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整理5篇)

时间:2024-10-18 来源: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篇1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

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国际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同志担任,秘书长为薛子正。

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首都兴建委员会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这8种设计方案包括:矮而分散的典型设计,高而分散的'典型设计,做成三座门的设计,矩形主柱式碑形——高的典型设计,有瞭望台的设计,红墙上立碑的设计,碑顶立群像的设计和最后被采用的碑形设计。

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也经过广泛的讨论。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设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天安门广场。

纪念碑的位置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另有两幅装饰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1952年8月1日,修建纪念碑工程正式开工。

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完整的花岗石。1953年7月开采出大石料荒料。大石料由开采地运至山场,经第二次加工后,运至青岛车站。根据铁道部规定又进行了第三次加工。10月抵达北京前门西站,一路平安。三个夜晚之后,碑心石奇迹般地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工地。

1958年5月1日,矗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从此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纪念性工程被载入史册,并成为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要象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篇2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著名的纪念性建筑,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它高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天安门还高出4.24米。纪念碑是用一万七千余块坚硬的花岗岩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在每位中国人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纪念碑的建造是为了纪念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纪念先烈,以示后人。

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从1949年9月30日就开始了。当时,首都建设委员会向全国各大高校的建筑系发出邀请函,征求各方对纪念碑的设计方案。最终得到了一百三十多篇方案,大概分为两大类:高的和矮的。当时,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建筑系教授梁思成先生被任命领导此事。

梁思成先生首先就否决了“矮型”的方案,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天安门隔长安街相望,天安门属于较宽的建筑,所以纪念碑应做成高耸的,二者不应相同。

主体形状确定好后,接下来就应该破土动工了吧?非也!纪念碑到底是以浮雕为主,还是以文字为主?这个问题又引起了一次争论。后来,终于确定了文字的主体,以浮雕为装饰的方案。此时,梁思成由于要随队去苏联,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的这个任务,就被落在了刘开渠的肩上。

刘开渠,中国著名雕塑家,也是纪念碑上那块儿对正对着天安门的雕塑《胜利渡长江》的制作者。虽然,纪念碑已于1952年破土动工,但包括他在内的雕塑家都希望加大雕塑的创作面积,于是,他决定加大杯的底座与高度,这样既满足了两方的意见,又也不会破坏纪念碑本身的和谐与美感。

终于在多方努力下,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终于建成了。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篇3

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竖立着一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每天都有无数人来瞻仰这座意义非凡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了建成这一纪念碑,毛主席曾经自持掀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在纪念碑上,有毛主席提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还有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单是这些,就足以看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要性,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们的怀念,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那一种精神。

在这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背后,曾经历无数困难,光建设时间就长达八年七个月,在我们观赏时,总是感叹那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上的人物栩栩栩如生,但并不知道这浮雕背后的艰辛。刘开渠是当年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人之一,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处长,雕塑组组长。他曾和同事到各地考察,又在建设图上改了无数次,才有了今天浮雕的样子。这座高达37.94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有很大意义的,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缅怀先烈,传承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篇4

一面党旗,承载历史,汇聚信念,寄托希望,光荣与梦想,在这里交织。八十多年的风雨跋涉,八十多年的沧桑历程。星星之火,点燃成滚滚而来的革命铁流;井冈翠竹,培育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心中的那团不灭的信念之火,让我又一次站在了这英雄的丰碑下。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嘉兴湖上那艘悄悄驶来却满载着希望与理想的小船,听见了长江的呼唤,黄河的呼唤,感受到了那上天揽月的豪迈,那鹰击长空的磅礴之势。

仰望英雄的丰碑,我仿佛看见了橘子洲头那万山红遍的轮廓,听见了井冈山上挑粮队伍匆匆前进的脚步声,感受到新中国诞生时那山河沸腾的景象。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座英雄丰碑的辉映下,我读懂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读懂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撒高原”的壮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深刻内涵。

英雄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当我站在这鲜红的党旗前,驻足于这座英雄的丰碑下,我感到一份庄严与神圣——我要用美丽的青春去描绘党旗的风采。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长征途中的篝火辉映着港澳回归的焰火,延河的清波荡漾着西部大开发的雄伟凯歌。

我再一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看到了十六大旗帜迎风高高飘扬,神舟五号一飞冲天百年梦圆;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指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吹响振兴的.号角……

东海万顷碧波在瞩目,珠穆朗玛雪峰在眺望,伟大祖国的车轮滚滚前进,和平崛起的步伐势不可挡。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仰望这座英雄的丰碑,我感受到使命的神圣。我仔细打量着那用斧头和镰刀雕刻,用小米和步枪,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丰碑,它凝聚着天地日月的辉煌,凝聚着江河山川的气魄,凝聚着炎黄儿女的青春血液,凝聚着伟大民族的崇高精神。它是一座胜利的丰碑,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座揭示真理的丰碑,更是一座昭示未来的、英雄的丰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篇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大字被永久雕刻在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这座碑不是一座普通的纪念碑,它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战士们朴质、坚强、力争上进、舍己为人的精神!

无论是从技艺上看,还是从精神层面来看,这座碑绝不是普通的!

你能想象吗?光是底座,就让当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梁思成先生费了很多心思。当时,人们决定底座采用模仿天安门的方案去建造这座碑。但梁先生考虑到如果底座模仿天安门的.话,容易东施效颦!且如果底座太长,就显得碑身没有那么宏伟了。想到这些后,梁先生便连夜给当时的北京市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立马引起了上层领导的注意,最终,经过大众的商议,才选定了梁先生的方案。而当时可不止这一个问题!当时以梁思成与其妻林徽因为代表的建筑家和一部分的雕塑家们形成了对立。建筑家认为,下面的基石应该是四四方方,没有什么过多装饰的,而雕塑家则认为,应该向西方那样雕几个人物当基石。最终,林先生走遍中国各个和雕刻有关的地方,才确定了采用浮雕的方案。

正是有了这些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才建成了这座高达37.94米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永远屹立不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整理5篇) 】相关文章:

600字写可不可以的作文 可以说作文吗 2024-10-18

人民英雄纪念碑作文(整理5篇) 2024-10-18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收集3篇)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