分、交通管理设施等。整个调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同时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有关道路交通部门应该重视。但是从现在的调研工作来看,很多的相关部门都对此缺乏重视,基础数据收集不充分,甚至很多数据都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规划方案不符合实际的道路交通情况,缺乏实践操作性。

第二,诊断与分析。在经过了全面的道路交通调研后,接下来就要对数据资料进行诊断和分析,包括对当前城市交通现状的诊断和交通需求的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主要是在全面了解基础数据资料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程度等诊断当前的城市交通质量。在分析工作中,主要进行的是交通需求分析[2]。结合基础数据建立需求模型,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对规划方案作出科学的评价。而且,还要建立包括客车、摩托车等多在内的多车种矩阵模型,以便能够为后期的管理规划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参考。

第三,制定管理方案。一般说来,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是结合了如优先发展策略等在内的多方面交通管理策略的[3]。同时,还包括了如结点交通管理等在内的多种交通管理解决措施。在对交通方案的评价中,可以有效分析出城市交通流是怎样受相应的管理措施影响的;而且,通过交通管理措施的实行,可以科学的预测当前城市发展中的交通运行指标,由此制定出每日的交通管理目标。

(二)把握基本原则

第一,长远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必须要从当前的城市实际交通情况出发,根据道路网条件,做出具有实践性的交通规划,使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第二,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的制定必须要符合人文发展观,以提高城市居住环境为基本要求,全面分析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做好规划管理,有效调整不符合发展的交通结构,使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分析规划管理特点

第一,衔接性。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与停车场规划等其他专业性的规划都有着一定的联系[4]。因此,在进行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做好与其他专业性规划的科学衔接,有机结合当前城市建设的交通管理政策,将提高交通效率作为工作目标,以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为实施重点,全面开展管理工作。

第二,阶段性。交通管理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分为不同的阶段才能完成,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规划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交通规划主要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实施阶段[5]。在“近期”阶段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详细分析交通问题、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根据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交通管理项目建设规划、顺序、竣工时间;“中期”也是有计划进行,并详细列出管理项目的日程安排;最后,“远期”必须具有方向,准确把握未来交通管理、科技发展等的方向,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工作。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关系到城市的当前及未来发展,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必须加强当前、中期及未来管理,而这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受到资金、资源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城市交通来说,政府发展战略与政策的作用是直接性的、决定性的,也是一个协调多方利益的过程,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文清.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城市地理,2014,10:5.

[2]田玉国.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荣力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预测

Abstract:theurbanroadtrafficmanagementplanningisthepremis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cityandfoundation,thispaperintroducedtheanalysistheurbanroadtraffic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managementandplanning,thispaperexpoundsthetrafficmanagementplanningthepurpose,content,levelsandprocess,thispaperdiscussesthetrafficdemandforecastingmethodsofanalysisanditscorrespondingtrafficdemandmodelintrafficmanagementplanningintheapplication.

Keywords:urbanroadtrafficmanagementplanningtrafficdemandforecasting

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1.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在这方面,由于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因此,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通过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计算,获得交通管理规划方案实施(评价)年份的各车种的OD矩阵,为后期交通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参数。

(4)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

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方案,往往是由多种管理策略和数种管理措施组合而成的。一般包括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如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交通系统管理策略,如结点交通管理、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

(5)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

通过方案评价,分析交通管理措施是如何影响交通流的,预测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下的交通运行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管理目标。

1.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

可分为宏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道路交通网络的组织规划、重点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设计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效果不同,层次越高,其规划效果越大。

宏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影响、优化交通结构。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本质是优化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它通过交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而政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保证体系。

道路交通网络的组织规划的目的是在城市交通网络已建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各种技术措施,平衡整个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均衡交通分布,提高运输效率,使这个交通网络发挥最大的效用。如通过实施单行线、专用线、诱导系统、绿波、特殊运输线路、转向限制等措施的综合运用,使交通网络的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得到优化利用。

重点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设计是交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解决近期局部交通问题最简捷的手段。具体措施有:交叉口渠化、信号灯配时优化设计、转向控制、路段机非分隔、车道划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停车管理、设“严管街”等。

1.3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操作过程

管理规划过程的核心是管理方案设计及方案评价。方案的设计是在掌握现状交通信息,分析出其存在问题,并预知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评价过程是对未来交通运行情况的模拟过程,它是建立在掌握现状及未来交通信息基础上的。

2.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发展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首先要对出行进行定量预测,并对某一交通设施或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各个路段、路口以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都必须满足现状、近期或远期出行的交通需求,因此只有搞好流量预测才能了解该路网能否满足该城市的出行需求,并由此加以改善。

2.1出行生成预测

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出行产生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生成率法、吸引率法及平均出行次数法等。

居民出行分布预测是将预测的各分区出行发生量、吸引量转化为未来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预测方法大体分为三类,即:增长率法、概率模型法和重力模型法。其中,双约束重力模型法在国内外交通规划中使用最为广泛。

