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填埋处理(收集3篇)

时间:2024-10-30 来源: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篇1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垃圾坝结构计算贵州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贵州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的主要特点

1.1贵州地形地貌特点

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着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根据贵州地形情况,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平原地区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是采取在山谷处填埋。

1.2贵州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特点

结合贵州地形地貌特点,填埋场一般选择在沟谷地形,沟的中部大,开口小,容积大使用年限长,以簸箕形为宜;地形坡度平缓,且向出口边微倾,以利于垃圾渗沥液排出;避开河谷阶地冲积物松散层和岩溶发育区,防止污染地下水,以免防渗处理费用过高。

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

(1)可利用的库容大、使用年限长,使用年限宜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8年。

(2)充分利用天然的洼地、沟壑、峡谷以及废坑等,可用的覆盖土量丰富,覆土取土距离较近。

(3)交通方便,垃圾运输距离较短。

(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5)远离居住区和水源地,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不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3垃圾坝设计理论及应用情况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是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城镇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度,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是实现我省节能减排任务的迫切需要,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笔者近几年参与设计的垃圾填埋场已达到二十余座(坝体最低8m,最高达到22m),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近二十座。

由于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引入国内仅30几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普遍实施垃圾卫生填埋的时间更是短暂。虽然近几年对于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规范和规程的制定工作在逐步展开完善,但是对于其中某些特定的构筑物如垃圾坝的设计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规范可以执行。目前各地对于垃圾坝的设计均是参照现行的水工结构规范,民用建筑结构规范以及相关的行业规范中的一种或几种综合考虑来进行设计的。

对于垃圾坝的结构设计中关于垃圾坝结构设计年限确定、安全等级的确定、安全系数的取值、结构计算的一些关键系数的取值等,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有一些设计经验、观点及体会,在此作一个总结。对于这些参数比较切合实际的取值,在贵州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但未得到相关专业部门的认证,在今后还需要国内相关的研究部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给出不同垃圾土的物理力学参数,以供设计部门设计时参考取值。

贵州各地石料均较为丰富,浆砌石挡墙及相关砌石坝体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浆砌石坝的建设较适宜,目前已得到广泛使用。本文结合目前加筋土技术在加筋土挡墙、土工格栅软土路基上的应用等,对土工格栅修筑垃圾坝的建设作可能性分析;土工格栅土坝具有投资省、工期短、施工方便等优点。

2垃圾坝力学分析及参数

2.1垃圾坝力学分析

垃圾坝由于其特殊性,除了在几何体型上与一般的水利工程的水坝相似以外,也和重力式挡土墙受力状态有很大相似性;但其使用功能,受力特性等许多方面都与之不相同。因此在确定垃圾坝的结构计算时是将其划入水工建筑物还是划入一般工程中的挡土墙,这是我们在选择计算方法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垃圾坝受力在垃圾堆体堆放前后作用力有所不一。垃圾坝修建完成至堆放垃圾前只受到结构自重力及附加重力、垃圾坝收缩及徐变作用力、基础作用变位力等;随着垃圾堆放至封场,逐渐增加垃圾堆体重力、垃圾堆体侧压力、渗滤液及水的浮力。垃圾堆放一定时间后,产生渗滤液,按照设计要求理想状态渗滤液及雨水将直接由各自的导排管排至渗滤液处理站和场区外截水沟。从安全角度考虑,设计时务必得考虑渗滤液产生量较大时、雨季永久性截洪沟不能有效排出时垃圾坝内侧水位上升的情况进行稳定性验算。结合该受力特点,垃圾坝受力状态与浸水地区重力式挡土墙受力状态比较一致,只是垃圾堆体与土相关参数不一致。

2.2垃圾坝设计参数的确定

(1)垃圾坝设计年限的确定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应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可不低于8年。在填埋场关闭后相当长时间内,如果不注意后期管理,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填埋场关闭后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般在20年以上;填埋场产气周期为20-30年,该时间内,垃圾组分可以基本完成降解。垃圾坝的设计使用年限也同时应结合垃圾库区相应的配套设施的使用年限综合考虑,主要包含防渗系统材料(HDPE防渗膜、无纺土工布等)的使用年限、防渗导排系统的结构使用年限等等。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并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结构使用年限表的要求和《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房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两表的要求完全吻合。填埋场使用年限按15年考虑,垃圾产气降解周期按30年考虑,则垃圾坝设计年限按50年考虑较为合理。

表2.1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2)结构安全等级的确定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工程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表2.2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

填埋场的核心工程包含防渗系统、垃圾坝以及渗滤液处理的达标。可见垃圾坝在填埋场建设中的重要性,一旦溃坝,整个垃圾坝将处于瘫痪状态,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鉴于该情况,将垃圾坝的结构安全等级定为二级。

(3)安全系数的确定

结合垃圾坝受力状态的分析,与浸水地区重力式挡土墙受力状态相似,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荷载分类表和抗滑和抗抗倾覆的稳定系数表的规定,结合垃圾坝受力,所受荷载为荷载组合I,取滑动稳定系数Kc≥1.3,倾覆稳定系数取Ko≥1.3,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1/6B。

2.3其余设计参数的取值

影响生活垃圾成分主要因素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季节等。主要成分含纸类、塑料、玻璃、金属和餐橱余物等,考虑垃圾降解无害化后的垃圾土体与其性质相似的一些土体的资料,作的一个基本假定,但目前没有切实依据的情况下,取值偏于保守。基本采用垃圾堆体容重γ=10—15kN/m3、内摩擦角ψ=15。~25。、内粘聚力c=0。垃圾坝为一墙背向填埋体方向倾斜的构筑物,承受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方向与垃圾坝内坡的法向成δ夹角,由于垃圾坝内坡坡度一般为0.2~0.4,而δ一般取值为ψ的1/2~2/3,因此主动土压力作用方向接近于铅直向下,对垃圾坝的整体抗滑稳定性有利。

垃圾坝内侧产生渗滤液后,坝前与坝后产生水位差,受到静水压力作用,墙身受到静水压力差引起的推力;墙身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而使其抗倾覆和抗滑动稳定性减弱;坝内暴雨下渗,在垃圾内出现渗流时,垃圾及墙身会受到渗透动水压力。由于浸水对坝体及垃圾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坝内水位的升高,坝的稳定性出现不同的变化;最高水位不一定是最不利的状态;滑动稳定系数和倾覆稳定系数的最小值,可能同时出现于某一水位,也可能分别出现。在计算中,采用“优选法”进行试算。但该数据一般是坝后水位较高时,计算结果会使得垃圾坝体量过大。考虑到垃圾坝设得有渗滤液导排管,坝后不应该出现较高的水位,除非是渗滤液导排系统堵塞的情况,一般如遇导排管长期不排水的情况,应尽快采取别的处理措施。结合该情况,一般计算时坝后水位差取0.25-0.30H(除埋置深度外的坝体高)左右为宜。

3浆砌石坝设计案例分析

3.1坝体尺寸的确定方法

(1)案例概况

现根据贵州某县城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坝为例进行阐述。该填埋场服务年限10年,期末服务人口8.3万人,项目占地150.5亩,填埋库容59.8万m3;根据库容量确定坝置及坝体高度;坝体长度45m,坝高9-20m,两侧坝肩9m,中间谷底坝高20m。

(2)坝体尺寸计算的方法

①结合填埋场址根据库容量确定垃圾坝体高度,长度,地基承载力;

②初拟坝体尺寸;

③进行垃圾堆体压力计算,计算破裂角、判定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验算破裂面位置;

④坝体截面计算;

⑤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基底应力及偏心距计算、坝体截面强度验算、基础强度验算;

⑥如通过则完成计算,未通过,则视未满足参数情况调整坝顶宽度、面坡坡度、背坡坡度或基底坡度等进行反复计算。

图3.1坝体结构计算框图

3.2垃圾坝体计算

(1)计算公式

相对于填埋体而言,垃圾坝为一墙背向填埋体方向倾斜的垃圾坝,承受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Eα=1/2γH2Ka

式中:Eα—主动土压力(KN),γ—土的容重(KN/m3),H—垃圾坝高(m),Ka—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

Ka为库仑主动土压力系数,是填埋体内摩擦角¢、填埋体与垃圾坝内坡间的内摩擦角δ、内坡倾角ε和填埋体顶面向垃圾坝方向的平均倾角β的函数,可以查表确定。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越大,Ka越小。

(2)计算简图及取值

案例墙身尺寸:

墙身高:20.0(m)

墙顶宽:2.5(m)

面坡倾斜坡度:1:0.5

背坡倾斜坡度:1:0.3

墙底倾斜坡率:0.0:1,

图3.2断面尺寸图

物理参数取值:

圬工砌体容重γ1=23.0(kN/m3);圬工之间摩擦系数f1=0.4;地基土摩擦系数f2=0.7;砌体种类:片石砌体;砂浆标号M7.5;石料强度30(MPa);墙后填土内摩擦角¢=20.0(度);墙后填土粘聚力c=0.0(kPa);墙后填土容重γ=13.0(kN/m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δ=12.0(度);地基土容重γ2=18.0(kN/m3);墙底摩擦系数f3=0.6;地基土类型:岩石地基;地基土内摩擦角f4=30.0(度);墙后填土浮容重γ3=9.0(kN/m3);地基浮力系数:0.7。

通过墙踵假拟若干破裂面,确定主动土压力最大的那个破裂面为最危险的破裂面,并求得最大主动土压力值。

图3.3砌石坝(案例)受力简图

垃圾坝的计算时应保证其在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坝体的滑动和倾覆,并保证墙身截面有足够的强度、基底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不超过容许值。按坝体断面形式及尺寸进行坝的稳定及强度验算。采用容许应力法计算垃圾坝。

案例计算结果:

按实际墙背计算得到,第1破裂角:50.0(度)

Ea=2000.157(kN)Ex=1754.443(kN)Ey=960.499(kN)作用点高度Zy=6.496(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不存在

墙身截面积=210.0(m2)重量=4830.0kN

(3)验算

①滑动稳定验算

垃圾坝沿基底的滑动稳定系数Kc应不小于1.3。计算公式为:

Kc=(W+Ey)f/Ex

式中:W——垃圾坝自重,,Ex,Ey——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和垂直分力(KN),f——基底摩擦系数。