2.2交通分配预测

在掌握各分区出行产生、出行吸引,以及出行分布情况后,即知道了各分区之间有多少出行交换量后,就可着手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配就是把各分区之间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获得的路段、交叉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应用较广泛的交通分配是随机用户平衡模型(StochasticUserEquilibrium)。该模型建立了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考虑了通行能力的限制,通过反复迭代计算,直至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分配出各路段上的交通量。

2.3停车需求预测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均对停车需求预测进行过深入研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城市发展形态不同、经济增长不同,停车预测模式也不同,其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常用的预测模型有:停车生成率模型、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相关分析模型、机动车OD预测模型、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下面对应用较为广泛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和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作一简要介绍。

(1)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

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可建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

Pij=∑aiLij(i=1,……,mj=1,……,n)(1)

式中:P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的基本日停车需求(标准车次/日);ai为第i类用地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标准车次/100工作岗位•日);L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第i类用地的就业岗位数(人);n为小区数;m为用地分类数。

(2)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

通过对几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可知,该模型虽不能具体得到区域内每一土地使用的停车设施需求量,但由于它与动态交通的预测方法相结合,因此比较适用于对交通小区的宏观停车需求分析。因此该模型可用来检验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的计算结果。

模型表达式为:

logPi=Ao+A1•logVki+A2•logVhi(3)

式中:Pi为预测年第i交通小区的日停车需求量(标准车次/日);Vki为预测年第i交通小区的客车日出行吸引量(标准车次/日);Vhi为预测年第i交通小区的货车日出行吸引量(标准车次/日);Ao、A1、A2为回归系数。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规划

一、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作为城市命脉,同时交通事故率、死亡率是最高的。据相应地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每年因交通事故伤残的人数达1600万人,死亡人数75万人,平均每1.5秒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伤残;每40秒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当前,交通安全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害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居民的出行率大幅增长,因而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城市交通事故出现的原因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机动车辆增长迅速,而城市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道路建设的速度,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因而,道路、居民、车辆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道路交通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从我国近1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统计情况(表一)中可以看出,道路交通事故对人身造成的伤害趋势极为严峻,同时反映出交通对人安全的保护不足。

(一)人为原因

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直接表现为驾车人的违章及其他过失。从调查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因人为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比例较大(其中:国外因驾驶员造成的事故比例高达85%,国内比例75%。)。

(二)路况原因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因此道路交通的建设需要符合服务对象的交通性,满足道路交通需求的建设。道路服务性能的好坏一般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分别为量、质、形,具体而言,道路建设数量是否充裕,道路结构、质量能否保证安全快速行车,城市道路路网布局、道路建设是否合理,此外,交通配套的道路实施及管理水平,这些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车辆原因

城市交通事故涉及到的车辆多是轿车、货车、摩托车,基于此而言,机动车辆的性能对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机动车辆的重量、大小对道桥遂的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各种机动车辆的运行性能与操控这些性能的司机相联系,进而影响到交通的安全性。

三、城市交通道路管理安全规划的具体方法

(一)城市交通道路管理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城市交通道路管理现状来看,需调查、收集城市交通道路的相关资料,如:城市人口数量、居民出行情况、城市小区交通资料、机动车辆出行的特征资料、现有的道路交通管理等资料。并对这些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和研究,进而从这些数据中进行交通道路的规划,使得规划方案与现实紧密的结合,更利于城市交通道路管理的规划。

(二)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交通管理安全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安全规划是对现有和未来几年可能发展交通的预测,在对未来预测的过程中会因缺少实际情况的考虑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失误。城市交通的需求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安全规划工作的基础,想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必须进行定量的分析与预测,这样才可能做到即关注现在又兼顾未来发展状况。

(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调整

城市道路交通的具体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还需征求居民意见,在这些众多意见的整合下,结合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调整道路规划。交通道路的管理和完善能够有效地改进当前遇见的问题,还能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具体的规划方案进行落实,有助于改进、加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而保障国家提出“畅通工程”的实施。

(四)完善道路交通信息

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需要具备相对完善的交通信息,交通道路管理安全规划离不开对未来的预测,更离不开对现今道路情况的分析。就国内城市道路交通来说,交通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数据采集手段落后,覆盖面窄,信息方式比较单一。因此,这就要健全和完善道路的交通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数据分类采集;数据分析;采用多种方式信息(如:用图、文、声等方式),使得居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最新的交通动态。

交通信息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还是实现现代智能化交通管理的基础,对于我国目前处于信息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应该及时准确快速的整合交通、运输等部门所拥有的资料信息,逐步完善自己的信息系统。

结语: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都对未来城市交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城市交通道路安全规划需要结合当前城市交通道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重视,树立科学的道路设计理念,制定完善有效的城市道路管理规划,同时还应考虑交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交通管理的方向,以期构建完善合理的交通道路管理安全规划,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龙雪琴;秦焕美;关宏志;潘小松;张春林.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思路探讨[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3).

[2]张诚;刘东;马社强.河北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0(6).

[3]巩建国;戴帅;刘金广;朱建安;曲栩.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与实施策略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3).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三年级暑假日记优秀[15](整理7篇) 2024-10-15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收集3篇) 2024-10-15

我的老师作文450字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