设计中,为增加垃圾坝的抗滑稳定性,如基底摩擦系数小不满足抗滑要求时,常将基底做成向内倾斜,以增大滑动稳定系数。

案例计算结果:

基底摩擦系数=0.6

滑移力=1979.443(kN)抗滑力=3174.75(kN)

滑移验算满足:Kc=1.604>1.3

滑动稳定方程验算:

滑动稳定方程满足:方程值=1485.108(kN)>0.0

②倾覆稳定验算

垃圾坝绕墙趾的倾覆稳定系数Ko应不小于1.5。计算公式为:

Ko=(WZw+EyZx)/(ExZy)

式中:Zx——Ey对墙趾O点的力臂(m),Zy——Ex对墙趾O点的力臂(m),Zw——W对墙趾O点的力臂(m)。

案例计算结果:

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Zw=9.996(m)

相对于墙趾点,Ey的力臂Zx=16.551(m)

相对于墙趾点,Ex的力臂Zy=6.496(m)

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

倾覆力矩=17031.598(kN-m)抗倾覆力矩=64178.344(kN-m)

倾覆验算满足:K0=3.768>1.5

倾覆稳定方程验算:

倾覆稳定方程满足:方程值=37490.582(kN-m)>0.0

③基底应力及偏心验算

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计算公式为:

e=B/2-Zn=B/2-(WZw+EyZx-ExZy)/(W+Ey)

在土质地基上,e≤B/6;在软弱岩石地基上,e≤B/5;在不易风化的岩石地基上,e≤B/4。

当e≤B/6时,墙趾和墙踵处的法向压应力为:

σ1,2=(W+Ey)(1±6e/B)/B≤[σ]

式中,[σ]——地基土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KPa)

[σ]=[σo]+K1γ1(B-2)

式中,[σo]——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KPa),K1——地基土容许承载力随基础宽度的修正系数,γ1——地基土的天然容重(KN/m3)。

当e>B/6时,基底出现拉应力,考虑到一般情况下地基与基础间不能承受拉力,故不计拉力而按应力重分布计算基底最大拉应力:

σ1=2(W+Ey)/3Zn≤[σ]

若出现负偏心,则上式的Zn改为(B-Zn)。

案例计算结果:

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5291.25(kN)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47146.742(kN-m)

基础底面宽度B=18.500(m)偏心距e=0.34(m)

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Zn=8.91(m)

基底压应力:趾部=317.522踵部=254.505(kPa)

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317.522/254.505=1.248

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e=0.340

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317.522

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254.505

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286.014

④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通常选取一、两个截面进行验算。验算截面可选在基础底面、1/2坝高处。坝身截面强度验算包括法向应力和水平剪应力的验算。

案例计算结果:

作用于验算截面的总竖向力=5874.000(kN)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53535.410(kN-m)

相对于验算截面外边缘,合力作用力臂Zn=9.114(m)

截面宽度B=18.500(m)偏心距e1=0.136(m)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e1=0.136

截面上压应力:面坡=331.522背坡=303.505(kPa)

压应力验算满足:计算值=331.522

切向应力检算:

剪应力验算满足:计算值=-32.171

3.3垃圾坝基础处理及泄水孔设置

(1)浆砌石坝基础处理

根据垃圾填埋场选址,垃圾坝一般位于山谷处,地质情况大多以冲击沉积层腐质土,基础承载力低,下伏持力层较厚,如进行大规模开挖将坝基础置于岩层上,会导致坝体总高度增加,投资过高。鉴于该情况,一般采取将坝基埋置于地面以下1.8-2.5m,保证一定的埋置深度,如持力层在地面以下4m以内,采取直接开挖至持力层砌筑坝体;若持力层在地面以下大于4m,建议根据基础地质情况对其进行处理。结合贵州地质特点、建筑材料供应情况和垃圾填埋场建筑工艺等,基础处理一般采用换填法。

换填时对基础进行超挖,采用碎石与片石混合料(四周比垃圾坝基础宽1米以上,视换填深度确定)回填,碎石粒径不得大于5cm,碎石含量不小于30%,要有较好的级配;用极振力不小于40t的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每层虚铺50cm,碾压8遍以上,至无明显轮迹。

(2)浆砌石坝泄水孔的设置

垃圾坝砌筑完成后,库区以内铺设有HDPE防渗膜、无纺土工布等,正常情况下地下水通过地下水导排层和导排管排出坝外、渗滤液通过渗滤液导排层和导排管排出坝外,设置泄水孔是没有必要的。

但根据国内目前建成垃圾填埋场的情况可见,有部分填埋场因导排层堵塞,导致渗滤液翻坝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坝体安全性考虑,施工时按一定间距预留泄水孔,在导排层堵塞和HDPE防渗膜破坏的情况下,能及时从防渗膜破坏点排出坝内液体,防止坝后水位过高导致的匮坝。由于坝体较厚,施工中难以满足泄水孔通透,为防止该情况的发生,建议施工中在泄水孔位置安放DN50的双壁波纹管。

4土工格栅土坝方案可能性分析

4.1加筋土的原理

加筋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比无筋土有较大提高,对其提高的原因有两种观点可以解释:一是摩擦加筋原理;二是准粘聚力原理。摩擦加筋原理认为:在加筋土结构中,由填土自重和外力产生的土压力作用于筋带,企图将拉筋从土中拉出,而拉筋又被土压住,于是填土与拉筋之间的摩擦力阻止筋带被拔出。准粘聚力理论认为:加筋土结构可以看作是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的拉筋,其弹性模量远大于填土,在这种情况下,拉筋与填同作用,填土的抵抗剪切变形能力、填土与拉筋间的抗拔力及加筋土的协调变形能力明显提高。

4.2土工格珊技术的应用

土工格珊是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经高热拉伸,使分子结构有序排列而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重量轻、防潮耐腐、吸温性小、耐酸碱盐侵蚀、使用寿命长(100年)等特性的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欧洲,从土中加金属条演变而来,被国外土木工程界誉为继水泥之后的第四大建筑材料。而我国则起步较晚。土工格珊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码头、机场、矿山、水利工程等领域。采用加筋土形式修筑挡土墙、桥台、堤岸基础、路基、机场跑道等,加筋土技术的发展是与材料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加筋土筋材按力学性质分为两大类,即柔性材料和非柔性材料。通常加筋土所用的筋材以柔性材料为主,主要有两类:一是天然有机材料,如前所述的木材、竹子、芦苇、稻草等天然材料;二是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的最早将聚乙烯、聚氯乙烯土工膜作为渠道和水池的防渗薄膜,随着纤维工业的发展,50年代末以化纤制成的织造型土工织物问世。

4.3土工格珊土坝设计预想案例

现根据某填埋场12m高坝的设计预想案例进行阐述,垃圾坝高12m,用圆弧稳定分析方法、Bishop法进行计算,并验算其滑动稳定性。计算结果坝顶宽度3.5m,内外坡均为1:0.75。

图4.1土坝(案例)断面尺寸图

土工格珊水平方向每50cm满铺一层,强度较大的方向应垂直于坡面铺设,两端反包0.5m厚袋装土,回折后与上层土工格栅用U型钉固定;坝体填料采用碎石类土,要求综合内摩擦角≥30°,片碎石含量≤20%,压实度达93%以上。

图4.2土坝(案例)土工格栅安装大样图

土工格栅PW10型纵向破断拉力≥50KN/M,横向破断拉力≥25KN/M,屈服伸长率≤3%,结点剥离力≥300N,幅宽5m;土工格栅PW15型纵向破断拉力≥80KN/M,横向破断拉力≥25KN/M,屈服伸长率≤3%,结点剥离力≥300N,幅宽5m。土工格栅受力纵向采用尼龙绳穿绕搭接2道,宽度200mm,且同一层格栅不得多于2个接头,横向相邻土工格栅重叠100mm宽。

图4.3土坝(案例)土工格栅搭接示意图

为防止渗滤液对筋带产生腐蚀,垃圾坝内侧采取双层防渗,渗滤液导排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包裹,中间设HDPE防渗膜、无纺土工布,以防止渗漏和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破坏。

5结语:垃圾坝的建设应结合坝位地质情况,根据填埋场库容量合理选择坝体修建位置;遵循投资省、施工方便、结构安全、占地少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勘测,确定构造物的形式与尺寸,运用合适的理论计算垃圾堆体压力,并进行稳定性和截面强度方面的验算,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坝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指南》李颖郭爱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段韬,关于垃圾坝结构设计的一些探讨,《福建建设科技》2006.07

[3]刘建国,聂永丰.白庆中,卫生填埋场结构稳定性问题分析,《重庆环境科学》2001.03

[4]魏丽、骆福英、王沛,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应用问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6月

[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

[6]《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作者简介: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篇2

数说

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将涉及主城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36个城中村,面积近20平方公里,政府计划在5年内完成38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拆迁任务的推进。如果以每拆迁1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1~1.5吨建筑垃圾来算,5年内,昆明市将产生3800万吨建筑垃圾,平均每年产生量为760万吨,平均每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20822吨,再加上昆明主城区里每天还要产生3600多吨生活垃圾,这样算下来,每天昆明产生的垃圾约为24422吨。

我们应该知道垃圾围城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环保专家晏司认为:“垃圾围城”更多所指的是一个环保概念,是最近在环境保护业内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主要是指原来城市规模较小,垃圾都运到了外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垃圾离城市越来越近,甚至包围了城市,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如何处理垃圾?

第一种:填埋和深海处理

采用城市:我国部分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

影响:所产生的渗滤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第二种:焚烧,进行发电等资源化利用

采用城市:日本的大部分城市与我国的昆明都在大力推广

影响:焚烧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恶因,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第三种:堆肥

采用城市:云南的蒙自市

影响:这种方式与垃圾中的肥料含量有关

现状:垃圾越倒越远

每天清晨5时左右,官渡区环卫处的余瑞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昆明市官渡区国际会展中心官渡广场旁的一垃圾中转站里,几名环卫工人将附近收集来的垃圾装上了环卫车,然后由余瑞长途跋涉地送到40公里外沙朗的西郊垃圾填埋场,而过去,需要运送的距离远没有那么远。

“原来都是拉往东郊垃圾填埋场的,这个月来,东郊垃圾场不能倒垃圾,只有拉往西郊垃圾场。”记者随着余瑞运送垃圾到沙朗的西郊填埋场,一路上,只见环卫车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余瑞说,他一天运送两趟,两个来回就有160余公里,垃圾越运越远,成本比较高。

西郊垃圾填埋场里,早已堆成数千平方米的一座巨大垃圾山。附近的村民说,原来昆明西边的垃圾就倒在大普吉附近,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普吉的垃圾场离城太近,不能用了。五六年前,垃圾运送到大普吉外20余公里的沙朗进行填埋。

说起“垃圾围城”的事,驾驶环卫车的陈先生说,昆明一天要生产那么多垃圾,填埋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烧掉又会产生二次污染,如何处理垃圾还真让人为难。

破题:突围战从处理垃圾开始

昆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垃圾围城”的突围战看来要从处理垃圾开始。在今年以前,昆明的建筑垃圾没有那么多数量,处理方式也不系统;生活垃圾则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从露天堆放、简单坑填等原始简单的方式一路走来。当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渗滤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容积和位置等影响,逐渐被淘汰。

如今,昆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场只剩下西郊一处,待明年一季度西山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西郊垃圾填埋场也将退出舞台,从而使主城每天产生的3600多吨生活垃圾全部改用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

日前,记者随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调研呈贡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只见施工现场综合楼、垃圾池及主厂房已完工。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厂将在今年内完工,预计近期日处理规模为每天700吨,远期可达到每天处理1000吨。可以将呈贡的垃圾全部消化掉,转化成电。

针对建筑垃圾,目前城管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包括将在渣土运输车辆上装载GPS定位系统,用以监督渣土运输车辆是否确定将建筑垃圾送到指定的消纳地点。同时,展开资源化项目示范建设,如今,正在建设的两个规范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项目,每年能将400万吨建筑垃圾再生成建筑材料,而弃土部分,送至全市分布各区的过渡性建筑垃圾处置场,随后用于覆土绿化,解决目前昆明恢复滇池面山中所需要的用土问题。

昆明对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部署是:对庞大的建筑垃圾,昆明市将以资源化处理为主;工程弃土将以回填、复垦、覆土绿化为主;逐步降低以回填和填埋方式处置建筑垃圾的比例,以新型的资源化处理基地替代传统的消纳场。2012年底,力争实现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率达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的目标。

措施:加强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建设

“昆明在垃圾处理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就起步,现在进行的焚烧发电,从全国的角度来比,还是走在前面的,取得的效果也较好。”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唯这样评价目前昆明市处理垃圾的能力。

据了解,在未来5年,昆明市将把垃圾处理当成重点任务,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和分类利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形成覆盖各个区县和重点集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针对主城区及滇池流域内的宾馆、饭店和单位食堂等餐饮企业建立专业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

具体的项目是:投资估算5.24亿元,预计到2015年,完成空港(600吨/天)垃圾焚烧发电厂前期建设工作,建设宜良(304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石林(170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禄劝(331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富民(105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晋宁(200吨/天)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前期建设工作。

他山之石

加拿大:垃圾场变公园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的一个重要采石场,自1968年起,这块场地接收了4000万吨垃圾,填埋深度达到了60米。1995年,蒙特利尔市政府提出一项修复计划,旨在将这座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城市公园。专家们在垃圾层中铺设了一套由375个竖井组成的沼气收集网络,将垃圾产生的沼气吸入井中,这些沼气通过20公里的管网输送到加斯蒙发电厂,可供周边1.2万户居民使用。为了防止垃圾污染地下水,垃圾浸出液被水泵以每天大约2500立方米的流量泵出,在经过氧化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并输送到蒙特利尔市政府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商定垃圾覆盖方案的时候,专家们在场地的几块地上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实验之后,才最终决定了覆盖方案,最终对垃圾堆的覆盖达到7层,厚度达到1.5米。截至2009年,已经完成覆盖33公顷,各种植被生机盎然,周围环境宜人。按照计划,到2023年,这里将成为城市的新绿地。

日本:处理垃圾非常仔细

日本人对待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比如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蛋黄酱的塑料瓶要剪成两半,用水冲干净;矿泉水的瓶子要把盖子拧下来分开扔,因为盖子算不可燃垃圾,而瓶子属于资源垃圾;不可燃垃圾可以用塑料袋扔,可燃垃圾要用纸口袋装,捆报纸的绳子最好用纸绳……

德国:对待垃圾小心翼翼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篇3

项目业主: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建设地址:

1.2项目背景:

位于宁化西南部,与闽赣二省三县相毗邻,全境面积178平方公里,有人口13152人,其中畲族3956人,是福建省十八个民族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全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集镇化步伐逐渐加快,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集镇的繁荣,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如垃圾产生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乡所在地约有人口4000余人,预计到2010人将达到6000余人,以每人每天产生垃圾1.2公斤计,每月垃圾量将达到210吨,年产生垃圾近2500吨。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作为闽江、赣江、珠江三江源头之一,修建一座可供30年使用的垃圾处理场,对于保护环境卫生,显得十分必要。

1.3研究内容

根据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垃圾填埋场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

厂址评价;

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卫生填埋工程方案设计;

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

效益分析等。

1.4项目建议书编写依据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第22号)

1.4.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

1.4.3《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

2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

2.1国内外几种垃圾处理技术优劣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堆肥技术、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缺点互相抵消,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简述如下:

焚烧技术。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废为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但是,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的改变,废旧塑料、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和预分选,很难进行堆肥处理。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将各种金属、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在我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

卫生填埋技术。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2.2垃圾处理规模

根据目前情况分析,由于现有的生活方式将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因此,垃圾成分构成预计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动物、植物、塑料、纤维、金属、玻璃含量还将占主要部分。按照所在地居住的人口数量,

2.3垃圾处理方案

近中期产生的垃圾拟采用堆肥+填埋处置方式,垃圾产生量即为需处理量,以2010年的年产量为平均数计算,日处理量为6.6吨,年处理量为0.24万吨,至2024年产生的垃圾总量为0.24×20=4.8万吨,按45%进行堆肥处理后用于竹山施肥,55%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可按可消纳30年内产生的垃圾量考虑。

3总图与运输

3.1总图

3.1.1场址选择

拟选场址位于彭坊村境内,小地名长坑垅,距离乡所在地2.5公里,场址附近有县道通过,交通便利。

3.1.2周边环境。场址周围无居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周边自然条件的环境容量大,植被茂盛,具有较好的自净能力。

3.1.3总图

本项目场址为一天然山谷,东面为山峰,西面临县道,南北二面是山脉,长约为500米、宽30米,根据场地及生产工艺、运输和施工要求,利用天然地形,从西向东把场地分为二段,即进口处为垃圾预处理和堆肥区,占地约为3000M2,里面往东为填埋区,占地约为6000M2。

3.1.4运输与道路

本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为6.6吨,全部采用农用运输车或小型拖拉机运输。场内道路长约700M。

3.1.5用地条件。本场地可建设为山谷型填埋场,东南部为平坦狭长地段,无地下水出现,除了雨季的大气降水可用设立截洪沟排出外,填埋场可以基本上不受山洪的影响。

3.1.6土料来源。垃圾填埋作业需要大量覆盖土,周边粘土土料来源广泛。

4预处理及堆肥处理工程

4.1堆肥处理工艺

堆肥处理工艺采用好氧堆肥,发酵温度一般在50~65ºC,发酵周期短,称为高温快速堆肥,为了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给系统提供足够的氧气,通常通过风机进行强制通风促进其与空气的充分均匀接触,实现好氧发酵,根据八十年以来国内垃圾处理较为普遍采用的静态好氧堆肥技术,本项目也采用仓式静态堆肥,辅以机械通风,提高发酵温度和发酵速度。

4.1.1工艺流程

分选预处理及堆肥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进料板式给料机滚筒破袋机滚筒筛分机筛下物一次发酵仓二次发酵仓后处理筛分堆肥成品

4.1.2设计说明

(1)垃圾给料系统方案设计利用天然地形,将分选车间靠近山坡布置,垃圾车将垃圾沿进场道路直接运至分选车间顶部,将垃圾从分选车间顶部的预留孔洞中,将垃圾卸入下面的板式给料机的料斗。

(2)垃圾进入分选车间后,由板式给料机的均匀给料,通过皮带轮输送机将垃圾送进滚洞破袋机,将垃圾进行破袋处理,以利于下阶段的分选。

破袋机的出料又通过皮带输送机被送至滚筒筛进行筛分处理,根据经验筛孔取为80mm,筛下物通过滚筒筛下部和皮带送出,然后直接送到一次发酵仓的顶部,在布料机的作用下,将物料送到发酵仓。筛上物为不利于堆肥的物质,在分选车间前的受料平台上短暂停留后,由专用自卸农用车运往填埋场做填埋处理。

(3)堆肥处理系统

堆肥技术是在有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使其变成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腐殖土状物质的全部过程,好氧堆肥过程放热而使堆体达到高温,高温持续时间长,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升高,是由于好氧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的大量繁殖释放热量造成的,由于微生物活动,使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被分解而形成腐殖质并呈稳定状态,从而形成可供农作物利用的有机肥料。好氧堆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热升温,高温、降温和腐熟保温阶段。

4.2发酵仓的设置

4.2.1一次发酵

设计中将前三个阶段在一次发酵场中完成,发酵周期限为8天,包括1~2天的升温期,5天左右的高温期,1天降温期,为了保证合理的通风,根据经验,按0.20m³空气/m³垃圾min设计,采用2台风机,一台用于鼓风,一台用于抽风。

一次发酵仓为砖混结构,建8个仓,每个仓容纳一天的垃圾量,停留时间为8天,每天的垃圾量为6.6吨,按45%计为3吨左右,容重以0.5t/m³,约为6m³根据堆高2m考虑,单个发酵仓建筑为2×1.5×2m。发酵完毕后,由农用运输车送往二次发酵仓。

4.2.2二次发酵仓是堆肥稳定化的过程,按发酵周期20天设计,在发酵仓内完成,每日进料3吨,约为6m³由20个单元组成,按2×10排布置,每个单元容纳一天的处理量,仍按2×1.5×2m设计,在长边二侧各设10个门,供物料进出,出料由铲车运到后处理车间。

4.2.3后处理车间与成品库

后处理车间与成品库合建,成品库存按储存60天的产量设计。

后处理工艺主要对二次发酵产物进行进一步的筛分,进料由铲车运送入板式给料机,物料均匀送入滚筒筛分机,筛孔按15mm设计,得到的筛下物为堆肥成品,筛上物由皮带输送机输出出,再由农用车运到填埋场处置。

4.2.4主要设备清单

5卫生填埋工程方案

5.1填埋坑及使用年限

5.1.1填埋场院库存容

填埋场利用彭坊村长坑垅狭长的天然地形,长约500米宽约30米,东西走向,通过在西面坑口往东100米建设垃圾预处理和堆肥场;100米往东建设一座垃圾坝形成垃圾填埋坑,长350m,宽30m,坑底标高为490m左右,填埋作业时层层压实,每增高4.7m时,进行填土0.3m,直至500米标高为止。当垃圾填至500m标高时,要进行终场造坡,为保证雨水能得到有效导排,堆体顶端由中心向四周形成5%的坡度,最终封场标高不超过去503米,平均填埋高度为10米。

新收集的垃圾平均容重为0.4-0.6t/m³,经过压实后垃圾容重可以达到0.75-0.85t/m³,经填埋并降解后,实际上每立方米的容积可以消纳1.1吨的原生垃圾。因此,本填埋场容积约为100000m³,可供使用30年以上。

5.1.2坝体工程

垃圾坝是与山体共同形成填埋坑的主要构筑物,筑坝形式直接影响到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也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目前,国内垃圾填埋场的筑坝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粘土坝、堆石坝、砌石坝三种,其需要考虑的因素为:坝的功能特点,筑坝材料来源及拟建场址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还有就是工程造价的经济性。

粘土坝对自然条件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对地基的要求低,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考虑到建设场址粘土来源方便,所以垃圾坝拟采用粘土坝为宜。

垃圾坝位于填埋场坑口往东100m,南北走向,坝长30米,高10米,坝顶宽度设计为4米,坝二侧边坡坡度为1:2,坝断面面积为240m²,平均坝长为30米,筑坝土方工程量为7200m³。

5.1.3防洪排水工程

场区防洪与排水工程的作用是在填埋场使用过程中和终场后,将降落在填埋场周边的大气降水及时排出场外,防止在填埋场内形成积水,因此在填埋场三面以截洪沟的方式导出降水。

填埋场汇水面积为10000m²,大气降水以截洪沟排出,由于填埋场地势是东高西低,所以截洪沟需设立三段,分为东段、北段、南段顺填埋场铺设,把水导向西面的溪流,截洪沟采用矩形断面,底宽1米,护砌高度为1.2米。采用浆砌块石,水泥沙浆抹面而成。

5.1.4导渗方式

当填埋作业开始并终场后,填埋场内的积水需以主盲沟、支盲沟、次盲沟和石笼构成的导渗系统将渗沥液导出场外。其中主盲沟负责渗沥液的最终排放,设置在填埋场底以下,与支盲沟相通,由直径为DN315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穿孔花管外包裹150g/m2织质土工布构成。支盲沟也位于填埋区底部,沿场底两侧坡向主盲沟,同侧支盲沟之间的距离为40m断面为梯形断面,下底宽400mm,上宽800mm,深600mm,在支盲沟中铺设直径为200mm的HDPE穿孔花管,其坡向主盲沟的坡度不小于2%,同样用150g/m2织质土工布包裹。次盲沟是在填埋过程中形成的,当每次填埋高度达到4.7米时,按照填埋作业要求开始覆盖中间0.3m覆盖土之前,在压实的垃圾堆体表面上面,底部支盲沟的垂直上方设置次盲沟。次盲沟主要是由可透水,受垃圾沉降影响小的透水软管组成。当次盲沟铺设好后再开始中间覆盖。

石笼是用织质土工布内装20-40mm的卵石,布设在主盲沟和支盲沟的相交处,以不小于2%的坡度向填埋高度增加而增加,使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液通过石笼的作用更好地导出。

为了使填埋区场底的导渗系统不致堵塞,在铺设好的HDPE管外设置反滤层,该反滤层由卵石组成,从里到外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各层的厚度均为100mm,粒径分别为40mm、30mm、25mm。

5.2填埋工艺

垃圾填埋作业过程中要求层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0.3m,当累积厚度达到4.7m时,即进行0.3m厚的粘土覆盖,然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填埋,待填埋作业达到设计高度后,应进行终场覆盖,底层是0.3m的粘土,表层回填营养土,种植作物,同时,要注意到顶面具有不小于0.05的坡度由中心坡向四周。

5.3填埋作业主要机械设备

垃圾卫生填埋作业所需选用的机械主要使用整理机械,购置自卸农用车和蛙式夯实机各一辆(台)以节省投资。

6.辅助工程

6.1建筑工程

6.1.1将办公室、宿舍、机修车间合为一体,采用平房建筑,加强通风采光,增加居住情趣。

6.1.2分选车间、一次发酵仓、二次发酵仓、后处理车间和成品库均采用砖混结构。

6.2给、排水

生活垃圾处理场用水主要是为垃圾车辆冲洗、降尘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用水,可由邻近山涧引水。

填埋场内和预处理车间的雨水由截洪沟及时导排,以防止污染。

6.3.供电工程

项目区用电主要是垃圾预分选的破袋、筛选和一、二次发酵鼓风、抽风,照相馆明等,总用电负荷为35KW

6.4.消防

项目区应注意消防安全,在垃圾预处理区和填埋区所有的建筑材料要考虑采用耐火材料和相应耐火等级。

6.5.绿化工程

项目区内道路两侧要种植林木以美化环境,在填埋场终场后要种植毛竹,既美观又充分利用垃圾场的肥沃条件。

7.环境保护与职业卫生

7.1环境保护

7.1.1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场的污水主要来自冲洗车辆和大气降水,由于场内无地下水产生,上述污水可以自行吸收并蒸发

7.1.2废气收集与处理

废气产生于填埋场内,由于在填埋区有设置石笼(以织质土工布内装20~40mm卵石),可以使气体及时得到收集并排放。

7.2职业卫生

由于垃圾处理场的劳动条件较差,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场填埋工艺填埋垃圾,分层压实覆土。

2.对场内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

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个人卫生教育。

4.强化场内蚊、蝇、鼠的消杀力度。

5.场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口罩等。

8.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8.1企业组织

垃圾处理场隶属于文明办,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8.2生产组织系统

垃圾处理场实行场长负责制,场长下设二个作为组,一个为垃圾清扫作业组,负责乡所在地的卫生清洁作业;一个为垃圾场作业组,负责对所收集的垃圾进行分选、堆肥和填埋处理。

8.3劳动定员

8.3.1工作制度

垃圾处理场实行两班制,生产天数为365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由于垃圾处理量的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轮休。

8.3.2劳动定员

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营后,需配备工作人员4人,主要安排在垃圾清扫作业、垃圾分选、堆肥、填埋作业区,由于人员少,可以考虑交叉兼职。具体人员分工见下表

8.4人员培训

在垃圾处理场投入运营以前应当组织有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学习国内外垃圾处理先进经验,熟悉并掌握工艺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9.项目实施与管理

9.1项目实施

本项目工程实行业主负责制,由业主委托设计,筹措建设资金,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执行国内外合同法有关要求,并组织施工与生产。

9.2实施进度安排

2004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3月完成工程设计;

2005年4月工程招标并开工;

2005年底试运行;

2006年3月投入使用。项目建设为一年完成,到2004年底9.3工程招投标

9.3.1招投标内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招标

工程设计、监理招标、土木结构建筑招标、设备招标、工艺及设备安装招标。

9.3.2招投标组织形式

为保证工程项目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有序的原则下进行,,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由乡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进行调控、把握。

一是组成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参与投标者进行资格评审,参加人员为有关领导、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财务经济专业人员,5人以上单数组成。

二是组成评标委员会,由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财务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员5人以上单数组成。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受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监督,程序依下图所示:

招标申请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编制刊登评审通告、招标通告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现场勘察与标前会议投标文件编制与递交开、评标定标并签约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编制范围与依据

(1)投资估算编制范围包括垃圾处理场全部配套设施;

(2)《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三者107号文;

(4)《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1996年;

10.2有关说明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事业,固定资产投资税率为0。

.本项目属国内新的环境保护项目,生产运营期免征税赋。

.不可预见的工程和费用,按6%计算。

.基本预备费按8%计算。

.流动资金按项目二个月的经营成本计列。

10.3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为258.7万元。

11.经济分析

11.1基本数据

11.1.1资金来源主要争取上级贴息或无息长期贷款,设定年息为3%。

11.1.2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

本项目财务分析计算按30年计算,其中包括建设期一年.

11.1.2生产成本

1)项目采用直线法折旧,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30年,残值率为0,机械设备平均折旧年限为20年,残值率为4%,其他费用等按20年摊销。

2)维修费按设备费折旧的10%计算,年均2.7万元。

3)人工费,人均工资福利以7000元/人.年计算,需2.8万元。

4)燃料费,每年耗柴油1000升计,需0.30万元。

5)水电费,按耗电量1万度,计策0.5万元。水以引山泉水费用不计。

11.2收入来源版权所有

11.2.1卫生费收入,建成垃圾场后,必须收取卫生费以维持垃圾处理场的正常运行,以居民人均日收取卫生费0.1元计收,年人均36元,预计年可收21.6万元。

11.2.2出售堆肥收入,以年出售堆肥1000吨,每吨价50元计,可收入5万元。

11.3税收

本项目为社会公益事业,根据有关政策,有关产品税收可以减免,因此不予考虑。

11.4财务内部收益率

11.4.1净现值:

本项目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不计建设期,则假定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相等,即:

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

利润=总收入–总支出=26.6–21.3=5.3万元

折旧=固定资产投入/分摊年限=300/20=15万元

所以,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5.3+15+0+0=20.30万元

净现值=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年金现值系数=20.3×19.6004(查<1元年金现值表)–258.70=139.19万元。

11.4.2资金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依下式确定:

(P/A.IRR.n)=I/NCF=258.7/20.3=12.74依内插法求得:

资金内部收益率为5.093%.

11.4.3项目清偿能力

本项目贷款偿还本金来源为项目折旧费年利率为3%,从投产期开始逐年偿还。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蚕豆生长过程的小学观察日记15 2024-10-16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工地环境治理方案(收集3篇) 2024-10-30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收集3篇) 2024-10-30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收集3篇) 2024-10-29